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动人的爱情故事(上)

傲雪

<h3>伟大的动人的爱情故事 (上)</h3><h3> 40年前,一位又一位的伟大的共和国英雄军人倒在敌人枪口下,40年后一位又一位的伟大的共和国的军嫂,谱写着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动人的爱情故事。伟大的共和国英雄军人在战场上牺牲了40年了,40年来她们仍然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她没有改嫁,与儿女们相依为命,艰辛地生活着;40年来遇到的苦难,她们只是往自己的心里咽。战友们说,她们是伟大的军嫂!儿女们说,她们是伟大的母亲! </h3><h3> 1973年12月至1991年3月,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广西边防一师工作、战斗了18年。我参加了1979年的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和后来10年的保卫边疆战斗,看到和了解我师328名烈士牺牲的情况。我本人在战斗中也两次负伤,三次死里逃生,五次荣立战功,军功章上写就人生辉煌的一页。那一切的一切使我终身难忘。40年过去。一回又一回,感天动地的英烈故事时刻撞击着我的心。战友们的决绝神情,战友们的柔肠铁骨,战友们的慷慨悲歌,仿佛从我岁月深处浮现,穿越时空,萦绕在我的脑海。一批又一批,让人民获得幸福而自己归于沉寂的战友,正是无数位英烈的心愿。然而,一个伟大的民族不能忘记自己的英雄。惟有张扬先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的精神躯干;惟有传承先烈遗志,国家才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h3><h3> 为此,从2015年开始,我决定编写一部《广西边防一师自卫还击保卫边疆作战英烈传》。到目前为止,我已经编写了280名英雄烈士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撞击着我的心;每一个故事都洗涤着我的灵魂;每一个故事都要把我带回到当年战场上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故事都让我了解到了英烈们40年后的家里情况……。尤其是那些军嫂的故事,如从英雄烈士师侦察科副科长张紫微的爱人,2团5连副连长林水胜的爱人,3团9连连长刘火金的爱人,到2团5连排长的吴念强爱人……,40年来她们仍然深爱着自己的丈夫,她们没有改嫁,始终坚守那份唯一爱情的动人故事。让我敬佩,让我感动,让我振奋!同时也让我揪心,让我难过,让我反思!我并不赞成这样长期的、执着的、死心踏地的去坚守当年那一份仅有的情感。我提倡化悲痛为力量,在做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建设作贡献的前提下,在珍惜与英烈那份感情,关心好照顾他的父母子女的情况下,应该重新鼓起生活勇气,重新组建家庭好好地生活。我想英烈在天之灵也是同意的,不知道读者是否赞成我的观点?下面我将她们故事介绍给大家:</h3><h3> </h3><h3> “岁月带走了我的容颜,却永远带不走我对紫微深深的爱!”<br></h3><h3> —张紫微与贾爱萍的爱情故事<br></h3> <h3>张紫微与贾爱萍的结婚照</h3><h3> 张紫微, 广西壮族自治区兴安县人。1949年12月20日出生,高中文化。1968年4月入伍,在广西独立师司令部侦察科副科长。1968年9月入党。曾三次荣立三等功。他先后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连长、参谋、侦察科副科长(正营)。1979年4月8日上午,在中越边境执行任务时壮烈牺牲,年仅30岁。 张紫微与贾爱萍于1978年1月结婚。张紫微牺牲时她仅24岁,女儿张耀方出生才5个月。贾爱萍化悲痛为力量,坚强地活着,在家里尽心带好女儿,在单位努力工作,她在1984年至1998年先后4次被湖南省邵阳汽车运输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被湖南邵阳市人民政府评为“优抚对象先进个人”。1997年被湖南邵阳市人民政府授予“拥军优属模范”称号。1987年1月被湖南省汽车运输公司评为“先进工作者”。2003年3月被湖南省委、省军区评为“优抚对象先进个人”。2006年6月28日,在新华社编发的《国内动态》发至省部级领导干部的刋物上,刋出了《贾爱萍事迹引起部队官兵强烈反响》。她为人正气,待人和善,曾有很多人给她介绍对象,劝她另嫁,她始终放不下与张紫微那份感情,她说:“岁月带走了我的容颜,却永远带不走我对紫微深深的爱!”至今未改嫁,与女儿相依为命。 贾爱萍是这样描述了她丈夫牺牲时的情景的:“他走了,将我的心也击碎了,他抛下新婚才一年24岁的我,和在我怀中才5个月大的呱呱待乳的女儿。当时噩耗传来,顿时天旋地转,悲痛欲绝,肝肠寸断,万剑穿心,呼天不应,叫地不答,我哭得死去活来,几次昏死过去,都被医生抢救过来。他牺牲仅一个月,我脖子上急速长了一个血瘤,压迫着我气管和食管连水都咽不下去,气也喘不过来,晚上无法平睡,只能坐着到天亮。单位领导送我到医院做了血瘤切除手术,4个小时在生死线上挣扎过来才保住性命。醒来时真想一死了之,可面对着怀中幼小可怜的女儿又于心不忍啊!她没有了父亲,不能再失去母亲呀?当我头脑清醒时,意识到我没有权力选择死,唯一的出路,就是坚强地活着。把紫微未尽到责任和义务挑起来,我应该好好抚养和教育好我们的小孩。让她长大后成为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后来母女相依为命,我盼望着她一天天长大。38年漫长而艰辛,痛苦而心酸的人生路,每一步,每一程,我都走得那么艰难,走得那么锥心的痛啊!泪早已流干,心已经麻木,岁月带走了我的容颜,唯一带不走的是我对紫微那颗深深的爱和思念的心,我对他的初心依然如故,他在我心里永远是那么可亲可爱,他生命里散发的青春阳光活力,他英俊潇洒、智勇聪慧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我的心中。张紫薇之妻贾爱萍,2016年11月6日”。</h3> <h3>  张紫微烈士的女儿张耀方,1978年11月出生,虽然爸爸牺牲时她才出生5个月,但爸爸在她心中高大的英雄形象永远铭刻着,在爸爸牺牲18年后,她入伍来到了被中央军委授予称号的“深圳特区好六连”当兵,她刻苦学习训练,考上了解放军体育学院,毕业后当上了一名女军官。<br></h3> <h3>“我只为水胜延续香火” —林水胜与谢记娇的爱情故事<br></h3> <h3>林水胜烈士的遗像<br></h3> <h3>谢记娇女士近照 林水胜,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大田村人。1949年9月出生,初中文化。1969年2月入伍,在广西独立师2团2营5连服役。197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副连长。牺牲前任广西独立师2团2营5连副连长。1979年3月1日,攻打越南横模863高地时,被敌人炮弹击中当场壮烈牺牲。终年30岁。战后,部队给他追记了二等功。 林水胜牺牲后,父母亲和家人十分悲痛。父亲林石记,于1983年去世,终年72岁。母亲叶娥,于2005年去世,终年83岁。爱人谢记娇,今年68岁,1974年与林水胜结婚。生育有3个小孩 ,儿子林卫权,女儿林秋芹,林秋金。谢记娇带着3个孩子坚强地生活着,至今未改嫁。用一颗纯洁的心守候着林水胜烈士。曾经有不少人给她介绍对象,她每次都是这样回答那些好心人:“我只为水胜延续香火”。现在退休在家。3个小孩己长大成家立业。<br></h3> <h3>“我放不下与火金的那份爱情!” —刘火金与陈志英的爱情故事<br></h3> <h3>刘火金烈士生前与陈志英和大女儿刘凤合影 刘火金,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鼎湖镇中洲村委会大房村人,1947年3月1日出生,高中文化。1969年3月应征入伍,在广西南宁独立团1营4连服役。先后任战士、副班长、班长、排长、营房股助理员、副连长。1978年12月,他从广西军区独立团调到广西独立师3团1营1连任副连长。1979年1月又调到3团3营新组建的9连任连长。1979年3月6日越南横模1号高地负伤,1979年3月16日,在广西南宁303医院内科经抢救无效,于下午15时4分壮烈牺牲。 刘火金连长牺牲后,妻子及父母亲十分悲痛,身心受到严重打击。父亲刘先桂,生于1920年4月8日,于1988年10月6日病逝,终年68岁。母亲胡冬妹,生于1922年8月17日,于20O4年11月19日病逝,终年82岁。家里有6个兄弟姐妹,刘火金连长是排第三,上面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有两个弟弟,一个妺妹。其中哥哥和另一个弟弟已病逝。</h3> <h3>刘火金烈士的妻子陈志英(中)和大女儿刘凤(右)小女儿刘霞(左)合影</h3><h3> 刘火金连长牺牲后,其妻陈志英带着两个未成人的女儿,哭成泪人。她1949年出生,在安义县丁湖粮管所上班,工作非常忙,既要照顾年迈的公婆,又要照顾幼小的两个女儿,支撑起一个破碎的家庭。刘火金牺牲时她才30岁,她化悲痛为力量,坚强地活着,在家里尽心带好女儿,在单位努力工作,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她为人正气,待人和善,曾有很多人给她介绍对象,劝她另嫁,她每次都是这样说:“我放不下与火金那份爱情”她40年未改嫁,与两女儿相依为命。她现在已退休在家。大女儿刘凤,小女儿刘霞均在安义县粮油收储公司上班,2010年双双下岗。自谋职业。目前姐妹俩都已结了婚生了小孩。<br></h3> <h3>“念强为了祖国可以丢下我母女,我却不能放弃对他的爱!” —吴念强与杨惠明的爱情故事</h3><h3> 吴念强,广西壮族自治区荔浦县杜莫镇人,1948年5月生,高中文化。1969年3月应征入伍,在广西独立师2团5连服役。他1972年担任班长后,为部队培养出一大批精兵和技术骨干,多次被评为优秀班长,技术尖兵。1974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76年被部队提升为排长。1979年3月1日,在攻打越南横模863号高地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终年三十岁。战后,部队党委为他追记了三等功。 </h3> <h3>吴念强烈士遗像 吴念强牺牲后,妻子及父母亲十分悲痛,身心受到严重打击。父亲吴安会,1948年参军,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是一位老干部,1980年退休,于1986年因病去世,终年66岁。母亲莫玉珍,是1950年入党的老党员,2003年10月去世,终年83岁。 吴念强牺牲后,妻子杨惠明带着出生才3个多月的女儿,哭成泪人,既要照顾年迈的公婆,又要抚育幼小的女儿,支撑起一个破碎的家庭。妻子杨惠明回忆起:1976年2月,吴念强与她认识,于1977年4月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婚后没几天,就匆忙返回了部队。1978年2月,吴念强入伍后第一次回家过春节,探望妻子和父母亲,但心里时刻牵挂部队,在家只呆了7天,又匆忙返回了部队。1978年11月,女儿出生了,可他一直没时间陪护在我身边,由妻子独自抚育女儿,他对妻子说,为纪念解放军,女儿取名纪军吧!妻子说,好!他与妻子只能通过书信联系,直到牺牲时,也没能见上女儿一面。杨惠明深深感到,嫁给军人,就意味着牺牲,她深爱着自己的丈夫,为了将烈士的骨肉抚养成人,她起早摸黑,既要上班,又要做家务、送女儿上学。女儿多次问爸爸在哪?她安慰女儿说,爸爸在很远很远的地方。邻居出于关心她,多次为她介绍对象,她都婉然拒绝。她说:“念强为了祖国可以丢下我母女,我却不能放弃对他的爱!”她在广西贺州市平桂矿务局机修厂工作,因厂效益较差,减员裁人,于1992年9月提前办理退休手续。就这样,40年来她与女儿相依为命,艰辛地生活着,40年的苦难,她只能往自己的心里咽。战友们说,她是一位伟大的军嫂!女儿说,她是一位伟大的母亲!苦尽甘来,女儿于2000年中专毕业后,分配在广西南宁市某医院工作。现女儿已成家立业。她现跟女儿在南宁居住,一家人生活过得温馨。<br></h3> <h3>杨惠明与外孙女合影<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