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五十年前的1968年夏季,北京二龙路学校六六届初三年级的23名同学风华正茂,集体来到了地处中苏边境的黑龙江虎林858农场,投身加入了屯垦戍边的时代洪流。 整整五十年后的2018年,以他们为主体的同学亲友一行12人,激情不减,又组成回访团,毅然踏上了"畅游黑龙江,回访北大荒"之旅。这其中既有北大荒的战友同学8人,更有情投意合的没有到过黑龙江的同学2人,还有荒友的亲属2人。</h1><h1> 从8月11日开始的13天行程里,这群平均68.5岁的"中年人",精神饱满地参与其中。回访了青年时代为之奋斗过的北大荒,参加了858农场组织的全部知青活动,会见了久别的亲人战友,感受了农场的巨大变化和发展。随之畅游了黑龙江全境的著名景区。黑龙江省前五名的大城市"哈齐牡佳大"全部走到;省内五个国家5A级风景区中去了四个;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黑龙江有十座,我们踏足了七个。自己设计路线精密组织,北大荒旅行社亲情服务配合。全程安全行车三千多公里,一共游览了34个景点,包括增加或重复去的景点及历史故地6个。极大地满足了知青故地重游的怀旧心理。我们火车加汽车,回访加联欢,参观加旅游。大家兴趣高昂,界江国境口岸,下水攀山,坐船上岛,登塔爬飞机,采摘寻旧址,逛街加采购。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团友之间亲密互助,同学情感得到升华。</h1><h1> 魂牵梦绕北大荒、半世情缘黑龙江。可以说,这是有生之年难得的同学团队之旅,是一次史无前例、近乎完美的壮行。我们以此致敬走过的历史、以此祭奠逝去的青春。也为我们今年"投身社会五十年纪念"的系列活动画上完美句号!</h1><h3><br></h3><h3></h3> <h1><font color="#ed2308">D1-8月11日,集合出发。</font></h1> <h3> 同<span style="font-size: 17px;">学们冒雨在北京站</span><span style="font-size: 17px;">欢聚重逢。</span></h3> <h3> 立此存照,开始我们里程碑式的行程。</h3> <h1><font color="#ed2308">D2-8月12日,哈尔滨全天游览。</font></h1> <h3> 8月12日一早,到达新建的哈尔滨西站。</h3> <h3>1,美丽辽阔的松花江畔,让克服了家庭重重困难后走出来的宋华同学心情放飞。宋华毕业后进入公交系统,退休后尽全力照顾家人。这次参团实属不易!</h3> <h3>2,松花江新旧铁路江桥。</h3><h3>老江桥,沙俄1900年修建中东铁路时建成,是松花江第一座桥。全长1051米,有19孔。1962年大修。历经百余年沧桑,2016年停用。目前做为旅游观光著名景点。</h3> <h3>3,参观中东铁路印象馆。</h3> <h3> 在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英雄的"黄继光"号机车前,团友集体激情留影。</h3> <h3>4,哈尔滨的标志--松花江防洪纪念塔。</h3> <h3>5,乘坐松花江跨江索道,登上江北太阳岛。</h3><h3>杨燕星同学在高空缆车里兴奋的拍照。<br></h3> <h3> 太阳岛上的俄罗斯风情小镇。</h3> <h3>6,游览国家5A级风景区之一的哈尔滨太阳岛公园。<br></h3> <h3>7,增加的景点哈尔滨大剧院,在蓝天下熠熠生辉,让我们充分领略了现代派的艺术建筑的风格。</h3> <h3> 两位组织者与哈尔滨地陪导游李丹丹在太阳岛景区人工瀑布前。</h3> <h3> 美女们美美地在美景的前面拍照,心里也很美。</h3> <h3> 天好景美心情佳,团友们兴奋不已。</h3> <h3> 浑身散发着艺术气息的侯桂霞同学在艺术殿堂前翩翩起舞。</h3><h3> 她虽然没有下过乡,但特别理解北大荒同学的怀旧情感。这次积极报名参加了赴黑龙江的旅游回访活动。</h3> <h3>8,游览哈尔滨著名的步行商业街--中央大街。朱金健同学在此与回访团全体顺利会合。</h3> <h3>9,品尝地方名点---俄罗斯马迭尔冰棍。</h3> <h3>10,游逛在中央大街上的俄罗斯风情土特产商店里,俩美女在俄罗斯套娃前美从心生,洋溢在脸。</h3> <h1><font color="#ed2308">D3-8月13日,赴牡丹江镜泊湖。</font></h1> <h3> 旅途中的汽车里,团友们欢声笑语,情绪高昂。</h3> <h3> 途中休息区,朱金健带领同学们练习准备在联欢晚会上表演的舞蹈节目。</h3> <h3> 到了!牡丹江镜泊湖。我们游览的第二个国家5A级风景区。</h3> <h3>11,美丽的镜泊湖吊水楼瀑布。</h3> <h3> 镜泊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地质公园。</h3> <h3>12,船游镜泊湖中的两位充满艺术范儿的同学侯桂霞和朱金健。</h3> <h1><font color="#ed2308">D4-8月14日,游览密山兴凯湖后,赶到虎林八五八农场。</font></h1> <h3>13,密山当壁镇,在最早开发的兵团43团瞻仰"王震将军率师开发北大荒纪念碑"和"北大荒开发纪念馆"。</h3><h3>右侧第一人为北大荒旅行社的司机门吉明师傅,一路上对我们照顾有加,已经亲如一家人。</h3> <h3> 七名当年一起奔赴北大荒的二龙路学校六六届初三同学,在这有历史意义的纪念碑前合影留念。</h3> <h3> 在北大荒开发建设纪念馆前拍照纪念吧!回想到五十年前积极报名加入北大荒建设兵团的情节,心里充满了豪情。</h3> <h3>14,兴凯湖畔的七仙女下凡了!</h3> <h3> 车啊,你快点跑! 心啊,你慢点跳! 朝思暮想的八五八就要快到了! 我们激动的心怎能不砰砰地跳。</h3> <h3> 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我们的第二故乡---八五八农场,我们到了!</h3> <h3> 我们七个人是同学,我们又是知青,我们更是北大荒的战友!</h3> <h3> 入住在八五八农场宽敞明亮、充满南国风情的千岛林景区接待中心。</h3> <h1><font color="#ed2308">D5--D6,8月15-16日,八五八农场知青节隆重开幕!五十周年纪念活动进行的热烈、完美、圆满! 我们回访团也穿插进行了各种旅游参观,回访活动。</font></h1> <h3> 以北京二龙路学校知青回访的名义组团报到签字。这是各连队组团以外的唯一集体组团单位。</h3> <h3> 领取组委会发放的服装及标牌。</h3><h3> 我们服装上的活动标志,都是组委会志愿者自己设计制作的。<br></h3> <h3> 1968年7月8号,同一列火车来到虎林八五八农场的二龙路学校66届初三年级的23名同学,这次回访来了7名。其中马京魁(左2)随着组委会宣传队提前来到农场。五十年后的今天,他特在会场外与同学合影,留作珍贵纪念。</h3> <h3> 8月15日当晚,农场党委欢迎知青的宴会盛况空前,360多名回访的知青荒友盛情参加。</h3> <h3> 这是农场宣传部拍照的,喜笑颜开的二龙路学校组团,在宴会餐桌上的合影。</h3> <h3> 豪情美,酒当水,酒仙对瓶吹。千杯不醉,巾帼不让须眉。</h3><h3> ----团友朱金健同学在宴会上豪情万丈,激情满怀。</h3> <h3> 8月16日下午,八五八农场隆重的知青节开幕式及演出活动主题词。</h3> <h3> 坐在知青席头排的我们学校组团成员。</h3> <h3> 我们自己编写的回忆录文集《岁月飘过六十年》,被活动组委会赠送给农场党委。书中有18篇回忆文章描写了同学在北大荒农场的奋斗经历。</h3><h3>耿小南等代表同学将书赠给工程一连。<br></h3> <h3> 农场党委赠送给回访知青的纪念品。</h3> <h3> 8月16日晚,篝火联欢晚会的最后,放起了焰火礼花。两天来的纪念活动达到最高潮,取得圆满成功。在农场和知青中取得巨大反响。</h3> <h1><font color="#ed2308">我们眼中的八五八农场面貌及景点。</font></h1> <h3> 蓝天白云下的农场场部现代化建筑。</h3> <h3> 宽阔美丽的农场场部广场景色。</h3> <h3> 农场夜景下仍然流恋忘返的团队同学宋华和孙哲。</h3> <h3> 在八五八农场期间我们的团餐单间。</h3> <h3>15,初探八五八农场水稻田的万亩大地号。</h3> <h3>16,早已经耳熟能详的,今日终得一见的八五八农场著名的旅游景点,国家3A级的"千岛林湿地"风景区。尽管天气阴暗,但看到过去的穆棱河已变为如此生态完好的保护区,也感到耳目一新。</h3> <h3> 乘船游览八五八"千岛林湿地"风景区的四个美女。</h3> <h3>17,心旷神怡地登上千岛林湿地的观景台。</h3> <h3>18,农场的商品房小区"乌苏里别苑"丝毫不亚于大城市中的高档别墅,已经成为参观景点。</h3> <h3>19,虎林市对俄罗斯边境贸易唯一的口岸---吉祥口岸。</h3> <h3>20,八五八农场境内与俄罗斯接壤的界江--乌苏里江,我们当年与苏修当局的武装炮艇冲突的战场。现在平静了,在界碑前合影依然心潮澎湃。</h3> <h3> 四名水利队的荒友寻找故地的踪影。竟然在荒草中看到一台早已报废的老式东方红推土机。回想当年工作的经历,四人兴奋地象看到了宝贝似的登了上去。</h3> <h3> 我当年在修配厂,就是从修理这种拖拉机底盘开始。少年所学,至死不忘。到现在闭着眼回想都可以全部拆卸。也曾经开着它几个月的翻地耙地。站在上边,激情感慨油然而生。</h3> <h3> 到八五八农场老职工自家地里采摘的无公害绿色食品,久违了的原味,真甜呀!连吃带拿,真馋呀!贪心到吃不了拿不动。</h3> <h1><font color="#ed2308">D7-8月17日,告别八五八,从虎头到八五三农场。</font></h1> <h3>21,一早,绝好的天气。司机门师傅充分理解知青的心情,绕路再走858万亩大地号,不留遗憾地重新拍照。蓝天红衣绿地,形成鲜明的色彩。再见了!我们的八五八农场!</h3> <h3>22,8月17日,团队继续开始黑龙江旅游活动。首先到达"侵华日军虎头要塞遗址"参观。虎头要塞,二战中日军的战略要塞之一,1945年8月26日,在激战二十多天后,被苏联红军攻克,歼灭日军两千多人。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后一战的终结地。也成为我们必到的景点。</h3> <h3> 虎林市虎头镇,当年中苏冲突两国边防部队唯一联络地。在界江乌苏里江边,在对岸异国前,在蓝天白云下,再次留影纪念这次难以忘怀的国境线之旅。</h3> <h3>23,乌苏里江起点标志石碑,由郭颂题写。</h3><h3>乌苏里江由发源于中国 的松阿察河和发源于 俄罗斯的伊曼河在虎头镇汇合而成,虎头是 乌苏里江的起点。乌苏里江流经虎林段202公里,向北流至抚远岛与黑龙江合流,直入太平洋,全长905公里。</h3> <h3>24,8月17日下午,在江边久等之后,我们终于登上了当年举世闻名的珍宝岛!珍宝岛对在虎林的兵团战士来讲是心中的圣地。她差点成为中苏大战的导火索。现在既有边防部队驻守,又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h3> <h1><font color="#ed2308">D8-8月18日,从八五三到佳木斯。参观北大荒系统的两大特色展览园,和佳木斯知青纪念碑。</font></h1> <h3>25,途径友谊农场万亩良田,水稻玉米分路两侧。这种一马平川的农田气势只有在北大荒国营农场才有,才可以发挥现代大机具的优势。这是三3班的团友同学耿小南杨燕星合影留念。</h3> <h3> 万亩良田前的三1班六名团友同学。</h3> <h3>26,号称"天下第一场"的中捷友谊农场区域内的"北大荒农机博览园"气势磅礴,是迄今为止世界规模最大的农机展览中心,也是国家4A级景区。是北大荒六十多年来农机发展史的缩影。</h3> <h3> 当年的车长耿小南,终于在这里找到了自己所驾驶过的完全一样的车型---斯大林80绞盘式推土机,激动地跳上车去亲吻拍照。这种情感,没有经历过这种岁月磨砺的人是体会不到的。</h3> <h3>26,来到了隶属于东北农垦总局的"北大荒通用航空公司"参观,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农林专业航空公司。目前有十多种型号的飞机262架。</h3> <h3> 为北大荒的发展自豪,在飞机前合个影。</h3> <h3>27,佳木斯市,知青广场纪念碑。</h3> <h3> 流经佳木斯地段的松花江畔,美丽的夕阳晚景。</h3> <h1><font color="#ed2308">D9-8月19日,伊春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国家5A级风景区之三。</font></h1> <h3> 在习近平主席2016年来这里视察的地方,我们也留个影。</h3> <h3> 原始森林里生长了数百年的原始红松。<br></h3> <h3> 难得一见如此粗壮的白桦树。 难得一聚如此情深的荒友们。</h3> <h3> 三位策划组织这次活动的同学,发扬北大荒精神,跨过障碍,勇攀高峰,登上了近二十米高的瞭望台,遥看茫茫林海。。<br></h3> <h3> 伊春新区,秀丽的郊野风光下,无意中抓拍到的"有意"场面。</h3> <h1><font color="#ed2308">D10-D11,8月20-21日,国家5A级风景区之四----黑龙江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font></h1> <h3> 几天来,有幸与组委会志愿者组成的旅游团队一直路程相同地在一起,真是格外高兴。</h3> <h3> 数万年前火山喷发后形成的石海。</h3> <h3>29,在攀登上古火山"老黑山"山顶后,团友同学在火山口的兴奋之举。</h3> <h3>30,龙门石寨景区大门口。</h3><h3>从五大连池的湖面游船上观看远处的黑火山。<br></h3> <h3>31,五大连池景区中的世界著名冷矿泉观光区---北饮泉的大门入口。</h3> <h3> 旅行团里的两个"老外"。是指的同学以外的两个家属。俩人一个幽默一个老实,一个天津一个河南,一个健谈一个蔫儿,各有各的性格。不知谁叫起的外号儿:大乖二乖,给团队里带来了不少欢笑的谈资和乐趣。于是谐音延展,转为:大拐二拐,大怪二怪,大蒯二蒯,大款二款,大傻二傻……,最后竟然"大骗二骗"都出来了。旅途中成了大家离不开的玩笑话题。</h3><h3> 右上:赵苓芳和她的老伴儿二乖高峰。一路上互相操心,风趣幽默。<br></h3><h3> 右下:黄彩琴和她的老伴儿大乖许晨海。一路上互相照顾,恩爱有加。<br></h3> <h3>32,到达了齐齐哈尔市区,努力争取晚饭前的宝贵时间,赶到了齐齐哈尔老火车站。老站是中国人设计,日本侵占时修建,到现在近百年仍然屹立。想当年团队同学黄彩琴赴北大荒,赵苓芳工作,俩人奔波往来,都在这个老火车站中转上下,留下来极深的情结。这次到此一览,圆了她们寻梦的心愿。</h3> <h1><font color="#ed2308">D12-8月22日,天气晴好。齐齐哈尔扎龙湿地--大庆--哈尔滨。这是最紧张、最劳累的最后一天行程。扎龙放鹤的兴奋之后,在去大庆途中,侯桂霞同学再次出现状况,司机师傅和多名同学亲切照顾。在紧密的组织和大家的配合下,终于按时顺利返回哈尔滨,完成全部行程。</font></h1> <h3>33,扎龙自然保护区,国家5A级风景区之四。面积两千多平方公里。一个女孩、一首深情怀念的歌、还有那丹顶鹤,名扬海外。吸引着各地游客,每天四次放飞的表演,加上绝美的蓝天和广袤的芦苇荡,让我们收获了极大满足。</h3> <h3> 再留个影在心里吧,扎龙丹顶鹤!还有那美丽的自然风光!</h3> <h3>34,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王进喜,我们时代的工人阶级代表,我们心目中崇拜的英雄和榜样。尽管时间紧迫我们没有细参观,但铁人精神早已融入我们的血液和骨髓,融入我们的人生。</h3> <h3> 畅游绕行了黑龙江一圈的11天后,我们又回到了哈尔滨,晚上即将登车返回北京。</h3> <h3> 告别了!哈尔滨西站,告别了!美丽的黑龙江。十多天的激情之旅,我们拼下来啦。(抓拍完这张入站口前候车进站的镜头后不一会儿,耿小南就晕倒呕吐了)</h3> <h1><font color="#ed2308">D13-8月23日,圆满结束,返回北京。</font></h1> <h3> 孙哲:我回来啦! 感谢上天有眼,让我九十多岁的父母平安无事,让我年幼的外孙健健康康。使我在途中时刻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来。现在我可以去应付任何变故了! 我们这个团队中,象我一样负担的可不止一个,宋华、侯桂霞、还有杨燕星,都是回到家就要立刻上岗的人。说句心里话,我感激和难忘这次活动,我感恩为此付出的所有人!</h3> <h1><font color="#ed2308">我们团队九名同学的风彩!</font></h1> <h3> 朱金健</h3> <h3> 侯桂霞</h3> <h3> 宋 华</h3> <h3> 杨燕星</h3> <h3> 黄彩琴</h3> <h3> 赵苓芳</h3> <h3> 孙 哲</h3> <h3> 耿小南</h3> <h3> 高 林</h3> <h1><font color="#ed2308">编后的感言</font></h1> <h3> 从踏上858农场的那一刻开始,我们就心潮澎湃激动难平。虽然旧貌荡然无存,但是荒友同学们仍如数家珍一般。无论语气还是目光,都流露出对这一方热土的依恋和想往。回来多天以后,团队同学仍沉浸在兴奋中,感受回味。
整整十三天,每天高强度的行程和参观旅游活动,靠的是不老的童心和火一般的激情。 </h3><h3> 难忘黑土地!<br></h3><h3> 难忘同学情!
难忘心中永存的八五八!
难忘这次的北大荒回访!</h3><h3> 难忘大美黑龙江之行!
闫少吾同学也是当年同去的荒友,这回因为身体原因没能同行。用他首发的一段灼灼真言,权当做我们的结束语吧:
“人当了一回知青,就像土烧成了陶,永远不会回到那土的状态。既便后来破成了碎片,但永远区别于土,每一个颗粒依然坚硬,依然散发着特殊的光彩!其间的差距,就是一场火的历炼。”
纪念上山下乡、投身社会五十周年!<br></h3><h3><br></h3><h3>文字照片编辑:高 林</h3><h3>背景音乐提供:刘小玉 (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主题曲)</h3><h3> 二零一八年九月三日草拟完成</h3><h3> 二零一八年九月十日修订补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