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凉,好个秋!

嘤其鸣矣

<h3 style="text-align: left;"><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一场秋雨过后,彼岸花开了,秋天也就来了。白云从此婉约,这座城市的星空多了一道深邃的蓝。</span><br></h3> <h1>  我家门前的栾树每年一样的花开花落。清晨醒来,突然发现那些树梢上,多了些绵绵密密的小黄花。一阵风过后,花儿纷纷扬扬飘落,下起一场金色的雨。原来,栾树花开,也是花落的时候。</h1> <h3><br></h3><h1> 驱车经过北三环,看着两旁秋叶像电影胶片一样掠过,阳光将斑驳一道一道洒在脸上。不禁想起古人的一句诗词:“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这大概就是留在内心某一角落的秋天样子吧。</h1> <h3><br></h3><h1> 我喜欢秋日黄昏,在森林公园潮塘江畔漫步遐思。风钻入衣襟,多了一道融进骨子里的清爽。举目远眺,天边余晖渐隐,各种形态的流云凝聚、投影、汇合、交融,皴染成一种悠远旷古的气质。</h1> <h1>  晚霞,柔柔的不甚刺眼,夕阳包裹在云里,影影绰绰、无边无际漫漶开去。河畔柳丛依依,柔波轻点,泛起一道道绚丽的涟漪。白鹭从头顶掠过,悄悄降落在对岸的汀洲,抖一抖被染成金黄的羽翅。</h1><h1><br></h1><h1> 这是秋天呈现的特有静谧色调。城市、远山、天空、树林,都陷入一种薄暮笼罩下的微醺状态,似乎是陶醉于初秋的低吟浅唱,又似乎沉浸于夏季留给大地的最后颤音。</h1> <h1><br></h1><h1> &nbsp;过去的夏季,留给人们许多不一样的生存体验。我们一边在责怪夏日苦长,抱怨马路滚烫、热浪一波接一波、台风不走寻常路以及暴雨的猝不及防,一边深深惊讶于自然伟力,嗟叹生命的脆弱和存在的渺小。</h1> <h1>  </h1><h1> &nbsp;</h1><h1> 与此同时,夏季里,我们每天都在感知卑微生命为了活着付出的努力,草丛的蝼蚁,马路旁怒放的紫薇,苍郁的樟树林,以及蛰伏其间无穷无尽的蝉噪,它们从夏日膨胀、高耸、威仪和不知疲倦的掳夺中一路走过,一遇到阳光和雨水,生命就在自由与勇敢中默默成长。</h1> <h1><span style="color: rgb(1, 1, 1);">  夏日正是在这组生存与消亡、进取与退缩的演进关系中逐渐放下身段,让每一种蓬勃生长的姿态聚木成林。</span><br></h1> <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这些气象万千的生存形态,在秋日黄昏展现出跨越时空的一致性,历经沧海桑田,容貌却清晰可辨。如果时光回溯到一千多年前的上林湖畔,秋日黄昏,百舸争流,一件件精美绝伦的青瓷作品由此起航,迈向盛唐深宫,大食波斯。</span><br></h3> <h1>  </h1><h1> 时间老人若再将目光停驻在四百多年前的教场山,一定会被号角阵阵、沙场点兵的雄伟气概所慑服,一场场气壮山河的抗倭战役由此出发。物换星移,秋天的形态和灵魂似乎俱归于阒静,等待一年一度的满山红叶。</h1> <h1><br></h1><h1> 我深信,此时的杭州湾滩涂,一定是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峙山公园的梧桐树,一定是风栖蛩鸣,众鸟归巢;明月湖畔的建筑群,一定是圆月辉映,灯火阑珊;陈之佛故居的爬山虎,一定在悄悄让自己老成。</h1> <h1>  原来这个光怪陆离的秋日傍晚,竟可以是各种真实与幻想、古老与年轻、现世与历史、富饶与荒芜的集合体,用鲜活的支点串联起一幅幅超然物外的唯美画卷。</h1> <h1>  </h1><h1> &nbsp;</h1><h1> 秋日,起源于一场静谧的雨。选择一个有风的日子,雨悄悄地蛰伏在夜间,零零星星,再密密麻麻、逐家逐院地延展开去。一大清早出门,空气里满是秋雨润湿泥土的清新味道。</h1> <h1>  秋雨一来,大地一下子从夏日的紧张喧嚣中舒缓过来,一山一水、一枝一叶、一屋一宇都变得格外清新。秋雨,每一滴都是舒缓清冽的,它不似春雨的油亮,夏雨的磅霈,冬雨的凝涩,干干净净,一声声地涮打秋叶,可以从夜里一直听到天亮。</h1> <h1>  “悲哉秋之为气也,草木摇落而变衰”。审视秋天,人们大都用一种廖阔、萧瑟、惆怅甚至衰败的视角,鲜有乐观豁达的态度。</h1><h1><br></h1><h1> 这是生命主动放慢脚步。经历过烈日与骤雨,滋长与凋谢,蓬勃与枯萎,进取与盘桓,生命选择在这个明朗的季节作一次整顿与停歇,争取在未来达成一种圆融周全、闳阔清丽的新征程。</h1> <h1>  于是,在一个个秋日,武功卓著的汉武刘彻在北征匈奴的马背上玩起了文艺,“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诗圣杜甫在长江孤舟羁旅愁思“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成就古今七律第一的《登高》,就连刻薄寡恩的隋炀帝杨广,也温柔地吟唱“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h1><h1><br></h1><h1> 在草木摇落、天高气清的秋日光景催动下,他们无奈而又跨越时空地共同思考起存在的法则和兴亡成败的规律,尝试完成一道跨越历史厚度与生命广度的宏大命题。</h1> <h1><br></h1><h1> 如果夏季代表一种鲜烈恣肆的色调,那么秋天则是极端过后的平衡,实现了夏与冬既势同水火、又彼此牵连的过渡。欣赏每一个秋日,我们既看得到来路的热烈,也等得到未来的积淀,自然与自我之间,促成了一组恰到好处的默契。</h1> <h1>  从这个意义上说,秋天既是躁动与热烈的终点,又是另一段旅程的起点,正如人生的四十岁,阅尽繁华之余,困惑的东西慢慢被稀释,生命逐渐变得像秋日晴空一般温润晶莹、精醇纯正。</h1> <h1>  这样的秋天,思念自然成了一道绕不开的高墙。</h1><h1><br></h1><h1> 金庸《神雕侠侣》最后一章写到杨过携小龙女回古墓隐居,和身后的江湖告别。当时年方十六的郭襄,听闻此事,心中凄然。那晚刚好“明月在天,清风吹叶”,郭襄的眼泪簌簌而落。从此,这个姑娘的心中镌刻了一个名字。不知在她以后漫长的一生中,在无数个夜里,她是如何将相思熬成风清月明?</h1> <h1>  &nbsp;</h1><h1> 秋天,或许真是一个饱含深情的季节。</h1> <h1>  这偏偏是我无比欣赏的秋天!她如一位风采绝伦、沉着睿智又目光深邃的情人,生而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可以盛敛所有的世态炎凉。你瞧,秋天从来不嫌弃荻花瑟瑟,不排斥枫叶红艳,更不哀伤于大漠孤烟。秋天是萧索、也是盛开,是离别、也是圆满,是抵达、也是出发。对人间各种情愫的搭配组合,秋天都一视同仁,给所有善于感知的人们以无差别的自我表达、自我升华和自我救赎机会。</h1> <h1>  有了这样的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距离更贴近了些,夏日里热烈过、激进过的人们懂得了体恤与周全,给弱小以关爱,给黑暗以光亮,给清冷以温暖,生命得以一种不卑不亢的姿态永久存续。</h1> <h1><br></h1><h1> 于是,在一个个孤灯夜读的秋夜,我们可以进行自由不羁甚至荒诞绝伦的思考。思考时光、思虑生命,思念久未谋面的故人,原以为已经忘却的各种恩欠、愧受、困囚与原罪总能一下子觉醒过来,就像是尘封的世界一旦觅着了光,呼喇喇一声响亮奔向深刻与懵懂,在敞亮的内心世界继续存活。</h1> <h1>  &nbsp;</h1><h1> “秋日里,请善自珍重”,这是人们喜欢相互问候的话。而少年老成的我,只会淡淡来一句“天凉,好个秋”。表面看似颇符合“秋日不争”的道系风格,其实内心之刚愎、贪婪与自负,丝毫不亚于《庄子 秋水篇》里的河伯,喜欢一个秋天,就以为天下之美尽被自己占了。</h1><h1><br></h1><h1> 或许等到再成熟些,我才会彻悟,原来这一切也不过是人间百态,何必秋慕夏怨?</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