转转日本(四)

九猪

<h3>京都的最后一天,到铁路博物馆看看(点击可看大图)</h3> <h3>京都铁道博物馆Kyoto Rainway Museum, 2016年4月29日开馆,占地面积约达3万平米,前身是梅小路蒸汽机博物馆和大阪交通科学博物馆。在这里,可以通过铁路历史的展示,感受日本近代化的历程,堪称日本国内最大规模的铁道博物馆。<br></h3><h3> 京都铁道博物的1层,采用挑高中庭结构,空间宽敞。通过凝聚实物车辆、创意的体验型展出等,清晰易懂地介绍从黎明期到现代的铁路历史、铁路的构造和特点、铁路的旅程、铁路的设施、车辆结构和车辆的魅力等,这里展出的机车都是真车,很是震撼的。</h3> <h3>这就是目前还在运行的特急列车电车,是当年实现运营的世界最快电车,运行时速达到300 km/h,它是曾被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500系列新干线电车 型号:500-521-1 制造年份:1996年 制造地点:川崎重工业 日本的电车大体分为:普通、快线、特急、新干线等<br></h3> <h3>车的昵称命名。KUHANE581-35月光号<br></h3><div>制造年份:1968年</div><div>制造地点:日立制造所</div><h3>这是世界首创的特快交直流电车,可在交流及直流电气化区间行走,为坐席与卧铺两用型设备,列车在白天运行时为4人座椅式,而到了晚上则会变成卧铺。月光号为运行于新大阪~博多的夜车。这款电车的设计以1964年研发的481系电车为基础,从1968年到1979年间生产了大量车辆,至今仍为日本多个地区提供特快列车服务。</h3> <h3>KUHA489-1雷鸟号</h3><h3>制造年份:1971年</h3><h3>制造地点:东急车辆制造</h3><h3>国铁代表性机盖型特快交直流电车,由于在过去此类电车多以富山县为终点,而富山县县鸟是“Raicho”(岩雷鸟),因此以“雷鸟”作为列</h3> <h3>英国产蒸汽机车</h3><h3>制造年份:1881年(明治14年)</h3><h3>制造地点:Kitson公司 〈英国〉</h3><h3>这是最早用于坡道路线的蒸汽机车,全长8.8米,1964年(昭和39年)退役。</h3> <h3>对一些古董级别的列车还在维修,个人觉得博物馆的不同年份的列车应该都是可以开动的</h3> <h3>有不少小朋友可以直接参与活动项目,比如按钮控制道闸口,红绿灯转换,电弓的升降交接等等,都是实物操控,也不需要另行付费。这样的博物馆对于孩子了解铁路的发展历史无疑是最直接,最有效,最感兴趣的,也最能激发孩子们对铁路交通认知和喜爱,甚至无形中增加了日本的铁路人才储备,谁能说这些参观游玩的小朋友里面将来不会出现铁路事业的设计师和制造师呢</h3> <h3>看了上面的内容就知道,日本运行时速300公里的高铁96年就有了,我们现在实际运行的时速最高的高铁,说是350公里,但是坐过很多次发现,最高的运行时速都是在300到330公里之间,由此可以发现我们的高铁虽然有些地方走在前列,但是整体的技术储备和制造能力真不见得比日本高。但是高铁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无疑是我们国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制造的整体装备里面最成功的,也是和国外差距最小的</h3> <h3>大阪的环球影城</h3> <h3>在里面晃了一天,下面几张图拍的大阪</h3> <h3>日本之行的流水照片整理完了,通过近十天的近距离接触日本,还是有不少感触的,最直接就是日本的环境,日本的空气污染度整体感觉非常小,几乎每天都是蓝天白云,能见度通透性都非常好,上面的有些照片看上去漂亮跟空气质量有不小关系,不是有那么一句话么,镜头好,不如空气质量好。</h3><h3>日本人普遍有序有礼貌,接人待物都较为热情,衣着跟我们比保守朴素,但是细节上都很精致。这个近邻和我们有不少恩怨情仇,但是普通人对这个国家真是了解的不多,我们对日本有文字记录的交往是在汉代,在(三国志)(后汉书)里有一些明确记录,汉字传入日本时期大致在汉朝的中末期,在汉字传入日本之前日本有零星的竹简石刻,但是根本不具备完整的文字体系,汉字传入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日本的文字都是纯粹的汉字,后来经过不断地吸收演化,形成了今天日文。日本在历史上在中华文明的吸收和消化是巨大的,可是在同样是被西方坚船利炮打开了国门之后,两点国家走上了完全不同发展道路,从明治维新对西方文明和技术引进,大力大力发展现代工业,为了打赢北洋水师,从天皇的媳妇到普通国民不做新衣服,甚至组织十万妇女到南洋卖淫来筹措经费,再到拿到马关条约的2.3亿两白银,再到在这个时期把国民的识字率提高到百分之四十五,到在中国的土地上把列强之一的俄国打败,再到二战的轴心国之一,侵略亚洲,偷袭珍珠港,被美国原子弹轰炸,到麦克阿瑟被撤职离开日本,数十万日本民众自发从东京到机场排队热泪相送,再到现在世界上数一数二的技术强国制造强国,我们对这个近邻有太多的不了解,有太多的要学习的地方!</h3><h3>天天看手撕鬼子,钻地道,是不能够全面了解这些的,中国的年轻人有条件的话,应该有几个地方去看看,去纽约,看看繁华;去日本,看看我们曾经的敌人;去台湾,看看一国两制的地方;去朝鲜,看看八十年代的中国,看了有比较有差距就会有思考。</h3> <h3>日本一方面对对中国有过二十多次道歉,但是道歉的方式和深度始终比不上德国,虽然日本有修改中学教科书的情况发生,但是修改的学校总数量不到百分之三,相反由于学生要求,关于二战及侵略中国和南京大屠杀的内容有原来的几行改为几页,日本著名作家三岛由纪夫,是右翼,到日本军校喊着军国主义口号自杀,下面的学生完全蒙,每年的靖国神社祭拜二战军国主义几个老头,路人都没有兴趣观看,客观的说,军国主义在日本是没有市场的,但是和我们又有钓鱼岛争端,又有大量的核原料储备,所以我们需要的是了解是学习,是以更广阔胸襟去思考和交往</h3> <h3>改革开放以后,建交以后,日本对中国援助是庞大的,占中国接受外援的百分之六十,中国的许多基础设施都由日本援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等的建设资金均来自日元贷款。光是在长江上就有5座大桥出自日本的经济援助。</h3><h3><br></h3><h3><br></h3> 从京都到大阪轨道交通<h3>到此结束,不啰嗦了</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