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游巴尔干之圆满终结

老实

<h1><b>  告别黑山共和国,还有三个国家的走马观花,我们就要打道回府啦!岁数年年长,体力天天降,往返17天的行程,已经略有疲惫之感了!</b></h1><h1><b> 最后的三个国家是阿尔巴尼亚,马其顿,奥地利。</b></h1> <h1><b>阿尔巴尼亚面朝地中海,背靠阿尔卑斯山脉最东端的延伸。多样的地貌带来了让人惊叹的自然风光,斯库台湖为其中之一。</b></h1> <h1><b>  <font color="#b04fbb">斯库台湖是阿尔巴尼亚与黑山两国边境上的一个界湖,面积370-530平方公里,其中近三分之二在黑山境内,是巴尔干半岛上面积最大的湖泊,因湖东南阿尔巴尼亚境内的斯库台城而得名。湖区不仅景色宜人,生态环境也十分优异,仅鱼类就有40多种,还栖息着200余种鸟类和多种哺乳动物。(转载)</font></b></h1> <h1><b>  这里是阿尔巴尼亚所辖的斯库台湖。没有旅游景点的人流与喧嚣,很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坐船环游一圈,任微风佛面而过,看湖水涟漪清波,静坐于船上,观岸边景致,眺湖光山色,只觉得景也静,人也静,心也静。</b></h1> <h1><b>斯库台湖边的午餐。沿途我始终是忌鱼🐠🐠的,这一顿的湖中鲜鱼让我都有点眼馋啦!</b></h1> <h1><b>前往地拉那的沿途看见不少漂亮的民居。</b></h1> <h1><b>这座雕像是谁已经完全不知道了!</b></h1><h1><b>这个国家闭关锁国了漫长的时期,随着专治的消亡与远去,随着民主的进驻和洗礼,首都地拉那成为见证这段历史的城市。</b></h1><h1><b>阿尔巴尼亚的语言完全独立于欧洲主流语系,既不是拉丁语系,也不是斯拉夫语系,而是印欧语系自成一支的语言,这也是阿尔巴尼亚自带的神秘吧。</b></h1> <h1><b>黑色双头鹰,阿尔巴尼亚民族英雄斯坎德培的象征,阿尔巴尼亚亦称“山鹰之国”。</b></h1> <h1><b>这个20世纪末欧洲唯一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被誉为“欧洲的社会主义明灯”,曾经是中国的同志加兄弟,中国与阿尔巴尼亚建交60多年来,两国关系大起大落,几经波折。地拉那市区最宽阔的布满政府机构的大街,被旅友们戏称为“长安街”。</b></h1> <h1><b>  国立地拉那大学。(阿尔巴尼亚语:Universiteti&nbsp;i&nbsp;Tiranës),是阿尔巴尼亚首都地拉那市的一所公立大学。地拉那大学是阿尔巴尼亚全国规模最大的大学,也是全国实力最强的大学。</b></h1> <h1><b>著名的斯坎德培广场。斯坎德培是阿尔巴尼亚的民族英雄,公元十五世纪领导人民反抗奥斯曼帝国的统治,持续了37年的民族独立。</b></h1><h1><b>广场特别大,很有社会主义国家特色,以致于我都没看到这尊横刀立马的斯坎德培雕塑。(两图均自网络下载,谢谢原作者!)</b></h1> <h1><b>广场东南角建于1822年,高35米的钟楼,旁边是著名的清真寺。</b></h1> <h1><b>哈奇•艾特海姆•培清真寺始建于1789年,外部有精致的装饰,被公认为是阿尔巴尼亚最漂亮的建筑。该清真寺内部墙壁上的画代表着树木、瀑布、桥和大自然,在伊斯兰教的艺术中是很奇特的。这座清真寺躲过了二战的炮火,又幸运的逃过霍查无神论的拆除,1991.1.18.数以万计的市民进入清真寺,自主恢复了被禁止二十多年的宗教活动,这一天也是独裁政权垮台的日子。</b></h1><h1><b>维修中无缘一睹芳容。</b></h1> <h1><b>广场西北角是国家历史博物馆,珍藏着大部分古代文物,诠释着这个国家历史上所取得的所有胜利。博物馆门口上这幅马赛克壁画描绘出阿尔巴尼亚人的荣耀与光辉。红旗,枪支,刀戟,群情激愤斗志昂扬,我们曾经如此熟悉的风格。</b></h1><h1><b>馆内游人不多,不许照相。有一个旅游纪念品商店,购物可以用欧元,价格很便宜。</b></h1> <h1><b>国家博物馆大厅的墙上介绍特蕾莎修女的铭牌。</b></h1> <h1><b>广场东侧的地拉那文化宫。1950年开工,大楼奠基时是由赫鲁晓夫挖出来第一块石头,却是在中国的援建下于1963年完工。现在是阿尔巴尼亚的国立图书馆,歌剧院。</b></h1> <h1><b>阿尔巴尼亚的宗教历史是渐变的,最早的东正教,后来的伊斯兰教,霍查时代大搞无神论,拆毁了大部分的教堂,清真寺。现在阿尔巴尼亚人回归到了伊斯兰或东正教。这是建设中的大清真寺。</b></h1> <h1><b>这是大名鼎鼎或是臭名昭著的金字塔,是由霍查女儿设计的”霍查纪念馆”,1988年开馆,不到四年就被关闭了!曾做过会议中心,甚至开过迪斯科舞厅,最终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整个建筑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现在大理石成了年轻人的跑道和滑梯。</b></h1><h1><b>来到地拉那时收到战友长乐的一首打油诗: 明灯不燃自家油,熠熠生辉照欧洲,当年勒紧裤腰带,却是肉包打了狗。地球转,世界变,明灯熄了债未还!</b></h1><h1><b>中国人用语言这样评价霍查,阿尔巴尼亚人是用行动评价他,譬如这个塔。</b></h1> <h1><b>阿尔巴尼亚最出名的军事建筑--地下碉堡!</b></h1><h1><b>冷战时期的弹丸小国,国门之外皆是敌方,不免风声鹤唳,同志加兄弟实在是鞭长莫及,只能给钱給物资,帮助这个比邻知己。中国的深挖洞广积粮到了阿尔巴尼亚变通为一手拿镐,一手拿枪,于是,就有了如今的局面。</b></h1><h1><b>海滩上分布的碉堡,趴在那里窥视着过往的游人。</b></h1> <h1><b>山坡上孓然兀立的碉堡,凌乱了绿色的丘陵景观。</b></h1> <h1><b>城市马路边的碉堡,默默的提醒着和平环境中的人们……</b></h1> <h1><b>位于市中心的地堡博物馆(Bunk'Art2),外观看着不大,深入下去可有内容了!可惜我们当时真的忽略了这个地堡,太过于走马观堡啦!</b></h1> <h1><b>地堡博物馆进口处布满了人像,内容不详。</b></h1><h1><b>这些地堡建造时标准很高,据说一座碉堡的耗资耗材足以建造一套标准的两居室了!全国几十万座碉堡(有数字说是750000个),总造价1.75亿美元,呵呵,造孽哟!之所以在和平发展二十年后依然有这么多的碉堡存在,实在是因为太结实太难拆啦!</b></h1> <h1><b>入住酒店,这么多天第一次被挨个检查护照,大堂服务员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这场景曾经很熟悉。😜😜</b></h1> <h1><b>酒店对面是一家中餐馆,院子里供着一尊佛像,一个阿尔巴尼亚人告诉我们,这家餐馆生意不错哦!</b></h1><h1><b>再往东边一点是霍查曾经的行宫,没有了参观的兴趣,懒的看了。</b></h1> <h1><b>上世纪九十年代阿尔巴尼亚开始走上和平发展的道路,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现在的物价水平相比欧洲和巴尔干其他国家还是很低的,适合咱们。😜😜</b></h1><h1><b>一个披萨大概1.5欧,</b></h1><h1><b>一份肉酱意面2欧,</b></h1><h1><b>海鲜粥3欧,</b></h1><h1><b>冰淇淋0.5欧,</b></h1><h1><b>咖啡0.30欧……</b></h1><h1><b>可惜哪个都没有品尝。😜😜</b></h1><h1><b>阿尔巴尼亚对于我们这些五零后来说,多少有点难以言说的特殊情感,这个国家似乎熟悉又很陌生,好像亲切却又疏远。今天的阿尔巴尼亚仍然是欧洲最不发达和最贫穷的国家。走进这个国家,更想知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曾经是多么美好的神话,也想看看走出霍查时代的国家发展成啥模样。</b></h1><h1><b>我们来过了!</b></h1> <h1><b>在巴尔干旅游,过海关太家常便饭了,而过马其顿海关却卡壳了!马其顿不用单独签证的情况下要求申根签证必须有三天以上的滞留时间才可入境,我们偏偏少了一天。于是耗费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才得以过关。有惊无险哈。</b></h1> <h1><b>马其顿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年从前南斯拉夫独立出来的国家,因为希腊的强烈反对一直没有确切的国名,始终被冠以“前南斯拉夫马其顿”,这里面的历史渊源挺有意思,不赘述啦!</b></h1><h1><b>当我们从巴尔干回到北京以后,6月12日,希腊与马其顿就国名达成协议,双方同意确认为“北马其顿共和国”,结束了长达27年的国名之争。</b></h1><h1><b>我们从马其顿买的冰箱贴收藏价值立马提升啦!😜😜</b></h1> <h1><b>年轻姑娘坐在吧台发呆😳,年轻小伙在炉前煎肉饼,老先生潇洒端盘子!</b></h1> <h1><b>马其顿无比丰盛的午餐!注意图二,最先端上来到是什么?大着胆子尝尝味道,哦,用奶酪调制的各种调味酱,包括大蒜都变成了另一个味道!然后就是大块的肉饼,土豆条……🍚🍜多想有一碗米饭啊!😝😝</b></h1> <h1><b>餐后赶往奥赫里德湖。</b></h1> <h1><b>奥赫里德是座古老的小城,建于公元前二世纪。城区内多古建筑与名胜古迹,幽深的小路,古朴的教堂,斑驳的墙壁,奇特的吊灯,一一静静地诉说着时光的故事。</b></h1> <h1><b>奥赫里德在宗教史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自中世纪始,这里就成为世界基督教文化的中心地区而繁荣起来,最多时全城曾分布着365座教堂对应一年中的每一天,由此被称为巴尔干半岛的耶路撒冷。现在还有三十多座教堂。图中为一座红砖红顶的小教堂。</b></h1> <h1><b>索菲亚大教堂,奥赫里德最大的教堂,建于11世纪。下沉式教堂外廊由数根罗马式圆柱支撑,里面有精致的拜占庭风格壁画。这座教堂曾被改造为清真寺,二战中恢复为基督教堂至今。我们仅从外面瞻仰一番,与近千年前的建筑亲密触摸了一把,即匆匆而过。</b></h1> <h1><b>奥赫里德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湖泊之一。长30公里,平均宽12公里,最 宽15公里,面积365平方公里。湖面海拔695米。奥赫里德湖虽是巴尔干第二大湖,深度上却名列第一。湖水较深,最深处286米。湖水清澈,似有一望见底之感。</b></h1><h1><b>奥赫里德湖为阿尔巴尼亚和马其顿的分界湖,马其顿这边的景色更美,也更现代化。</b></h1> <h1><b>这是唯一做了功课的景点,还没去成!(照片来自网络)建于13世纪的圣约翰教堂相传是奉献给使徒约翰的,教堂坐落在湖边的悬崖上,居高临下,外观小巧,造型完美,色彩鲜明,据说这是最上镜的教堂了!留下遗憾。</b></h1> <h1><b>奥赫里德市隐藏在郁郁葱葱的丘陵海岸中, 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定居地,目前生活有约56,000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整片区域列为世界遗产。</b></h1><h1><b>一个纯旅游城市,游客挺多的。</b></h1><h1><b>匆匆赶往斯科普里。</b></h1> <h1><b>首都斯科普里是马其顿最大的城市,全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这里。考古发现这里约四千年前就有人居住。这里是因地震活动形成的,同样因为1963年的大地震遭到破坏,市区80%的建筑倒塌。我们现在看到的斯科普里是震后由日本著名建筑师、城市规划师丹下健三设计的,完全一个现代的城市规模。</b></h1> <h1><b>斯科普里的古迹--凯勒城堡(Kale Fortess),位于瓦尔达尔河左岸,从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城市。城堡始建于6世纪,现在看到的是11世纪的遗迹。整个遗迹有的地方用玻璃罩子保护着,有的地方荒草萋萋,看不明白的咱们就是外行啦!</b></h1><h3><br></h3> <h1><b>城堡出来就是(Mustafa Pasa)穆斯塔法.帕夏清真寺,建造于1492年,始终保持原始状态,1963年的大地震中仅屋顶被震裂,基本完好如初,其设计与施工水平堪称无与伦比。</b></h1> <h1><b>斯科普里,一个到处都是雕塑的城市,可谓无处不见,眼花缭乱。这里有一个“斯科普里2014计划”,执政党计划建设众多的雕塑,喷泉,桥梁,博物馆等地标性建筑。于是我们就看见了这样一个斯科普里。据说这个计划已经叫停啦!</b></h1><h1><b>由此想到我们的“全国雕办”与之相比还真是小巫见大巫啦!不过人家倒是雕塑满城,咱们的雕塑没见啥起色,头儿却腐败折了进去。几句题外话。</b></h1> <h1><b>建筑物上见缝插针似的矗立着人物雕塑。</b></h1> <h1><b>矗立在叛乱广场的战士纪念碑。据说是亚历山大大帝父亲菲利普二世的雕像。整个雕塑寓意看不太懂,倒是喷泉十分好看!</b></h1> <h1><b>母亲喷泉。</b></h1> <h1><b>瓦尔达尔河是马其顿的主要河流,流经首都斯科普里的河道上有五座桥梁。这是我们住宿的酒店后面的一座桥,名为Freedom Bridge。桥栏看着挺旧,其实是新换的巴洛克风格的金属浮雕栏板。</b></h1> <h1><b>漂亮的艺术桥(Art Bridge),巴洛克式的桥身设计,桥栏杆柱上站立着马其顿著名的艺术家,音乐家雕像,真人般高大,要是天黑风高的时候也有点瘆得慌吧!😜😜</b></h1> <h1><b>这座古石桥是马其顿之行的主要景点之一。建于1451年的拜占庭帝国末期。</b></h1><h1><b>好在没受到政府规划的影响,还是素面朝天。周围的雕塑可也不少呢!</b></h1> <h1><b>各种新仿古建筑一座接一座。图为希腊神庙设计风格,壮观的艾奥尼克柱廊,高大的不要不要的,站在柱础的人可小可小啦!</b></h1><h1><b>前面的桥名为Eys Bridge,桥上的雕塑是不同时代的历史人物,走过去犹如看了一部史书。桥的中央是一座代表古老文明的女祭司雕像。实在没有更清楚的照片啦!😝😝</b></h1> <h1><b>特蕾莎广场的柱廊。深受老百姓爱戴的特蕾莎修女,据说是出生在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则说是他们国家的人。好人大家都抢啊!导游指给我们看马路边地面上铺设的地砖是一间房子的轮廓,旁边的铭牌上注明这是特蕾莎曾经的家。无数双脚在这里来来去去,不经意间踩到了名人故居!😍😍</b></h1><h1><b>柱廊下是一溜女性人物艺术雕塑,面容姣好,姿态优雅,吟诗抚琴,好文艺范儿!</b></h1> <h1><b>斯科普里城市广场上自由自在的狗狗,非常可爱的看着我们,大概觉得这些人有点不一样吧!😍😍</b></h1><h1><b>我们看见的斯科普里真真是一点点,这个城市挺有看头的,就冲丹下健三也值得多看看,毕竟这么完整的大师设计举世无双啊!</b></h1><h1><b>登机,去维也纳,转机回国!</b></h1> <h1><b>降落维也纳机场已是下午了,时间很紧,大家行动一致以最快的速度赶去美泉宫!👍👍</b></h1><h1><b>城市街景随拍。</b></h1> <h1><b>美泉宫,很多年以前在书里认识的地方终于一睹真容了!😍😍</b></h1> <h1><b>维也纳城市浏览。边走边看,匆匆而过。因为转机能够看上一两个景点已经很满意了!</b></h1><h1><b>维也纳,绝对排在我的旅游计划里,排第一!</b></h1><h3><br></h3> <h3><b>2018.6.6.阿尔巴尼亚斯库台湖,首都地拉那。</b></h3><h3><b>2018.6.7.马其顿古城奥赫里德湖,首都斯科普里。</b></h3><h3><b>2018.6.8.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一日游。</b></h3><h3><b>2018.6.9.顺利返京。</b></h3> <h3><b>巴尔干半岛游行程图。</b></h3> <h1><b>团友们最后圆满合影。谢谢各位,一路同行!</b></h1><h1><b>此行数据统计如下: (现在流行式)</b></h1><h1><b>10个主要城市</b></h1><h1><b>9个起始国家</b></h1><h1><b>7个著名风景名胜</b></h1><h1><b>4个内陆湖</b></h1><h1><b>3个城堡遗址</b></h1><h1><b>其他如宫殿,教堂,清真寺,广场数不胜数。</b></h1><h3><b>2018.9.8. 于北京</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