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雁门关又名陉西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州古城北部勾注山脊。</h3> <h3>雁门关南控中原,北控漠原,是中国古代关溢规模宏伟的军事防御工程。</h3> <h3>雁门关关囗呈“Ⅴ”字型,顶宽30米,底寬3米,谷深200米,长50米,所建关城形势险要,壁垒森严,据梁简文帝《雁门太守行》记载:“陇落风恒急,关寒霜自浓,枥马夜方嘶,边衣秋未重”。</h3> <h3>《唐志》载:“西陉关名也,在雁门山上,东西山崖峭拨,中有重旋崎岖,绝顶置关,谓之西陉关,亦日雁门关”。历为中国北境重镇要隘口和重要的戍边军政治所,“汉高祖北征”“昭君出塞”“宋钦徽二帝北掳”“杨家将镇守三关”等四大历史事件均于此雁门关有关联。</h3> <h3>自古酿醋数山西,山西酿醋数清徐。我们来到山西宝源醋坊。</h3> <h3>宝源醋坊建于明朝宣德三年(1427年)距今有500多年历史,曾作为明清两朝皇室贡品。</h3> <h3>相传诗人李白醉酒,谁知李白也好喝醋。哈哈。</h3> <h3>这是大篆的“农”字,朋友,第一次看见认识它吧!</h3> <h3>王家大院位于距平遥古城35公里的中国历史文化古镇静升镇,是由静升王氏家族经明清两朝历300余年修建而成。静升王氏十七世孙王汝聪,王汝成兄弟俩于嘉庆六年(1796年)至嘉庆16年(1811年)再行修建。</h3> <h3>王家大院包括王巷六堡一条街,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是一座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建筑艺术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AAAA级景区。</h3> <h3>王家大院建筑格局继承了中国西周时形成的前堂后寝的庭院风格,既提供了对外交往的足够空间,又滿足了内在的私密氛围的要求,做到了尊卑贵贱有等,上下长幼有序,内外男女有别,且起居功能一应俱全,充分体现了官宦门弟的威严和宗法社制的规整。</h3> <h3>王家大院建筑群大小院落35座,房屋342间,大小院落都珠联璧合,上下相通的门多达65道,又独立成章。</h3> <h3>王家大院所有建筑严格按照封建等级制度建造,院内雕艺精湛的砖,木,石三雕装饰品,题材繁多,内容丰实,集中展示了王氏家族独特的治家理念。</h3> <h3>黄河瀑布位处于秦晋峡谷的南段,南距龙山约65公里,孟口5公里,壶口一带黄河西岸,下陡上缓,峽谷谷底约400米,由谷底上坡至龙王坡,坡高约150米,崖岸险陡。龙王坡以上谷形居宽,谷坡平缓,黄河的横剖面和峡谷宽度一致,河水充滿峡谷,常水位流量每秒为1000—3000立方米,水面宽400余米,水流到壶口,在平整的谷底冲成一道深槽,约30米,壶口以上水在宽槽中流行,到深槽上端400米处一下全部倾注到深谷中,形成瀑布。</h3> <h3>黄河瀑布,雄伟壮观,振奋人心,让我们近距离感受大自然。</h3> <h3>夏季的烈日阻挡不了我们的激情,此时的场景,让我们每个人都为之振奋。</h3> <h3>平遥古城位于山西省中部平遥县内,古城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公元前827年—公元前782年)被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也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城市之一。</h3> <h3>平遥古城旧称古陶,明朝初年为防外族南扰,始建城墙,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在旧墙垣基础上重筑护修,并全面包砖,以后景泰,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各代进行过十次补修和修茸,更设敌台。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经平遥,而筑了四面大城楼,使城池更为壮观。</h3> <h3>古城墙总周长6163米高约12米,把面积约2.25平方公里的平遥县城一隔为两个风格迥异的世界。</h3> <h3>城墙以外称新城,这是一座古城与现代建筑各成一体,交相辉映令人遐想不已的住地。</h3> <h3>古城内民俗客栈几乎都有自己的小院,院子内最重要的特色就是仿古,如木结构建筑,雕饰绘画,红灯笼等,进入院内如同进入一个景点跨入另一个时代,穿越感悠然而生,房内主要以炕为主。</h3> <h3>平遥古城曰升昌票号成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平遥西达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资与总经理雷履泰共同创办。占地面积1600多平方米,用地紧凑,功能分明,是中国民族银行的先路。</h3> <h3>日升昌票号曾一操纵十九世纪整个清王朝的经济命脉,其分号遍布全国30多个城市,遍及欧美,东南亚等国,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h3> <h3>通往地下金库。</h3> <h3>朋友,明年你如去平遥,那就穿越了,需身穿清朝服装,启用银票啰!这张银票可是货真价实的哦!(价值人民币50元,哈哈)</h3> <h3>平遥县衙建于北重,定型于元明清,衙门中保存下来最早的建筑建于元至正六年(1346年),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h3> <h3>康熙年间,一位含冤书生宋忠原在此喊冤,当时王知县细查案情,使宋书生得以昭雪,书生宋忠原送上匾额上刻“明镜高悬”四个大字。</h3> <h3>2004年5月19日,第十一世班禅莅临平遥县衙考察时欣然提词: 平遥县衙,古衙之最。</h3> <h3>古城中民居建筑布局严谨,轴线明确,左右对称,主次分明,轮廓起伏,外观封闭,大院深深,精巧的木,砖,石三雕配以浓重的乡土气息,剪纸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h3> <h3>古城民居,小巧中精致,楼阁,小道,如不染上现代的商业,单这一处来讲比古城更美。</h3> <h3>夜晚的古城,灯火辉煌,欣赏古城明清街夜景,至关重要。</h3> <h3>咣,咣,咣,关门关窗,防偷防盗,哟喂,穿着清朝服饰,手拿铜锣的更夫走在街上,嘴里大声吆喝着,时空穿越这现代,穿越每一个今日,明日,明日的以后……。</h3> <h3>再见了!晨曦中的平遥古城。</h3> <h3>西厢古街位于永济市蒲州镇西厢村。</h3> <h3>普救寺就在西厢村的塬上。寺内有莺莺塔原名舍利塔。为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西厢记》描述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而闻名天下。</h3> <h3>现沿当年张生游历过的小径重建了梨花深院。</h3> <h3>后花园,跳垣处等塑造了《西厢记》人物蜡像,再现了一幕幕戏剧场景。</h3> <h3>普救寺寺后是一地势高低起伏,形成活泼的园林花园,园内叠石假山悬险如削,莺语双亭,飞檐翘角,荷花池上横架曲径鹊桥,亭桥相接,湖山相衔。</h3> <h3>普救寺西轴线上,屹立着一座古朴典雅的方形密檐式砖塔,原名《舍利塔》,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的爱情故事发生在塔下,故称莺莺塔。当你在塔西下以石相击,可听到从塔上传来“咯哇,咯哇”的蟾鸣声。一些声学专家把莺莺塔的“蟾鸣声”与缅甸掸邦的摇头塔,摩洛哥马拉克斯香塔,匈牙利索尔诺克音乐塔,法国巴黎钟塔,意大利比萨斜塔誉为世界六大奇塔。</h3> <h3>鹳雀楼位于秦,晋,豫三省交汇的“黄河金三角”区域,被誉为我国古代四大文化古楼之一。四大历史名楼遥相呼应,名有千秋,黄鹤楼,岳阳楼,藤天阁在长江流域,唯有鹳雀楼在黄河流域,所以说,鹳雀楼是黄河文化的标志和象征。</h3> <h3>鹳雀楼楼体壮观,结构奇特,气势雄伟加之区位优越,风景秀丽,历代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多来登楼观瞻,放歌抒怀,并留下许多居高临下,雄观大河的不朽篇章,唐代诗人王之涣《登鹳雀楼》集文人诗情,人生哲思为一体:“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催人奋发向上,激励民族振兴的千古绝唱,早己脍炙人口。</h3> <h3>蒲津渡为“天下黄河第一桥”</h3> <h3>蒲津的桥头地锚,铸造于唐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为稳固蒲津浮桥维系秦,晋交通而铸。元未桥毁,久置不用,故习称“镇河铁牛”。因黄河变迁,逐渐为泥沙埋沒,距今有1280多年历史。</h3> <h3>每尊铁牛重约55吨—75吨,铁牛头西尾东,两眼圆睁,呈负重状,形象逼真,造型精美,栩栩如生。</h3> <h3>每尊铁牛旁均有一铁铸高鼻深目的胡人作牵引状,分别代表维吾尔,蒙,藏,汉民族,象征中华民族大团结。蒲津黄河大铁牛“是我国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h3> <h3>朋友: 期待山西之旅—续篇</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