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遊记

葵花叶儿

<h3>我们乘坐飞机飞行了将近十二个小时,于2018年8月22日05:30分(新西兰时间),终于降落在北岛奥克兰机场,清晨的温度只有摄氏度3℃。(从广东的摄氏度温度36℃到奥克兰的3℃,爽歪歪!)</h3> <h3>清晨,我们登上奥克兰的自然最高点,巨大火山口遗迹(伊甸山),俯瞰奥克兰全景。</h3> <h3>清晨雨后的阳光,洒在死火山口(坑)的翠绿草地上,冷风轻拂,空气中渗透着淡淡的青草香味,我用手中的相机,拍下了顺光逆光的美好时刻,心情无比舒畅!</h3> <h3>位于北岛的奥克兰市是新西兰最大的城市,完全就是一个被海港包围的美丽城市。<br></h3> <h3>千帆之都奥克兰</h3> <h3>(怀欧塔普地热公园)内,有全球知名的香槟池,明星刘诗诗和吴奇隆,也在此拍过婚纱照哦😊。公园里热气飘渺,远远就闻到一股浓浓的硫磺味,地热公园因为天然的地热形成了各种惊人的自然景观,来到这里就仿佛来到另外一个世界。</h3> <h3>地热水流淌的小溪中,层层叠叠、婉约波浪延伸的钙化棉花堡现象。</h3> <h3>赶紧抢拍,然后一溜小跑追上团队。</h3> <h3>粉绿色的地热池,很特别。</h3> <h3>这个地热池水呈褐色,你们会称它为什么池呢?</h3> <h3>这是最大的地热池,它好像画家打翻了调色板,。湖面平静如镜,色彩斑斓,倒影如画。走在仙气飘渺的栈道上,如进入人间仙境般美!</h3> <h3>池上雾气飘飘渺渺,池中碧波荡漾,弯弯的池边,有一个弯弯的“橙色月亮”。</h3> <h3>八月份的北岛经常下雨,怀托摩萤火虫洞因为溶岩洞里涨水,不能进入洞内,很失望,不能看到传说中的:成千上万只神奇的萤火虫。</h3> <h3>新西兰特有的野生植物 silver fern-银蕨. 新西兰人常把银蕨作为国家的标志,体育代表团的旗帜和运动服装均有银蕨的图案.</h3> <h3>坐上拖拉机进入牧场,喂驼羊去啰!</h3> <h3>打个招呼吧!</h3> <h3>我们帅气的导游是一个敬业者</h3> <h3>没食料啦,不信?张开两手让你们看看,我可没骗你哦!</h3> <h3>咦!马都要穿衣服,怎么回事?导游解释说,马穿衣是为了保护名种马的毛色。</h3> <h3>罗托鲁瓦是毛利人聚居区,多天然温泉,整个城市的空气中都弥漫着硫磺味。</h3> <h3>政府花园内绿草如茵,草坪上的红色建筑群楼,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抢眼。</h3> <h3>拍照的比被拍照的更有型!</h3> <h3>红墙绿草花园美,休闲的晒晒太阳吧😊</h3> <h3>这天然温泉水池塘可像个牛奶池啦!</h3> <h3>牛奶池里竟然还适合动物生存,鸭妈妈带着一群小鸭子在戏水。</h3> <h3>卡雷瓦雷瓦红木森林,这棵树倒在地上不知道有N年,横卧的树干上长出了几棵高大的树,好神奇啊!</h3> <h3>华灯初上,在奥克兰的朋友,带我们去湖边看夜景、逛街、吃三文鱼、鲍鱼、喝白葡萄酒。走累了,就到奥克兰最有名的雪糕店尝尝美味的雪糕。</h3> <h3>工党纪念碑公园</h3> <h3>霍比屯 提起新西兰,相信很多电影迷首先会想到的是[指环王]三部曲, [霍比特人]三部曲。 对,没错,这都是新西兰籍大导演“彼得.杰克逊”的得意之作。在这六部电影中,有一个取景地是影迷们此生所向往的世外桃源,那就是著名的“霍比屯”(Hobbiton)。<br></h3> <h3>从北岛奥克兰坐内陆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飞行,到达南岛继续我们的新西兰之旅。</h3> <h3>乘坐Skyline观光缆车,前往鲍勃峰山顶,以220度的广角视野,将皇后镇壮观的景色尽收眼底。不仅可以欣赏到皇冠峰巧巍峨景色,纵览卓越山脉、远眺瓦卡蒂普湖的壮丽景观。</h3> <h3>皇后镇,坐落在水晶般澄澈的瓦卡蒂普湖畔,四周环绕雄伟冰雪群山。</h3> <h3>小朋友在喂海鸥</h3> <h3>湖边的风景很优美,湖边长有很多树木,这些树木环绕着湖泊,点缀着湖泊的风采,映衬着湖水。<br></h3> <h3>蒂卡波湖的牧羊人教堂</h3> <h3>麦肯齐盆地的蒂卡波湖,湖水呈现碧绿色,湖对面是雄伟的南阿尔卑斯山。</h3> <h3>瓦纳卡最出名的湖中孤树,它是网红呵!</h3> <h3>我来为你添色彩,从此以后你不孤独。</h3> <h3>在游轮上,感受米佛峡湾的百米瀑布水雾扑面而至,震耳欲聋的水声在回荡,飞流直下三千尺直插清澈的湖中,冲击出韵律般的放射性水波纹。</h3> <h3>乘坐雪上飞机,(比想象中的飞机简陋和单薄)空中欣赏新西兰最高峰,库克山和最大的塔斯曼冰川,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之处。</h3> <h3>冰川溶化的雪水汇集成小河流,流入冰堰塞湖。</h3> <h3>山坡上的路就是天堂路</h3> <h3>餐厅里门一开,走出两位老外男子,看见我在为同伴拍照,他俩诡异地对视了一下,突然对我摆出鬼马姿势,幸好我反应快,立马掉转镜头方向,咔嚓!咔嚓!成片!</h3> <h3>伊甸园(天堂)路的尽头,是南岛最大的私人牧场。</h3> <h3>佩服卡瓦劳蹦极者,他们勇气可嘉!</h3> <h3>傍晚时分的格林诺奇达特河湖光潋滟<br></h3> <h3>箭市是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华人淘金者的生活区。</h3> <h3>重建后的箭市,也很有年代历史。</h3> <h3> 新西兰基督城纸教堂,也可叫纸板教堂。因为基督城的地标式建筑—天主教堂,在2011年的大地震中受到了重创,为了保证当地居民的正常礼拜,政府搭建了纸板教堂作为临时教堂。从名字就可以看出,新西兰基督城纸教堂是用纸板搭造的,其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也成为了基督城里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新西兰基督城纸教堂介绍   新西兰基督城纸教堂是由日本建筑师坂茂所设计,之所以采用纸板搭建的方法,坂茂表示: 人不是死于地震,而是死于倒塌的建筑物。   纸教堂的架构简单,采用A型结构,混凝土的基础再加上98个同样大小高度为23.8米的纸板管,构成了最安全的抗震建筑。除了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抗震性,坂茂还采用了其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来增加教堂的安全性,也让纸教堂的使用寿命延长到50年,直到有一个更永久的教堂出现。<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