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很久没写东西了,总感觉自己文坠笔钝的上不了大雅。n年前用了几次这个app后感觉占空间,就给删除了。</h3><h3> 关于女儿山先给大家讲个传说吧:女儿山,海拔775.2米,绵延三十里。山中有一岩洞,洞高丈余,宽丈五,长百五十丈,出口可通大夹沟扁洞,曰女儿洞,山因洞得名。相传,古时,洞前有一大榆,树如盖。树下有一户人家,姓张。张前妻亡,撇下一女。续妻屡虐之。父无奈将女栖于洞中,每日送饭。一日,父送饭于洞,不见女在,疾呼之,闻女答于山顶。父觅于顶,回声却于洞口。即返之,回声又复于山顶,忘返数次,依然如故。父大哭,三日不归。一日,父于洞内拾一花鞋,识女所也,知女非死必仙,便不再寻。曩时,有村人见两幼女不时玩耍与洞前。建国伊始,有勘矿者,见于山间两女玩耍,忽而不见。百年前,村上一马姓羊倌于洞内得一棒槌,拿回家,其不日而亡。民国时有谷荣者携一同学,穿行于洞,从扁洞而出,捡得一只花鞋,村人劝之,复送于洞内,未获其灾。</h3><h3> 关于女儿洞,在我下山后与村中老乡闲聊得知是洞中有两只鞋样水洼,是洞穿的溶洞,与传说相似,很神奇。据说有老板想开发,一直没成形,是不是和传说有关不得而知。在女儿山最高峰三百米处与山脊十字交差有向下的野路,据我和老乡交流得知女儿洞位置推算,应该是一条通向女儿洞的路,路况如何以后有机会再探。不会太理想,因为女儿山左右两边都是崖壁,陡直,有地方接近负角度。因植被繁茂没敢深探。</h3> <h3> 至于这次行动为什么选择从董家口上,不全是为了保持线路的完整性。以前曾与户外老友大叶菠萝交流过,如果从附近的一个庄园上要省去上上下下的爬升下降,节约大概两个小时时间。因为我们的车进入方向最先到达董家口村了,路过村庄集市又耽误了时间。如果去庄园遇阻再返董家口得不尝失,本来我对此图中长城的水中残楼的喜欢。便这里爬了上去。</h3> <h3> 长城保护碑,长城无论是一块碎砖那也是文物,以前爬山遇到过石头长城,虽已塌,也是城。身边有人说:这不就是破石头吗。破吗?再破也是保家护国的城墙,那是历史,你张嘴说破,可能你无知了。</h3> <h3> 黄圈中本计划的爬升起点,就是个有水塘的小庄园边,据我在山上观察,应该是弃之不用了,可以通过。我们从耗时两个小时董家口爬升了一个山头又下降到平地,就是此图中长城的哑口。在此对队中一个队友提出表扬,由于天气闷热此队友一爬升就拉了,身体不适在此下撤了。一个素质高的队友,知道不能拖累队友,山的诱惑再强还有下次机会的,山永远在那里等你!</h3><h3><br></h3> <h3> 走过了几个楼回望,我在开始爬升有点中暑先兆,然后用湿毛巾赶紧降温缓解了一下,所有很少拍照,也是用仅存的几张片抒情!</h3> <h3> 又走了一段,等队友时回望,左边是滦河。上游开采严重破坏山石结构,滦河水呈米汤色。</h3> <h3> 此山我感觉可能是磁场太强,要不就是太神。毛毛虫居然如此之大,毛毛有爱美女士之假睫毛两倍长,这要是抚摸一下,舒爽之极啊,后面有队员也能证明。如何的酸爽!</h3> <h3> 接近女儿山峰的一个楼子向窗外看,远方滦河边的村庄,历史的苍桑与现代的繁华相映。</h3> <h3> 换个窗口外是前几年失火烧过的树木。在此告诫一下:爬山不吸烟,吸烟不爬山。当然着火不是烟火引起的,你不要误会吧!如果爬山引起山火你就是自焚,因为你无处可躲,切切切记!</h3> <h3> 楼外望远处的一个敌楼。因我们是斜切过来的,没去此楼,但我在斜切时,发现此楼下好像有旧砖窑遗址。就和煜队友说让他去看看,结果这一看,吓到我了!我们在拍照楼休闲等队员,发现很多吃饭的痕迹,可能是其它队的前辈们登山到饭点了打尖了。但我分析是这里不能吃饭,因为你吃饭后马上就是爬升,身体不适。闲聊闲聊。都等冷了,也不见煜队友回来,吼,他不答。对讲机他不回,就见他在那边楼子里绕圈,打电话也应了几下不见过来。就打算找他去时,看见他出楼下来,总算放心了。我们继续前行,留两队员等煜队友。</h3> <h3> 由接近女儿山峰的楼向上望,感觉主峰就在大概五百米远,爬到了看见的主峰,前面还有一个更像主峰,继续!到了第二峰,还有第三峰。在第二峰休息时看到这奇怪的植物,结的果很神奇。</h3> <h3> 告诉自己,也自言自语,爬完第三峰说什么也吃饭,饿坏了。</h3> <h3> 行进中,相爱石</h3> <h3> 山脊,基本上都是这条线,如果你偏离了,就说明你走错了,偏离也无路可走,是崖,或是接近崖边。</h3> <h3> 看这石头好看不,刀削斧剁。下面的村庄,其实山也没多高,七百多米。</h3> <h3> 不要小看这位队友啊,这个缝隙我爬上来,试了几次,手有抓点,脚没蹬点,脚有蹬点,手没抓点。而人家轻轻巧巧就上来了😊,胖瘦的区别。</h3> <h3> 佩服,给她拍张照,谁叫她如此轻松爬上来。</h3> <h3> 前望前行路。</h3> <h3> 走过一段后,回望,队友在穿行中,如此这样的山脊石头和植被很多次绊脚。</h3> <h3> 发现了铃蓝,感觉这植物应该在高海拔才有。</h3> <h3> 看,这大蚂蚱实际比照片大。</h3> <h3> 是什么?树血?</h3> <h3> 走过了主峰,开始下降了。</h3> <h3> 下降后,对面还要上升</h3> <h3> 这能下去么?身后树上有绳索还有锁。我知道这是大叶菠萝留下,他带着几个队友七点就上山了。我们也带绳索了,可我不敢下,让户外指导领导小被来看看,能下么?小被说能下,可我真不敢,我老师在后面指导我说你下去看看。我说老师您过来看看,我可不敢下。等背绳索的队员笑面人生过来。这时后面队友说退回几米在这反方向有路。我们退回了。后来才知道还好没等绳索,因为他带的绳索才30米,根本不够,就是够了,下面还有更高的崖,那就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嘿嘿!</h3> <h3> 反方向有急下陡切路,一定要小心,找好重心,失衡就可能滑坠。在这插曲一句:很多人因为怕缺水,背了很多水。车上我说男士七瓶,女士6瓶,足够。但这句话在他们曾听经验之士告诫后是那么苍白。我选择了闭嘴。科学登山,科学饮水那是有公式的。你背负过重肯定影响你行进速度,身体平衡。喝水过多,身体出汗,盐份流失过多引起机体抽筋。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嘿嘿!🐶</h3> <h3> 回望陡降下来的山峰</h3> <h3> 后面队员陆续下降,在拍照处遇到了大叶菠萝,老友相见,红两方面军会师。</h3> <h3> 山顶是户外领导人。</h3> <h3> 爬过女儿山,又见长城墙,由于时间关系后面到铁门关还有四个楼的路程,大约三公里多,如果强行突破,肯定天会黑,而且也阴天了。小遗憾吧😊</h3> <h3> 贾庄子南沟山洞,这可不是女儿洞呦!据村里老乡说北沟比南沟好走。南沟根本就是泄洪水道。北沟是树林平缓路。在哑口楼子前面不远。</h3><h3><br></h3><h3><br></h3><h3>以此做念!题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