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有一种生活,你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你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你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那里,可我的心却留在了那里,我想集结更多的力量,用更多的方式去帮助他们,帮助那里的孩子们,在陇原“四有”好老师宣讲活动的每一天虽然忙碌,可内心却很充实和快乐,时时被宣讲团里的教育故事和对教育工作的坚守和热爱所感染着……<br></h3> <h3> 教师节前夕,在充满红色文化和农耕文化元素的庆阳西峰和华池,在极具民族风情的甘南合作、玛曲、碌曲,在河西走廊的酒泉肃州和玉门,在素有陇上江南古有白马文化特色的陇南武都和文县,在享誉书画之乡的定西安定和通渭,在黄河穿越而过的省城兰州和赋予兴隆仙境的榆中……陇原“四有”好老师们用真情讲述着自己的教育故事,分享着教师职业的幸福和快乐,激励着教师职业的神圣与坚守。
要让教师人格魅力流进孩子心田,留在生命里!
一个教师创设的课堂心理氛围就是一个孩子的成长历程;一个教师的精神世界就是一个孩子的心灵世界。
始终坚信,自己脚下的路都是一步一步靠跋涉的双脚走出来的,是用辛勤的汗水铺就的。
教育如同岁月和时间一样不可逆,我深知肩上的责任……<br></h3> <h3> 曾经很多个夜晚,我都在用心品尝这些文字和文字背后蕴藏的深刻,虽然我没有亲身体验这些真实,但这些文字跃然纸上的时候却留给我们太多的思索,正是这种对教育职业的执着与坚守,才让我们无法平静。记得在陇原“四有”好老师宣讲团培训对接启动会上嘉峪关酒钢第三中学闫桂珍老师铿锵有力地发言。“感恩我们伟大的时代,感恩美好遇见,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一生的幸运,一个学校遇到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我要把这种爱和责任传递给我的学生,学生走到社会上要有爱和善良,把这种爱的情感传递下去,一生一世,世世代代。”“屋子不大,也能放下一张床,有老师吃的什么,就有你吃的什么。”闫桂珍老师经常鼓励自己的学生。孩子们深受鼓舞,当考上大学、步入社会以后,闫老师的教师人格魅力就深深地影响着孩子们。“我可以去献血,可以去为僻远的乡村支教,可以把我的钱捐给更需要的人,我愿意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些朴实而平淡的文字诠释着闫桂珍老师和一批阳光美丽、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上进、扎根一线、勤奋工作,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陇原“四有”好老师们的教育故事。<br></h3> <h3> 也许教育是幸福的,我们用心去体悟。兰州市七里河小学的赵金花老师在陇原“四有”好老师培训对接启动会上这样谈到:作为教育人,我们在教育这块福田里耕耘,当用心去感召每一个孩子,为孩子种下一颗智慧的种子,为孩子种下一颗善良的种子;为孩子种一块福田,帮助孩子从小种下一颗爱的种子,这是生生世世最宝贵的财富。教育最美是清欢,带孩子认识自然,认识世界,认识社会,一起享受教育的过程,这是对我们教育生命的最好诠释。从教31年来,她始终记着学生与自己之间的点滴故事,并把这些教育故事编写成案例分享给更多年轻教师,她希望年轻教师和她一样,在教育过程中获得职业幸福感,从而发自内心地爱上教育。正是这样的感悟,她用尽全力上好每一节课来体悟教师职业的幸福感,“幸福,比成功更重要。”让来自教育的幸福陪伴我们的芳华岁月。<br></h3> <h3> 教师之美,美在灵魂,美在智慧,美在担当,美在追求。兰州市安宁区崔家庄小学张牧蓉老师是陇原“四有”好老师宣讲团成员之一,从2012年开始,多次去临夏、甘南等乡村学校采用“手把手、面对面、师带徒”的形式,引领乡村学校教师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每当想起在乡村学校的一幕幕,张老师眼里透出些许的晶莹。“当我们面对校园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稚嫩脸庞的憨笑,每一个渴望求知的目光,交流中每一个朴实而发自内心的心声都让我们更加无法平静……,期待能够有更多的您驻足,有更多您的心牵挂着那里,牵挂着那里的孩子们。”记得2012年底的冬天,兰州市安宁区音乐老师王炜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进村校项目中得知临夏州和政县新庄学校的孩子们大多都是留守儿童时,就利用周末给孩子们排练大合唱《我有一个家》,当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在校园回荡时,我们看到了老师们眼中晶莹的泪花……<br></h3> <h3> 兰州市城关区五泉小学的王丰校长在宣讲中,更是把自己26年的从教经历和语文教学经验通过构建“五气”平台,享受职业幸福的师德报告和“别样的垂钓”示范课展示分享给定西市安定区和通渭县的500多名教师。示范课展示的场景还历历在目。第一天在安定区大城小学上《别样的垂钓》示范课时,教学过程比较流畅。引导学生从看天、看文、看人、看词、探因五个层次走进《小儿垂钓》《渔歌子》《江雪》了解三首诗词的不同之处。课后他反思几个问题。一是学生抑扬顿挫的古诗朗读韵味还不足。二是学生对于《渔歌子》一词的意思理解欠到位。三是教学时间紧张,学生练写古诗的时间不足,只好布置成了课外作业。针对这些问题,对课进行了调整,一是课前互动交流时,通过范读引领指导学生学会抑扬顿挫、有腔有调地朗读古诗。通过交流,引领学生明白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可以借助注释、借助同伴、借助教师解决疑惑。二是诵读古诗环节让同组学生选一首最难的诗词,想办法了解全诗意思。并让学生反馈自己所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的过程。三是背诵诗词阶段让学生只选择其中最喜欢的一首诗词,自由地背诵。四是编写古诗阶段。引导学生对照板书进行创作示范后编写古诗。第二天的教学是在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阶梯教室中上的。学生是该校六年级的学生,听课教师有400多人。上课时,孩子们有些紧张,他按照调整的思路与学生沟通交流,引领学生对比阅读练写诗句。意想不到的是孩子们在课堂上大胆质疑,并请教同学和场下的教师解决问题。在他的引导下,孩子们当场从看词、看天、看人、看文、探因五个层面找到了垂钓的别样之处。练写古诗时,许多学生写出了精彩的诗句。有一位学生写出了这样精彩的诗句:“钓徒之真在常天,钓仙之由在雨天。钓师之独在雪天,三位钓者不同天。”孩子读完这首诗时,他充满了自豪和幸福。<br></h3> <h3> 民乐县第一中学的张平老师是一名普普通通、默默奉献的地理老师,他用“在教师职业中寻找幸福和快乐”来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张平老师没有华丽的词藻,只有娓娓道来的真实,讲到他还住在平房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当他走出家门,跟完早自习回到家时,发现学生已将他家门口的积雪清扫得干干净净了。“我们真心爱着每位学生,看到他们出彩我们心里比吃了蜜还甜。记得2016年,在暑期培训结束后回家的火车上,得知我班学生考了甘肃省理科状元时,我们顿时欢呼起来,于是喝光了火车上的啤酒,同车厢的乘客得知这个消息时,送给我们两瓶酒,说我的孩子今年也中考,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够遇上你们这样的好老师,那一刻,我们感受到了做老师的幸福和快乐”。张平老师的故事就像描述一部电视剧,他从守住心灵的宁静,做不抱怨的教师,感受心理高峰效应,找寻当教师的快乐,反思教育中的错误行为等方面,引领老师们找到教师的幸福和快乐。当大家得知张平老师先后获得了全国地理学科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并被评为陇原名师、特级教师、全国模范教师、民乐县学生最喜欢的教师时,从张平老师身上感受了做教师的幸福感和荣誉感。<br></h3> <h3> 兰州市榆中县文成小学高国宴老师的教育故事源于坚持不懈地写作,他是甘肃省特级教师,金城名师,甘肃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省级骨干教师,高级教师,出版了《框架式快乐习作策略40讲》《在研究的路上快乐前行》《倾听教育花开的声音温暖教育的100条建议》《有一种幸福叫能说会写口语交际与框架式快乐习作教学》等教学专著。提出的“框架式快乐习作教学法”已经在多地得到推广,该成果2018年荣获甘肃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教学之余,先后参与创作并被拍摄电影、电视短剧6部,出版长篇励志小说《山狼魂》等2部,推出《格格寻亲记》等有声作品8部。在宣讲中高国宴老师的示范课展示《人物的写作》,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引出人物描写方法和写作框架,让藏区的孩子们感受了别样的写作课。<br></h3> <h3> 李向龙老师是临夏州积石山县中咀岭小学的一名长期坚守的乡村教师,这次宣讲对他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也是一次精彩的展示。为了让大山里的少数民族孩子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从容、自信地成长,他几乎跑断腿、磨破嘴,为学校建起了通向外界的“双师课堂”,让孩子们拥有了和全国知名教师远程连线的同步网络教学,这次他的“双师课堂”是他的示范课展示的内容。反复训练、精心准备、多次试讲,经历了这一次,他感觉到了压力。9月2日是周末,他得知我要去办公室就打电话要和我聊聊,我们相约在办公室,他认真地向我讲述了师德报告的主题、框架、视频展示的细节,他说自己普通话不好,很紧张和忐忑,让我看看如何,我说那就学习一下吧。我马上收拾好投影仪,“坚守一一点亮乡村孩子的幸福人生”正儿八经地开讲,他几乎完整地把师德报告的内容给我展示了一遍,已是中午12:30了......我也匆匆忙忙收拾行李前往定西。这是一个真实的教育故事,我感受到了他的认真和执着,就这样以这种别样的方式,我聆听了他的教育故事。<br></h3> <h3> 兰州市七里河区民族幼儿园于丽红园长的教育故事始于对幼教职业的那份执着。在庆阳市西峰区和华池县,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故事后,她写下“教育是一种味道”,是园所的味道,是成长的味道……一个个平凡而生动的办园故事和她一路走过的风风雨雨,她是如何面对锈迹斑斑的铁门、空空荡荡的院子、三排破损不堪的教室、摇摇欲坠的土坯围墙、无精打采的教师、稀稀拉拉的八十来个幼儿……无不通过自己的职业生涯引领着幼儿教师们不断前行。目前, 民幼以“合美教育”理念提升办园品质,用无声的教育与人格的力量引领每一位民幼人不懈努力,以“彰显民族教育特色、打造民族教育品牌”为办园目标,以“创办幼儿幸福成长的合美乐园”为办园宗旨,将合美教育理念融入幼儿一日教育教学中。幼儿园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发展的基础上,着重以民族文化教育为依托,充分利用我园地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园所内外的教育资源,创设体现地区民族文化的物质环境,形成了和谐、尊重、博爱的精神文化来提供一种融合的、唯美的教育生态环境。在课程建设中,贯彻“活动即课程、生活即课程”的原则,努力使自然世界、生活实践,构建以自然生活为内容的整合性课程载体文化。以主题系列活动为主体,节日活动为特色,合美小社团体验馆活动为拓展的体验性的课程。幼儿可以互相和谐的、友善地交流、学习、生活,关注幼儿一日生活点点滴滴,培养幼儿快乐、自主、探究、合作、创造的学习品质。从而促进幼儿健康快乐发展,促进幼儿园在融合中的可持续发展。开展不同领域及不同层面上的特色活动研究,凸显园本课程中优秀民族文化的体现,梳理园本课程目标、内容、丰富园本课程结构,倡导运用活动式、合作式的课程实施方式,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探索与构建活动中,通过实践积淀,丰富园本课程内涵,实现园本课程的传递,为优秀民族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奠定良好的基础。庆阳市参与教师在朋友圈中分享,800多人的礼堂教育故事在静静地流淌,我却忘了时间,“重写我们的芳华”、“书写民族幼儿教育的未来”,我从中感受了幸福,体验了艰辛,更是坚定了信念。<br></h3> <h3> 酒泉市育才学校李晓蓉老师用独有的方式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她用“一个一个的人,一盏一盏的灯”为题讲述着自己的教育“行走”故事,点亮自己,唤醒、照亮、点燃别人,一个一个的人,终会幻化成助人成长的一盏一盏的灯。2011年暑假,李晓蓉老师独自走进北师大,自费追“教学勇气在中国”的活动。2013年寒假,酒泉教师民间团队“精彩一群”先于西北羞涩、蹒跚的春天破土了,一个人终于走成了一群人,从几人走到几百人。定期“教育行走”,拓宽内心世界,创建了“人间四月”读书会,读,为成长储蓄。 思,让灵魂飞翔。写,为生命留痕。行,为人生添彩。李晓蓉努力点亮自己,带领“精彩一群”、“人间四月”前行,而后点燃、唤醒、照亮了一个又一个不同精神面相的教师。走进李晓蓉老师的教育故事,作为首批“金钥匙”导师,她对课堂教学的严谨和执着让我们很受感动,在安排宣讲活动中,李老师拜托我两件事,一是关于宣讲团的事,另外一件也是关于宣讲团的,我是这样回复的:您这份心意就是最美的教育故事,我和需要帮助的人们会用心去聆听,平静了忐忑后我又无法决定,触碰着这些文字和文字背后的故事,一大波关键词浮现在眼前,淡淡地却泛出一种莫名的伟大,诠释您行动的意义,于是,萌生了一种想法,写好我们的教育故事吧。<br></h3> <h3> 因为没有能够现场体验宣讲团里每位老师的教育故事,但微信群中每位宣讲团成员的教育故事,已传遍了陇原大地。每一个教育故事都是用心叙写的,在甘南合作活动结束后,前往甘南碌曲时,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的张辅良老师遇到严重的高原反应,他没有听取领队的劝阻,坚持讲下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班级的一切教育都是形象的”,“赢得学生的绝招就是身教大于言传”……这些班级管理的名句,无不引起教师的共鸣,是名副其实的全国名班主任。甘南组领队甘肃财贸职业学院李华龙副校长是这样描述的:甘南合作、碌曲因场地设备条件所限,画面美感稍欠,但高国宴、张辅良两位名师的师德报告感动了所有师生,下午的示范课展示更使得所有师生流连忘返、意犹未尽。甘南州教育局的杨文斌主任说:“听到了有生以来最美的一堂课,什么时候下的课都不知道了”。酒泉组领队甘肃财贸职业学院王泉生副校长这样回复的:张辅良老师称其为陇原“四有”好老师当之无愧,做老师的,搞教育的能聆听到这些名师们在教育,教学这笼福田里耕耘的心得,感受他们对教育的情怀,领略他们在课堂上的风采的确是一次享受。杨文斌主任道出了大家的心声。
西北师范大学莫尊理教授在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宣讲结束后写到:作为甘肃省陇原“四有”好老师宣讲活动成员,在雨中穿行于甘南草原,去草原深处美丽的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宣讲,分享了我作为教师生涯的经历和感悟,与那里的老师进行了“课程资源开发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交流。在第34个教师节来临之际,给陇原大地的教师设计了一个别样的纪念方式,教育的理想就是实现理想的教育,教师的成长就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撑,祝愿我们内心的那一缕阳光灿烂而有质感。
甘肃政法学院马进教授在兰州交通大学宣讲活动中说:“教师这个职业要求一个人必须做到立德树人、要德才兼备、术业专攻,体现出党、政府、人民、社会、学校对我们的要求,体现出学生对我们的期盼。所以我们培养人才的工作是很平凡,就是上上课、搞个教学、搞个科研,但实际上我们的工作非常的不平凡,因为我们做的是培养人的工作。” 兰州财经大学赵庆龄副教授在兰州市交通大学宣讲活动中谈到:我们教师这个职业首先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要有扎实的学识、要有仁爱之心。这样才能做一个受学生尊重,受社会欢迎的人民教师。
在第一批陇原“四有”好老师宣讲活动中,还有兰州城市学院赵瑞雪教授,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汪大金副教授,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崔兴林副教授,平凉市第四中学陈海霞老师,嘉峪关迎宾路小学冯运芳老师……我们会继续分享各位的精彩教育故事,收集和整理第一批宣讲团的每一次精彩分享,让更多的老师能够聆听大家的教育故事,期待更多的精彩。我刚刚调整完第二批宣讲的活动安排,还有200多场师德报告、示范课展示即将上映。<br></h3> <h3> 教育是什么?你就是教育,我们就是教育。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仅分享有“心结”的教育故事,作为别样的礼物,献给各位同仁们,祝愿您节日快乐!<br></h3><h3> ( “心结”发自内心的教育情结、教育情怀,也有从事教师职业的彷徨和思考,故事里的事,也有些许的心结,需要释然,才能走得更远.......)</h3><h3> 甘肃教育培训中心 王孝军</h3><h3> 2018年9月9日于兰州</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