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一八年八月一日福建莆田荔城区黄石镇1976年入伍战友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一周年联谊会一一心缘

心缘

<h3>  二零一八年八月一日,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一九七六年应征入伍的战友、家属、来宾在黄石冠豪国际大酒店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一周年联谊会合影留念:参加庆祝八一建军节联谊会战友有一百二十六人,军嫂三人,来宾十人,女嘉宾一人。</h3><h3> 沙坂村:(5人)</h3><h3> 郑金堂,沈祖荣,沈文洪,蒋金洪,沈金柱。</h3><h3> 澄赢村(4人)</h3><h3> 陈加华,曾金国,黄国章,方福林。</h3><h3> 井后村(4人)</h3><h3> 吴德富,朱庆聪,朱凤阳,朱国全。</h3><h3> 和平村(3人)</h3><h3> 陈启华,林强,陈庆明。</h3><h3> 横塘村(4人)</h3><h3> 张金洪,郑文辉,张玉新,郑玉飞。</h3><h3> 七境村(1人)</h3><h3> 彭金鹏。</h3><h3> 瑶台村(5人)</h3><h3> 郑天棋,张金棋,林文粦,林明忠,张钰树。</h3><h3> 凤山村(4人)</h3><h3> 张新洪,张金芳,郑玉清,宋金太。</h3><h3> 沙堤村(1人)</h3><h3> 张国营。</h3><h3> 天马村(1人)</h3><h3> 康友武。</h3><h3> 惠上村(1人)</h3><h3> 方金林。</h3><h3> 惠下村(1人)</h3><h3> 方伯洪。</h3><h3> 屏山村(4人)</h3><h3> 陈文铸,陈金水,陈明森,陈祖荣。</h3><h3> 斗南村(2人)</h3><h3> 郑祖樑,郑春福。</h3><h3> 东山村(2人)</h3><h3> 邹文波,邹文赞。</h3><h3> 东源村(3人)</h3><h3> 邹元本,郑洪标,邹赞扬。</h3><h3> 东埭村(5人)</h3><h3> 林庆霖,陈文远,郑开权,郑金辉,陈国寿。</h3><h3> 金山村(4人)</h3><h3> 朱国华,朱如林,朱大元,朱秀兰。</h3><h3> 徐厝村(3人)</h3><h3> 徐德洪,谢明田,徐玉堂。</h3><h3> 东甲村(2人)</h3><h3> 吴庆元,戴国华。</h3><h3> 遮浪村(4人)</h3><h3> 陈文梓,陈文林,陈坤水,程瑞国。</h3><h3> 海宾村(5人家属1人)</h3><h3> 黄玉明,黄春树,黄春树爱人,黄瑞容,(黄国雄交费报到)。</h3><h3> 江东村(10人家属1人)</h3><h3> 吴明华,陈金潘,林开华,吴建华,吴黎年,吴建清,吴建清爱人,祁建兴,陈建新,祁金富。</h3><h3> 华东村(6人家属1人)</h3><h3> 陈国荣,陈建春,陈建春爱人,陈国松,陈福裕,陈国太。</h3><h3> 华中村(3人)</h3><h3> 程凯裕,程文华,程国耀。</h3><h3> 华堤村(4人)</h3><h3> 陈维先,吴国清,謝国珍,林金龙。</h3><h3> 桥兜村(4人)</h3><h3> 方鸿林,蔡桂开,蔡玉泉,林宗宝。</h3><h3> 下埭村(3人)</h3><h3> 周春林,周金龙,周炳章。</h3><h3> 下江头村(4人)</h3><h3> 肖永贤,姚金瑞,肖金水,吴金栋。</h3><h3> 西利村(2人)</h3><h3> 李金咸,唐文庆。</h3><h3> 西洪村(7人来宾1人)</h3><h3> 许宗祥,李国盛,陈文发,林金水,李国柱,李国飞,许龙桥(来宾)。</h3><h3> 清中村(4人)</h3><h3> 翁国良,宋文贵,郑永贤,郑金忠。</h3><h3> 清后村(4人)</h3><h3> 刘国霖,唐德盛,周国发,朱永廉。</h3><h3> 清前村(4人)</h3><h3> 林金堂,黄恒山,郑如林,林国荣。</h3><h3> 水南居委会(5人)</h3><h3> 吴铁建,龚元祥,陈国慰,陈瑞祥,潘国华。</h3><h3> 黄石居委会(4人)</h3><h3> 严志硕,叶超忠,陈德明,吴玉坤。</h3><h3><br></h3><h3> 来宾:</h3><h3> 原海军岸炮独立第十营营长謝国树。</h3><h3> 原海军东海舰队训练处处长林德荣大校。</h3><h3> 原海军东海舰队老干部部黄飞龙上校。</h3><h3> 原海军驱护六支队第十六大队付大队长杨信华。</h3><h3> 原海军上海基地吴淞码头维修队队长陈金富。</h3><h3> 原海军猎潜艇第二十一大队第四中队政委佘金贵。</h3><h3> 原海军登陆陆舰第五支队码头管理所苏玉福。</h3><h3> 原海军淞沪水警区门诊部许龙桥。</h3><h3> 莆田市紫沙协会理事李金花。</h3><h3> 2018年8月1日</h3><h3> </h3><h3> </h3><h3> </h3> <h3> 庆祝八一建军节联谊会组委会战友:</h3><h3> 前排左起〈1〉、护卫舰八大队叶庆聪(井后村),〈2〉、护卫舰八大队叶超忠(黄石居委会),〈3〉、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陈维先〈华堤村〉,〈4〉、登五支队虬江码头大灶食堂、原海军舟山基地付司令员翁国良大校(清中村),〈5〉、护卫舰八大队、原福建基地后勤部长郑天棋大校(瑶台村),〈6〉、护卫舰八大队陈德明(黄石居委会),〈7〉、淞沪水警区政治部邹文波(东山村),〈8〉、登五支队虬江码头警卫连严志硕(黄石居委会)。</h3><h3> 后排左起:〈1〉、东海航空兵林庆霖中校(东埭村),〈2〉、第二十一大队朱凤阳(和平村),〈3〉、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徐德洪(徐厝村),〈4〉、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吴明华(江东村),〈5〉、登五支队虬江码头警卫连肖永贤(下江头村),〈6〉、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张金奇(瑶台村),〈7〉、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原东海舰队装备处付处长陈启华上校〈和平村〉,〈8〉、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吴德富〈井后村〉。</h3> <h3> 梦,中国梦,中国人的梦,梦寐以求,梦想成真是中国人的期盼,作为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一员,作为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一九七六年应征入伍的海军,做了一个整整四十二年的梦,这个梦一直缠绕着我、你、他的头脑中,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睡梦中惊醒,因为呢在我们的心中一直记挂着当年在同一块土地上,同一天,同一刻听到集合点名的哨声,这个集合点名的哨声把我们召唤在一起,脱下打着补丁的衣服和露出脚指头的旧布鞋或光着脚(据陈维先战友说他当年因为家里穷就是光着脚,没有穿内裤),换上不太合身的军装,从一个农民,突然变成一个还没有半点军事知识的军人,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前进。曾记否,我们都是农民,放下手中的锄头镰刀,从一个种水交公粮的农民变成吃公粮的军人。曾记否,我们都是一个镇的农民兄弟,在各村(当时是大队)敲锣打鼓的欢送下,举着印有某某大队(村)的红旗,胸戴大红花,在亲朋好友的族拥下,告别父老乡亲,告别心中的恋人,走着十来里的泥泞路(当时还没有公路),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黄石镇政府(当时是黄石公社)的土广场前进集中。曾记否我们黄石镇当年应征入伍的战友有一佰八十一名经过报名、目测、体检,再体检,政审,最后确定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农民青年在黄石人民公社集中,其中一佰七十人被分配在海军上海基地所属各部队,十个人被分配在东海舰队航空兵所属部队(在宁波),一个女兵被分配在陆军广东昭关203师服役,可在这一佰八十一名应征入伍的战友中除了本村的或同学们,大部分都互不认识,也不知道应征入伍要到那个部队单位,就知道我参加的是海军,就在公社广场经过集中点名换军装,也就这么一拨拉由带兵的接兵部队干部和老兵带上送新兵的卡车流着不知是何感觉的泪水,与亲朋好友挥手致别,应征北上。</h3><h3> 记得我们是一佰八十一人同镇一起出发到部队准备为祖国的安宁,为人民的幸福!而牺牲自已的战友们,有好多人在黄石镇应征出发一别四十二年了也没有见过面,甚至也不知对方是何村人何名字,现在都干什么,生活的如何,这是一个悬念,一直相互记挂在战友们的心中,也常常在睡梦中呼喊着战友的名字,念着还有、还有许多一起当兵,但现在不知在何方,也常常在冥冥之中祝贺分别几十年的战友一切安好。也就是有这一个梦想当年在同一片土地上应征入伍的战友,见见许多还没有见面的同一天入伍的战友,见见虽然入伍后在同一个新兵连,同一个部队单位但复员后为了生活各奔东面而分别几十还没有见过的战友,因为有了这种观念,有了这个心愿,在各地战友的反映下,在今年二月份的一天,有哪么几个牵头的战友坐在一起议论,坐在一起沟通,坐在一起商量,(在各地战友搞聚会的影响下)能否咱们黄石镇一九七六年入伍的战友也搞个聚会,圆四十二年前同一天出征战友相见之梦,这几个在一起沟通讨论战友聚会圆梦的战友,是在原上海基地吴淞维修队陈维先战友店里讨论沟通的,这几个战友是陈维先(华堤村),原登五支队虬江码头警通连严志硕(黄石居委会),护卫舰八大队朱庆聪(井后村),护卫舰八大队叶超忠(黄石居委会),护卫舰八大队朱国华(金山村),登五支队警通连肖永贤(下江头村),淞沪水警区通信站陈金潘(江东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吴明华(江东村),而且还用电话和原淞沪水警区机关干部邹文波进行沟通,得到邹文波战友的大力支持。在讨论沟通战友聚会时,大家一致建议先建一个黄石76海军群,以便招集黄石76兵的人马进行网群里先聊天见面,而后确定黄石镇1976年入伍的海军战友首次聚会,组成聚会组务会和聚会的一切程序和时间地点等事情,一一一最后在各地各部队战友的大力支持,共同努力下,在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陈维先战友的慷慨解囊下,促成了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一九七六年应征入伍的战友,庆祝八一建军节战友联谊会的成功举行。</h3><h3> 今天,二零一八年八月一日,有一班同一个镇,同一天应征入伍的花甲以上退了役的海军小老头,他们无论过去职务高低,他们无论富贵贫贱,他们人人平等聚集在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冠豪大酒店圆梦,他们都是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一九七六年入伍的老兵,他们在举行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九十一周年战友联谊会圆梦,他们有许多老兵得到通知,听到风声,放下身边事,克服种种困难特地从祖国各地赶回生养地黄石镇圆梦,他们曾经从农民兄弟变为战友兄弟,这种感情是绝无仅有的,是难以忘怀的,他们从外地赶回荔城区黄石镇参加1976年入伍战友庆祝八一建军节联谊会的有,从浙江宁波市赶回的原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清中村人翁国良大校,有从福州市赶回的原福建基地后勤部长、瑶台村'郑天琪大校,有我们黄石镇1976年入伍的唯一的一个女兵从龙岩赶回的原陆军广东昭关203师、金山村朱秀兰战友,有从浙江省宁波市赶回的原东海舰队装备处副处长、和平村人陈启华上校,有从上海市赶回的原登五支队观通十营营长、遮浪村人陈文梓中校,有从厦门市赶回的原东海舰队干部部干事、下埭村人周金龙少校,有从三明市赶回的原淞沪水警区管理科、海滨村人黄玉明助理员,有从外国赶回的原淞沪水警区码头管理所、东源村人郑凤标战友,有从上海市赶回的原淞沪水警区观通十七大队、东源村人邹元本战友,有从福州市赶回的原登五支队虬江码头舰船修理所、和平村人林强战友,有从福州赶回来的原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吴铁建战友,有从广州赶回的原登五支队虬江码头警通连朱永廉战友,有从湖南长沙赶回的原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江东村吴建清战友,吴建清还在联谊会中为战友们录像照相服务,有从将乐县赶回的原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陈建春战友,还有许多从外地赶回或准备外出推迟时间的战友和在老家的战友一共有一佰二十六位聚集在一起叙战友之情,圆兄弟姐妹之梦,他们是老乡,他们是战友,他们更像是兄弟,他们有许多人曾经在部队身居要职,在政府部门就位高职,在地方创造了自已的一片蓝天,但他们不显摆,他们无论富贵贫贱都以普通一兵的身份,普通一员的身份,普通农民的身份聚在一起吹牛谈天地,叙旧拉家常,问寒问暖增友谊,难得的相聚,难忘的这一天,记住你我他(她),咱们是战友,咱们是兄弟。 </h3><h3> 战友战友亲如兄弟,</h3><h3> 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h3><h3> 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h3><h3> 我们都是革命的兄弟。</h3><h3> 战友啊战友,这亲切的称呼,</h3><h3> 这崇高的友谊,</h3><h3> 把我们结成一个钢铁奇迹,</h3><h3> 钢铁奇迹。</h3><h3> 战友战友,目标一致,</h3><h3> 革命把我们团结在一起,</h3><h3> 同训练,同学习,同劳动,同休息,</h3><h3> 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h3><h3> 战友,战友,为祖国的荣誉,</h3><h3> 为人民的利益,我们共同战斗,</h3><h3> 直到胜利,直到胜利!</h3><h3> 我们曾经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参军,参加人民解放军海军,驰骋在祖国的万里海疆贡献青春年华,今天我们鬓发如霜汇集在故土欢聚一堂,气氛热烈,满面红光。四十二年前我们在黄石镇集中点名出征,四十二年后我们又在黄石镇集中报名聚会。</h3><h3> 在八月一日上午十一点半,原海军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吴明华战友,受联谊会组委会的委托主持战友联谊会,并怀着激动的心情,高兴的宣布: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一九七六年入伍的海军,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一周年战友联谊会现在开始!全体起立,奏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h3><h3> 向前,向前,向前!</h3><h3>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h3><h3> 脚踏着祖国的大地,</h3><h3> 背负着民族的希望,</h3><h3> 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为量!</h3><h3> 我们是人民的子弟,</h3><h3> 我们是人民的武装。</h3><h3> 从不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h3><h3> 直把反动派消灭干净,</h3><h3> 毛泽东的旗帜高高飘扬。</h3><h3> 听风在呼啸军号响,</h3><h3> 听革命歌声多么嘹亮,</h3><h3>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祖国的战场,</h3><h3> 同志们整齐步伐奔向祖国的边疆,</h3><h3> 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h3><h3> 向着最后的胜利,</h3><h3> 向着全国的解放!</h3><h3> 我们曾经是军人,我们一天当兵一辈子是保卫祖国的战士,我们聚集在一起唱军歌,我们永远也忘不了那火与热,激情燃烧的岁月。</h3><h3> 今天我们又集中在故乡黄石镇点名,我们像四十二年前一样,昂首挺胸,保持军人本色一一到!</h3><h3> 黄石朝辉东海戍疆</h3><h3> 五洋捉鳖剑指九天</h3><h3> 忠心报国贡献青春</h3><h3> 军歌嘹亮紧握钢枪</h3><h3><br></h3><h3> 回眸戎马感概万千</h3><h3> 晨光己去夕阳西边</h3><h3> 八一军旗召唤旧部</h3><h3> 归心似箭聚会故乡</h3><h3> 自古忠孝难两全,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作为一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人,我们可以舍小家为大家,我们可以把对家乡,对父母,对亲人的爱藏入心中,而甘愿牺牲自已的一切,勇敢的战斗在最危险的前方,抛头颅洒热血而无私奉献。</h3><h3> 今天我们已经不再是军人,但我们的骨子里永远烙印着是一个忠于祖国的人民子弟兵,今天我们虽然不再年轻,都步入了暮年时光,但我们的雄心壮志仍在,今天我们聚在一起用沙哑的声音高喝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仿佛我们又回到了戎马生涯的沙场,仿佛又变成了非常的年轻,又回到了为部队贡献青春年华的战斗岗位上,忘缺了自己已经是一个花甲以上的老人,今天我们高唱军歌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我们曾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br></h3><h3><br></h3> <h3> 海军原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大校(正师级)。</h3><h3> 翁国良战友是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清中村人,一九七五年七月在莆田八中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一九七六年春响应祖国的召唤报名参军应征入伍,在上海登陆舰第五支队虬江码头新兵连训练,新兵连训练结束后,被分配在海军登陆舰第五支队勤务处大灶食堂,任过饲养员,干一行爱一行,对工作任劳任怨,兢兢业业,深受部队组织、领导和战友们的好评。一九七八年八月光荣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牢固地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的崇高理想!一九七八年八月在部队组织领导的推荐下参加高考,被录取在海军第二炮兵学院学习(辽宁锦西),在戎马生涯几十年的岁月里,先后在解放军后勤学院、国防大学深造学可习培训,硕士研究生学位。历任原海军保障基地处长、部长、副司令员,海军大校军衔。2009年7月参加海军第三批、第四批亚丁海护航行动,2011年5月退休。</h3> <h3> 舟山基地副司令翁国良二零零九年七月在亚汀湾执行任务时的留影。</h3> <h3> 请原海军东海舰队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大校上台讲话:</h3><h3> 副司令员翁国良战友讲话:</h3><h3> 尊警的黄飞龙、林德荣两位首长,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我们怀着无比激动和喜悦的心情,我们大家能够欢聚一堂,回顾暖心、爱心、和激情燃烧的岁月,畅谈过去的往事,共共叙忆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和年华,共叙战友情,首先要感谢组委会的全体工作人员,这是你们辛苦的工作,搭建今天我们欢聚交流的平台,使战友们期待已久的聚会今天得以实现。也感谢我们的战友陈维先同志慷慨解囊,为我们这次聚会提供了强有力的物力和财力的保障,诚恳的道一声谢谢。</h3><h3> 忘不了我们曾经的梦想,大家都知道军中是艰苦的,我们这帮人能够相见,四十多年以前,我们这一批人是七六年的兵,当时的参军是热门的,是我们少年时代的梦想,也是我们青年一代的盼望,我们这一代的青年,怀着心中的梦想当了一名人民解放军的海军,当时还有一个女兵是陆军,感到光荣,感到自豪,我们怀着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开始了军营的生涯,军营的生涯也使我们实现了当兵的梦想,所以我们不管在部队戎马生涯时间的长短,但是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部队的生活锤练了我们的身体,磨练了我们的意志,培养了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励练了我们保家卫国的意志和军人特有的气质。</h3><h3> 中国人民解放军为军队的现代化,革命化所贡献青春和年华,用实际的行动为军人巩固了尊严,用心中的热血铺写了军人的忠诚,用苦与乐的铮荣岁月凝结了我们战友的情怀,从军无悔,报国无怨,心间最美好的在军营,今生今世我们都无后悔,为我们成为人民解放军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和自豪。</h3><h3> 忘不了我们曾经的战友,最近我看过人家写了一付对联,上联是:有亲有朋有家庭,没有战友等于零。下联是:有钱有权有成功,没有战友一场空。横楣是:战友无价。战友这个词只有当过兵的人才能感受,我们作为一个战友来说,我们不管在部队是干部还是当兵的,我们现在不管是高官还是商贾,但是有一点我们都是从一个家乡走出来的,从同一个热土走出来的有志青年。我们在部队也有过各自不同的经历,但是我们都是从海军走出来的战友兄弟,所以我们作为战友这个称呼,我们在今天是非常崇高的,这个称呼战友战友亲如兄弟,今天的战友永远的兄弟,所以我们的战友周金龙写的一个对联,战友情大于大,战友情比海深,战友终身难忘战友情。</h3><h3> 忘不了今天我们的聚会,忘不了我们悠悠的岁月,四十多年了,我们虽然脱下了军装,但是我们曾经都是当过兵的,一切都成为了过去,一切也成为了现实,四十多年弹指一挥间,我们从帅哥美女都变成了须发斑白的老人了,青春一去不复返,今天我们大家都聚在一起,共同问好问候,聊聊家常,共叙军营的生涯,共叙人生的经历,我们认为这个题材提的非常好,在这个聚会上发言的目的也是加深我们的感情,凝聚我们的力量,增进我们的友谊,增强我们的信心。我们这次聚会是不容易的,战友们几十年了,有的走了,也都老了,大家也都是六十开外的人了,所以啊要利用这个机会多沟通,多交流,多鼓劲,我们现在年纪也都做了爷爷奶奶,也都有了第三代,在享受人生的欢乐,所以我们要保持好信心,保持好心态,保持好自已的身体健康,享受好快乐,享受人生最美好新的时代。</h3><h3> 各位战友,回忆过去,展望未来,让我们在各自的岗位上,不望初心,展望未来,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最后祝各位战友身体健康,全家幸福,万事如意!謝谢!</h3><h3> 翁国良</h3><h3> 2018年8月1曰于荔城区黄石镇冠豪大酒店黄石1976年入伍战友庆祝八一建军节联谊会上的讲话。</h3><h3> </h3> <h3> 原海军福建基地后勤部长、东海舰队重点工程办负责人郑天棋大校(正师级)。</h3><h3> 郑天棋战友一九七五年七月在莆田八中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一九七六年春在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瑶台村(当时是叫黄石公社瑶台大队)报名参军应征入伍,入伍后在上海大场新兵连训练结束后,被分配在海军护卫舰第八大队511舰(开封舰)服役。在舰上对工作积极主动,吃苦耐劳,对本职业务勤学苦练、认真钻究,为人忠厚、团结同志,积极要求进步,上进心强,充分体现了爱舰爱岛爱海洋的思想。在一九七九年被上级组织领导推荐参加高考,被录取在海军后勤学院(现属海军工程大学)学习深造,毕业后曾经被分配在海军上海基地后勤部吴淞码头维修队任职,当过维修队队长,后由于工作出色,从基层不断进步,任过海军福建基地后勤部长,东海舰队重点项目工程办负责人,被海军授于大校军衔,部队退休。</h3><h3> 这次得知老家举行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一九七六应征入伍战友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一周年联谊会,积极报名参加,回家见见父老乡亲,见见土生土长的老战友。</h3> <h3> 请海军原福建基地后勤部长郑天棋大校上台讲话:</h3><h3> 郑天棋战友讲话:</h3><h3> 战友们,本次聚会,我由衷的感到非常的高兴。四十二年前的春天,我们都是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热血青年,我们换上军装,踏上部队新征途,是海军事业把我们在座的各位战友凝聚在一起,七六年,四十二年前的今天,是我们在座的各位战友在部队过的第一个八一建军节,七六年还是毛泽东的年代,是火热的年代,我们每个人心怀着梦想到部队,既是保家卫国,报效祖国,同时也是我们每个战友追求梦想、抱负、实现理想抱负,追求自己的前途命运走到一起了,在部队几十年的生活,那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至今刻骨铭心,终身难忘。</h3><h3> 今天四十二年后的今天,我们相聚在黄石镇冠豪大酒店欢聚一堂,我们已经走进了新时代,走进了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志都已经是二须斑白的老人了,过去四十二年来的风风雨雨,也有创业的艰辛,也有创造辉煌事业的曙光,但是都过去了,四十二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今天我们相聚冠豪庆祝八一,之所以我们能够相聚在一起,因为我们每位同志心怀着一颗滚汤的军心,我们仍然关心着海军的建设,仍然希望我们在有生之年,能够看到祖国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所以我讲这是我们不忘的初心,所以我们相聚冠豪大酒店欢度八一建军节,在今后的岁月我们有可能还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但谁也不知道我们会在什么地方再聚,但是我希望我们每个同志,把今后的岁月过好,关心关心一下自已,把今后的日子过好,过得更精彩,几十年以后希望我们在座的同志,希望有更多的同志回忆参加这个活动,所以这是我的愿望,所以我讲我们今天在这欢聚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非常珍惜,所以我说呢,我们更多的通过聚会,把我们战友的感情进一步加深的联系在一起,刚才我们念到战友情大于天,是我们的海军事业把我们在座的各位聚在一起,在今后的岁月中更希望我们聚在一起,相互关心,相互问候问好,把我们今后的日子过的更精彩,我借这个机会,感谢对我过去几十年的工作当中的进步、关心和帮助的同志们,所以我借这个机会再次感谢战友们,同时呢,在这里我也衷心的祝贺各位战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謝谢 ! 郑天棋</h3><h3> 2018年8月1日于荔城区黄石镇冠豪大酒店庆祝八一建军节战友联谊会的讲话。</h3><h3><br></h3> <h3> 原海军东海舰队装备处副处长陈启华上校(正团级)。</h3><h3> 在一九七五年七月,陈启华战友从莆田八中高中毕业后,和众多的同学一样,回乡务农。一九七六年春响应祖国号召,报名参军,应征入伍在海军上海登五支队虬江码头新兵连训练,新兵连训练结束后被分配在海军登陆舰第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服役,当一名修理工,整天和油污打交道,经过部队革命大熔炉的锤练,对本职岗位积极主动,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勤学苦练,滚打摸爬,各项工作努力奋斗,表现积极,在一九七八年八月被上级组织领导推荐下参加高考并被录取,在海军工程学校指控临造专业深造学习,一九八二年十二月毕业后,被分配在舟山驱六支队132舰上任职,后经过不断刻苦学习,努力工作,施展才华,一步个脚印,后任东海舰队装备处副处长,被海军授上校军衔(正团级),2000年转业到浙江省宁波市环保局,先后任过处长,机关党委副书记,副巡视员,2017年退休。</h3> <h3> 请原海军东海舰队装备处副处长陈启华战友上台讲话。</h3><h3> 陈启华战友联谊会上的讲话:</h3><h3> 前面几位战友都如此的发言,我就间单的讲一下,这次很高兴的回来参加聚会,倍同我们的翁司令回来,实际上我们现在是走不开,大家都知道,没有孙子盼孙子,有了孙子当孙子,现在孙子刚满月之间,所以很高兴的参加这一活动,我间单的说一下,感谢我们组委会的精心组织,精心策划,精心谋划,这一次活动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那一年啊(1976年),整个莆田去参加海军的是3560人,就我们黄石镇就有181人,这个在历年征兵当中,也是没有的,我们除了3月份外,11月份也征兵了一批(属于1977年的兵),就是这一年,76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我们76年比较特殊一年征了二次兵。其二呢,我要感谢陈维先同志,我们愿来在同一个新兵连(1976年一起当兵到上海登五支队虬江码头新兵连集训),他是最年轻的一个,回来后(复员),他和我的亲戚在涵江艰苦创业,回报战友,这个是很难得的,那个时候他和我的一个亲戚做布料,我这一次回来(参加聚会)才知道,他和我的亲戚还是关系很好的,也是他的亲戚,也是他的一个家族的,他这一次回报战友,也是他的一个表现。第二个我们要珍惜我们战友之间的感情,我们风风雨雨42年,我们有欢声笑语的,我们也有酸甜苦辣的,我们走过来是很不容易的,能够战友聚会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应好好的珍惜我们的聚会,珍惜我们的相遇。第三呢,我们要享受快乐的人生,我们现在是进入伟大的新时代,进入了进步的新时代,但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讲都成为了过去,我们要好好的保持好心态,享受快乐人生,我们要好好的向翁国良副司令学习,下半辈子要行万里路,观偿美景,体味不一样的人生,享用下半辈子不懈的人生。我们要向邹文波学习,享受绿水青山,这次回来他带我们去莆田市绶溪公园、南少林、和莆田的好几个水库去享受青山绿水。</h3><h3> 最后,我们要保持好的心态,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们在座的各位再相聚。最后祝战友们身体健康,合家幸福,万事如意。谢谢!</h3><h3> 陈启华2018年8月1曰在黄石镇冠豪大酒店黄石镇1976年入伍战友庆祝八一建军节联谊会上的讲话。</h3><h3><br></h3><h3><br></h3> <h3>  请海军原岸炮十营营长謝国树战友上来讲话:</h3><h3> 谢国树战友秀屿区埭头镇温李村,1966年响应号召应征入伍,新兵连结束后分配在海军岸炮独立第十营大戢山二连一排测距班,一九七零年任指挥排长,一九七零年八月左右海军岸炮独立第十营成立后,调营部当参谋,后调岸炮三连任付连长、连长,十营付营长、营长,。一九八六年初转业回莆田市荔城区检察院经济科工作,后任荔城区办公室主任,反贪局长,大学文化,二零零七年退休。</h3><h3> 谢国树战友讲话:</h3><h3> 战友们,我虽然是沿海人,但首先我要向你们报一下名,我也是1976年的兵,我也是黄石人,我也是把黄石当做我的摇篮地,《因为一九七六年应征入伍到岸炮独立第十营的战友有五十一人,在谢国树当十营三连长的时候,有二十一人黄石镇76年的兵是他的手下,归他管。1976年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佘山岛)分十八人黄石镇人。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大戢山岛)分十二人黄石镇人》。我对黄石是非常有感情的,今天能参加聚会我们的心情也是非常激动的,为什么呢?黄石的兵有三大特点,第一吃苦耐劳,在部队及个人就是一个标兵,就是一个十标杆,在部队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标兵,第一文化水平高,高到什么程度呢,大部分都是老三届的高中生,我们当时当兵的时候是小学文化,最多的到初中,黄石的兵很多是高中生,我很羡慕啊,由于水平高,在各岗位上都是能手,我们向高科技突破的那几年啊,头脑肯定灵活,军事技术都能掌握,所以说呢文化水平高。另一方面呢,最能说明的特点是在体育场,打兰球只要有兰球场的地方,就有就有你们黄石人参加,而且呢而都光着脚,好多人还一边打球,一边把鞋袜脱掉,都光着脚打兰球,我对黄石人总结三句,德智体全面丰收。</h3><h3> 现在应该这样说,希望大家好好的过好今后的生活,为什么呢,我有什么个感觉,大家都保重身体,虽然呢我都七十多了,年龄还是比较大的,在座的各位我可能年龄最大,假如你们家里还有摇篮的话,我们就要像摇篮里的小孩一样,把七十当十七,把六十当十六来过,希望大家以后多多享受人生的幸福,把我们的身体照顾好,最后祝大家身体健,我的话完了。</h3><h3> 谢国树二零一八年八月一曰,在参加庆祝八一建军节黄石镇战友联谊会上的讲话。</h3> <h3>  原东海舰队干部部黄飞龙战友在部队时被海军授上校军衔(正团级)。</h3><h3> 来宾黄飞龙战友是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办事处畅林居委会浦头村人。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入伍后至一九七六年十二月在海军舟山驱六支队广州舰工作,一九七六年十二月至一九八四年六月在海军东海舰队政治部干部部工作,一九八四年七月至一九九零年九月在海军福建基地政治部干部处工作,一九九零十月在福建基地转业办主任,一九九四年一月至一九九八年八月任海军转业干部福建、江西两省移交组不可联络组组长,一九九八年九月转业至二零零零年十月在莆田市委办公室副主任,二零零一年十月至二零一一年一月任莆田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局长,二零一一年一月退休。</h3> <h3>  请海军原东海舰队干部部黄飞龙战友上来讲话。</h3><h3> 黄飞龙上校讲话:</h3><h3> 尊敬的原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大校,尊敬的原东海舰队军训处处长林德荣大校,尊敬的原东海舰队重点工建办副主任郑天棋大校,亲爱的战友们大家好。</h3><h3> 应郑天棋同志和组委会的邀请,很高兴的出席今天的这个活动,与1976年入伍的黄石镇各位战友在这里欢聚一堂,共同庆祝我们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一周年。本来不应由我来讲,但组委会一定要我讲,还说我是整个莆田海军战友的会长,实际上我不赞成这个说法,只要战友聚会邀请我,我肯定参加。我早已宣布我不再组织大型的战友、同学或且其他聚会。那要我讲,我就间单地说几句吧!一是感谢,二是期盼,三是祝愿!</h3><h3> 今天的这个活动,我认为体现了一个非常鲜明的中心,那就是大海,是大海把我们这些血气方刚的青年,召集到海军部队来,是大海凝聚我们在祖国的万里海疆,保家卫国。今天的这个聚会贯穿着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那就是战友情,海军情,妈祖情,情情谊浓。我们莆田多次举行比较盛大的战友聚会,有2009年的海军建军60周年的大聚会,当时可能是我们莆田海军首次举行的大聚会,有海军师团专业干部、以及转业到地方付处以上领导岗位的同志、还有以驱六为主的海军战友参加的大聚会,庆祝海军建军六十周年,同年我们又在莆田东方国际大酒店,在毛泽东主席诞生116周年,也就是2009年12月26日举行了盛大规模的千人大聚会,举行了由我们海军原政委杨怀庆上将题字的巜妈祖故乡海军情》,由政治部副主任童世平将军作序的《妈祖故乡海军情》首映一式,当时参加大会人有一千多人,有我们东海舰队的原副司令员王来友少将,福建基地原政委刘阁忠少将,副政委李宗玉少将等,还有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战友参加。第三次大规模的战友聚会,是2012年1月28日正月初六在华天金叶大酒店五楼举办莆田海军战友纪念册暨通信录首发式,那个通信录记载了二千五佰零玖人,我们在座的很多战友里面都有记载,所以我说我们今天这个聚会也是贯穿了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即战友情,海军情,妈祖情。是大海是战友情又把我们这些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战友,今天聚集在一起,来欢庆我们建军九十一周年,你看像我们的启华同志,金龙同志从宁波、厦门,还有一些同志大老远的赶到我们莆田黄石冠豪大酒店参加战友聚会,那么像今天的这个大会,(我参加了很战友聚会),我感觉气氛是非常热烈,大会的氛围布置的非常的好,所以,我认为我们在座的同志首先要感谢大会的策划者、组织者、以及具体的执行者我们的邹文波同志、吴明华同志,还有一些其他的同志,是他们精心策划,严密组织,和精心运作。使得我们今天得以聚集在这里畅叙友情。再次呢,我们还要感謝我们的战友企业家陈维先同志,据组委会给我介绍,他给我们参加聚会者每人赠送一件优质海汗衫,不叫海汗衫是优质汗衫,穿起来很适服,使我们这次参加聚会的战友能穿上优质的汗衫,又慷慨解囊、无私赞助解决我们大会上用的酒水,瓜子香烟等以及请录像照像等费用折合人民币二万多元,所以我建议,伸出你友谊的双手,以热烈的掌声向大会的组织者,策划者,实施者以及赞助者表示衷心的感谢!</h3><h3> 其二句是期盼,我们在座的这些都是老兵,大部分都是1976年3月入伍的和一些76年3月以前的,大部分战友都已经退休了,个别76、3的还没退休,比如58年底出生的已临退休了,那我们退下来了,但我们还要发扬军队的光荣传统,永保军人本色。真心的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战友,要注重身体健康,注重身体锻炼,要保持一种健康的体魄。要继续发挥余热,为人民为社会多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为我们莆田的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经济文明,生态文明做一些有益的贡献。今天啊我给大家通报一个好消息,也就是我们莆田籍的海军战友终于出了一个军级干部,我们盼望了多少年。但是我们在2015年9月份之前没有一个军职干部,我们在座的莆田第一个师级干部,今天在座的是林德荣大校,他是我们莆田第一个师职干部,我们莆田海军还有一个师职干部,那就是我们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大校,但后来也没有升到军职干部,也没有升到将军。我曾经找了总政治部副主任童世平,我说童主任您在总政的领导岗位上能不能为我们莆田籍的海军战友培养出一到两个将军,他说飞龙啊,你们杨杯庆政委在海军当政委时你怎么不说,那个时候杨政委是1995年到2003年当海军政委,那时他们俩个还是副师,塔尖就是副师,钩不着,那我怎么好意思说吗。后来我对他说,我说您在总政的领导岗位上,我们莆田千千万万的优秀子女送到海军部队服役,为我们的海军建设贡献了青春年华,我们莆田是个输送优秀兵员的基地,但是我们没有出一个将军。经过我们莆田籍海军战友的坚而不拨,锲而不舍的努力,在2015年9月份,经军委研究我们莆田海军终于产生了一个军职干部,在2017年1月20日在北京授于少将军衔,这个战友就是我们荔城区的何清凤同志,可喜可贺!他现在在军委,今天他不在场,那我建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为我们莆田海军实现将军零的实破而鼓掌!真心的希望我们仍在部队服役的战友们,他们能够努力工作,不负众望,爱岗敬业,再创佳音,争取我们莆田的海军多出几个将军,也为我们妈祖故乡一一莆田争光!</h3><h3> 第三句话,祝愿我们伟大祖国繁荣昌盛,长治久安!祝愿我们人民军队兴旺发达,不断发展。祝愿我们家乡莆田经济腾飞,家乡富裕。最后祝愿我们在座的战众生吉祥,幸福安康。谢谢大家 ! </h3><h3> 黄飞龙战友2018年8月1日在参加荔城区黄石镇1976年入伍战友庆祝八一建军节联谊会上的讲话。</h3> <h3> 请海军原淞沪水警区政治部,这次战友联谊会的总负责人邹文波战友上台讲话:</h3><h3> 邹文波战友黄石镇东山村人,一九七五年七月从莆田八中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一九七六年春报名参军,应征入伍后在上海宝山月浦新兵连集训后,被分配在观通大队苏北某观通站,由于在部队期间各项工作表现突出,深受组织、领导和战友们的好评和称赞,于一九七八年十二月直接提干,后在淞沪水警区政治部干部科工作,任过勤务船大队697运输补给舰指导员,在上海大学文学院上过大学,本科文凭,大学毕业后于一九八八年初转业地方工作,历任市委组织部科长,涵江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涵江区涵西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涵江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行政正处级)。</h3><h3> 邹文波战友讲话:</h3><h3> 各位老兵亲爱的战友,今天是我们中国人民解放军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一周年的八一建军节,在这一个的节日里面,我们黄石七六海军相聚在一起,是大家很久期待的一个好日子,刚才几位战友给我提过,特别邀请国良代表我们76的海军战友讲话,那么刚才国良给我讲,多请大家讲话,那么等下开始的时候,我们不讲话的就唱歌,上来讲几句的话就不要唱歌了,那么你不讲话就唱歌,刚才吴明华给我说了,让我来代表他们说一下,我们为什么组织这一次聚会,我们这一次聚会呢是我们黄石镇1976年入伍战友期待很久的思念,去年(2017年正月初八)我们在莆田海源国际大酒店,我们当时在搞一个聚会,今年(2018年正月初二)我们在黄石冠豪搞了一个上海地区的,包括五支队,上海基地司政后的,这次聚会完了以后,我们76年的战友就提出,我们能否我们当独黄石1976年入伍的大家战友聚会,所以呢我就给吴明华讲战友既然有这样讲,你们商量个方案,结果他们、明华还有维先等战友(开始商谈的有严志硕,朱庆聪,陈金潘,叶超忠,朱国华,肖永贤在维先店里)他们经过多次商量搞了个方案),最后定下来,在六月初定下来,征求了各个单位战友的意见以后,把这个通知出去,通知出去以后得到了大家的热烈响应和积极报名参加,所以很多战友呢,在这整个的筹备过程当中出了很多的、提了很好的建议,这样大家都一起准备,包括今天大家座的坐位,很多战友、他们组委会的同志都很好的排座位,今年年初聚会的时候就没有什么好的准备,大家随便座,这边坐几个,那座几个,所以座的几个,所以座的有点乱。所以我们这次能够聚在一起,我们的战友都有这个期待,一个呢大家都积极参与,而且大部分人都来了,尤期是我们邀请了几位有代表性的老战友,他们在我们去的时候就是我们的领导,比如林德荣在我们去的时候就是舰队训练处处长,他转业回来后对我们这批76年的兵就非常非常的尊重,黄飞龙也在东海舰队政治部,杨信华也是驱六护卫舰(510)的舰长,大家都是战友,另外呢,还有谢国树是岸炮十营的营长,这次聚会有30多名是他的兵,佘金贵我们当兵的时候在(上海宝山)月浦新兵连的时候他就是指导员,另外呢要讲陈金富,今天维修队在座的有十多名是他的手下,他们非常感谢这次老同志,我也非常感谢今天来参加聚会的来宾,因为这次聚会我们邀请他们,他们非常愉快的接受来参加这次聚会,所以我建议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来表示我们衷心的感谢和节日的问候。</h3><h3> 我们这次整个筹备过程当中是陈维先战友干出来的,陈维先原来在吴淞码头维修队,然后回来后在涵江小商品批发城经商,这次聚会他很高兴为大家做后勤保障,他不但做后勤保障,在整个制定安全他都积极参与,买了衣服送大家,而且还叫大家可以提前到他家里去买,挺麻烦的,大家到家里拿又发又登记,这次积极参与的还有我们东航的战友,东航的林庆霖特地为战友聚会写了一首满江红,林庆霖写完了以后征求大家意见,改了以后最后定下来,林庆霖等下给大家朗诵满江红和解释诗的一些内容,同时我们还请了我们战友书法家林金龙把满江红的字用书法写出来,然后我建议把这个书法让金龙和庆林上来把书法我建议赠送给陈维先,然后陈维先拿回去把他裱出来挂在店里,然后陈维先把他拍下来发到群里,我们大家把他下载保藏,非常有意义的。因为呢这是我们林庆霖战友写的满江红特别为我们这次战友聚会,这里也包含着我们76海军的很多内容,等陈维先战友裱好以后发到群里我们保存,下面请陈维先战友上来,我们就把这一幅字赠送给陈维先战友,大家鼓掌祝贺,謝谢。</h3><h3> 请冠豪酒店赶快把菜准备上来,请大家把酒酙下来,下面先请林庆霖上来把满江红诗朗诵给大家听,林庆霖上台朗诵满江红。一一一</h3><h3> 大家请入座,我下面提议为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九十一周年,为了祝贺我们黄石镇76海军兵今天在这里聚会圆满成功,为了我们战友之间的友谊,为了我们全体战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安康,我建议大家共同举杯来干杯!謝谢!</h3> <h3> 本照片字帖的左、左东航林庆霖中校(东埭村),右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陈维先(华堤村),字贴右、左登五支队虬江码头管理所周金龙少校(东埭村),右淞沪水警区政治部邹文波(东山村)。</h3><h3> 本字贴里面的诗是由东海舰队航空兵四师路桥场站付站长、中校林庆霖所写(海军后勤与指挥专业)。</h3><h3> 本字贴里面诗的毛笔字书法是由原海军登陆舰五支队虬江码头管理所、东海舰队干部部干事周金龙少校所写(上海海军航空学院毕业)。周金龙1982年调东海舰队干部部,1989年调厦门水警区,1994.08转业厦门,在银河证卷副总岗位上退休。</h3><h3><br></h3><h3> 请林庆霖战友上来朗诵满江红诗: </h3><h3> 受组委会的委托,我把满江红朗诵一下,因普通话不好,等下我再解释一下:</h3><h3> 满江红 </h3><h3> 贺黄石76年战友首聚</h3><h3> 首聚八一,</h3><h3> 军歌亮,</h3><h3> 旌旗又飘。</h3><h3> 丙辰春,</h3><h3> 南塘出征,</h3><h3> 东海涛啸。</h3><h3> 军旅生涯铸英豪,</h3><h3> 热血南儿戎马骄。</h3><h3> 卫海疆,</h3><h3> 炼就一身功,</h3><h3> 百龙蛟。</h3><h3><br></h3><h3> 数十年,</h3><h3> 弹指消,</h3><h3> 今相逢,</h3><h3> 喜欢笑。</h3><h3> 魂牵梦绕情,</h3><h3> 冠豪鹊桥。</h3><h3> 老骥伏枥杯初心,</h3><h3> 夕阳映照壶山娇。</h3><h3> 恰激情燃烧志愈坚,</h3><h3> 凌九霄!</h3><h3> 下面解释一下,南塘就是我们黄石镇的属称,丙辰啊是76年的年号,那一年当兵的时候是龙年,因此是丙辰,当年当兵76年是3月份走的,因此叫丙辰春。当时当兵的时候黄石镇啊是171人,后来啊城里、梧塘的任务没有完成,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黄石镇又加了10个,所以啊后来才有把我们东埭村,澄赢村10个人跑到东海舰队航空兵去(在浙江宁波),所以我们今天大部分都是我们上海们基地的,我们东航大家都不认识,我们这一次呢溶入我们今天这个大家庭,感谢大家没有把我们东航的十个人给遗弃了,谢谢大家!</h3><h3> 林庆霖</h3><h3> 2018年8月1曰于黄石冠豪大酒店黄石镇76年入伍战友庆祝八一建军节联谊会。</h3> <h3>  本组照片上图左观通大队陈福裕(华东村),右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严志硕(黄石居委会)。</h3><h3> 下图左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吴明华(江东村),右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徐德洪(徐厝村)。</h3><h3> 在这次组织举行庆祝八一建军节联谊会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紧锣密鼓的最后时刻,总觉得还少点什么事情,徐德洪建言还差一面黄石镇1976年入伍战友的军旗,后这个事情就由徐德洪资助去做一面军旗、和横幅供联谊会使用。</h3> <h3>  海军原东海舰队军训处处长林德荣大校(正师级)。</h3> <h3> 本照片左原东海舰队训练处处长、(市直机关党工委常务副书记)林德荣大校,右原淞沪水警区政治部(涵江区人大常务副主任)邹文波(东山村)。</h3> <h3>  左原海军舟山基地付司令员翁国良(清中村),右岸炮十营二连吴明华(江东村)。</h3> <h3>  本组照片左边:左岸炮独立第十营营长謝国树(埭村镇),右原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大校(清中村)。</h3><h3> 右边:左淞沪水警区政治部、涵江区人大付主任邹文波(东山村),右原海军驱六第十六大队副大队长、涵江区副区长杨信华。</h3> <h3>  本组照片上图:左猎潜艇第二十一大队张钰树,中东海舰队干部部黄飞龙,右福建基地后勤部长郑天棋。</h3><h3> 下图:左海军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吴明华,中上海基地后勤部吴淞维修队陈维先,右东海舰队干部部黄飞龙。</h3> <h3>  本组照片上图:左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队长陈金富(埭头镇),右岸炮独立第十营营长谢国树(埭头镇)。</h3><h3> 下图:左原淞沪水警区勤务船大队697舰指导员、涵江区人大付主任邹文波(东山村),右原海军猎潜艇第二十一大队第四中队政委佘金贵(江口镇)。</h3> <h3>  左岸炮十营二连吴明华(江东村),右上基后淞沪码头维修队陈维先(华堤)。</h3><h3> 联谊组委华堤维先</h3><h3> 慷慨解囊心红志坚</h3><h3> 战友情怀宽阔似海</h3><h3> 兄弟手足如同地天</h3> <h3> 请海军原猎潜艇第二十一大队战友朱凤阳为黄石镇一九七六年入伍海军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一周年举行战友联谊会用莆田方言喊赞助句助兴:</h3><h3> 朱凤阳讲话:</h3><h3> 今天我用二句话来表达,今日的黄石76兵,喜相逢感觉格外亲,为了聚会的圆满成功,我受组委会的委托,用莆田话的佳句来喊赞句,一是增加聚会的气氛,二是感谢各位来宾战友们的光临,下面我喊赞句大家喊好!</h3><h3>今天日子很美好,天赐良机人不老。</h3><h3>八月一日好日子,战友聚会才开始。</h3><h3>战友聚会到冠豪,互相道喜问声好。</h3><h3>冠豪酒店迎贵宾,黄石战友一家亲。</h3><h3>庆祝八一建军节,黄石战友大团结。</h3><h3>七六应征当海军,保家卫国献红心。</h3><h3>黄石是个好地方,人才辈出遍四方。</h3><h3>黄石文庙千余载,学子考前来参拜。</h3><h3>梅妃故里是江东,名扬四海响咚咚。</h3><h3>宁海初日放光茫,照的心里亮堂堂。</h3><h3>天马晴岚天马山,美丽风光人人夸。</h3><h3>谷城梅雪飘谷城,风调雨顺万万年。</h3><h3>北辰宫里上帝爷,保佑部民事业成。</h3><h3>黄石东甲镇海堤,县长鲁山功天齐。</h3><h3>感谢聚会组委们,精心安排做在前。</h3><h3>战友群主吴明华,任劳任怨棒大盘。</h3><h3>人大主任邹文波,博才多学墨水多。</h3><h3>华堤老板陈维先,慷慨赞助好先生。</h3><h3>基地司令翁国良,海军大校强强强。</h3><h3>后勤部长郑天棋,深思熟虑一盘棋。</h3><h3>装备处长陈启华,爱军爱国爱中华。</h3><h3>首聚主持陈金富,当年风彩好优酷。</h3><h3>反贪局长谢国树,名声传遍莆田市。</h3><h3>保险经理佘金贵,家庭和睦财丁贵。</h3><h3>金山秀兰当女兵,巾帼英雄中华兴。</h3><h3>管理局长黄飞龙,能文能武具双全。</h3><h3>工委书记林德荣,党风廉政他服从。</h3><h3>信华涵江当区长,反腐倡廉很勇敢。</h3><h3>昔年战友吃一锅,满怀豪情唱军歌。</h3><h3>关心海军发展史,爱国精神实在好。</h3><h3>空军海军大发展,誓把敌人头上砍。</h3><h3>武力解放台湾岛,高层决策实在好。</h3><h3>保家卫国保平安,国富民强百业昌。</h3><h3>昔日往事浮在前,青春岁月不饶人。</h3><h3>谈笑风生喜洋洋,战友情谊传万年。</h3><h3>战友聚会不间单,大家身体很健康。</h3><h3>大家举杯来来来,恭喜大家发大财。</h3><h3>大家举怀干干干,恭祝大家平平安。</h3><h3>赞句文化传千古,吉祥祝福送达祖。</h3><h3>赞句暂时喊到此,欢天喜地擂战鼓。</h3><h3> 最后我代表组委会恭祝各位来宾战友们,安度晚年,好事连连,万事如意,幸福美丽,身体健康,家庭平安,谢谢。</h3><h3> 朱凤阳</h3><h3> 于二零一八年八月一日黄石冠豪大酒店76年入伍战友庆祝八一建军节联谊会上。</h3><h3><br></h3><h3><br></h3><h3><br></h3> <h3> 本照片左起海军原第二十一大队第四中队政委佘金贵(江口镇人1971年入伍),海军原上海基地后勤部吴淞码头维修队队长陈金富(埭头镇人1966年入伍),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陈维先(华堤村人),原岸炮独立第十营营长谢国树(1966年入伍埭头镇人),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吴明华(江东村人),海军原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清中村人)。</h3><h3> 司令和士兵</h3><h3> 同德又同心</h3><h3> 都是黄石郎</h3><h3> 农民子弟兵</h3><h3> 举杯话酒中<br></h3><h3> 情意贵如金</h3><h3> 今生常思念</h3><h3> 战友兄弟亲</h3> <h3> 本照片是原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清中村翁国良大校和原海军福建基地后勤部长、瑶台村郑天棋大校给各桌战友敬酒,本桌是西洪村战友一起举杯共祝战友情万古长青。</h3><h3> 左起XXX,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陈文发,副司令员翁国良,护卫舰八大队李国盛,后勤部长郑天棋。</h3><h3> 司令国良部长天棋</h3><h3> 衔授大校待人平易</h3><h3> 战友兄弟举杯同贺</h3><h3> 回乡参加八一联谊</h3> <h3> 左广州昭关203师朱秀兰(金山村),一九七六年应征入伍的一佰八十一战友唯一的一名女兵,右护卫舰八大队朱国华(金山村)。</h3><h3> 金山秀兰唯一女兵</h3><h3> 保家卫国赤胆忠心</h3><h3> 巾帼英雄镇守南疆</h3><h3> 英姿飒爽永远年轻</h3> <h3>  沙坂村战友:</h3><h3> 左起上基后淞沪码头维修队沈祖荣,上基后淞沪码头维修队郑金堂,上基司蒋金洪,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沈金畴,上基司沈文洪。</h3> <h3> 澄赢村战友合影:</h3><h3> 左起:陈加华,曾金国,黄国章,方福林。他都在宁波东航部队。</h3> <h3> 和平村井后村战友合影:</h3><h3> 左起:护卫舰八大队朱庆聪,原海军东海舰队装备处付处长陈启华上校,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所林强,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朱国金,护卫舰八大队陈庆明,登五支队虬舰船修理所吴德富,猎潜艇第二十一大队朱凤阳。</h3> <h3> 瑶台村战友合影:</h3><h3> 左起:观通大队林文霖,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林明忠,福建基地后勤部长郑天棋,市紫沙协会理事李金花,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张金奇,第二十一大队张钰树。</h3> <h3> 凤山村战友:</h3><h3> 左起淞沪水警区修理所宋金太,观通大队张新洪,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张玉清,张金芳。</h3> <h3> 天马村战友:</h3><h3> 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康友武。</h3> <h3> 惠上村、惠下村战友:</h3><h3> 左岸独立第十营二连方金林(惠上村),右猎潜艇第二十一大队方伯洪(惠下村)。</h3> <h3> 屏山村战友合影:</h3><h3> 本组照片左边是原淞沪水警区警卫连、上基后浙江军械仓库处长陈文铸中校(付团级)</h3><h3> 观通大队陈金水,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陈明森,淞沪水警区教练室陈祖荣,淞沪水警区警卫连、上基后浙江军械仓库处长陈文铸中校。</h3> <h3> 斗南村战友合影:</h3><h3> 左淞沪水警区弹药库郑祖樑,右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郑春福。</h3> <h3> 东山村、东源村战友合影:</h3><h3> 左起: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邹文赞(东山村),观通大队邹元本(东源村),淞沪水警区政治部、涵江区人大付主任邹文波(东山村),淞沪水警区码头管理所郑凤标(东源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吴建清夫妇(江东村),东源村的女婿。</h3> <h3>  金山村战友合影:</h3><h3> 观通大队朱如林,朱大元,护卫舰第八大队朱国华。广东昭关203师朱秀兰。</h3> <h3>  东埭村战友合影:</h3><h3> 左图原东海舰队航空兵四师路桥场站付站长林庆霖中校(付团级)。</h3><h3> 右图左起郑开权,陈国寿,郑金辉,陈文远,东航四师路桥场站付站长林庆霖中桥。他们都是东航战友。</h3> <h3> 东甲村,徐厝村战友合影。</h3><h3> 本照片左图:前排左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徐玉堂(徐厝村),右淞沪水警区门诊部吴庆元(东甲村)。</h3><h3> 后排: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徐德洪(徐厝村)。</h3><h3> 右图:左起岸炮十营三连谢明田(徐厝村),岸炮十营一连徐德洪(徐厝村),岸炮十营三连戴国华(东甲村),淞沪水警区门诊部吴庆元(东甲村),岸炮十营三连徐玉堂(徐厝村)。</h3> <h3> 东甲村战友:</h3><h3> 左淞沪水警区门诊部吴庆元,右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戴国华。</h3> <h3> 遮浪村战友合影:</h3><h3> 本照片左图原海军淞沪水警区观通十七大队大丰观通站雷达分队、登五支队观通一营营长陈文梓中校。</h3><h3> 右图左起:护卫舰八大队陈坤水,登五支队观通一营长陈文梓中校,淞沪水警区警卫连程瑞国,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陈文林。</h3> <h3>  海滨村战友:</h3><h3> 岸炮十营二连黄春村,淞沪水警区扫雷舰第四大队黄玉明,岸炮十营三连黄瑞容。</h3> <h3>  江东村战友合影:</h3><h3> 本组照片上图是江东村战友一九七六年三月一日在江东浦口宫门前合影。</h3><h3> 上图照片前排左起:</h3><h3> 祁金富,祁建兴,陈建新,林开华,吴黎宁。</h3><h3> 后排左起:祁光地(已故),吴建清,吴明华,吴建华,陈金潘。</h3><h3> 下图前排左起: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吴明华,淞沪水警区招待所吴建华,护卫舰八大队祁建兴,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林开华。</h3><h3> 后排左起:护卫舰八大队陈建新,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祁金富,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吴建清,护卫舰八大队吴丽宁,淞沪水警区通信站陈金潘。</h3><h3> 梅妃故里十儿郎</h3><h3> 光荣花带丙辰春</h3><h3> 出征留影浦口宫</h3><h3> 驰骋海疆显英豪</h3><h3><br></h3><h3> 曲指年去四十二</h3><h3> 黄石又点子弟兵</h3><h3> 青丝不再鬓如霜</h3><h3> 一鹤飞翔九翁在</h3><h3><br></h3><h3> 日月如梭岁难回</h3><h3> 夜半常梦好兄弟</h3><h3> 冠豪欢庆建军节</h3><h3> 举杯先敬天堂友</h3><h3> </h3><h3> 人生巳到牵孙乐</h3><h3> 夕阳遇阴伞遮雨</h3><h3> 青山茶道逍遥游</h3><h3> 顺其自然福寿康</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h3> 华堤村战友合影:</h3><h3> 左起登五支队虬江码头俱乐部谢国珍,上基后淞沪码头维修队陈维先,上基司航修所林金龙,上基司航修所吴国清。</h3> <h3>  华中村战友:</h3><h3> 左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程文华,护卫舰八大队程国耀,岸炮十营三连程凯裕。</h3> <h3> 华东村战友:</h3><h3> 左起:观通大队陈福裕,原猎潜艇第二十一大队陈国荣,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陈国松,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陈国太,陈建春爱人,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陈建春。</h3> <h3>  华东村、华中村、华堤村战友合影:</h3><h3> 前排左起岸炮十营三连陈国松(华东村),岸炮一连陈国荣(华东村),陈建春爱人(华东村),岸炮二连陈建春(华东村),第二十一大队陈国荣(华东村),岸炮一连程凯裕(华中村)。</h3><h3> 后排左起上基司航修所林金龙,上海基地司令部吴国清航修所(华堤村),上海基地后勤部吴淞码头维修队陈维先(华堤村),登五支队虬江码头俱乐部謝国珍,护卫舰第八大队程国耀(华中村)。</h3> <h3>  桥兜村战友:</h3><h3> 左起登五支队虬江码头舰船修理所蔡玉泉,登五支队方鸿林,登五支队虬头码头大灶食堂林宗宝,上基司蔡桂开。</h3> <h3> 桥霞片战友合影:</h3><h3> 前排左起:董文庆(西利村),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周炳章(下埭村),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蔡玉泉(桥兜村),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姚金瑞(下江头村),登五支队虬江码头大灶食堂林宗宝(桥兜村),登五支队方鸿林(桥兜村)。</h3><h3> 后排左起:登五支队虬龙码头管理所周金龙(下埭村),登五支队虬江码头俱乐部周春林(下埭村),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吴金栋(下江头村),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肖永贤(下江头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肖金水(下江头村),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李金咸(西利村)。</h3> <h3>  下埭村战友合影:</h3><h3> 左登五支队虬江码头舰船修理所周金龙,中登五支队虬江码头舰船修理所周春林,右登五支队虬江码头警卫连周炳章。</h3> <h3>  下江头村战友合影:</h3><h3> 左起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肖永贤,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肖金栋,肖金水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姚金瑞。</h3> <h3>  清中村、清后村战友合影:</h3><h3> 左起:上基司刘国霖(清前村),XXX,XXX,登五支队虬江码头大灶食堂、原舟山基地付司令员翁国良大校(清中村),登五支队虬江码头宋文贵(清中村),XXX,XXX,登五支队警通连朱永廉(清后村)。</h3> <h3> 清前村、清中村、清后村战友合影:</h3><h3> 前排左起:登五支队虬江码天朱永廉(清后村),登五支队虬江码头黄恒山(清前村),原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大校(清中村),登五支队虬江码头宋文贵(清中村),护卫舰八大队林国荣(清前村),郑金忠(清中村),上基司刘国霖(清后村)。</h3><h3> 登五支队虬江码头郑永贤(清中村),登五支队虬江码头唐德盛(清后村),周国发(清后村),登五支队虬江码头郑如林(清前村),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吴铁建(水南村),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林金堂(清前村)。</h3> <h3> 清前村战友合影:</h3><h3> 左起: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林金堂,登五支队虬江码头郑如林,护卫舰八大队林国荣,登五支队虬江码头黄恒山。</h3> <h3> 清中村战友合影:</h3><h3> 左起:原海军登五支队虬江勤务处大灶食堂、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大校,登五支队虬江码头宋文贵,登五支队虬江码头郑永贤,登五支队虬江码头郑金忠。</h3> <h3>  清后村战友合影:</h3><h3> 左起:上基司刘国霖,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唐德盛,登五支队虬江码头周国发,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朱永亷。</h3> <h3> 西洪村战友合影:</h3><h3> 护卫舰八大队林金水,李国柱,登五支队虬江码头警通连李国盛,许宗祥,护卫舰八大队李国飞,淞沪水警区门诊部许龙桥,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陈文发,上基司蔡桂开。</h3> <h3>  黄石居委会战友:</h3><h3> 左起护卫舰八大队叶超忠,登五支队虬江警卫连严志硕,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吴玉坤,护卫舰八大陈陈德明(黄石居委会)。</h3> <h3> 水南居委会战友:</h3><h3> 下图:站着龚元祥,对坐吴铁建,左边背朝龚元祥为潘国华,右坐为陈瑞祥。</h3> <h3>  本组照片上图前排左五支虬江码头翁国良(井后村),中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陈启华(和平村),上基司吴国清(华堤村)。</h3><h3> 后排五支队虬江码头李国盛(西洪村),五支队虬江码头舰船修理所林强(和平村),陈国防(华堤村、已故),谢国珍(华堤村)。</h3><h3> 照片下图:</h3><h3> 左起吴国清(华堤村),李国盛(西洪村),原舟山基地付司令翁国良大校(清中村),林强(和平村),原东海舰队装备处付处长陈启华上校(和平村),謝国珍(华堤村)。</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h3> </h3> <h3> 海军护卫舰第八大队战友:</h3><h3> 后排左起李国飞(西洪村),程国耀(华中),祁建兴(江东村),陈建新(江东村),吴黎年(江东村),陈庆明(和平村),叶超忠(黄石居委会),李国柱(西洪村),林国荣(清前村)。</h3><h3> 前排左起唐文庆(西利村),陈坤水(遮浪村),林金水(西洪村),朱庆聪(井后村),郑天棋(原福建基地后勤部长瑶台村),朱国华(金山村),陈德明(黄石居委会),张金凤(凤山村)。</h3> <h3> 莆田十九中一九七四年高中毕业,高二《三》班的同学加战友:左起吴明华(江东村)、吴建华(江东村)、戴国华(东甲村、肖永贤(下江头村)、周春林(下埭村)。</h3> <h3>  淞沪水警区观通大队战友。</h3><h3> 左起张新洪(风山村),彭金鹏(七境村),陈福裕(华东村),张国营(沙堤村),陈金水(屏山村),陈文梓(遮浪村),邹文波(东山村),张玉新(横塘村),朱大元(金山村),林文霖(瑶台村),朱如林(金山村)。</h3> <h3> 本照片上图左边:左吴明华右十营营长謝国树(埭头镇),右边:左吴明华右淞沪水警区政治部邹文波(东山村)。</h3><h3> 下图左边:左吴明华右淞沪水警区管理所助理员黄玉明(海滨村),右边左观通大队邹元本(东源村)右吴明华。</h3> <h3>  左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吴铁建(水南居委会),中五支队虬江船修理所陈启华(原东海舰队装备处副处长上校,和平村),右五支队虬江码头大灶食堂翁国良(原舟山基地副司令员大校,清中村)。</h3> <h3> 本组照片上图左边:左观通大队彭金鹏(七境村),中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郑文辉(横塘村),右邹赞扬。右边:左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吴建清夫妇(江东村),右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李国盛(西洪村)。</h3><h3> 下图左边都是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的:左徐玉堂(徐厝村),中张玉飞(横塘村),右戴国华(东甲村)。右边:左观通大队陈金水(屏山村),右观通大队张玉新(横塘村)</h3> <h3> 莆田第八中学高中七五届同学:</h3><h3> 前排左起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徐德洪(徐厝村),护卫舰八大队陈庆明(和平村),护卫舰八大队陈德明(黄石居委会),护卫舰八大队、原福建基地后勤部队郑天棋大校(瑶台村),登五支队虬江码头大灶食堂、原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大校(清中村),淞沪水警区政治部干部邹文波(东山村),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原东海舰队装备处副处长陈启华上校(和平村),上基司蒋金洪(沙坂村),淞沪水警区码头修理所(76届)宋金太(凤山村)。</h3><h3> 后排左起护卫舰八大队叶超忠(黄石居委会),护卫舰八大队朱国华(金山村),护卫舰八大队朱庆聪(井后村),登五支队虬江舰队修理所吴德富(井后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康友武(天马村),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吴铁建(水南居委会)。</h3> <h3> 莆田十九中同学加战友。</h3><h3> 前排左起:淞沪水警区招待所吴建华(江东村),上基司航修所吴国清(华堤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陈国太(华东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吴建清(江东村),护卫舰八大队祁建兴(江东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戴国华(东甲村),登五支队虬江码头俱乐部周春林(下埭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林开华(江东村)。</h3><h3> 后排左起: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周炳章(下埭村),上海基地航修所林金龙(华堤村),观通大队陈福裕(华东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吴明华(江东村),东海舰队干部部周金龙少校(下江头),淞沪水警区门诊部吴庆元(东甲村),淞沪水警区警卫连黄玉明(海滨村),护卫舰八大队吴丽宁(江东村),淞沪水警区警卫连陈国营(华东村)。</h3> <h3> 左原海军猎潜艇第二十一大队第四中队政委佘金贵(江口镇人),右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林开华(江东村)。</h3> <h3> 本照片是原淞沪水警区警卫排战友左陈国荣(华东村),右黄玉明(海滨村)。</h3> <h3> 左原驱六支队510舰舰长、十六大队副大队长,涵江区副区长杨信华战友,中上基后吴淞头维修队陈维先(华堤村)战友,右原东海舰队装备处副处长陈启华上校华(和平村人)</h3> <h3> 左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吴建清爱人(江东村),中原海军福建基地后勤部长郑天棋大校(瑶台村),右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吴建清(江东村)。</h3> <h3>  上海基地司政后战友。</h3><h3> 左起:周国发(清后村),蔡桂开(桥兜村),刘国林(清后村),方鸿林(桥兜村),沈文洪(沙堤村),蒋金洪(沙堤村),林金龙(华堤村),陈瑞祥(水南村),吴国清(华堤村),陈国慰(水南村)。</h3> <h3> 本照片是原登五支队虬江码头勤务处战友:</h3><h3> 左起: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郑金忠(清后村),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蔡玉泉(桥兜村),原登五支队虬江大灶食堂、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大校(清中村),原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东海舰队装备处副处长陈启华上校(和平村),原登五支队虬江码头管理所、东海舰队干部部干事周金龙少校(下埭村)。</h3> <h3>  左起东航四师路桥场站副站长林庆霖中校(东埭村),淞沪水警区弹药库陈祖樑(斗南村),东航陈文远(东埭村),东航郑开权(东埭村)。</h3> <h3> 原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战友:</h3><h3> 左起唐德盛,郑金忠,蔡玉泉(桥兜村),朱永廉(清后村),林强(和平村),陈启华(原东海舰队装备处副处长,上校,和平村),陈文发(西洪村),吴德富(和平村),李金咸(西利村)。</h3> <h3> 本组照片上图左边左起:登五支队虬江码头俱乐部周春林(下埭村),护卫舰八大队陈德明(黄石居委会),猎潜艇第二十一大队朱凤阳(井后村),勤务船大队697指导员邹文波(东山村),猎潜艇第二十一大队朱凤阳(井后村)。</h3><h3> 右边:左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吴明华(江东村),中淞沪水警区管理科助理员黄玉明(海滨村),右猎潜艇第二十一大队朱凤阳(井后村)。</h3><h3> 下图左边左起: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黄瑞容,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陈建春(华东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陈建春爱人(华东村),淞沪水警区管理科助理员黄玉明(海滨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吴建清爱人(江东村)。</h3><h3> 右边左起:XXX,护卫舰八大队陈建新(江东村),观通大队陈福裕(江东村),护卫舰八大队吴黎年(江东村),护卫舰八大队祁建兴(江东村)。</h3> <h3>  本照片上图是原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福建基后勤部长郑天棋和东甲村,斗南村,东源村战友举杯共祝。</h3><h3> 左起(正面):淞沪水警区弹药库郑祖樑(斗南村),淞沪水警区门诊部吴庆元(东甲村),原福建基地后勤部队郑天棋(瑶台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郑春福(斗南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邹赞扬(东源村),原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清中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戴国华(东甲村)。</h3><h3> 本照片下图岸炮独立第十营营长謝国树向江东村,华东村,海滨村战友军嫂敬酒,左起是吴建清爱人(江东村),陈建春爱人(华东村),岸炮独立第十营营长谢国树(埭头镇),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陈建春(华东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黄瑞容(海滨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黄春村(海滨村)。</h3> <h3> 本照片上图左起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康友武(天马村),岸炮独立第十营长謝国树(埭头镇),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清中下付),淞沪水警区招待所吴建华(江东村)。</h3><h3> 下图左起xxX,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陈文发,海军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大校(清中村),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李国盛(西洪村),海军福建基地后勤部长郑天棋大校(瑶台村)。</h3> <h3>  本照照片上图左登五支队虬江码头管理所周金龙(下埭村),中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原东海舰队装备处副处长陈启华上校(和平村),右原淞沪水警区政治部邹文波(东山村)。</h3><h3> 下图左护卫舰第八大队朱庆聪(井后村),中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吴明华(江东村),右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陈维先(华堤村)。</h3> <h3> 本照片上图是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吴明华江东村)和上基后吴淞维修队陈维先(华堤村)代表组委会向战友们教酒。</h3><h3> 左起陈维先,吴明华,XXx,XXX。</h3><h3> 本照片下图左岸炮十营三连吴建清(江东村),中登五支队虬江警卫连严志硕(黄石居委会),右护卫舰八大队叶超忠(黄石居委会)。</h3> <h3>  本照片上图左观通大队邹元本(东源村),右原海军福建基地后勤部长郑天棋(瑶台村)。</h3><h3> 下图左原东海舰队装备处副处长陈启华(和平村),右原海军驱六510舰舰长、十大队付大队长杨信华,他们二位曾经是同舰的战友。</h3> <h3>  本照片上图左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朱永廉(清后村),中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林强,(和平村),右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陈维先(华堤村)。</h3><h3> 下图左起:第二十一大队朱凤阳(井后村),护卫舰第八大阳朱庆聪(井后村),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陈维先(华堤村),护卫舰第八大队陈德明(黄石居委会)。</h3> <h3>  左起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吴建清(江东村),海军原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清中村),广东昭关203师朱秀兰(金山村),护卫舰第八大队祁建兴(江东村)。</h3> <h3>本组照片上图左边:左登五支队虬江码头管理所周金龙(下埭村),中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严志硕(黄石居委会),右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肖永贤(下江头村)。右边:左上基后吴国清(华堤村),中上基后陈文铸中校(屏山村)右上基后林金龙(华堤村)。</h3><h3> 下图左边:左观通十七营营长陈文梓中校(遮浪村),中护卫舰八大队叶超忠(黄石居委会),右护卫舰八大队陈坤水(遮浪村)。</h3><h3> 右边:三个都是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左周炳章(下埭村),中肖永贤(下江头村),严志硕(黄石居委会)。</h3> <h3>  左起:原东航四师路桥场站副站长林庆霖中校,原淞沪水警区政治部、涵江区常务副区长邹文波,岸炮独立第十营营长謝国树,原东海舰队政治部干部部黄飞龙上校,淞沪水警区码头管理所郑洪标,原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大校,原东海舰队军训处处长林德荣(大校),原福建基地后勤部长郑天棋大校。</h3> <h3>  登五支队虬江码头警卫连:</h3><h3> 左起李国盛(西洪村),吴玉坤(黄石居委会),朱国全(井后村),肖永贤(下江头),严志硕(黄石居委会),龚元祥(水南居委会),周炳章(下埭村),周金龙虬江码头管理所(下埭村)。</h3> <h3> 岸炮独立第十营战友合影:</h3><h3> 前排左起:二连郑文辉(横塘村),三连谢明田(徐厝村),三连肖金水(下江头村),一连康友武(天马村),二连黄春树(海滨村),二连吴明华(江东村),一连邹文赞(东山村),三连吴建清(江东村),一连郑春福(斗南村),二连邹赞扬(东源村)。</h3><h3> 中排左起:三连祁金富(江东村),三连程凯裕(华中村),三连黄瑞容(海滨村),营长謝国树(埭头温里村),一连徐德洪(徐厝村),二连林开华(江东村),一连林明忠(瑶台村),一连程文华(华中村)。</h3><h3> 后排左起:一连陈明森(屏山村),三连郑玉清(凤山村),三连戴国华(东甲村),三连陈国松(华东村),三连张金奇(瑶台村),三连徐玉堂(徐厝村),三连张金洪(华堤村),二连方金林(惠上村),三连张玉飞(横塘村),一连陈国太(华东村),二连陈文林(遮浪村)。</h3> <h3> 岸炮十营一连(佘山岛)战友合影:</h3><h3> 前排左起徐德洪(徐厝村),林明忠(瑶台村),朱如林(金山村),邹文赞(东山村),陈春福(斗南村),程文华(华中村)。</h3><h3> 后排左起康友武(天马村),陈金水(屏山村),陈明森(屏山村),陈国太(华东村)。</h3> <h3>  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战友合影:</h3><h3> 前排左起:陈建春(华东村),黄春树(海滨村),吴明华(江东村),郑文辉(横塘村)。</h3><h3> 后排左起:陈建春爱人(华东村),黄春树爱人(海滨村),邹赞扬(东源村),方金林(惠上村),林开华(江东村),陈文林(遮浪村)。</h3> <h3> 岸炮十营三连战友:</h3><h3> 前排左起:祁金富(江东村),肖金水(下江头村),陈国松(华东村),程凯裕(华中村),黄瑞容(海滨村),郑玉飞(横塘村),徐玉堂(徐厝村)。</h3><h3> 后排左起:郑玉清(凤山村),谢明田(徐厝村),戴国华(东甲村),连长謝国树(埭村镇),张金奇(瑶台村),张金洪(凤山村),吴建清(江东村)。</h3> <h3> 本照片是军嫂与女兵的合影:</h3><h3> 左起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黄春树爱人(海滨村),广东昭关203师朱秀兰(金山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陈建春爱人(华东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吴建清爱人(江东村)。</h3> <h3> 本照片左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陈建春夫妇(华东村),右岸炮独立第十营二连黄春树夫妇(海滨村)。</h3> <h3>  左起登五支队虬江警卫连肖永贤(下江头村),登五支队虬江码头俱乐部周春林(下埭村),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李国盛(西洪村),登五支队虬江码头管理所周金龙(下埭村),登五支队虬江码头大灶食堂,原舟山基地付司员翁国良(清中村)。:</h3> <h3>  原登五支队虬江码头新兵连战友:</h3><h3> 前排左起林金龙,陈维先(华堤村),吴国清(华堤村),龚元祥,沈文洪,吴玉坤,蔡玉泉(桥兜村),黄恒山,唐德盛,朱永廉(清后村),周炳章(下埭村),宋文贵(清前村),林宗宝,郑金贤,沈金柱,李金咸(西利村)。</h3><h3> 后排左起沈祖荣(沙坂村),方鸿粦(桥兜村),周春林(下埭村),李国盛(西洪村),陈启华(和平村),郑金忠,吴德富(井后村),林强(和平村),翁国良(清中村),朱国全(和平村),肖永贤(下江头村),謝国珍,陈文发(西洪村),严志硕(黄石居委会),周金龙(下埭村),郑如林。</h3> <h3>  原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战友合影:</h3><h3> 左起郑金忠(清中村),唐德盛(清后村),原东海舰队装备处副处长陈启华大校(和平村),林强(和平),朱永廉(清后村),陈文发(西洪村),蔡玉泉(桥兜村),吴德富(清后村),原登五支队码头管理所周金龙(下埭村),李金咸(西利村)。</h3> <h3>  左淞沪水警区警卫连陈国荣(华东村),右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林强(和平村)。</h3> <h3>  莆田第八中学同学战友合影:</h3><h3> 前排左起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林金堂(清后村),淞沪水警区码头修理所宋金太(凤山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徐德洪(徐厝村),护卫舰八大队陈庆明(和平村),护卫舰八大队陈德明(黄石居委会),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严志硕(黄石居委会),护卫舰八大队、原海军福建基地后勤部长郑天棋大校(瑶台村),登五支队虬江大灶食堂、海军原舟山基地副司令员翁国良大校(清中村),淞沪水警区政治部邹文波(东山村),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原东海舰队装备处副处长陈启华上校(和平村),上基司蒋金洪(沙坂村),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龚元祥(水南居委会),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黄恒山(清前村)</h3><h3> 后排左起淞沪水警区警卫连、上基后浙江军械仓库处长陈文铸中校(屏山村),观通大队张新洪(凤山村),海军第二十一大队朱凤阳(井后村),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林强(和平村),XXX,护卫舰八大队叶超忠(黄石居委会),登五支队虬江警通连朱国全(井后村),护卫舰八大队朱国华(金山村),护卫舰八大队朱庆聪(井后村),猎潜艇第二十一大队张钰树(瑶台村),登五支队虬江舰船修理所吴德富(井后村),岸炮独立第十营一连康友武(天马村),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吴铁建(水南居委会),潘国华。岸炮独立第十营三连郑玉清(七境村),XXX。</h3> <h3>  本照片左起:护卫舰第八大队张金芳(凤山村),护卫舰八大队朱庆聪(井后村),护卫舰八大队叶超忠(黄石居委会),观通大队张玉新(横塘村),淞沪水警区通信站陈金潘(江东村),淞沪水警区教练室陈祖荣(屏山村)。</h3> <h3> 本照片左起登五支队舰船修理所吴德富(井后村),猎潜艇第二十一大队朱凤阳(井后村),来宾原猎潜艇第二十一大队第四中队政委佘金贵(1971入伍江口镇),XXX,原东海舰队干部部黄飞龙上校(荔城区拱辰街道办事处),佳宾莆田市珠沙协会理事李金花,原福建基地后勤部队郑天棋(瑶台村),第二十一大队张钰树(瑶台村)。</h3> <h3>本照片是观通大队的战友合影:左起:林文霖(瑶台村’,邹文波(东山村),xxx,张新洪(凤山村)。</h3> <h3>  淞沪水警区警卫连战友:</h3><h3> 陈国荣(华东村),程瑞国(遮浪村),黄玉明(海滨村),陈文铸(屏山村)。</h3> <h3> 岸炮十营二连吴明华(江东村)在八月一曰下午三点,代表联谊会组委会宣布联谊会圆满成功结束。</h3><h3> 战友们、朋友们、女士们,海军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1976年应征入伍的战友联谊会现在我宣布圆满成功结束,祝战友们合家平安,幸福安康!祝战友们髙高兴兴的来参加战友联谊会,平平安安的回到家里尽享天伦之乐。谢谢!</h3><h3> 战友们!这一次我们黄石镇1976年应征入伍的战友能够成功的在冠豪大酒店举行聚会也就是联谊会,全靠我们积极参与的各位领导,各位战友,特别是从外地赶回参加联谊会的战友们的大力支持,我这里要特别感谢的是我们黄石镇1976年入伍的唯一的一个女兵,黄石镇金山村朱秀兰战友特地从外赶回老家黄石镇参加八一建军节战友联谊会,大家表示欢迎!战友们我们年轻的时候为部队贡献了我们的青春年华,今天我们都到了花甲以上的老人了,我们要为我们的黄石镇继续贡献我们的光与热,为我们黄石镇的平安和谐而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战友们!</h3><h3> 吴明华一一2018、8、1。</h3><h3> 兴化黄石人杰地灵</h3><h3> 七六海军卫国安宁</h3><h3> 革命熔炉锤练成长</h3><h3> 英才辈出深受好评</h3><h3><br></h3><h3> 战友兄弟生死感情</h3><h3> 有缘再会风雨同行</h3><h3> 保重身体享受人生</h3><h3> 知足常乐幸福常临</h3><h3> </h3> <h3>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一周年,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一九七六年入伍的战友联谊会后,原舟山基地付司令员回到宁波市后,难奈心中的激动,无法忘记回故乡参加战友庆祝八一建军节联谊会上的种种情景,品味着联谊会给他带来的快乐幸福,于八月八日在宁波家里,提笔抒诗一首,发到战友群里以表对战友的深情厚谊和企盼再重逢的心怀!</h3><h3> 久别的人盼重逢,重逢总是急匆匆</h3><h3> 数十年的战友梦,园梦心中暖融融</h3><h3> 当年入伍正年少,如今聚首白发翁</h3><h3> 何时战友再相逢,夕阳岁月多保重</h3><h3> 战友翁国良</h3><h3> 2018、8、8!:</h3><h3> 本首诗已由原登五支队虬江俱乐部周春林挥毫书法后赠送给黄石镇1976年入伍战友庆八一建军节联谊会的组织者,策划者,赞助者原上基后吴淞码头维修队陈维先战友收藏。</h3><h3> 道一千,说一万只有亲身经历亲自参加战友联谊会的战友,才能体会到别后重逢的热烈、热情、热泪盈眶的战友友谊和难以割舍的战友情怀。都说四十二年弹指一挥间,他挥去了我们的青春年华,他挥去了过去的铮荣岁月,但他永远也挥不掉我们当年一起在南塘(黄石)出征的激动人心的画面,他永远也挥不掉我们曾经是风雨同舟,同吃一锅饭的战友,往事不堪回首,只能回味,甚至忘缺,但我们永远永远的记住你、我、他是战友是哥们!</h3><h3> 再见了,战友们!难忘啊兄弟们!期盼我们再重逢的那一天。</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