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第1天:打卡报道</h3> <h3>第2天</h3><h3>忙了好长一段时间,昨晚第一次在罗老师的直播现场听课。听课的时候也很累啊!</h3><h3> 今天早起,全身好僵硬,做了一节轮瑜伽,吃了儿子带回来的鲜花饼,顾不得洗漱,开始写字了。每天早晚都要各花半小时在自己的脸上,突然羡慕起男同胞来,他们每天可以多写一小时的字。</h3><h3> 第一遍篇完全不在状态,墨多了,纸洇了,字体结构差偏差太大了,线条质感太松散了,再写一遍。</h3><h3> 第二遍再来心静下来,果然好多了,第一个字居然写出了汗水,太阳突然照射到我的书桌上,心里面一高兴,义和直写反了,直的一丨,还长出了胡子。</h3><h3> 今天感受到要,要提高线条的质感,就是要中锋行笔,如果没有中锋行笔,线条就会显得松散。青牛师兄,给出的原碑的大小,正好和老师给出的格子的大小接近,写起来 总觉施展不开,我把毛边纸叠成了,3×4,站起来写,眼睛的视觉一下子开阔了很多,每个笔画的运行都没有死角了。</h3><h3> 今天的工作都在下午和晚上, 上午写完字,心情愉悦,突然有想说话的冲动 。</h3><h3> 谢谢围观我的字的师兄们,谢谢你们点赞,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我对这个课程充满了期待😄 </h3><h3> 坚持写字,坚持打卡,一年后再看今天相信必然是另一番天地。</h3><h3> 感谢罗老师,感恩遇见!</h3> <h3>第3天</h3><h3>加画框加到第五个,程序就闪退,不让加了。为什么呢?</h3> <h3>第4天</h3><h3>每天12个字也不错<br></h3> <h3>第5天</h3><h3>师兄们,两个字互换部分后,还是字吗?看来今天是太累了,八个字吧,且这八个字明天要重写。😅 😅 😅</h3> <h3>第6天</h3><h3>每天都有很low得点。今天墨调稀了!圆转完全转不过来!怎么还花了呢?有几个地方该肿了。但过程还是很享受的!静静的,灵静的。尤其写完后,精神愉悦!</h3> <h3>第7天</h3><h3>清水润笔,纸巾吸去多余的水,慢慢调墨,叠好纸,先在小页纸上试试笔墨浓淡,练练笔画,感觉和笔熟悉了亲近了,开始写整张纸!停听着毛笔哥哥的点评和讲解,轻柔藏锋,收笔,稳定运行!两个小时很快过去!完成作业。一种胜利✌ 的心情😊</h3> <h3>第8天</h3><h3>咸字的丿写平了,思字的左弧写细了,悠的左侧小短丿写直了,长字最后一笔写的和前面分离了,追字右侧两口写低了……分字有侧一捺和左侧并不对称,它有点竖的味道,我写的和左侧对称,失去了原有的味道。欢迎小伙伴们找问题,给建议。👏 👏 👏</h3> <h3>第9天</h3><h3>早晨能写字,心情特别好!今天一个小时就写完了,速度提高了?</h3><h3>依然特别细心的藏锋,运笔,收。尤其下笔时,真是千般温柔,稍微多一点点力,笔尖就会像刺猬的毛一样刺出来。</h3><h3>我现在字帖放的较远,观察后爱与一笔到位,再写下一笔,慢慢读贴就带着记忆,不用边看边写,对结构的认识更清晰了,每次写完一个字,复盘都能清晰的看到自己的问题。👍</h3> <h3>第10天</h3><h3>拆书,拍照,找不同。今天的字太复杂了😓 古字下面宽了,始字右边斜了,无写窄了,万数下面散了。</h3> <h3>第11天</h3><h3>昨天没写好的今天再写!</h3> <h3>第12天</h3><h3>太阳又跑到我房间了,做好一切准备,收拾好心情,开工!</h3> <h3>第13天</h3><h3>给我的长丰羊毫一个大大的盘子,别让笔觉得憋屈。</h3><h3>三天不练手生,笔画松散,哪是甚么玉柱,分明是草柱!</h3> <h3>第14天</h3><h3>糖葫芦呀糖葫芦,你好吃吗?</h3> <h3>第15天</h3><h3>愉快的一天,写了36个字,学霸们都写三遍了,第一遍胜利在即!
今天的糖葫芦好吃些了!<br></h3> <h3>第16天</h3><h3>通临完一遍,值得庆贺!<br></h3><h3>胡乱提款</h3><h3>接下来往哪里努力呢?</h3> <h3>第17天</h3><h3>新的墨,新的纸,新的笔,新的一遍,巧合了!一切都是新的!<br></h3> <h3>第18天</h3><h3>今天给我的字在墙上安了家。希望在写字的路上走的更远。</h3><h3>半生熟的纸搞洇,格子太小,笔太大,就是把字塞进而已,这样写没有意义吧!换枝小的笔!</h3> <h3>第19天</h3><h3>写吧!默默的。</h3> <h3>第20天</h3><h3>浓淡合适的墨,大小合适的格子和笔,努力掌控笔画的运行,一点都不能和草率,真是磨练人的心性!</h3> <h3>第21天</h3><h3>写完第一排,就不想写第二排,怕出差错,终于写到原大,每个字大致测量了一下长和宽,定了基调再写,果然靠谱!以前不明白临帖还有测量,测量过了才知眼睛有时候很不靠谱,启功先生也有做过这样测量!😄 😄 😄最合适的格子大小10*15,后知后觉呀!<br></h3> <h3>第22天</h3><h3>换一种纸,六尺屏毛边纸。不够静心,想训练章法!</h3> <h3>第23天</h3><h3>还是控制力不够,下的功夫不够!</h3> <h3>第24天</h3><h3>今天就结束这个碑吧!想着要结束,越写越快,终于结束了。心里想着《石鼓文》想着吴昌硕,再也写不下去∠(`ω´*)<br></h3> <h3>和原碑相比,差距非常巨大,还差一个创作提升的过程。但是这个碑写久了是让人很抓狂。过一段时间再来一遍应该会有不同的感觉!循序渐进的提升吧!</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