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本学期开学伊始,武汉市第三十中学在江岸区教育局领导的关心与支持下积极践行责信德育,大力落实"质量一号工程"。发动全校党员、行政干部、九年级任课教师及志愿者,在教师节期间利用课余时间对九年级全体学生展开了新的一轮家访,以实际行动来过一个充实的、有意义的特别的教师节。通过“陪学生一起放学、伴学生一起回家”家访活动,我们走进学生家庭,及时与家长沟通使我校2019届毕业年级的家校协同教育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局!<br></h3> <h3>“陪学生一起放学;伴学生一起回家”教师节家访活动师生分配表</h3> <h3> 刘峰、聂青勣两位老师在学校动员会之前己开始家访 。 他们一起走访了九一班黄雄、何嘉乐、刘家伟三位学生。下面是刘老师的随访手记摘录:
我们的家访让家长、学生感受到学校、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对家长也是一个触动。教师、家长、学生三者共处一室,促膝谈心,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离。这次家访让我们受益非浅,和学生家长相互了解状况,交流各方面的信息,沟通感情,既使家长了解学生在校各方面的表现和学校对学生的要求,又使我们了解学生家庭中各方面的状况及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并且同学生家长共同研究,在教育学生的方法等方面达成一致意见。
在这次家访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作为教师,我们要与家长多进行交流,家长和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信任,相互合作,结成一个家庭学校的教育同盟。那么我们的教育会更有效,获得更大的成功。<br></h3> <h3> 彭德成老师和章莉老师一起到戈玲、周涵清、卢宇琪、王纯同学家里家访。其中有3位同学是租房户,学习环境不够好,还有一位同学兄妹较多。他们家长都忙于生计,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两位老师了解了孩子在家的具体情况,并转达了校领导的慰问。同时,对于孩子近期的努力予以肯定并对今后的努力方向提出了建议和要求。
这次家访不仅拉近了孩子与老师的距离,而且深有感触。面对正在身心发育关健阶段的孩子,老师们感到责任重大。
时光荏苒,初心不变!孩子们的成长有我们在陪伴!<br></h3> <h3> 校党总支胡旭红书记和胡惠军老师 9月7日晚7点开始,走访了郭怡璐、余佳乐、陈雅婷三家。其中两个家庭对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上的关注还是很多的,不管是家长还是孩子本身对即将面临的中考还是在尽力的,也很愿意配合学校。印象最深的是A同学的家庭,她一直以来给人的印象就是乖巧听话但很内向,话不多。这次家访,我们先来到了她父母位于劳动街的一个五金店铺,里面无法站人,在店铺外和家长聊了几句,后书记提议看看她居住和学习环境,住的地方在离店铺十几米的一栋居民楼的一楼,整个房间大概十来平米,里面堆满了货物和生活用品,靠角落处放了一张床和一张小书桌,房间也无处落脚,生活和学习环境很差,尽管如此,A同学在学习还是很刻苦的,书记也向家长提出多给以孩子生活上的关心,同时也对陈雅婷同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胡书记向家长介绍了孩子在校的学习生活情况,以及学校对学生的鼓励帮助政策。胡书记鼓励同学们勇敢地面对暂时的困难,好好学习文化本领,以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家庭。同时叮嘱她要保持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努力克服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为自己未来的美好生活努力拼搏!<br></h3> <h3> <br></h3> <h3> 方敏副校长和谌瑞荣主任走访的是韩璐、马向燃、余昕彤、李泽铭几位同学。下面是谌瑞荣老师家访日记摘录:
傍晚,踏着夕阳的余晖,我和方敏副校长一同前往模范新村小区进行家访。事先我已经一一联系几位家长,这次家访的两位学生住在新村附近,一位在后湖,另一位婉转拒绝了我们的家访。家访的时候,家长给了我们极大的信任,谈到因为孩子而产生的家庭矛盾,以及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可怜天下父母亲,对于九年级这外部压力很大环境下,作为学校,对这位孩子我们要合力给他一个不一样的成功。有两位同学住的比较远,母亲会偶然去接,这次换班主任进行走班孩子们都憋着一口气,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这一年取得好成绩,我们和家长一起商量对策,对我们的建议,家长表示一定会好好执行。希望这次家访活动能有所收获,希望孩子们能不断进步。 <br></h3> <h3> 王志宏、俞蔓老师走访了吴佳美、胡志超、黄照、袁梦成几位同学。俞蔓老师分享了她的走访手记:其中一同学我没有教过但是路途的交谈及王老师的介绍中我感到这是一个内向但渴望进步的孩子。爸爸妈妈带着2个孩子几年前来到武汉打拼,就是为了孩子接收更好的教育。交谈中我感受到了家长对孩子的殷切希望及不懂得科学教育方法的无奈。针对这些我和王老师给与了一一回复,并帮助学生制定了学习计划,家校共同督促孩子完成。在老师的鼓励下孩子的眼里闪出了希望之光,家长表达了感激与欣慰之情。
另一同学之前休学了一年。父亲在黄陂的工地上干活,母亲刚找的工作很忙,经过多次沟通,家长始终觉得不便让我们到家里家访,由父亲抽空过来学校。我们从学习方法及健康护理各方面给与了家长指导。家长很是感激。
当老师的我们,生命中会遇到很多个学生,每一个学生对我们而言,只不过是众多学生中的一个。然而,对于学生来说,我们却是他生命中遇到的有限的老师。我们将是开启他万千世界的人。我常常告诫自己:若爱,必深爱;若教,必全力以赴。
</h3> <h3> 唐双华和张家安老师走访了颜容、程章、蔡蕾三位同学!通过家访,了解到他们的家庭都比较困难,但家长们节吃俭用,尽力为孩子创造好的学习环境。他们希望学校关注孩子的薄弱学科,期望自已的孩子考上理想的高中。看着家长对孩子满含爱意的目光,深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头的责任重大!
孩子的成长路上,我们将一路随行!</h3> <h3> 杨学亮、佘兴赐两位老师走访的是刘帅俊、叶怡静、卢锦程、童琳等几位同学。下面是杨老师的走访手记摘录:走访了几位同学,一同学在学校附近租房住,还有一同学与他妈妈住在车库里。另一同学和爷爷奶奶生活你生活在一起。几个学生的共同特点是,爸爸妈妈忙工作,忙生活,对孩子的学习关注不多,孩子回家玩手机的较多。针对上述情况,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要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多关心学生。注意作业尽量在学校完成,为学生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回来的路上,杨老师感慨良多。并暗暗下定决心,一定不负家长重托。认真钻研教育教学,给孩子们最好、最合适的教育,助力孩子们的寻梦之路!
协同育人,助你成长,我们一直在路上!</h3> <h3> 卢敏、龚伟佳老师走访的是崔龙琪、于海军、鲁奕东三位同学。让我们分亨龚老师的家访手记! <font color="#b04fbb"><b> 点滴沁入心田</b></font>
————家访手记
他是本校九年级一班的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比较内向,不拘言笑,有不懂的问题很少问老师也不喜欢问同学,父母是自由职业,对孩子有学习的要求,孩子也有学习的欲望,学科之间不均衡,特别是英语,每次考试不过30分,对英语没有学习兴趣,没有学习欲望,上课就是睡觉睡觉,不记单词,完成作业就是抄、应付,老师批评也置若罔闻,老师多次联系家长,与家长深入沟通,可没有一点起色。但总体成绩在班上居中,有时候中偏上,语文成绩还不错,其他学科还过得过去。可想而知,如果该孩子的英语成绩能补上来,上高中是轻而易举……,还有很多很多,这都是我在家访前做的准备工作。该同学家住新荣村附件,拿到家访地址后,我决定陪同孩子一同回家。
从学校到下轻轨,路上大约五十分钟的路程,一路上基本是我问,他答,没有主动的和我谈起其他的事情,可能是不熟悉的原因吧,看来要想打开孩子的心结,得慢慢多接触,多了解。沿着阴暗的一条小巷,一条窄窄的楼梯,来到于海军的家里。家长说这是孩子上初中以来第一次有老师来到家里。在交谈过程中,谈得比较多是孩子英语的学习问题,在家长孩子和我三方协商后我提出了几点建议:1、利用每天上学放学路上时间背英语单词,可有效利用的时间不少于35分钟,2、把七上七下的课本找出来,每天自学半小时,3、每天找王老师去问问题,不得少于五分钟,而且必须坚持、4、找王老师要学习英语的方法,让王老师找个本班英语基础比较好的同学进行一对一的辅导,5、给自己定目标,月考目标,元调、四调、中考的目标,争取一点点的进步。家长准备找个老师帮忙补差,给我的感觉是,孩子已经认识到目前补上英语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家长也明确如果英语上不来,想考上高中是不可能的。这次家访,家长和孩子都真正明白了学习均衡是非常重要的,英语就是上高中的一条必过的桥,无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借渡过去。
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是不同的,真正的需要我们老师深入的了解和关爱,只有我们花时间去了解孩子的家庭,真正的走进孩子家庭的,才能对孩子和家庭有那么一点点的帮助,这也许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大的作用。
</h3> <h3> 高美华主任与张波老师走访了代文雄、周鑫、肖瑶、肖正怡几位同学。走访了解到几位同学生活的艰难,家长的长期缺位,教育理念和方法的严重缺失,历历在目,使我们不禁感概和叹息。
家庭作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在经济上若是不堪重负,在子女教育上严重缺失,这样的家庭在将来很难说有希望。
这一代00后的年轻人,作为未来社会建设的接班人,我们看到了他们中的一部分,在最关键的青少年时期,获得的家庭和社会教育是有严重缺憾的,有些是负面的。而这些家庭的问题,青少年成长当中的问题,迟早会反馈至社会。
我们的担子很重。我们迫切需要思考,除了知识,我们能给予这些学生和家庭什么?我们还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就是尽我们努力最大限度的助力孩子们健康成长!</h3> <h3> 程艳、周密两位老师走访了余祉潼、刘雨轩、吴婉秋几位同学。下面是周密老师的走访手记摘录:
9月11日,我和程艳老师领着刚完成课后服务的学生踏上了家访之路。出了校门就碰上了来一同学妈妈。我们边走边聊,很快就到达了她位于高雄小区的家。这个小区距离学校很近,家里的居住环境也不错,房间里有单独的书桌,相较于其他学生,可以说拥有非常好的学习条件。我们问起了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余妈妈介绍说,孩子被惯得太厉害,吃不得苦,总喊学习太累。每天都是孩子一个人在书房学习,看起来是坐在那,但不知道学进去没。我们嘱咐余妈妈多陪伴孩子学习,即使只是安安静静的坐在孩子身边,让孩子感受到家长的关爱,同时也是一种监督,避免偷玩手机等分心的现象。我们也希望孩子能树立目标意识,正确交友,通过自身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争取考上高中。余祉潼的爷爷将我们送到家门口,一直表达着对学校和老师的感谢。
我和程艳老师又马不停蹄的赶往吴婉秋家里。家里是新装修的房子,弥漫着重重的油漆味道,家长说是为了孩子读书方便,特地装修,搬了进来。我们向家长反馈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也提出了对孩子的期待。这次家访让我们感受到家长对孩子期望很高,但也让我们深深的担忧,除了成绩优异,也希望孩子能有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家访只是一个开始,爱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
<br></h3> <h3> 石钧校长和丁首文老师走访的学生是郭洪伟、周瑞康两位同学。让我们分享石校长的家访随记: 《又是一次走心又揪心的家访》
<br></h3> <h3>
石钧校长感慨道:这次家访中,令我们最为感动的是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和发自内心的敬意,更让我们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我们不能做孩子和家长的决策者,但可以发挥引导和催化作用,助力孩子健康成长。<br></h3> <h3> 谢国祥副校长和王永生老师走访的是:胡响生、熊芷瑶、黄灿、陈天乐几位同学。王永生老师随访手记中写道:这几天,随谢校长家访了4名学生。虽然辛苦且占用了本就不多的休息时间,但还是很高兴。因为通过走访,老师和学生及学生家长的距离拉近了,也弄清了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便于有针对性地进行感情渗透、思想教育,从而朝着共同的教育目标迈进。本次家访收获较大,效果显著。 在回来的一段时间里,我的心一直难以平静。一直在想,学校领导开展的春泥护花行动毫无疑问是正确的,是伟大的。它的正确和伟大就在于我们用心温暖了另一群人的心,我们以爱与孩子们甚至是他们整个家庭的爱交相呼应。我们这样做的价值不仅在于追求学生现在的成绩,而且更为重要的是着力打造孩子们将来积极健康的人生!<br></h3> <h3> 政教主任李芳老师和沈伟老师走访的是潘夲祥、汪璟峰、谌明慧、梅可心几位同学。李芳老师在家访日记中写道:昨晚走访两家。一孩子父亲晚上夜班,留孩子一人。其家长回家较晚,未能见到。两个加强对学生手机和思想状态的的管理。育人先育心。人人关心、全员育人。否则,我们的辛苦、苦心真真地就付诸流水啦!
我的心中感慨万千。对于我们的孩子,无论如何,我们一个都不能放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为母。我们也将用父母般的爱去关心我们的这些学生们,为他们的心灵打开一扇窗。让更多的阳光照射进来,温暖他们的心灵,一起寻找未来的方向。<br></h3> <h3>
毛慧平和徐萍萍主任走访了五位同学。他们是:汪国旗、罗贝、李嘉晟、刘新运、刘俊吉。让我们分享毛主任的家访日记:9月13日晚上7:00,我和徐萍萍主任伴随学生踏上了回家的路。在学生的带领下,走过黑乎乎小巷,踏着一级级台阶,开始了我们的家访工作。
第一家
一进家门,就感到十分狭窄,屋子里堆满了废弃不用的燃气灶,桌子等。该生的爸爸在家,大概是觉得家里实在不好谈话,就将我们带到了自己家的餐馆。在餐馆见到了该生的妈妈、小姨。我给他们介绍琳刘俊吉在校的情况,并询问了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从交谈中感觉家长虽然希望孩子好好读书,但是在管理上确是粗放型的,基本是放养状态。因为本来是准备最后一站到他家的,所以,该生并没有和我们一起回家。家访在7:45结束,该生仍然未到家。我叮嘱家长在孩子到家后给我打个电话。一直到8:45,依然未接到该生的电话。我打电话过去,得知该生依然在外玩。由此可见,家庭管理处于真空状态。
第二家
母亲在家,父亲情况不详,未追问。该生在校上课喜欢睡觉,向其母亲反馈这一情况,并询问其作息时间,得知该生极爱打游戏,睡觉很晚。经与学生、家长三方沟通,达成一致:每周周一到周六,手机手机放到,母亲那里,周日方可动用,期中考试成绩达300分以上。
第三家
家中只有80岁的老奶奶,父母去向不明,家中比较凌乱,床上堆放着很多杂物,做作业的书桌大半为一台台式电脑占据。平时能约束自己的行为,但无强烈的上进心,奶奶对孙女无约束力,平时萝卜还要担负些照顾奶奶的事情,家庭教育是真空状态。
第四家
母亲在家,父亲据说也在家,但未出来与老师见面,家庭管理中母亲外婆溺爱,有求必应,父亲粗暴,不满意,就暴打一顿,随后不再过问,该生爱打游戏,性格执拗,学习上对自己要求较低,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习能力有,也有上进的愿望,要求其周一到周六交出手机,态度比较勉强,但最终同意,约定期中考试成绩达400分后可以拿回手机。
第五家
该生是一个胆小但学习认真,方法欠缺却一直在努力的孩子。家访见到其母亲,外婆两个表弟妹,问及父亲情况未答。房屋是租住的,母亲做家政。从小母亲管教严格,造成其胆小,不善表达的情况。做作业的环境不佳,干扰较多。与家长达成共识,专门辟出一块地方,让他能安心作业。
通过对五个家庭的家访。发现我们的孩子的家庭教育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父亲的管理缺位。五个孩子家只有一家父亲在家。母亲的管理或是溺爱,或是没有方法。
对学生的要求普遍不高。
通过家访,使我感触颇多。我们只有通过家访才能了解一些隐性的问题,找出学生不良行为形成的根本原因。这样我们可以从根源着手,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同时我觉得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们的家长文化水平不高,教育孩子的方法很传统,已经不适合这个时代的要求。因此我们要加强家校的密切联系,积极指导家长,同时注重学生的个别教育,真正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育效果。<br></h3> <h3>
邹应武老师和班主任毛慧平一起走访了钟志超、皮东顺、张泰峰、张泰原几位同学。让我们一起分亨邹老师的家访随记:第一个走访的是A同学,从交谈中我能感受到她对儿子的期望,她觉得自己和孩子爸爸读的书不多,所以希望孩子能多读点书,长大后不要再像自己一样那么辛苦,孩子就是他们的希望。可是孩子好像理解不了父母生活的不易,学习的主动性并不是很强。他的母亲告诉我们,孩子是娇生惯养,导致现在有一些不好的习惯。在家访的过程中,这位母亲一再的对我们:“孩孑就交给你们两位老师了,一定要好好管教他。”
第二个去都是B同学家,他妈妈早已在家中等我们,见到我们后,就告诉我们,他俩的数学成绩不好,因为从小学没有重视他们的教育,希望老师多帮助他们。我们也向他妈妈保证,今后在学校要加强对他们的辅导,帮助他俩,争取把成绩搞上去。
最后一个去的是我们班C同学家,费劲周折才找到了他家。有一个很小的院子,一进房子,狭小,昏暗,家长很是诚惶诚恐,毛老师也关切的询问家庭状况,孩子在家里的状况,并告诉他们学校的办学方针,努力方向,对学校和老师有什么推荐和意见,家长逐渐的放松了,开始和我们自然的交流起来。他父母都在打工。一张陈旧的茶几上摆放着孩子的作业,旁边放着一个还放着馒头的盘子,一看就明白茶几即是书桌,又是饭桌。此时,我的心头涌入千般感受,总是责备他作业那么不整洁,但却没有想到他就是在这个昏暗的房间里,用心的写着每一个字,努力的学习,……
我想所有的家长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老师们的心愿和家长的心愿是一样的,就是给孩子一个跳一跳能够够得着的目标,美美的微笑、鼓励的话语,感谢老师们披星戴月的付出,让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和进步,感谢老师们的辛苦,感谢学校的努力。
<br></h3> <h3> 九一班班主任汤华老师和刘瑾、卢敏老师走访了刘少青、张家乐、刘雨轩、颜若煖、崔龙棋几位同学。让我们分享汤老师家访手记摘录:在对孩子教育方面家长反映出的共性问题有:1、尽职不够。其中有三个家庭在孩子学习上家长当着“甩手掌柜”的角色。2、忙工作为主且又不太懂如何教育孩子,只要求孩子听话即可。3、教育孩子时方法较单一,效果不明显,孩子不听话时甚至有家长对孩子放任不管。
面对家访中的问题,我只希望,在新的学期里,家长们能和我们老师一起同心协力,让学生受益,和学生们共同成长,不负时光,不负自己。
通过这次家访和家长们沟通交流后,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自己肩负责任的重大。一个孩子就是一个家庭的希望,甚至是家庭的全部。家长们放心地把孩子交给我们,我们只有全心全意、尽心尽力地把学生教会教好,才能无愧于我们人民教师的称号!教书育人,无限荣光!</h3> <h3> 上面这段视频是九年级课后服务时间,刚过7点半钟,离8点一刻开始的课后服务还有40多分钟。班主任们已进班组织学生早读。科任老师已开始检查学生背书了!学生在校时间老师们惜时如金。如果学生回家后不能好好珍惜时间,玩手机,打游戏,看电视。家长不能有效监管,老师们的辛苦付出真的是付诸东流了!<br></h3> <h3> 这是随机拍摄的九年级老师课间工作常态。有如此敬业奉献的老师,再加上家长的配合。我们的教育愿景一定能实现!</h3> <h3> 这是一个特别的教师节。我校通过“陪学生一起放学,伴学生一起回家的”家访活动。过了一个有意义的教师节。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更加坚信:家访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补充,是学校关爱学生的一种表现,也是教师与家长交换意见的重要途径。如果把一份爱心融入其中,更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通过交流,家长们也更多地了解了孩子在校情况,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孩子的优劣势,使家庭教育更有针对性,也能更好的配合老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孩子们的成长,有我们的陪伴 ! “陪学生一起放学,伴学生一起回家”的教师节家访活动已近尾声,协同育人,家校联手,任重而道远!我们一直在路上!<br></h3> <h3>给孩子最合适的教育,我们一直在努力 用心栽培,以爱滋养。助力中考,保驾护航!<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