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也忆父亲与酒 </b></p><p class="ql-block"> ——余义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走了已有二十六年,在他每年的祭日,我都会放下手中的事情,收一收心思,呆在家中,看看书,发发呆,想起父亲,想起远去的人和事,总会有阵阵幽思…… </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父亲节,我在浏览朋友圈的时候,看到了付秀莹老师分享的随笔《父亲与酒》,细细读来,引起我内心里强烈的共鸣。笔触之细腻,用情之真切,特别是秀莹老师陪父亲喝酒的情节,更让我泪眼婆娑。父亲的那种慈爱,女儿在父母面前的那种亲昵那种孝顺和撒娇,多么相似的场景,多么相似的味道。是的,父亲与酒,酒与父亲,在我的记忆中,仿佛就是一个整体,如影随形,难以分开。 </p><p class="ql-block"> 思绪随风飘荡,我仿佛又回到了遥远的孩童时代…… </p><p class="ql-block"> 低矮的泥巴墙,麦秆铺的屋面,是我们苏北农家标准的锅屋(老家对厨房的别称),泥抹的灶台,年代久了有点油亮亮的,被烟熏的发黑的屋顶、墙壁,半空中吊着一盏晃来晃去的自制油灯。一张矮矮的小方桌上,一盘盐炒黄豆粒,一盘雪菜炒鸡蛋,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围绕着父亲坐在小桌边。记得父亲总是坐在靠墙、面朝门口的那个位置,很威严的样子。我们扶着饭碗,攥着筷子,闻着雪菜鸡蛋那香喷喷的味道,眼巴巴的等着父亲发号施令。母亲从锅台后面站起来,一边扑打身上的灰尘,一边从泥锅仓的粮食里刨出一瓶酒,放到父亲的面前,又递过来一个酒杯。父亲拿起酒瓶看了看,有稍稍的狐疑,好像发现了什么,却又什么也没说,用力地拔了白色橡皮瓶塞,给自己斟上满满的一小杯酒,然后拿起筷子,在桌子上空划了一圈说:你们都吃啊!话音未落,我们已快速的夹起一块雪菜鸡蛋,送入口中。他自己则端起酒杯头一仰,咕噜一声,酒被掀到肚里去了,我偷偷的瞧着他,酒下肚之后,他楞在那里,好像是任酒从上往下全身渗透,直到眼角有点湿润,才长长的舒了一口气,似乎一天的劳作辛苦,都随着这一口酒一口气消失的无影无踪了。连续二杯酒下肚,父亲迷着双眼,笑眯眯地看着我们狼吞虎咽的把炒鸡蛋吃的精光,才慢吞吞的夹起一颗二颗盐豆粒扔进嘴里,不紧不慢地嚼着。 </p><p class="ql-block"> 父亲好酒不贪酒,酒都是从附近的大兴街上商店里买的散酒,泗阳甲种白酒是本地众兴酒厂生产的,很便宜。他只要不出远门,几乎每天晚上都会喝几杯,不过我从来没有看到父亲喝醉过酒,他也很不喜欢喝醉酒的人。他常说,酒品如人品,喝酒要有度,点到为止,喝多了伤身体,还会误事。干了一天的农活,晚上少喝点,舒筋活血,能睡个好觉。 </p><p class="ql-block"> 也许我从小就看惯了父亲喝酒,也闻惯了酒的味道,所以,我对酒有着一种莫名的期待。 </p><p class="ql-block"> 初二年级的一个下午,我放学到家,看到锅屋的小桌上,放着刚买回来的一瓶白酒,我突然有了一种冲动,好像是一馋为快的那种冲动。看看没有人在家,我从墙上的碗洞里拿出一只高脚美人杯,那是我哥从部队回来探家的时候带回来的,塑料做的,斟上酒,杯底就会映出女明星的头像,刚流行的,也就带回来二只。我拿起酒瓶,倒了半杯酒,在鼻子前晃来晃去,闻了又闻,一股酒气从鼻孔进去,直冲头顶。我努力适应着,体会着,终于下定决心,学着父亲的样子,端起酒杯一仰脖子,咕噜一声都没有发出,酒一下子倒进肚子里去了,一种火辣辣的东西自上而下,然后又自下而上的在身体里乱窜,我一动不动的站着,有点小小的紧张,担心会不会出事。眼泪突然扑簌簌的溢出来了,随之而来的一种颤栗式的快感也传遍全身。想起父亲喝酒时候的表情,我知道没事了。我人生的第一杯酒就这么轻飘飘的经过了,与我想象的似乎有点不太一样,似乎太平淡,似乎少了点仪式感! </p><p class="ql-block"> 自那以后,每每放学回来,一有机会,我总会偷偷的喝二口,不是用高脚杯,而是直接用嘴对着酒瓶。父亲似乎有所察觉,但从没有问过。酒以前是放在桌子上,后来母亲把酒放到吊篮里,再后来就东躲西藏的了。那次父亲望着酒瓶有点狐疑,我真的很紧张,害怕他盘问起来,我担心老三说漏嘴!因为有一次我正偷喝的时候,被老三撞见了,老三好奇心重,胆子又大,非要尝一口。我骗他说:你现在小,不能喝,会变成傻瓜蛋的哦!老三半信半疑,有点不高兴,我连忙把高脚酒杯拿一只下来,到了一点水在酒杯里,杯底的女明星头像立马出来了,对着我们微微的笑,老三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p><p class="ql-block"> 还好,初三毕业后,我也享受到秀莹老师小时候一样的待遇了,正式受到父亲的邀请,吃饭前可以陪他喝二杯了!记得第一次陪父亲喝酒的那天,是个阴雨天,外面阴冷,屋里潮湿,母亲在饭桌旁边生起了火盆,柴草受潮了,在火盆里噼里啪啦的响。那天晚上,其他兄弟姊妹都出去了,我中考后没事,待在家里晃悠。像往常一样,父亲拿出酒,把自己面前的酒杯斟满,突然放了一只小酒杯给我面前,说今天陪我喝二杯吧,天气阴冷,喝二杯暖暖身子。我没有拒绝,也没有激动,平静的端起酒杯和父亲的酒杯靠了一下,然后学他的样子,一仰而尽。喝了几杯之后,父亲对我说,看你将来酒量不会小啊,男人是要能喝点酒,酒喝好了,能助事,喝多了,会误事,甚至会坏事。所以,他每次让我陪他喝酒,不准超过10杯,那个酒杯是白色的陶瓷的,很小很小的那种。今天回想起来,父亲也许早就知道我在偷喝他的酒了 。</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离家读书,只能在周末或假期回家的时候,陪父亲喝上几杯。再后来,参加工作了,在外面喝酒变成了工作的重要内容,经常是烂醉如泥,把办公室当成了家。再后来,有了女朋友,又把女朋友宿舍当成了家。父亲有时候会让去乡政府开会的村干部稍话给我,或让我回家去看看,或叮嘱我在外面少喝酒。我总是一边答应着,一边照样忙的脱不开身,忙工作也忙酒场应酬。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提上二瓶酒,邀请女朋友一起回老家去,这样父母会非常高兴,吃晚饭的时候,我自然要陪父亲喝上几杯。 </p><p class="ql-block"> 父亲苍老了许多,以前他喝酒时很少说话,现在却唠唠叨叨,一会叮嘱我,在外面工作和处事,不要把钱看的太重,家里不需要你拿钱回来的,不管什么时候,做人的底线不能丢!我这个时候总是不停的点头答应,父亲虽然识字不多,但是他非常明事理,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很执拗。记得我们小时候,生产队是谁家出工干活的人多,谁家分的粮食就多。我们家兄妹五个全部上学读书,只有父母亲出勤干活,所以分的粮食很少很少!生活不是一般的艰苦,没有钱交学费,父亲就四处去借,总想法让我们能在开学的时候正常上课。邻居都劝他说,家里这么穷还让孩子们去念书,念书有什么用?干脆让孩子们下来干活挣工分吧!这个时候他总执拗的说:穷没有根,富没有苗。穷是一时,念书是关系到孩子们一辈子的事,再穷也要让他们念书!事实证明,他是多么的有远见哦!这是他现在经常引以为自豪的事情,也是我一直很崇拜父亲的因素之一。喝着喝着,他又唠叨唠叨的对我说,陈世美不认前妻的故事听说过吗?你要给我记住,自古以来,休前妻没饭吃,对老婆不准许三心二意的,如果那样你就不要回来了!这个时候,女朋友就会感动的红着脸端起茶杯敬父亲,父亲开心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我则会故意反驳他说,现在年代不同了,年轻人想的和你们想的不一样哦!惹的父亲迷着眼睛笑骂我:不管什么年代,我是你老子,你是我儿子,儿子听老子的,这不会变吧?夫妻一条心,黄土能变金,人在做,天在看,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包公斩驸马……。父亲年龄大了,酒后一打开话匣子就刹不住,这时候,我只能傻傻的笑,同时赶紧端起酒杯敬他酒,用酒堵他嘴,父亲却不为所动,仍一边喝酒一边骂声不断,骂声很甜,酒香很淳,和在一起,像暖风拂来,酥酥的感觉。而当他醉眼朦胧的看着我的时候,我恍惚在他的眼睛里看到了我的影子,瞬间,感觉自己碎了。</p><p class="ql-block"> 父亲也有酒后发威,让我几乎落荒而逃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那是我到乡政府参加工作半年多的时候,有一天他让去乡里报账的村会计专门找到我,告诉我说,父亲让我无论如何这二天要回去一趟。那时候我还吃住在下面村里,驻村督办征收三两五钱,我看村会计很严肃的样子,知道父亲肯定是找我有事情,便请假回家了。</p><p class="ql-block"> 晚上,照例是四个小碟一瓶酒。酒已经不再是散装的众兴大曲了,而是原瓶装的洋河普曲。父亲似乎很有心事,默默喝酒不说话,又似乎在斟酌怎么说。我端着酒杯不喝,只是怔怔的望着父亲。他一杯酒喝下之后,眼睛红红的望着我。</p><p class="ql-block"> “本来不想掺和你工作上的事情,但是,人家找来了,告你状了。”</p><p class="ql-block"> 我感觉很突然,怎么把公事搅到家里来了。</p><p class="ql-block"> “谁这么无聊啊?找到您老这里来了?”</p><p class="ql-block"> “人家不急也不会找到我们家里的,听说你为了完成征收任务,指挥村里干部上农户家锯树、拉牛了?”</p><p class="ql-block"> 我像被人揪住辫子一样,望着父亲,但是我还是自觉有理。</p><p class="ql-block"> “这个我们是依法行政,自古以来欠债还钱,种地完粮、经商纳税,天经地义!”</p><p class="ql-block"> 听到我的话,父亲端起的酒杯又重重的落在桌子上,筷子都被震落到地上了,眼睛睁的大大的,像要突出来一样,直直的望着我,那气势似乎要对我动手。也许用酒杯砸我,也许用菜碟砸我。我正想站起来逃跑,妈妈端着饭碗坐过来,对着父亲说“好好说嘛,好好说嘛,孩子也有自己的难处,你把道理对他说清楚”。</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目光瞬间又柔和下来,望着我不说话,但是很动情。</p><p class="ql-block"> “儿子,你知道吗?我们家最困难的时候,是你们兄弟姊妹都去上学念书的时候,家里因为借债到期没钱还,几个债主上门,牵猪、拉羊、锯树,还要拆我们房子,屋里屋外围满了看热闹的人,你老子我都要给人跪下了,也没有用。儿子,你知道那个时候,我是多么憋屈多么无地自容吗?你现在到好了,也在做逼债的事情。不同的是,你是扛着政府的旗号,是代表老百姓的政府在逼老百姓的债啊。”</p><p class="ql-block">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老百姓有困难交不起,你要上门了解,掌握实际情况,如果家庭情况确实特殊,要向乡领导汇报,给他们一点回旋余地。要将自心比人心,谁有毛愿意装秃子呢?”</p><p class="ql-block"> 我只觉得耳朵发热发烫,我曾经听姐姐说过我们家被债主上门逼债的事情,还是我们小时候的事了,听说了父亲那个时候的狼狈、落魄和无助。姐姐比我大,懂事早一些,那次逼债事情过后,她怎么也不去上学了,她坚持下来帮父母一起做活。听了父亲的话,我好像被人突然当头棒喝,一下子清醒过来了。</p><p class="ql-block"> “我明天回到驻的村里,一定去困难户家里了解一下,如果确实困难,我向乡里汇报,争取点政策。”</p><p class="ql-block"> 父亲听到这个话,脸色慢慢转晴,面带微笑,端起酒杯对我说。“这个就对了,古人都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种红薯,来,爷俩走一杯。”小屋里又传出父亲爽心的笑声,我先前还是提着的心也放下来了。爷俩又像从前一样,你来我去的,一杯接着一杯。父亲也渐渐的迷糊起来,不停的乐呵呵的傻笑。骂声也多了起来,骂里有笑,笑里有骂,笑声里充溢着酒香,充溢着如山的父爱。笑骂声里,我又被融化了。那天晚上,我第一次看到父亲喝醉了酒。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往日的温馨已成追忆,一切都已过去,很久很远。一切又像在眼前,很亲很近。思念父亲,更思念父亲对我的唠叨和叮嘱,还有陪父亲喝酒的那种感觉。情深似酒,愈久弥香,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h3>儿子敬的饺子味道真好!😄</h3> <p class="ql-block">忘了吗?小时候送你上学,经常在水电南路这个小饭摊<span style="font-size:18px;">就萝卜干</span>喝五粮液稀饭、吃鸡蛋饼呢😊</p> <p class="ql-block">著名作家付秀莹老师2017年来泗阳采风并参加第二届“荣浩”杯全国微型小说大赛颁奖仪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