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9月8日华中地区首届脊柱相关性疼痛治疗高峰论坛,受大会邀请现场做了一例脊柱内镜椎间融合ELIF技术的手术演示现场全国直播。</h3><h3><br></h3> <h3> 上午会议开幕式结束,即进行了手术全程现场全国同步直播。</h3> <h3>术式分析:</h3><h3> ELIF术式釆用单侧经皮钉棒联合对侧椎板关节突椎弓根固定,中空可植骨膨胀融合器植骨融合,脊柱内镜侧路椎管减压椎间隙植骨床处理。因为患者L4椎体向前向左滑脱移位,L4L5椎体退变及终板炎自左向右逐渐加重,其中非对称固定经皮钉的撑开加压维持间隙有效空间可以避免,融合器的下沉、后退,维持三维空间的稳定。对侧单枚螺钉固定联合最大程度减轻组织损伤增加稳定性。</h3> <h3>椎板关节突椎弓根螺钉三维及Cage置入示意图。</h3> <h3>定位。</h3> <h3>首先置入经皮椎弓根钉和椎板关节突螺虰,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内镜置入融合器后,C臂引导置钉手术区域含水易引起感染的弊端,经皮钉不上棒,关节钉不破关节利于Cage植入后复位加压固定。</h3> <h3>内镜侧路椎管减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系列手术器械进行终板处理。</h3> <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术后正侧位片,历</span>经试模、大量植骨、置入融合器、复位、置钉、穿棒。其中融合器前沿C形植骨打压,融合器内植骨后植入打实,后缘进入骨环适度为止,可以有效防止所植骨穿过对侧纤维环引起对侧症状。</h3> <h3> 术后立即进行术侧下肢的运动,肢体活动自如。</h3><h3> 在此对武汉市中心医院蔡毅主任的盛情邀请表示感谢。<br></h3><h3> 目前进行脊柱内镜手术的医生有具有脊柱开放经验的和没有开放经历的二种人群组成。ELIF内镜融合术较开放融合方式流程丰富,操作时间长,而没有开放经历的医生置钉、终板处理是短板。此技术位于这两个交点上,当我们认识到这种问题,微创理念占主导思想的时机,也是两股力量共同推动医疗技术的飞轮快速发展的时间。</h3><h3> ELIF技术的应用,随着不同水平的医者参与及器械改进,此技术会越来越成熟。</h3> <h3>ELIF名称来源。</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h3> 朱腾月</h3><h3> 18.9.9</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