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边关,会战友一一孟定沧源自驾游

郭天顺

<h1><b>耿马县孟定镇是国家一类口岸,距临沧186公</b><b>里,距耿马县城83公里。9月4日开车从云县走羊耿线方向去了一趟孟定清水河口岸,这是我第一次走孟定二级路,上一次去孟定还是2004年上班时因公路过,那时孟定二级路还没有开建。</b></h1> <h1><b>车子到了距孟定20多公里处的木厂边防检查站,接受例行检查(行车记录仪截图)。</b></h1> <h1><b>在二级路进入孟定坝后有一道跨南汀河的钢架桥名叫大花桥,车子左转过桥后进入耿马至孟定的三級路,这条三级路仍是耿马县城至孟定的主干道,从大花桥顺耿孟公路往孟定方向走7公里,来到了四方井村,这次出行计划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到孟定四方井木材厂看望唐应才战友。阿才和我同年入伍一齐分配到空军高炮15师43团7连、阿才当兵5年多一直在炮一班当二炮手,参</b><b style="line-height: 1.8;">加过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1980年退伍。那</b><b style="line-height: 1.8;">几年炮一班一直是我们7连的尖孑班,号称神炮班,每年打靶的班射击科目几乎都由炮一班包揽,因此阿才他们班每年要比其它班多打8发炮弹(团领导在靶场全团动员大会上讲过,一发炮弹价值300元,相当于一个富裕农民家庭的家产)。阿才我俩在部队时就很要好,退伍不久他就被吸收到政府部门工作,他来临沧出差时找过我,我去耿马出差时也找过他,由于后来发生的变故,阿才失去了工作,现</b><b style="line-height: 1.8;">在60多岁了还在孟定四方井木材加工厂打工,参战人员生活困难补贴也没有得到落实。阿才打工的四方井木材加工厂路口及⺁房一侧(行车记录仪截图)。</b></h1><h1><b> 见到阿才时他们正准备吃午饭,阿才看上去精神很好,外貌比实际年龄还要年轻,性格还和在部队时一样豁达开朗,前年听说因胃疼住过两次医院,现在看起来恢复得很好。阿才打工的四方井木材加工厂现有管理人员4人,主要是圆木收购,板材加工销售,其中木材加工工序由聘用的缅甸籍工人来完成。本打算与阿才见一面就走,可阿才要我吃了饭后陪我一齐去孟定和清水河口岸。车行至孟定农场三分场路口时,想起八四年入伍的本连战友武强就在三分场(武强入伍时我们早己退伍,前年筹备七连战友聚会时,从原七连连队干部那里得知耿马还有2名八四年入伍的七连战友,通过电话联系到了武强,虽然因工作原因武强未能前往重庆参加七连战友聚会,但通过电话和微信一直保持着联系。</b></h1> <h1><b>(照片左边为本人,中间是武强,右边是唐应才)</b></h1><h1><b> 武强家住三分场九队,距场部约2公里路程,不一会武强就骑摩托来到了,因他下午还要去割橡胶,加之其妻子不久前因车祸还在家养伤,不能和我们一起到清水河口岸玩,我们便在场部傍找了一家傣味餐馆边吃边聊了起来。从交谈中了解到,八四年耿马有40多人入伍到了高炮十五师,分在43团7连2人,除武强外还有一个退伍后回了农村(耿马芒洪乡),武强与我们虽然在部队的时间不是同一时段,但说起连队的情况仍感十分亲切,武强当兵时的连长是李廷奎,副连长王三元,指导员赵国权,副指导员管太祥(其中王三元和管太祥与我们在七连共同生活战斗过),武强现担任三分场九队的领导(相当于以前生产建设兵团时的连长指导员),由于国内市场干胶价格下跌(目前干胶的价格是8000元/吨,价格好时曾到30000元/吨),农场效益不太好,职工的收入较以前下降许多,曾因为农场未按时向社保机构交足社保基金,前两年一些退休职工办理了退休手续后一年多还未领到社保养老金。</b></h1> <h1><b>感谢武强为我们安排的丰盛午餐。吃完饭与武强告别离开三分场后,我们直接去了清水河口岸,清水河距孟定29公里,二级路与缅甸禅邦第一特区相连,是国家级边贸口岸。</b></h1> <h1><b>清水河至孟定段正在建设中的临沧至清水河高速公路</b></h1> <h1><b>正在修建中的清水河高速路傍的橡胶林</b></h1> <h1><b>孟定至清水河途中遇到交警检查驾驶证行车证(行车记录仪截图)。</b></h1> <h1><b>在位于孟定至清水河途中的公安边防检查站接受检查(行车记录仪截图)</b></h1> <h1><b>清水河国门大道。正前方是清水河国门,右侧建筑物是孟定海关。</b></h1> <h1><b>阿才和我在清水河国门前合影</b></h1> <h1><b>由于境外缅甸政府军与地方民族武装常发生战争,边贸受到一定影响,清水河边民贸易市场呈现一片萧条景象,国门大道上车辆和行人稀少。</b></h1> <h1><b>孟定清水河口岸贸易互市</b></h1> <h1><b>中缅边境贸易互市城</b></h1> <h1><b>清水河边民贸易市场的许多店铺都关门停业了</b></h1> <h1><b>位于清水河口岸的中国清水河边民贸易交易市场</b></h1> <h1><b>位于国门大道上的清水河邮政所</b></h1> <h1><b>孟定街上的巴士。</b></h1> <h1><b>在孟定乘座巴士</b></h1> <h1><b>孟定夜市。</b><b>从清水河返回孟定,安排好住处后,阿才领我们到街上看街景,吃过晚饭继续向城郊走,十多年前处于中心位置的孟定邮电支局现在成了市区的一个边角,数条横慣南北的主街道两边商铺林立,生机盎然,广场上老年人打歌跳舞,热闹非凡。回到住处己是晚上九点。</b></h1><h3></h3> <h1><b>9月4日晚住孟定,晚上气温仍达28度,尽管开着空调,冲了个冷水澡,但对于常年生活在恒春之都临沧的我来说,睡在床上仍感到热浪滾滚,浑身冒汗。阿才我俩同住一室,因第二天还要开车走100多公里的山路,本想早点休息,可我俩一聊起来话就没完,直到两点钟才睡觉,住宿的宾馆房间临街,整个晚上街面上各种噪声不断,大概只睡着了两个小时。</b></h1><p class="ql-block"><br></p> <h1><b>尽管头天晚上睡得晚,第二天早上七点还是按时起床,吃过早点,本来我要送阿才回厂里上班,然后再去沧源,阿才坚持不让送,我们只好在此暂别。今天的路线是经大湾江过芒卡、班洪到沧源,共计127公里,其中孟定大湾江桥到控角约80公里是四级路面,小车可以对向通过,如果遇上大车,只能找路面宽的地段让车,该路是通往沧源县班洪、班老、芒卡等边境乡镇的国防战备公路,全程沥清路面,穿行在阿佤山的云雾山间,风景极美。</b></h1> <h1><b>沧源芒卡镇白岩公安边防检查站,战士们正在营区内进行队列训练,此情此景让我又回想到四十年前……。</b></h1> <h1><b>在白岩检查站去班洪的深山老林中,突然见到这座正在建设中的大桥,以为是沧源的高速路,停车休息问了过路人,才知道是正在建设中的沧源至孟定二级路。</b></h1> <h1><b>正在建设中的沧</b><b>源至孟定二级路班洪至孟定段</b></h1> <h1><b>快到班洪时,进入二级路施工区域,道路开始难走起来(行车一记录仪截图)。</b></h1> <h1><b>沧源班洪乡主街道。班洪乡距沧源县城46公里,是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所在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班洪部落曾因为发生在1934年“班洪抗英事件"而闻名国内外,新中国成立后,班洪部落首领胡忠华曾先后担仼普洱专员公署副专员、缅临专员公署副专员兼沧源县代县长,并于1954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了全国人大首届一次会议,同年十月一日胡忠华作为边疆少数民代表登上天安门城楼出席国庆五周年观礼,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的亲切接见。曾在一篇资料里看到过这样一段文字,“当工作人员把胡忠华介绍给毛主席时,毛主席微笑地问胡忠华:听说佤族有砍人头祭祀的风俗,现在还砍吗?胡忠华回答说,现在还是砍人头祭神,不祭神庄稼就没有收成,毛主席沉思了一会又问道,可不可以用其它动物代替,比如用砍猴子头祭祀呢?胡忠华说,不可以,砍别的头就不灵了。主席就陷入了沉思,没有再问下去了”。新中国成立后,在毛主席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阿佤人的生活习俗在短短的几年里就实现了从原始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砍人头祭祀的旧习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就被佤族人民抛弃了,取而代之的剽牛已成为佤族传统文化得到发掘并增加了新的含义。</b></h1> <h1><b>上世纪五十年代中缅边界尚未划定时,班洪曾作为边防要塞驻扎着边防团的一个营,作战对象为逃到境外的李弥部下的蒋残匪。部队的驻防曾给班洪带来了繁荣的岁月,上世纪六十年代享誉全国的拥军模范"班洪四大嫂"讲的就是县饮食服务公司班洪饭店的职工热心为部队服务的事迹,巜人民日报》、《解放军报》都曾刊登过宣传"班洪四大嫂"的报告文学,"班洪四大嫂"事迹巡回宣讲团也走遍了全国大江南北。班洪就是个人杰地灵的福地,在历史的变迁中不断谱写着雄伟壮丽的新篇章。</b></h1><div><b><br></b></div><h3><b><br></b></h3><h3><br></h3> <h1><b>班洪抗英盟誓址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b></h1> <h1><b>班洪抗英盟誓址</b></h1> <h1><b>班洪南滚河国家自然保护区宣传画壁</b></h1> <h1><b>班洪抗英盟誓址</b></h1> <h1><b>班洪抗英遗址碑</b></h1> <h1><b>班洪抗英盟誓址</b></h1> <h1><b>离开班洪,本来己修通了的班洪至控角的二级路经过一个雨季冲刷己不成路形(行车记录仪截图)。</b></h1> <h1><b>塌方的泥石堆积在路面上(</b><b>行车记录仪截图)。</b></h1> <h1><b>翁丁到班洪的路段遇到了首长车队(行车记录仪截图)</b></h1><h3><b></b></h3> <h1><b>首长车队(行车记录仪截图)</b></h1> <h1><b>这段是没有毁坏的班洪至控角二级路(</b><b>行车记录仪截图)</b></h1> <h1><b>塌方路段(行车记录仪截图)</b></h1> <h1><b>塌方路段可看到边坡上的钢丝防护网(行车记录仪截图)</b></h1> <h1><b>塌方路段(行车记录仪截图)</b></h1> <h1><b>左前方是己通车的新路己被塌方完全堵死,车辆改从右方老路绕行。</b></h1> <h1><b>路面成了大水坑(行车记录仪截图)</b></h1> <h1><b>在沧源永和国门留影,永和国门距沧源县城14公里,境外是缅甸佤邦特区。</b></h1> <h3>在沧源永和国门留影</h3> <h1><b>沧源永和边防武警在国门检查出境车辆</b></h1> <h1><b>沧源勐董水库位于县城西郊,是市民休闲的好去处。</b></h1> <h1><b>沧源勐董水库边垂钓的人们。</b></h1> <h1><b>沧源广允缅寺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的建筑艺术风格螎合了汉式建筑的外形与傣族庭院内部装饰的精华,木雕工艺独具一格。</b></h1> <h1><b>沧源葫芦小镇位于县城西郊勐董水库傍边,有点像丽江朿河古镇的宣扬民族文化的特色建筑雕塑群和房屋,有几家佤药、茶叶店铺,是沧源举办新米节、摸你黑等重大节庆活动的主要场所。</b></h1> <h3></h3><h1><b>沧源葫芦小镇</b></h1> <h1><b>沧源葫芦小镇</b></h1> <h1><b>沧源葫芦小镇</b></h1> <h1><b>沧源葫芦小镇</b></h1> <h3>沧源葫芦小镇</h3> <h1><b>沧源葫芦小镇</b></h1> <h1><b>勐省石佛洞到小黑江桥公路塌方处(</b><b>行车记录仪截图)</b></h1> <h1><b>在小黑江桥公安边防检查站接受检查(行车记录仪截图)</b></h1><h1><b></b></h1> <h1><b>从小黑江桥前往双江县城途经一起当兵的43团8连战友陶改林家。</b></h1> <h1><b>本人与陶改林战友。</b></h1> <h1><b>陶改林战友家周围的风景很美,本次旅行到此就要结束了,下一站一一回家。</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