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2018年8月18日至11月17日山西地质博物馆举办</span>《地球瑰宝——中国地质博物馆百年精品展》,这是<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中国地质博物馆首次与地方地质博物馆联合办展的成果。</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span></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中国地质博物馆成立于1916年,是中国人自己创建的第一个公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共收藏地质标本二十余万件。2016年,中国地质博物馆建馆100周年之际特举办了这个</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地球瑰宝——中国地质博物馆百年精品展》,现在百年精品来到山西与广大朋友见面。</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span></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本次展览</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本展览共分为</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三个部分,分别是:</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精美矿物、多彩宝石、神奇化石。参展的</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一百多件精品,涵盖了地球科学的各个方面,不仅是大自然的精华,也是地球母亲赋予人类的最宝贵的财富。</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span></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span></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h3> <h3>下面我们开始参观展览的第一部分——精美矿物。</h3><h3><br></h3><h3>矿物是自然作用中形成的天然固态单质或化合物,在一定的物理化学条件下稳定存在,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最基本单位。截至2017年5月,国际矿物协会共审核发布的矿物种类有5256种,其中我国公开报道产出的矿物种数量近900种。</h3><h3><br></h3><h3>矿物标本作为地质,历史地学研究的见证物是一种特殊的不可再生资源。</h3> <h3>在博物馆门口陈列着一块巨大的水晶单体——“水晶王”,它堪称中国地质博物馆珍藏的镇馆之宝。<br></h3><h3><br></h3><h3>晶体发育完好,体型硕大,晶体高1.7米,最大宽度1.7米,厚1.0米,重达3.5吨。“水晶王”外观看起来像一座晶莹剔透的金字塔,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大的 一块水晶单体。<br></h3><h3><br></h3><h3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这块水晶产自我国江苏省东海县, 1958年,<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毛泽东主席曾做过指示,要保护好这一旷世奇石。于是,它来到了中国地质博物馆广场并珍藏至今,成为了中国地质博物馆的一大镇馆之宝。</span></h3> <h3>镜铁矿、水晶</h3> <h3>闪锌矿、水晶</h3> <h3>烟色水晶</h3> <h3>重晶石</h3><h3><br></h3><h3>这款重晶石标本产自云南大理。重晶石化学式硫酸钡。重晶石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是中国出口优势矿产品之一,广泛应用于石油、钡化工等领域。</h3> <h3>钼铅矿
</h3><h3><br></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钼[1](mù)为人体及动植物必须的微量元素。人体各种组织都含钼,在人体内总量为9mg,肝、肾中含量最高。</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span></h3><h3>面前这个硕大的晶洞是钼铅矿,它是提取钼的重要的来源,也是常见的钼矿物。</h3><h3><br></h3><h3>其颜色发红是由于含有钨。钼铅矿的橘红色特别艳丽夺目,强劲火烈的色彩是钼铅矿的灵魂。<br></h3><h3><br></h3> <h3>方解石</h3><h3>
方解石成分碳酸钙,是一种分布很广的矿物。<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敲击方解石可以得到很多方形碎块,故名方解石。</span></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br></span></h3><h3>不同的矿物通常会形成不同的晶形,而同一种矿物,因为温度压力的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晶形。方解石的晶体形状更是多种多样。</h3><h3><br></h3> <h3>萤石、石英<br></h3> <h3>萤石</h3><h3>
萤石也叫氟石,化学式氟化钙。工业上主要用于冶金助溶剂,无色透明质地完好的萤石晶体是很好的光学材料,可制作高品质的光学镜头。</h3><h3><br></h3><h3>由于萤石独特的晶体结构,造就了色彩斑斓、形态优美的视觉效果,深得专业博物馆、矿物晶体爱好者的青睐。<br></h3> <h3>萤石</h3> <h3>孔雀石</h3><h3><br></h3><h3>孔雀石又名石绿。孔雀石一般为绿色,但色调变化较大,从暗绿、鲜绿到白色。孔雀石产于铜矿的氧化带,大量产出时可练铜。</h3><h3><br></h3><h3>质纯色美的孔雀石可作装饰品及艺术品。在中国古代,孔雀石常作为金属器的镶嵌物,也作为绿色颜料广泛应用。在很多壁画中,比如敦煌莫高窟壁画都是用孔雀石做的颜料画祥云以及植物的叶子。</h3> <h3>孔雀石</h3> <h3>辉沸石、鱼眼石</h3> <h3>方解石、黄铁矿</h3> <h3>圆片状的是方解石,中心有金色光芒的是黄铁矿。</h3> <h3>萤石</h3> <h3>毒砂</h3><h3>
这块标本叫做毒砂,中国旧称白砒石,可从中制取砒霜。敲击时发出蒜臭味,灼烧后有磁性。<br></h3> <h3>萤石、方解石</h3> <h3> 石榴石、水晶</h3> <h3>长石、云母、重晶石、水晶</h3> <h3>赛黄晶</h3><h3>
这块巨大的标本叫做赛黄晶,之所以叫赛黄晶是因为它的形态跟黄晶非常相似,当然此黄晶非彼黄金。</h3><h3><br></h3><h3>宝石级的赛黄晶被誉为是钻石的替代者,这是因为宝石级的赛黄晶是非常少见的。<br></h3> <h3>沸石</h3><h3>
沸石是在灼烧时会产生沸腾现象。全世界已发现天然沸石80多种。天然沸石是一种新兴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部门,并且它的用途还在不断地开拓。<br></h3> <h3>孔雀石</h3> <h3>电气石</h3><h3><br></h3><h3>这款黑色的矿物标本叫做电气石,是一种硼硅酸盐,又称托马林、碧玺。由于具有热电性及压电性容易因静电效应而带电,故而得名。</h3><h3><br></h3><h3>电器石可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其复杂的成分导致其颜色非常丰富,几乎覆盖了整个色系,被称为落入人间的彩虹🌈。</h3><h3><br></h3><h3>当下,碧玺与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海蓝宝石等具有天然色彩的宝石💎归为彩色宝石的范畴,深受大众的喜爱。</h3> <h3>展厅的第二部分——多彩宝石</h3><h3><br></h3><h3>宝石,珠宝玉石的简称,分为天然宝石和天然玉石,可谓矿物中的精华。</h3><h3><br></h3><h3>世界公认的“四大珍贵宝石”钻石、红宝石、蓝宝石和祖母绿,在本次展览中,你都可以目睹其芳容。<br></h3> <h3>天河石</h3><h3>
这块硕大的天河石标本像刀切一样平整的表面是天然形成的,令人赞叹。</h3><h3><br></h3><h3>天河石又称“亚马逊石”,多产自巴西亚马逊一带。品相好的天河石与翡翠非常相似。天河石有明显的特征,就是具有绿色和白色格子色斑,且闪光。这是与翡翠的根本区别。</h3><h3><br></h3><h3>天河石可被用做戒面或雕刻品。</h3> <h3>钻石</h3><h3>
钻石是指宝石级金刚石,由碳结晶而成的单晶体矿物。其中,彩色钻石💎备受世人追捧。</h3><h3><br></h3><h3>钻石既洁白无瑕、晶莹剔透,又色彩缤纷、璀璨闪烁,还坚不可摧、不可征服,被誉为“宝石之王”和“硬度之王”。</h3><h3>钻石是一种产量非常稀少的物质,既使在钻石比较丰富的矿山上,也要平均每开采三吨多矿石,才能获得不足一克拉钻石(一克拉等于0.2克)。所以它很珍贵!</h3><h3>同时,钻石也具有耐久的性质(钻石的硬度达到10),有一句广告语是这样说的: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h3><h3><br></h3><h3>在欧美传说中,钻石被作为四月生辰石,还是结婚60周年纪念石,象征无敌、干净、纯洁和永恒爱情。<br></h3> <h3>方柱石猫眼</h3><h3>
猫眼是什么?很多人认为它是一种宝石名称,没错的确如此,是有一种宝石叫做猫眼石,但猫眼这个词还会贯穿在别的很多宝石的名字里。是不是听到这里又有点晕了?其实按照宝石学的说法,猫眼是一种特殊光学效应的代名词,又称为猫眼效应。猫眼效应是宝石内部一些平行排列的长条、针状的包裹体,受光照影响,从宝石外部看如同一条细眯眯的猫眼。</h3><h3>
这块中国地质博物馆藏品来自斯里兰卡,是目前已知最大的方柱石猫眼。<br></h3> <h3>来自世界各地的祖母绿</h3> <h3>祖母绿</h3><h3>
祖母绿是世界公认的四大珍贵宝石之一,它与海蓝宝、摩根石和金绿柱石等都是矿物大家族中绿柱石族的成员。</h3><h3><br></h3><h3>绿柱石是铍铝硅酸盐矿物。纯净的绿柱石通常为无色,当含有不同的致色元素时,可呈现出各种不同的颜色。</h3><h3>
在绿柱石类宝石的迷人世界里,祖母绿因含三价铬(ge)或三价钒,放射出翠绿色光芒,是绿柱石族群中最珍贵的宝石品种,享有绿色宝石之王的美称。</h3><h3>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参展的祖母绿系列标本数量众多、品质优良,国内罕见。</h3> <h3>祖母绿</h3> <h3>他们都属于绿柱石家族,是祖母绿的兄弟姐妹。</h3> <h3>红绿柱石</h3><h3><br></h3><h3>含三价锰的红色绿柱石,十分罕见,发现于美国。<br></h3> <h3>摩根石</h3><h3><br></h3><h3>摩根石因含二价锰或锂呈现出令人心动的粉红色;<br></h3> <h3>海蓝宝</h3><h3><br></h3><h3>海蓝宝石因含二价铁闪耀着如海水般的碧蓝色;<br></h3> <h3>海蓝宝</h3> <h3>海蓝宝</h3> <h3>金绿柱石</h3><h3><br></h3><h3>黄色绿柱石包括金绿柱石,因含二价铁和三价铁而产生柠檬黄至金黄或绿黄色。<br></h3> <h3>金绿柱石</h3> <h3>金绿柱石</h3><h3><br></h3> <h3>展厅第三部分——神奇化石。</h3><h3><br></h3><h3>人类文明史之前的地球生物世界,现在我们虽然无法看到,但是我们可以去读他留下的一种特殊文字,这就是化石。</h3><h3><br></h3><h3>化石是指保存在岩层中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遗体、生命活动的遗迹、生物成因的残留有机分子,是人类打开古代生物世界大门的一把钥匙。</h3><h3><br></h3><h3>通过化石,我们可以穿越时空,了解古代生物的样子,推断他们生活的环境、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等。</h3> <h3>中华龙鸟(模型)<br></h3><h3><br></h3><h3>1996年,中国地质博物馆时任馆长季强在研究一块来自辽宁的化石标本时,发现其骨骼形态与一种小型恐龙相似,但又具有羽毛,命名为“原始中华龙鸟”。</h3><h3><br></h3><h3>中华龙鸟最吸引人的是它类似羽毛的丝状结构,它们分布于标本的头后方、手臂、颈部、背部、以及尾巴上下侧,呈现波浪般的整体外廓,显示七相当柔软。在显微镜下看,发现边缘较黑、内部较亮,表明它是中空的,这种结构类似现代鸟类的羽毛。</h3><h3>
中华龙鸟是世界上发现的第一个带羽毛恐龙,它同时具有恐龙和鸟的部分特征。</h3><h3><br></h3><h3>中华龙鸟的研究命名,为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首次提供了有力证据。其发现被誉为“20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br></h3> <h3>潜穴化石</h3><h3>
潜穴属于遗迹化石。是动物挖掘的洞穴被砂填充后形成了铸模。</h3><h3><br></h3><h3>这是我国三叠纪发现的第一处四足动物潜穴,是三个潜穴的集合体,大的叠覆在两个小潜穴之上。大潜穴简单,两侧密布抓痕;小潜穴保存了部分通道以及居住室,表面抓痕不明显。</h3><h3><br></h3><h3>推测大潜穴是肯氏兽幼体挖掘形成,小潜穴可能是中国颌兽或前棱蜥挖掘的。<br></h3> <h3>石千峰龙头骨化石</h3><h3>
2015年,山西地质博物馆在保德县发现了大规模集群埋藏的锯齿龙化石。包括近乎完整的头骨及大量头后骨骼,将对系统研究中国锯齿龙类提供充分物质基础。<br></h3> <h3>蜥脚类股骨化石</h3><h3>
这是一块巨型蜥脚类的股骨化石,发现于山西省大同。</h3><h3>股骨标本总体粗壮、长直。该股骨保存长度为0.96米,近端最宽为0.57米,据此可算出股骨完整长度至少在1.6米以上,该蜥脚类恐龙体长远大于同时期的不寻常华北龙,可能超过30米。</h3> <h3>王氏鳄骨骼化石</h3><h3>
择义王氏鳄生活于三叠纪中期,分类位置上属于主龙形类,虽然以“鳄”命名,但它其实是比恐龙和鳄类更为原始的爬行动物。</h3><h3><br></h3><h3>2013年,山西地质博物馆在榆社三叠系采集到这块包括了完整头后骨骼的新标本,不仅可以帮助明确“择义王氏鳄”的有效性,也为该属种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更多信息。<br></h3> <h3>北京人头盖骨化石</h3><h3><br></h3><h3>1929年,著名科学家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首次发现了“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震惊世界。</h3><h3><br></h3><h3>“北京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把最早的人类化石历史从距今不到10万年推至距今50万年,被学术界誉为“古人类研究史中最为动人的发现之一”。</h3><h3><br></h3><h3>由于其原件已丢失,最早的复制品就代替了真品,在科研和科普教育中发挥着作用。<br></h3> <h3>猛犸象象牙化石</h3> <h3>猛犸象
位于序厅的巨型猛犸象化石来自西伯利亚。它生活在480万年到4000年前的欧亚大陆北部和美洲大陆北部。</h3><h3><br></h3><h3>猛犸象身高体壮,最大的个体身高可达4米~5米,体重达到6~8吨。为了适应北半球北部冰期的严寒环境,猛犸象身上披着金、红棕、灰褐色的细密长毛,皮肤具有极厚的脂肪层,厚度最厚可达9厘米。<br></h3> <h3>恐龙胚胎化石</h3><h3><br></h3><h3>这窝含有胚胎的恐龙蛋是2011年通过外交途径从美国追索回来的。</h3><h3><br></h3><h3>它的原产地是江西赣州,是窃蛋龙类的蛋🥚,时代为白垩纪,共计22枚呈放射状排布。其中19枚蛋中含有恐龙胚胎的骨骼。</h3><h3><br></h3><h3>很显然,这些小窃蛋龙在即将破壳🐣而出时,因为突然的自然灾害被集体掩埋,最终无缘来到这个世界。然而幸运的是,这些小恐龙胚胎在有形生命终止后并没有化为尘土,而是以化石的形式成功“穿越”到了几千万年后的二十一世纪与我们见面,像来自六千五百万年前的使者带来更多白垩纪的信息……</h3><h3><br></h3><h3>自然神奇!造物神奇!</h3><h3>敬畏生命!敬畏自然!🙏🙏🙏</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