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观光大草原美景:她犹如一幅巨大的绿色画卷,无边无际,更是令人神往的一片土地。</h3> <h3>这里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水草丰美,生长着碱草、针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种营养丰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国”之称。</h3> <h3>篝火晚会,起初是草原人民一种传统的欢庆形式,现在除了草原人民之外,已经流行到各个群体之中。<br></h3> <h3>
篝火晚会是草原人民一种传统的欢庆形式,相传在远古时代,人们学会了钻木取火之后,发现火不仅可以烤熟食物,还可以驱吓野兽,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于是,对火产生了最初的崇敬之情。后来,人们外出打猎满载而归,互相庆祝获得了丰厚的战利品,傍晚,在用火烤熟食物的过程中,便互相拉手围着火堆跳舞以表达自己喜悦愉快的心情,这种欢庆的形式一直延续到今天,就形成了篝火晚会。<br></h3> <h3>夜晚,我们吃烤全羊,烧牛肉,组织蒙古晚会,可开心啦!</h3> <h3>主要形式
篝火晚会一般是在晚宴之后举行,地点多选择在空旷的场地,人们用木杆搭成支架,依次堆垒成垛,首先请远方的客人用火把点燃篝火,然后身着艳丽民族服装的姑娘、小伙子们便和宾客一起围绕篝火载歌载舞。拉起悠扬的马头琴,唱起让人心醉的蒙古族歌曲,跳起优美的安代舞。<br></h3> <h3>晚会意义
马背民族在草原上举行篝火晚会,除了欢庆之外还有其特殊的意义。一是草原空矿、蚊虫较多,燃起篝火不仅可以取暖,也能用烟火驱散蚊虫;二是草原一望无际,很难辨别方向,点燃篝火既可照明,也可为夜色中行走的人指明方向;三是草原草木多、野兽也很多,点燃篝火可以驱吓野兽,保护人、畜安全;四是草原人民多过游牧生活,居无定所,篝火晚会随时举行,符合生活习俗。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篝火晚会已经成为人们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表达的不仅仅是欢庆的喜悦心情,更多的是草原人民对远方尊贵客人表示热情欢迎的一种形式。<br></h3> <h3>大草原也是一片没有任何污染的绿色净土,出产肉、奶、皮、毛等畜产品,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连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国家。</h3> <h3>这是洛娃乳业君乐宝和洛娃奶粉新厂,习近平主席曾参观过此厂。这厂由养奶牛到挤牛奶再到加工一条龙流水作业而成。</h3> <h3>这大草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出生地方,同时,这里也是中外闻名的旅游胜地。</h3> <h3>参观奶厂,观看草原蒙古包,心境开阔,心情喜悦!</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