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伦敦的博物馆众多,据说有200多座。因为距离我们住地很近,华莱士收藏馆就成为我们到伦敦后参观的第一个博物馆。<br></h3><h3> 华莱士收藏馆是世界上最大的以一个家族的藏品为展品的博物馆。收藏馆本身也是当年这个家族的豪宅。馆内藏品都是英国名门富豪哈特福德家族 ( Hertford family) 五代的积累,特别是第四代侯爵和他的私生子理查·华莱士爵士的收藏。华莱士爵士1890年去世后,他的遗孀华莱士夫人于1897年将全部藏品连同这座豪宅无偿捐赠给了国家。</h3> <h3> 华莱士收藏馆很有特色。第一感觉就是 精美、优雅、华贵。收藏馆的楼房原本是贵族豪宅,一共三层,约30个房间。所有房间,包括起居室、早餐室、正餐室、客厅等等,依然按照当时的用途展示,而5500多件各种艺术珍品就做为装饰品布置在每个房间中。另外,华莱士收藏馆展品的展出方式也不同于一般的博物馆,而是完全按照当时的生活场景生活环境作为装饰物,步入其中,让人感觉好像一下子进入到了当时的贵族生活圈。</h3><h3> 华莱士收藏馆秉承了英国博物馆免费参观的传统,可以免费参观,并且室内也没有围栏什么的,人们可以近距离欣赏和拍摄那些稀世珍品,参观者如果累了,还可以在室内的沙发上休息,这些都是非常美好难得的。</h3><h3></h3> <h3> 华莱士收藏馆的藏品极其珍贵。 二十几个展厅,集中展出了大规模的十七十八世纪艺术精品,尤以绘画、兵器盔甲、瓷器及家具等为重点。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的绘画作品最为有名,其中又以17和18世纪的法国、荷兰的经典名作为亮点。倒如,布歇为法王路易十五的情人蓬皮杜夫人所作的肖像画《蓬皮杜夫人》、弗拉戈纳尔的经典之作《秋千》、鲁本斯的《十字架上的基督》、哈尔斯的《笑脸骑士》等,都收藏于此。</h3> <h3> 这是17世纪荷兰画家哈尔斯的《微笑的骑士》(1624)。画中的人是谁至今还不清楚,画中骑士到底笑没笑,也说法不一。有人认为骑士那两撇向上翘起的胡子给观众微笑的感觉,其实并没有笑。也有人说骑士非常傲慢,轻蔑地笑着。弗朗茨·哈尔斯以较低的视角画出骑士自鸣得意的姿势,让观众印象深刻。骑士衣服的华丽更是被画家在画布上表现的淋漓尽致,蕾丝的精美轻薄,袖子上绣花针线的走向和衣料的质地及一排排的金属扣子都宛如实物。这是巴洛克风格最出彩的肖像画之一。</h3> <h3> 法国画家布歇所作的法王路易十五的情人蓬皮杜夫人肖像画《蓬皮杜夫人》,堪称洛可可时代的杰出代表之作。布歇让画中人好象出现在舞台追光中,戏剧舞台背景、做作的造型、异国情调和浮华,使蓬皮杜夫人看上去更加美丽优雅,楚楚动人。<br></h3> <h3> 弗拉戈纳尔的木板油画《秋千》创作于1766年。少女在荡秋千时,故意抬起腿扔出鞋子,裙子掀起的地方正对着左下角的年轻男子。画家还在左边画了代表爱情的丘比特的雕像,让鞋子飞向雕像。 画家主要使用绿色和蓝色,这使女孩的粉色连衣裙,在树木和树叶间脱颖而出。 一个老男人在推她,另一个年轻男人在凝视着她。甚至有一只狗兴奋地吠叫 (右下角)。 整个画面表现出的就是典型的充满享乐和爱欲的洛可可时代。这幅画之所以经典,是将爱、性、大自然,完美地融为一体,是那个时代空虚的贵族生活最好的写照。当然,这样的生活必定不会长久,不到30年时间,1789年就爆发了法国大革命。</h3> <h3> 这是18世纪法国路易十四国王肖像画(1760)。巨幅画中尽显国王和王后才能拥有或携带的某些物品,表明他们是统治者。在画中可以看到只能属于国王或女王的王冠和权扙、红色天鹅绒丶富贵厚重的面料、貂皮长袍,这些有特定含义的特殊标志。<br></h3> <h3> 这是19世纪初英格兰画家托马斯.劳伦斯的乔治四世国王肖像画(1822)。画面中英国国王乔治四世很随意地坐着看着我们,他把一封信放在一边,好像我们刚刚走进来一样,并发现他正在读它。虽然他没有佩戴王冠或者带着路易国王那样的权杖,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说他是国王。事实上,这幅画背后还隐藏了一个故事,我还没有完全明白,留在下次再说吧。</h3> <h3> 这是19世纪英格兰画家托马斯.苏利的维多丽亚女王画像(1838)。维多利亚女王统治时期从1837年到1901年,长达63年。画中展示了维多利亚女王的年轻美貌以及许多国王特有的东西,如华丽的红色天鹅绒、貂皮长袍、背景中的柱子,以及宝座和王冠(画中有两个王冠)。这时她还没有举行仪式被正式加冕,但已被画做了女王。据说,在得知自己即将登基王位几个小时后,她即召集了枢密院及内阁成员和国务大臣的会议,当时她方滿18岁,她雍容华贵的气度惊艳了全场官员。
由此也可以看出,法国洛可可轻松、轻佻、华丽、精致的风格,也深刻影响到19世纪风靡英国贵族的肖像画。<br></h3> <h3> 馆内收藏的反映重大事件和生活场景的画作也是件件精美。17世纪荷兰画家詹斯坦的《欢乐的小酒馆》(1674年)。这幅画给人感觉每个人都在小酒馆玩得很开心。画中众多人物有老人,年轻人,男人,女人和孩子,人们在跳舞,在争论。一个孩子在喂猫吃食。一个女人怀抱婴儿用她的双手在祈祷,一个风笛手和一个小提琴手,一群人正在喝酒唱歌。门口支撑着拐杖。而那个坐在右边的人,正盯着我们微笑的看。整幅画面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非常生动逼真。</h3> <h3> 华莱士收藏馆的所有展品都是令人震撼的精品珍品 。比如在一楼至二楼楼梯的墙上对称悬挂的就是布歇著名的两幅巨幅油画《日出》和《日落》。而在餐厅里摆放的那些金银瓷器餐具更与王室里的毫无二制。难怪英国女王也会专程来这里参观呢!</h3> <h3> 巨幅油画《日出》和《日落》,画的是太阳神阿波罗每天早晨都要驾着他的战车,离开他的爱人,像初生的太阳从东方升起,白天跨过苍穹,给世界带来光明;夜晚落日沉入波涛,又回到爱人身边。画面上海浪滔天,人物都是全裸或者半裸的。</h3><h3> 洛可可风格的绘画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反映了路易十五时代社会享乐、奢华以及爱欲交织的风气,画面华丽精致、甜腻温柔、纤细典雅、柔和秀美。弗朗索瓦·布歇这些气势宏大的油画作品,可以说将洛可可风格发挥到了极至。<br></h3> <h3> 我非常喜欢挂在一楼大厅右侧墙上的这副埃德温.兰德塞尔画的巨幅油画《阿拉伯帐篷》(约1865-66)。埃德温·兰德塞尔因其动物画而闻名,他是维多利亚女王最喜欢的画家之一。
画中有许多异国情调的物品,如东方地毯,烟斗和熏香,以及几乎全部表面是柔软的织物或动物毛皮。每对动物都互相依偎在一起,静静地躺在帐篷里,仿佛正在照顾彼此。这只白色的母马照顾着她的棕色小马驹,小马驹脖子靠在母亲的肚子上,张望着帐篷外发生的事情。两只灰狗依偎在舒适的皮毛上,看起来像是可抚摸它的地毯。猴子在头顶上的棕榈叶上放松地观望……。整幅画面形象生动逼真,细腻精致,给人以安静温暖的感觉。很难想象如果他们被打扰会发生什么?
这幅画可能是华莱士收藏馆最贵的购买之一,1878年购买时几乎超过50万英镑,想想今天该会升值多少钱呢!可见理查德先生一定非常喜欢它!<br></h3> <h3> 哈特福德家族对法国瓷器的热爱近于疯狂,藏有名贵瓷器上千件。均为十八世纪法国最有名的皇家瓷器 塞弗尔瓷器。建厂于1740年的法国塞弗尔(Sèvres)瓷器作为一家专门为法国王室生产高档瓷器的法国皇家瓷厂,在当时由于有着路易十五为首的王室人员支持,始终汇集大批顶级的艺术家、设计师。塞弗尔瓷器采用大量的洛可可风,展现法国特有的华丽风格,也因此引领了整个欧洲大陆的风潮,至今仍是欧洲陶瓷界的领导者。塞弗尔瓷厂的产品闻名世界,为王族、贵族和收藏家所购买和珍藏,法国总统常用其产品作为礼物赠送国宾。<br></h3> <h3> 细看这些瓷器,每一件都富丽堂皇,光彩夺目。无论是器型、釉色、图案和装饰都不惜工本的追求靓丽奢华。华莱士收藏馆里的名贵瓷器精致的釉面以帝王蓝釉为主,装饰和器型极其优雅,都有奢侈的黄金涂层,浓重的釉色与中间清雅的绘画相得益彰。它们与高端大气、精致无比的包金镶嵌的柜子、满墙的世界名画及叹为观止的艺术品放在一起,无疑更加富丽堂皇。<br></h3> <h3> 这件瓷器极富特色,类似中国的文房四宝。它是路易十五送给他女儿的礼物。右边的地球仪里装着墨水,左边的地球仪仔细看有许多小孔,里面装着银色的沙子,用来吸干信纸上的墨水。中间皇冠里是海绵,用来擦笔尖,还有一个铃铛。<br></h3> <h3> 这一件16世纪的法国瓷盘非常罕见,它的独特在于它上面的动物,有一条蛇在它上面滑行,两只黑色的小龙虾用钳子掠过,还有一只蜥蜴,一只绿色的青蛙和一些鱼。他们都与叶子和贝壳一起设置在这个瓷盘上。瓷盘釉色均匀鲜艳,动物形象逼真,可以想象它的制作难度。</h3> <h3> 这一套餐具在白金汉宫女王也有一套。据说,早些年女王来此馆参观,看到这些放在陈列柜里的碟子碗,对馆长说:“在我家里可是真拿它们用餐的哦。”<br></h3> <h3> 特别要说一下这两件产自中国的“金瓯永固”杯。乾隆年制的“金瓯永固”金杯被认为是北京故宫小型珍品类的镇馆之宝,是“中国乃至世界金银器史上的巅峰之作”,“难得一见的无价之宝”。目前己知全世界仅有四个“金瓯永固”杯。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分别藏有一件,而在华莱士收藏馆就有两件,且这两件的保存完好程度远胜于前两个。真是令人惊叹不已啊!</h3> <h3> “金瓯永固”,寓意大清的疆土、政权永固。“金瓯永固杯”是清代皇帝每年元旦举行开笔仪式时专用的酒杯。每当元旦子时,清帝在养心殿明窗,把“金瓯永固”杯放在紫檀长案上,把屠苏酒注入杯内,亲燃“玉烛长调”烛台蜡烛,提起毛笔,书写祈求江山社稷平安永固的吉语,所以“金瓯永固”杯也被清代皇帝视为珍贵的祖传器物。
据记载,乾隆皇帝对“金瓯永固杯”的制作十分重视,不仅要领用内库的黄金、珍珠、宝石等珍贵材料,而且在制作过程中的每道工序之前都要先精细地画图样呈览,经皇帝过目批准后才能承做。制作过程中又再三修改,直至皇帝十分满意方可。<br></h3> <h3> 馆内还收藏有亚洲及欧洲十七十八世纪保存完美、数量惊人的兵器和战服,长枪短炮、刀剑盾牌 、兵器盔甲,种类之多、收藏之全是罕见的。<br></h3> <h3>15世纪德国的战马和骑士盔甲(1480年),可说是精美绝伦。</h3> <h3>16世纪英格兰的盔甲(1587),上面铸刻的纹饰及人物都精致无比。</h3> <h3> 这件盔甲叫做“一万个钉子的外套”,很有特点。它来自印度西部的拉贾斯坦邦。它不像许多盔甲那样由金属制成,而是由多层面料和镶嵌的小黄铜钉组成。织物盔甲可以帮助穿着者更好地在移动的同时进行战斗。其实这套盔甲也有金属板,它们保护心脏,胃,膝盖和肘部。这种织物盔甲当时在印度很受欢迎,它避免了金属盔甲在阳光暴晒下变得很热而烧伤佩戴者。</h3> <h3>刀剑上的装饰,也是极尽精美奢华。</h3> <h3> 华莱士博物馆收藏的家具也是典型的洛可可风格,具有纤巧精致、柔和繁复、华丽造作、曲线及不对称等特点,极尽华美。<br></h3> <h3> 收藏馆里的家具件件精美,现在有很多人喜欢的法式家具,历代经典代表都可以在这里看到。其中最著名的是这个柜子,完美诠释了在家具装饰艺术上的洛可可风格。它是为路易十五的新卧室定做的。整个柜子没有一片直木头。美妙的曲线体现了法国人的诗意和浪漫。柜子上面的大理石原來是粉色的,为的是配合路易十五床的顏色。易主后换成了黑色大理石。相传路易十五行将就木时,就躺着这个柜子旁边,当时柜子上点着蜡烛,蜡烛光被柜子的包金花纹反射出来,路易十五看到后大惊失色,以为是地狱之火,然后颓然而逝。后来他儿子搬进来后,就把这个柜子扫地出门。几经转手,最后落到了这里。<br></h3> <h3> 以下是一些家具的细节,真是精致无比,美仑美奂。<br></h3> <h3> 华莱士收藏馆内各个房间的大小钟表都在正常行走着,发出"滴滴答答”的声音。这些钟表都是十八、十九世纪法国最杰出的代表,也是收藏馆明文规定一定要展出的展品。一是因为藏馆在钟声环绕下有一种独特的氛围,另外也提醒游览者这个藏馆有别于其他静态的博物馆,极富历史感。<br></h3> <h3> 在众多的钟表中,最神奇的是这个巨大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天文座钟,是路易十五时期一个银行家订做的。它极尽繁文缛节之能事,体现了当时钟表艺术登峰造极的品味。这个钟不仅能告诉你格林威治时间,还有根据太阳运行测量的太阳时,同时指明天际黄道带系统(星座运行轨迹),年月日,北半球任何一个地方的时间,月球的年龄,和每天日月在天上的具体位置。(最下面的两个镜面,左边看太阳的位置,到了夜晚,看右边月亮的位置。)据说,巴黎凡尔赛宫里也有这样一个座钟,是钟表匠为路易十五做的,花了12年时间才完成。<br></h3> <h3> 在流光溢彩之中,穿过精美的家居布置,漫步在一幅幅杰作前,体会在法国之外欣赏到最为完整的法国绘画、陶瓷、家居、兵器等18世纪洛可可艺术收藏品的欣喜。可以说,华莱士收藏馆浓缩了法国一个世纪的艺术精髓。<br></h3> <h3> 华莱士收藏馆每个展厅布置的都煞费苦心,各式的水晶灯在镜子的反光下熠熠生辉,精工细作的家俱瓷器搭配得恰到好处。 所有房间从顶到地都是用的真丝墙布,颜色各异,富丽堂皇。置身其中,顿觉时光倒流,在流光溢彩之中,穿过精美的家居布置,被一幅幅杰作包裹,着实体会了一番藏家当年生活中的雍容以及雅致。</h3> <h3> 二楼楼梯上的栏杆原是路易十五时期皇家银行大楼的内饰,上面有"L"代表路易十五,太阳花周围的"S"和"C"代表国王。栏杆饰有水果的我们常有见到,但左下角的金币和纸钞就很是不凡。能从银行大楼里买下来安在自家私宅中,收藏家的气魄和任性可见一斑。<br></h3> <h3> 展馆室内及户外收藏的雕塑艺术品也很有特色,充满洛可可风格。</h3> <h3> 进入博物馆,踏着豪化的红毯,在衣着优雅如同管家的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似乎穿越时空,进入了某一个贵族的家中做客。这间以十七和十八世纪的法国、荷兰和弗兰德斯的经典名作为亮点的博物馆,完美展示了十八世纪英国绅士的生活,而那些经典的藏品又浓缩了法国一个世纪的艺术精髓,真是一种难得美好的感官享受。<br></h3> <h3> 一些好像学生的参观者在展室里席地而坐,感受着当年贵族的生活环境和艺术氛围。这种情景,在其他博物馆是绝不可能的。</h3> <h3> 华莱士收藏馆只有6名专业收藏品负责人,其他工作人员也不多。他们穿着优雅讲究,不但引导帮助参观者,还为参观者解答讲解馆藏艺术品,好像当年的贵族管家,工作非常认真负责。这位老奶奶,已经70多岁了,仍然在博物馆工作。当她得知我们来自中国,还热情的与我们合影留念。</h3> <h3> 走出华莱士收藏馆,感慨很多。在伦敦闹市区中,竟有这么一个伦敦最美最有特色的小型博物馆,虽说面积不是很大,藏品也只有大英博物馆的万分之一,但件件是精品,有的甚至是绝世珍品,看后让人感到震撼。难怪女王也喜欢要来这里参观呢!</h3><h3> 在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17和18世纪欧洲的艺术珍品,还可以了解感受到18世纪英国和法国贵族的生活,看到收藏家所处时代生活和审美。徜徉在这样美好的环境之中,令人仿佛有穿越到了三四百年前欧洲贵族生活圈的感觉。 </h3><h3> 华莱士收藏馆的独特,不仅因为所有展品都极其精美、极端繁复、极尽奢华、不可复制,件件是珍品,而且博物馆是封闭收藏(close collection),已经不会再有新的藏品收入,只是平时会有临时展览。它又秉承英国博物馆免费参观的优良传统,并且在展室内还可以拍照,这也是非常难得独特之处。当然,参观者也必须拥有一定的素质,不能随便用手去触摸那些艺术珍品。<br></h3><h3></h3><h3> 作为个人和家族,能够收藏如此大量的艺术精品,除了有强大财力保障外,也体现说明了几代收藏者的审美眼光和胆识。而100多年前主人把全部收藏(包括豪宅)无偿捐献给国家,更显示了华莱士夫人及家族的博大胸怀。</h3><h3> 我想,来过华莱士收藏馆的中国人不很多,应该介绍给更多的人了解它。这里不但有欧洲的艺术精品,还有我们国家的绝世珍宝啊!</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