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蜿蜒曲折的淮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淮河儿女。他们当中有许多以淮河湿地为资源,祖祖辈辈以养鹅为生活的牧鹅人家。他们的生存状况如何?有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作者用了十数年的时间跟踪拍摄了胡汉江一家的牧鹅历程。不仅用相机记录了他家的喜怒哀乐,记录了胡家薪火相传的故事,还记录了淮河牧鹅人最朴实的家国情怀。</h3> <h3><br></h3><h3>
1蜿蜒曲折的淮河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淮河牧鹅人。拍摄时间2012年10月6日
</h3> <h3>
<br></h3> <h3>
2胡汉江老汉就是其中的一家。拍摄时间2012<br></h3> <h3>
3大儿胡立兵、二儿胡立冬以及两个儿媳是牧鹅的主要劳力。拍摄时间2011.5.14
<br></h3> <h3>
4老伴张氏,则负责烧火做饭洗衣服。她家也是牧鹅世家。他们是因鹅结缘。拍摄时间2007.3.12<br></h3> <h3>
5进出柳树滩的道路是泥泞的,趟河涉水则是家常便饭。一家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世无争的原生态生活。拍摄时间2007.5.25
<br></h3> <h3>
6 春天来了,小鹅破壳而出。襁褓中的雏鹅沐浴着春天的第一缕阳光。拍摄时间2014.03.15
<br></h3> <h3>
7夏季是淮河行洪的季节,鹅栏要根据淮河的水位及时调整水栏的位置。拍摄时间20150715
<br></h3> <h3>
8中秋以后,一部分体质健壮的鹅将被留下来作为繁衍后代的种鹅。拍摄时间2016.09.21
<br></h3> <h3>
9 初冬,种鹅陆续进入了产蛋的高峰期。整个季节是牧鹅人收获的季节。牧鹅人开心地笑了!拍摄时间2014.01.19<br></h3> <h3>
10大规模的养殖使得胡汉江老汉感到力不从心,毕竟他已经年过古稀了。他迫切地希望孙子胡书云能助他一臂之力。拍摄时间2015.09.21
<br></h3> <h3>
11令胡老汉幸慰的是在外打工孙子胡书云经过艰难的决择,终于接过了他的牧鹅杆。拍摄时间2014.05.31
<br></h3> <h3>
12小胡的加入,使得胡家的养殖规模一下就扩大了一倍,达到了一万余只。拍摄时间2013.11.12<br></h3> <h3>
13九零后的胡书云的加盟,不仅是劳动力的增加。也给胡家的养鹅事业带来了新的活力。2015.07.15
<br></h3> <h3>
14 为了减少养殖对淮河的污染,小胡提议改外湖的自然放养为围栏养殖。拍摄时间2016.07.24
<br></h3> <h3>
15温室育雏,大大提前了成鹅的出栏期。拍摄时间2018.02.21
<br></h3> <h3>
16定期防疫,确保成活率。拍摄时间2018.02.26
<br></h3> <h3>
17饲料从千里之外的宁夏调进;肉鹅不仅供应县内市场,还远销江浙沪;种蛋和雏鹅则是从安徽代炕代孵。拍摄时间2016.08.13
<br></h3> <h3>
18 这些,都得益于互联网+。拍摄时间2017.07.28.<br></h3> <h3>
19老鹅出栏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淮河就这样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牧鹅人。拍摄时间2014.01.19
<br></h3> <h3>
20这是辛苦换来的血汗钱。当问及他们一家辛辛苦苦能有多少收入!主人笑而不答。拍摄时间2014.01.19
<br></h3> <h3>
21鹅粪便对水体的污染是显而易见的,淮河需要休养生息。面对沉重的话题,胡家茫然了。除了养鹅,他们还能干什么呢?拍摄时间2018.07.25
<br></h3> <h3>
22水环境大检查了。本来准备作为种鹅饲养的鹅子都提前处理了。鹅场没有了昔日的喧嚣。老两口丢不下对养鹅的那份情节。在鹅场里种起了蔬菜以打发时光。拍摄时间2018.07.25<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