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海印记一一古城古街!古刹古塔!

石润居

<h3>文字/石润居</h3><h3>图片/石润居(五六图网络)</h3><h3><br></h3><h3>应友之邀,有幸能在临海市停留两天,除与友人豪饮美酒,品尝美食,更重要的还是漫游了这座城的美景。虽已归程多日,但脑子里那城那景那人总还历历在目,看来还得用美文把这座城聊聊、写写,以了心愿!</h3><h3> 一一题记</h3> <h3>  <b>临海印记一一古城古街!古刹古塔!</b></h3><h3><br></h3><h3>临海市位于浙江省沿海中部,隶属于台州市管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唐以后一直是台州府治。上世纪九十年代,台州撤地建市时从临海搬迁至椒江。临海拥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素有“小邹鲁”和“文化之邦”的美誉,形成了名城、名人、名迹、名特“四名”之城。正所谓"千年台州府,满城文化人"!</h3> <h3>一个"古"字是我对临海最深的印记。古城古街、古寺古塔,讲述了这座古城的历史故事,传承了这座古城的历史文化,印刻了这座古城的性格基因!</h3> <h3>  临海古城始建于晋,扩建于隋唐。古城最著名的景点是台州府城墙,又称江南长城、江南八达岭,全长六千余米,现存五千余米。东起揽胜门,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于山岩陡峭间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依山就势,俯视大江。</h3> <h3>临海古城墙是中国最早采用砖石全面包砌技术的古城墙,它所保留的历史信息最完整,据说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保留完好的建于元朝之前的古城。它具有防洪和御敌的双重功效。</h3> <h3>  真正让“江南长城”名扬天下的,是戚继光的修城运动。在浙任职期间,戚继光在金华义乌及台州一带招募了一支特别能战的“戚家军”。当时,台州倭患严重,为了加强防御,戚将军亲自设计和指挥固城工程,工匠们采用统一的建筑标准,将城墙增高加宽加固,城墙两侧以石条为基座,砖石包砌到顶,增高了城堞,统一了垛口高度,更是创造性地建造了空心敌楼。</h3><h3><br></h3><h3>浙江沿海倭寇平息后,戚继光带领"戚家军"到北方任职防御,为抵御关外之敌,以"台州经验"重修明长城,据说现存的北方明代长城就是依江南古城墙为样本而修建。</h3><h3><br></h3><h3><br></h3><h3><br></h3><h3><br></h3> <h3>从古砖的烧制和砌墙技法来看,古城墙既透出北方长城的雄伟粗矿,更看出古城墙特有的精细技法、精湛技艺!</h3> <h3>站在古城墙高处俯瞰,灵江之水从连绵的山峰中自西向东奔流而下,绕过古城墙西、南两侧,画出了一道柔美的弧线,最终汇入东海。多少古今事一去不复返!多少豪杰情一墙来见证!<br></h3> <h3>紫阳街是临海市第一古街,是千年古城的缩影。该古街南端紧连着古城墙,南北走向,古朴素雅,全长一千余米,现保存保护完好,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br></h3> <h3>在明清时期,紫阳街是台州最为繁华的一条商业街。街道是青石板路,两旁都是木门板的店铺,二三层的榫卯木结构楼房,临街并排而建,门窗雕工精美,或喜字型,或祥云、蝙蝠、牡丹等图案,寓意吉祥平安。端头或每户隔墙是用青砖立砌而成,是为空心砖墙,我想当时古人一是为节约材料,二是为了防"火烧连营",起隔火墙作用。房檐向外沿伸一米左右,起遮阳挡雨之效。<br></h3> <h3>百年老店岑震元、同受和、聚丰园等招牌与古街交相辉映、相得益彰。<br></h3> <h3>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岭根带编、永利木杆秤和省非遗临海剪纸传人一一张秀娟剪纸艺术馆等传统艺术和工艺,与古街相依为命、相互依存。王天顺海苔饼或马蹄酥大概是游人必买必尝必带的特色小点。<br></h3> <h3>曾经的人民银行台州支行旧址,应该是当时古街最为豪华建筑,虽历经风雨和时代变迁,但从中还能透出繁华落尽之后的古朴之美!</h3> <h3>漫步三个多小时的古街,己是近午时一点钟,友人早已在白塔桥饭店订了餐位,快过午时店内依然热闹非凡,这里既是游人用餐之地,也是当地人最喜欢来的饭店,此饭店也是临海目前唯一的一家国营饭店,每日按时开关门,按量供应食客,吃的均时当地各类名小吃,既有各种小海鲜,也有各类小炒。</h3> <h3>印象最深的就是一道叫"蛋清羊尾"小吃,虽名称里有羊尾,其实跟羊尾巴没有半毛钱关系,它是用甜的红豆沙外裹鸡蛋清油炸而成,外酥内甜,绵香可口,只是形似而已。这就像临海还有一道小吃"麦虾"一样,麦虾形似虾而无虾,只是当地面食的一种。临海一带的面食品种繁多,如大馄饨、大春卷、手拉面、手扞面、烧饼、麦虾和馒头等等,当地人爱面食绝不比北方人差,这与大多数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不同,这也许是台州人性格与浙江其他地方人性格有其独特之故吧!</h3> <h3>龙兴寺历为台州之首寺。寺始建于唐神龙元年(705年),初名中兴,后为龙兴。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市区的灵江之畔,巾子山麓,古城墙内,是日本佛教天台宗的重要发祥地,自唐以来,成为中日佛教文化交流之重要场所。龙兴寺是佛教天台宗重要活动场所,历史悠久,对天台宗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h3> <h3>古寺占地15亩,寺庙仿唐建筑,天井放生池是用全汉白玉砌成,四周长有4棵有上百年的古樟树、古银杏树,大雄宝殿供奉的是紫铜塑的主佛三世尊,大殿两旁矗立着十六罗汉。极乐净土院内报恩堂坐有从日本国运来的最澄大师、道邃大师的二尊坐像,钟楼的一口钟重达6吨。</h3> <h3>千佛塔又名多宝塔,俗称瘌头塔,是寺内的标志性建筑,是临海现在最为高大的古塔,也是浙江仅存的二座元塔之一。佛塔共七级六面,砖木混砌楼阁式,其内中空,单壁筒状结构。塔高约30米。始建于唐天宝三年(744年),重建于元代。<br></h3><h3><br></h3><h3><br></h3> <h3>此塔最大的看点和价值应是塔身上装饰总数多达千尊的佛像砖,佛砖做工精细,烧制精湛,古朴庄重,形态各异,造型优美,栩栩如生,至今保存完好,此乃实属罕见,真为古人的技艺和工艺拍手叫绝。</h3> <h3>一座古城,一条古街,一座古刹和一座古塔,记忆了多少人生的悲欢离合,记录了多少人们的生产生活,记住了多少人间的恩怨情仇!</h3><h3> </h3><h3><br></h3> <h3>临海古城也正以它特有的古朴、精致、安逸与现代的时尚、潮流和科技有机融合,展现江南小城特有的风貌,住在时光里的人们应该是幸福的!<br></h3> <h3>古城古街和古刹古塔文化是临海古城的印记,它承载着这座古城的文明,更是这座古城的灵魂。<br></h3><h3>台州府的迁徙,也许迁出了更美好未来,迁出了更广阔天地,迁出了更大的希望,但迁不走的是它的过去,它的历史,它的文化和它曾经的辉煌!<br></h3><h3><br></h3><h3>愿小城宜居居业更宜人!</h3><h3><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jhvdtrd?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在时光里感怀友情!</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i7ec3go?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nbsp;</span>那桥!那路!</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