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菊花

红衣映雪

<h3></h3><h1>人类最美丽、最丰富的季节莫过于秋天。秋天是一把万能钥匙,也是一盒装有五彩缤纷的颜料,更是那让人眼花缭乱的万花筒。秋天的美,美在一份明澈。</h1> <h1>入秋后的菊,似乎是所有游客和摄影爱好者们追逐的焦点,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物。如果你是一位喜欢菊的人,就去看看各地菊展上那些菊花吧。面对它们的风情万种,千姿百态,也许你只能在心里留下一句:怎一个“美”字了得。</h1> <h3></h3><h1>四川成都,我喜欢的城市之一。成都的三圣乡,据碑文记载:三圣乡因有三圣庙而得名,三圣庙建于清代,供奉过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黄帝史官仓;颉后又改奉刘备,关羽,张飞,炎黄二帝系华夏始祖;刘、关、张乃三国英豪,古代圣贤,使此地人气聚集,今逢盛世,探明溯谨,刻石为记。</h1><h3><br></h3> <h1>三圣乡的鲜花生产自清乾隆末期至今已有三百余年的历史。三圣乡花卉种植历史源远流长,以花闻名,是成都市政府指定的鲜花生产基地,因盛产鲜花而闻名遐迩,后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评为“中国花木之乡”的美誉。</h1> <h3></h3><h1>三圣花乡的东篱菊园,也是游客们的热宠之地。每年入秋后,三、五成群的游客相伴而来,那五彩缤纷的秋菊竞相绽放,这里的路、桥、街被菊花点缀;这里的灯、塔、树被菊花装扮;就连那休闲娱乐的农家院子的餐桌上,他们为游客们准备的午餐、晚餐的菜品都是用菊花命名的系列套餐。</h1> <h1>这个时候的大街小巷,田边地头,卖花的吆喝声那是此起彼伏。到这里来赏花的人们,个个头上戴的是菊花帽子,那停靠在路边一辆辆的汽车被菊花包围,像新郎新娘结婚时的花车一样漂亮。</h1> <h3></h3><h1>每年秋来时,就会和朋友邀约一起去成都三圣乡的东篱菊园。我的那位朋友是一位摄影爱好者,她喜欢去捕捉与其他摄影爱好者捕捉的那些不一样的东西。记得有一年秋天,我和她在菊园中转了一大圈后,她说想去看看路边田埂边的小花小草,其中,小小的野菊花最招人喜欢。</h1> <h1>朋友要去,我便陪着她去了离菊园不远的一处田埂边,铺张报纸,席地而坐。我俩就认真地、静静地、仔细地观察着路边那一丛丛千姿百态的野菊花。</h1> <h3></h3><h1>尤其在那深秋时节,菊花盛开的季节里,那层层叠叠的花瓣,那姿态各异的花型,那旺盛生命力的野菊花,在向你述说秋日的私语。</h1> <h1>野菊花,那高高的山坡上有它的倩影,那田边地头、杂草丛中有它的身姿。当你走近它的身旁,你会被一股淡淡的清香所吸引,会被它朴实的色彩所迷惑,这个时候,你才会发现它的存在。</h1> <h1>没有人知道它们为何而生?为何而长?它们就混杂在路边的花草丛中,混杂在深山的杂草丛中,一次次经历着大自然的严寒和酷暑,没人去关心它、照料它。不认识它的人只会把它当成一丛杂草,因为它并未在百花盛开的季节一展它的芬芳。只有到了那深秋时节,它将不再沉寂,不再孤独,长出的朵朵花蕾,仿佛一夜间茂然盛开,那一朵朵鲜艳的小花,充满神韵而极富灵性。</h1><h3><br></h3> <h1>野菊花,在众多诗人的诗句里好像没有过多地描述过;在歌唱家的歌声中也很少听见,只记得在台湾歌星邓丽君唱的那首《枫叶飘飘》里出现过几句:“野菊花啊又开了,红的颜白的娇,开在原野开在山岗朵朵花含笑,枝头上枫叶飘飘枫叶飘飘秋已到,花在风里飘树在摇秋色多美好”;当然,它更不可能长时间地停留在人们的心间。</h1> <h1>野菊花,它那黄色的花瓣向外延伸,露出洁白如玉的花蕊,那翠绿的花杆也是那样的坚韧,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颗颗闪亮的金子。</h1> <h1>野菊花,在百花齐放、群芳斗艳的时节里,它从不露面,只有在山花烂漫时才悄悄地把秋色装扮。它没有牡丹的雍容华贵,没有兰花的幽香韵致,也没有出水芙蓉般那样的诱人,它朴实无华,它是花中君子,也是花中的小精灵。</h1> <h1>我没有太多太美的词汇来赞美这些野菊花,那些傲雪傲霜,花开枝头等等词语,也都是文人墨客们附着上去的。此时的我俩,默默地看着田埂们的野菊花,其实,所有的花开都有自己特定的季节,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这已是大自然早已安排好的,它就是要等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阳光和雨露。野菊花,也是要等到深秋的那个季节,当所有的机缘都来临时,它便由一丛杂草变成一朵朵鲜艳的小花。</h1> <h3></h3><h1>世上最美的花,总是开在那些不容易被人们发现的角落里,没有人发现它,没有人欣赏它,独自生长,悄悄开放,向人间散发出它那特有的淡淡的清香和无尽的芬芳。</h1> <h1>清香淡淡的野菊花,无心与花争蝶恋,只留清雅在人间。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