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夏加格达奇筑路营七连十八战友寻梦之旅

金柏芳

<h1>  快乐的东北之行——忆青春 兴安岭寻梦之旅,虽然已经完美落幕,但激动的心情却久久难以平静,为了能记住这美好而又短暂的11天旅途生活,分享感动,特编此美篇,以飨各位战友。</h1><h3><br></h3> <h1><b>8月5日 第一天</b></h1><h1> 早上4点来钟就醒了,起床归纳,简单早餐后,就直奔接送车始发站——秦望大酒店,5:45准时上车。按预定线路准时接上各位战友(没有一个迟到的)。</h1><h1> 旅行社莫总在车上关照大家出行注意事项,并分发绍兴—沈阳—哈尔滨的高铁车票。 7点许大巴车到达绍兴北站,我们在站前广场留下第一张合影照片。</h1> <h1> 乘上宁波始发的G1224高铁,上午8:10准时离开绍兴,沿着当年我们支边的线路,一路向北。16名战友在一起共同回忆起当年去支边的情景(说明一下,瑜荣战友和丈夫老谢,是从上海出发到哈尔滨与我们汇合。老谢也是黑龙江知青,此次他们也组织回东北,但老谢还是随了瑜荣战友参加了我们的团,妇唱夫随之典范!</h1><h1> 那时候是坐绿皮慢车,绍兴到加格达奇要三天两夜,因为铁路还是单轨,往往要等车、会车,车速估计也就是七八十码。记得黑龙江回绍兴,来回火车票大约76元左右,其中上海至绍兴的慢车4.4元,哈尔滨至上海的加快票6.1元。 </h1><h1> 现在高铁每小时320公里,且运行平稳、宽敞舒适,真是今非昔比,算是赶上好时候了。高铁一路飞奔,思绪和话题都沉浸围绕在当年支边的回忆中……</h1> <h1>  中午时分,战友们都纷纷掏出自备的各种食物,互相分发,有白酒、啤酒、饺子、茶叶蛋、豆腐干、鸭舌头、煎饼、面饼、秘制红烧牛肉……相互谦让着、嘻笑着,别提有多开心了。不一会儿,车厢里就弥漫着各种食物的香味,大家嘻嘻哈哈、边吃边唠,车厢内前后乘客都投来羡慕的目光。</h1><h3><br></h3> <h1>  吃饱喝足,下午1点多到德州站(停车7分钟),战友们赶紧下车抽支烟。</h1><h1><br></h1> <h1>  晚6:20,高铁正点到达沈阳北,因需换乘G1201沈阳北—哈尔滨的高铁,换车时间只有1个小时。临到终点站前就开始向列车长、列车员打听,可否不出站换乘?但回答不一。下车后向站台工作人员询问,答:"需出站,重新安检再候车"。</h1><h3><h1> 按规定来吧,大家统一意见,先出站再进站。大部队一路狂奔,兜一圈,进入候车厅,也就用去半个多小时。</h1> </h3><h1> G1201高铁是上海至哈尔滨的,大约晚了十来分钟,晚7:40离开沈阳,至10:10左右到达哈尔滨,与接站大巴司机联系上了,但出口处较难找,正在彷徨中,我们惊喜地在电梯出口处,遇见了瑜荣战友夫妇。他俩比我们早到几个小时,已和老谢同事在外用餐后再来车站等我们的。很快我们找到司机坐上大巴车,大约一个来小时,来到道里区春天连锁宾馆。</h1> <br> <h1>  关根战友取房卡,分发并登记每个人的住房号(便于大家联系)</h1> <h1>  快乐出行的第一天就这样结束了,从绍兴到哈尔滨约2500公里一日抵达,中国高铁了不起,给你点赞👍。</h1> <h1><b>8月6日 第二天</b></h1><h1> 早自助餐后,8:00上旅游大巴向大庆进发,车子穿越哈尔滨市区,街道繁华、高楼林立,绿化带上绿草茵茵,俄罗斯建筑的风格,被誉为东方小巴黎。</h1> <h1>  一小时后,大巴车上了哈大高速,路况不太好,路幅也不宽,车速仅能跑到六七十码。车子越往前开,窗外视野也越来越开阔起来,有一望无际的草地,有一眼望不到头的苞米地,也看到了水泡地。</h1><h3> <br></h3> <h1>  不一会儿,车子开进肇东服务区,战友们下车留影。 出服务区往前开就是安达,卧里屯,龙凤,这时有战友惊呼:看!前面就是磕头机了(油田抽油机)大家一下子兴奋了起来。大庆快要到了,进大庆收费站了。 </h1><h3><br></h3> <h1>  进入大庆后,公路也明显地宽了起来,有双向六车道,八车道。体育馆,图书馆-------一些现代化建筑不断印入眼帘。大家亙相猜测着,这是往萨尔图方向走,不!是往让胡路方向------(因为没有导游,大家胡乱猜)。</h1><h1> 中午11点多,大巴车来到乘风庒附近的住宿地:创业宾馆。</h1> <h3>   <h1>  大庆战友薛继明在宾馆门口等候我们,入住后,发现宾馆设施较简陋,说来还有一段曲折经历。当初为便于和乘风庄战友交流,要求绍兴旅行社把我们住宿安排在乘风庄附近,但是旅行社在乘风庄没有合作的宾馆,是临时在网上找的这一家。事后发生的亊情证明,此宾馆不仅设施简陋,并且宾馆老板还不够厚道呢。</h1></h3><h3><br></h3> <h1>  中餐,薛继明陪着我们,导游领我们在新三村附近的一家饭店,一个大桌子,20多人围坐,桌上有三个嵌入式大锅,现场下锅炖鱼、炖排骨、炖土豆豆角。翻炒添水,不一会儿还在锅里放笼屉,蒸上了小花卷。花卷熟了,下面的菜也就炖好了,揭锅开吃,热气腾腾。关烈坐在下风口,被熏得受不了,站起来好几次,大家还开玩笑说是在享受免费蒸汽美容呢。</h1> <h1>  大庆人实在,饭菜数量很充足,吃不光。下午在宾馆休息,自由活动。4:30,我们统一在服务台集合,乘车去乘风庄最大的一家饭店华丰酒楼,接受大庆王百方、薛继明等战友的宴请。知道我们要去大庆,他们已经策划良久、准备多日,提前订了国宴级般的大包厢。 </h1><h1> 我们在酒楼前与大庆战友会师,集体合影留念。</h1><h3><br></h3> <h3><h1>  步入宴会厅,超大圆桌,可容纳30多人。气势宏伟,菜肴丰盛,都是当地特色菜、高档菜。离别多年的战友聚在一起,有唠不完的知心话,叙不完的战友情。喝酒!大家频频举杯,也不知喝了多少杯,互相敬酒手拉手,热烈相拥肩并肩。</h1><h1> 一直到晚上10点左右,大家才依依惜别。大巴车司机送我们回宾馆。第二天,我们的嗓子都哑了,是喝的、喊的、激动的!</h1></h3> <h3></h3><h1><b>8月7日 第三天</b></h1><h1> 今日安排大庆景点游。先去龙凤湿地公园。公园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大庆的东南,距离市中心8公里,它巳成为黑龙江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5050公顷,有多种野生动物。</h1> <h3>   </h3><h1> 我们在湿地的高架桥上漫步赏景</h1> <h1>  观看圈养动物后继续前行,看到有人在泡温泉,还有人在露天游泳池嬉闹。我们坐电瓶车来到下一个景点黑鱼湖。导游介绍说, 此湖总计面积有60平方公里,相当于10个杭州西湖。阳光下的湖面波光粼粼、风景幽雅。听爱人讲起,当年曾坐着敞篷解放卡车来黑鱼泡铲黄豆地,一眼望去看不到边,活干得又累又渴,渴得受不了,就捧着黑鱼泡的水喝,结果当晚就拉肚子,差点没把肚子里才怀几个月的宝宝拉出来,真是万幸!眼下的黑鱼泡,油田投入巨资修建,已成为大庆市的绿肺,改善了周边气候环境,是市民休闲旅游的胜地。</h1> <h1>  游黑鱼湖后,我们又坐电瓶车,换乘画舫,泛舟千里荷塘,这里是黑鱼湖的明珠。荷花品种极为丰富,花期早晚相差悬殊,观赏期可达四个月之久。</h1> <h1>  中餐,导游带我们来到供水鱼馆。本来是自助餐,后改成团队餐,我们自己点菜肴。馆内植物茂盛,小桥流水,很有江南之韵。</h1><h3><br></h3> <h3><h1>  因晚上我们已安排宴请大庆战友,所以中餐后我们就坐大巴回宾馆。途中,我们在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干 ”的发源地:(五排六十五号组)碑前合影。我们不曾忘记,是大庆的优良传统教育,铸就了我们后半辈子的人生,学会了坚韧不拔。</h1><br></h3> <h1>  我们在公路旁以磕头机为背景集体合影留念。</h1> <h1>  下午回到宾馆,我就找导游要全团人员的火车票,因在哈尔滨,接团司机只交给我24张票,每人应有4张票,18人总共应有72张票,而且听说还有6张卧铺票尚在哈尔滨列车员手上。我心里焦急,佯装恐吓危胁导游:“拿不到全部车票,我们明日是不会离开宾馆的!”导游跟我解释,大部分车票,明日只要凭身份证,在车站就可取票。“那也不行!万一取不全呢?”此时,瑜荣丈夫老谢挺身而出:“这样好不?我跟你现在就去车站取票。”“可以啊!”于是,老谢就和导游打车去车站取票。晚餐前,老谢赶到酒店,拿到66张票,随后又分发给各位战友,我心上的石头终于落了地。老谢,真不愧是个有谋略、有担当、肯负责的好男人👍!第二天,导游把6张卧铺票也送到了战友手里。</h1><h3><br></h3> <h1>  晚餐,是我们回请大庆战友,仍安排在乘风庄华丰酒楼,只是大圆桌包厢订不到了,只好一个包厢,分设两桌。我特地从绍兴带去两小坛绍兴原酒,原酒叙真情嘛。开席前,我代表绍兴18位战友作了一个发言,主题是回忆、抒情、感慨、怀念、祝福。</h1><h3><br></h3> <h1>各位战友、各位太太、各位先生:</h1><h1> 大家晚上好!</h1><h3><h1> 我们七连的绍兴18位战友今天带着浓浓的乡味和热情,来到了大庆油田,看望并肩战斗过的老战友,并向你们致以家乡人民的衷心问候和良好祝愿。</h1><h1> 48年前,是一辆绿皮专列,将我们当年十七八岁、稚气未脱的青葱少年送到了东北兴安岭,从此也将我们的命运和友谊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不能忘记啊,我们在兴安岭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帐篷,同饮一条溪沟水,同修一条加红路。我们战冰雪、斗严寒、风餐露宿,放炮、挖土、抬大筐,为兴安岭的开发建设,洒下了我们的青春年华。我们这些当年的毛孩子,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家乡,在六千里路外的他乡打拼,克服了言语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等诸多困难,承受了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但是我们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我们挺过来了!苦难是一本教科书,艰苦的环境,锤炼了我们的意志,锻炼了我们的体魄,我们没有辜负家乡人民的期望和父母的养育之恩。</h1><h1> 72年,我们调到大庆油田以后不久,纷纷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担任起技术骨干、部门负责人职责,续写奉献篇章,成为油田建设的中坚力量,充分展示了绍兴人的聪明才智,也为浙江青年建设大东北留下了浓重一笔。</h1><h1> 我们虽然生不逢时,六十年代挨过饿,七十年代停过课,上山下乡,支援边疆,八十年代去补课,生孩子生一个,九十年代又遇下岗买断工龄自谋职业。但是,我们负重前行,成为国家最有担当、最能吃苦耐劳、最有奉献精神和广阔胸襟的一代。现在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很多有着和我们同样的经历。回顾我们的青春岁月,我们骄傲,我们自豪,我们无愧于这个伟大的时代!</h1><h1> 在今天我们战友相聚的欢乐时刻,我们也十分怀念已经离世的屠仁恩、包来兴、王强、陈岳英、陈岳林、朱永堂、唐阿兔,等17位战友,他们的音容笑貌就在眼前,我们愿他们在天堂没有烦恼,愿他们的家人平安康泰。</h1><h1> 将近50年的岁月,弹指一挥间,我们的青春故事,仿佛就在昨天,可是,当今天大家坐在一起时,才发现自己真的老了,白发和皱纹已经悄然爬上了额头。我们已经不再年轻,我们这一辈创事业、建家庭、育子孙,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太累了,我们该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了,珍惜余下的岁月。春眠不觉晓,天天在变老,时时寻开心,月月领劳保。战友们多保重,也希望常回家看看。</h1><h1> 一口老酒,一声兄弟,两行热泪,感动常在。</h1></h3><h1> 一声珍重,一句祝福,感同身受,幸福永在。</h1><h3><h1> 我提议:为我们的青春故事,为我们的战友情谊,为我们的健康快乐和美好明天,干杯!谢谢大家。</h1> <br></h3> <h1>  我发言完毕,龙儿战友领着大家共唱一曲(驼铃)送战友,踏征程------,战友之情,由然而生,情真真,意切切。大家频频举杯,祝福不断,其乐融融。</h1><h1> 不久,更感人的一幕发生了,施四六因居家较远,要提前离席回家,离席时他禁不住地哭了起来,看到此情我也热泪盈眶,何忠兴更时梗咽着一把一把地抺眼泪。"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动情处"这就是战友情深的真实流露。我后悔当初没来的及把此情拍下来。</h1><h1> 晚餐一直持续到9:00多才挥手道别。</h1> <h3></h3><h1><b>8月8日 第四天</b></h1><h1> 今天有8名战友探亲会友,另10名战友乘旅游大巴去市区游览大庆市政府、大庆时代广场等景点。</h1> <h1>  瑜荣回来跟我说,中餐安排很丰盛,并且还叫导游签字证明,另一桌团餐未安排可退费。顾家点赞!👍</h1> <h1>  我们原在碎石厂(运输指挥部材料加工厂)工作过的6人,就去了老厂看看。当年萨尔图至八百晌的12路公交车仍在运行。</h1><h3><br></h3> <h1>  我们在原碎石厂沥青车间、压风机班班长夏德本的引领下,绕着厂子走了一圈,除了厂门右侧的汽车库、预制车间、试验室(我在此工作多年)、职工食堂、材料库等的房子未拆、位置未变外,其余变化较大。</h1><h3><br></h3> <h1>  整个厂区往银浪方向扩展了,新增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拌合楼、沥青车间区域,增加了多个贮油罐。铁路线尚在,翻过铁路就是制材厂。想当年,在沥青车间氧化班上夜班时,有些同事就去制材厂捡木材板(可打家俱),关烈和我爱人时任车间领导,有人捡回来,就送给我爱人几块(只是木板中有很多樟节)。后来我在大庆时真用此木材打了几件家俱。</h1><h1> 阳光直射下,厂区内还有点热,我们去了公路对面的碎石厂家属区,马路市场一片兴旺,已找不到当年我们住过的家属房了。在凉亭我们吃了几块老夏早已准备好的西瓜,我与爱人就打的车回新三村附近饭店,与小舅子、大舅哥等四家亲戚聚餐去了。</h1><h3><br></h3> <h1>  12点左右,关烈战友来电话,说他们在乘风庄华丰酒楼与碎石厂原沥青车间氧化班潘生柏班长及夏德本、宁波老乡张世英等在喝酒,潘班长叫我们马上过去。我与爱人匆匆与娘家戚道别,赶到酒楼时关烈已在电梯口等候。见到潘班长自然十分高兴。老潘也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昨日通话尚在外地,得知我们来大庆,今早特地开车赶了回来,喝酒,叙情,合影留念。</h1><h3><br></h3> <h3></h3><h1>  我在潘生柏处打听到了原碎石厂邵宜郭老厂长的联系电话,他已84岁高龄,他是引领我走上专业技术之路的老领导、老前辈,在他的提携下,我担任过材料加工厂七.二一工人大学副校长,并调我去运输指挥部科研所,承担了“阳离子乳化沥青应用技术研究”项目负责人。这些难忘经历,均为我后来人生奠定了重要基础。可惜时间来不及了(中午要退房离开),不能前去拜访探望我的前辈。</h1><h1> 老前辈左手的十字绣,是他绣的。我想要安排时间专程去大庆探望曾经帮助过我的老领导、老师傅,如原公路工程公司的张世满、梁如植、李殿春(2001年我去看过一次)等一起工作过的同亊。</h1><h3><br></h3> <h1>  下午2:30,离开大庆创业宾馆时,王百方、薛继明等战友前来送别,大家依依不舍、互道珍重。</h1> <h3><h1>  导游将我们送到禹辰青年酒店,大家喝茶聊天。晚餐非常丰盛,吃不光,打包带上,在火车上可作下酒菜。回忆一路用餐,数大庆最好,就像大庆人一样,实在!还是娘家人好啊。</h1><h1> 在大庆的两天半,我们会战友,无比激动开心;看大庆,旧貌变新颜。熟悉的磕头机依旧默默无闻地辛勤劳作着,它也见证着大庆的巨大变化。我们衷心祝愿我们的第二故乡一大庆,日益繁荣昌盛,祝大庆人民、祝我们的战友同事幸福安康。</h1><h1> 我们在大庆西站留影,然后登上K7041卧铺车,到漠河找北去了。</h1></h3> <h3></h3><h1><b>8月9日 第五天</b></h1><h1> 大约是暑假的原因,卧铺票难买,我们18位战友被分在三个车厢。早上9:50到达漠河站,顿感天高云淡、空气清新,由于空气中很少尘埃,太阳直射也觉灼热。我们在漠河站前广场合影。</h1> <h3></h3><h1>  导游领我们 分乘小面包和出租车,短驳至漠河广场前,换乘旅游大巴,向北极村进发。漠河位于黑龙江西北部,东经121度、北纬52-53度。地域总面积约1.8万平方公里,地处大兴安岭山脉北麓,素有“金鸡之冠”“天鹅之首”和不夜城之美誉,是中国最北、最美、最纯的小镇。</h1><h1> 大巴车行驶在6米宽的水泥路上,有间隔性的小水泥预制块铺砌在路面(大该路面下被挖开过)车子有点颠簸。路的两侧山上,导游介绍有灵芝、木耳、蓝莓、黄芪,但看到窗外二侧的树木并不粗大、挺拔,导游说,这些树龄才31年,因为1987年5月6日一场大火,将此森林全部吞噬,化为平地,现在的树木是后来才栽的。不过白桦树长得好像也慢了一点。</h1><h1> 一个小时左右,大巴车就来到北极村。购票进村,坐电瓶车,然后用餐。</h1> <h1>  在杨尚昆题词牌前合影</h1> <h1>  在北极村入口处合影。</h1> <h1>  北极村入住的宾馆</h1> <h3></h3><h1>  中餐后,先参观最北邮局。</h1><br> <h3><h1><span style="font-size: 17px;">  </span>坐电瓶车,沿着黑龙江去北极哨所。返回出发地后,我们又徒步去“黑龙江”标志碑前合影。江对面翻过山就是俄罗斯了,我们在东北呆了这么多年,好像也未见到过黑龙江。我们绍兴青年支援黑龙江开发建设,留下的青春年华,滔滔黑龙江不会忘记,它日夜流淌的江水中,也有着我们辛勤努力劳动的汗水。</h1><h1> 我们在神州北极、中国最北一家等景点留影。</h1></h3> <h3><h1>  一个下午,我们逛完了北极村的主要景点。此时,夕阳西下,凉风习习,余晖映照下的北极村美极了。它真是中国最北,最美的一颗小明珠啊。</h1> <br></h3> <h1>  晚餐,我们在宾馆附近的农家乐(上海人开的),蔬菜新鲜可口,没吃过这么酸甜可口的蕃茄炒蛋、松软的二米饭……餐后,战友们又去逛北极村夜景。</h1> <h3><h1><b>8月10日 第六天</b></h1><h1> 北极村由于纬度较高,夏日白天特长,早上四点未到,东方就呈鱼肚白。这儿不用开空调,打开窗户,真是个天然氧吧。让我们有远离城市喧嚣,投入到了森林怀抱之感。</h1><h1> 不睡了,好几天没晨练了。去呼吸新鲜空气,跑一圈吧。街上静静的,一眼望去,景色如画,没有了白天的游人如织,偶见自驾游的小车驶过。</h1></h3> <h1>  早餐后,我们返回漠河,沿途游(观音山)。(胭脂沟)它是电视剧闯关东的拍摄题材基地。(李金镛词堂)</h1> <h1>  中午回到漠河县城。中餐毕,逛漠河标志性建筑广场。</h1> <h1>  漫步大火四不烧之一,唯一一座城里的松苑原始森林公园。</h1><h3><br></h3> <h1>参观5.6火灾纪念馆,感受当年大火给当地老百姓带来的灾难。</h1> <h3><h1>  下午3:43乘K7040次硬座离开漠河,结束了一场人生中印象深刻的找北之旅。</h1><h1> 列车在晚9:40到达我们魂牵梦萦的人生起步地——加格达奇。入住火车站对面的兴安饭店,结束紧张而有意义的一天,早早洗漱入睡。明日要去当年修筑的加红公路……</h1></h3> <h3></h3><h1><b>8月11日 第七天</b></h1><h1> 一大早,我来到一楼大堂等候导游,还有落户加格达奇的金世明战友。世明来得早,模样基本未变,相互问候后,我就直奔主题:“加红公路怎么走?”胖子导游根本不知有此路,世明说好多年前曾去钓过鱼,知道大致方位。我心里不踏实,就给四连老肖战友打电话,他知道我们今天要去加红公路,昨晚刚赶回加区,列车晚点,半夜才到,接到我的电话,他脸也没洗饭也没吃就赶过来了。没啥说的,上车带路。我塞给他一个早餐鸡蛋。老肖也巳安居在加格达奇了,几乎成了加红公路的专职向导。(他是四连颜阿龙战友介绍给我的,我们加微信好友已经几个月了。)</h1><h1> 大巴车行驶不久,老肖指着右侧方向告诉我们,这儿是原筑路营营部,我们要求停车,往回走了一小段,看到一个路口,里面傍山,有点印象。我们曾来营部挑过菜,也吃过饭。大家合影留念。</h1> <h3></h3><h1> 车开不久,老肖指着左侧方向说,前面一座老桥保留着,就是当年,去加红公路的必经之桥。</h1><h1> 大巴车从一条大路的弯道外侧进入一条小路,老肖告诉我们,这就是加红公路的零起点,当年修路,每个连队5公里(10华里),所以我们七连在距加格达奇70里地。一说进入加红公路,战友们都激动兴奋起来。双眼不停地在窗外搜索,寻找和追忆着当年的影子。48年了,我们又回来了。你说能不激动吗?</h1> <h1>  进入加红公路是一条水泥路面,在二连界内,有一个旅游景点,是加区人民休闲之处,果然见小广场上停着许多小车,老肖建议我们下车走一圈。</h1><h3><br></h3> <h1>  我们在森林氧吧中徒步,心情格外畅快,和茂盛的落叶松、樟子松合影。</h1><h3><br></h3> <h1>  在万亩种子林前合影。</h1> <h1>  据老肖介绍,百健战友夫人培芳曾在此林业科研所工作过,百健自然多拍了些照片。车子驶出此景点,就是泥结路面了,前几天大雨,路面出现坑槽,车子减速绕行颠簸。记得我们当年修的路面有7米宽,现在只剩5米左右,原来两侧被茂盛的植物侵占。看到路边有人戴着蚊蝇帽在采摘?老肖告诉我们是摘榛子。采榛子?我们当年执行营部通知,名曰“小秋收”。记得采摘最多的就是榛子,一袋一袋往营部上缴。"停车,摘榛子!"找找当年的味儿。</h1><h3><br></h3> <h1>  兴安岭的蚊子,仍然那么大、那么热情,华英战友的长裤袜外叮着的蚊子居然被细心的战友拍了下来。百健照片题词:多年未见格外亲“吻”,妙哉!留个纪念。花蚊子也喜欢美女!😜</h1><h3><br></h3> <h1>  二连战友娄光华(曾任绍兴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得知我们七连战友在加红公路,特从大兴安岭十八站打来电话,委托我和关烈战友转达他对我们七连战友的热情问候,并发来十八站景观照片。</h1><h3><br></h3> <h3><h1>  摘了榛子继续前行,我们看到窗外一处平坦的草地,老肖说,这就是沼泽地,草长得多的地方是“塔头”。我们当年上下山就要路过沼泽地,像猴子似的,在“塔头”上跳跃着前进,一不小心脚就滑进沼泽地,冰冷的水咕咚咕咚灌满矿靴,把水倒掉,穿上矿靴继续走。晚上回到连里,双脚被湿气泡得又白又肿。</h1><h1> 还记得当年营部贾教导员在我连蹲点,指定我们二排去营部运回蔬菜。营部距离我们连部回有70里地,我们一早出发,中午到营部,吃点高粱米饭,背上菜筐就往回赶。菜筐里有青椒、干豆腐之类,走着走着,又累又饿,伸手就往背后的菜筐里一掏,拿出生菜就直接吃了,这么边走边吃,背到连里蔬菜已经所剩无几了。印象很深的是,当时看到营部人员穿着懒汉鞋(北京布鞋),让我羡慕得不得了,因为我们穿着水靴,脚实在太难受了,70里路一天来回,回到连部已经是黄昏了。</h1><h1> 大巴车继续前行,不久就进入一个开阔地带,老肖告诉我们,这是四连地界了。前方不远处出现了一座水泥混凝土结构桥梁,桥下水流湍急清澈,往前的路更窄了,可能大巴过不去,我们就此下车,反正七连的路和四连的路是相连通的。据说,二连娄光华战友曾驾驶越野车,想去加红公路尽头,因途中惊险而未能如愿。</h1><h1> 我们下车,抬头看天空是那么湛蓝,看周围郁郁葱葱、一片生机,景色太美了,当年怎么就无此雅性观赏呢?大家纷纷拍照,男战友、女战友、碎石厂战友……各种排列组合,恨不得把所有美景都带回去。</h1></h3> <h3><h1>  因预订了饭店,时间已晚,大家恋恋不舍地上了车,回头朝着七连方向凝望着……</h1><h1> 瑜荣战友提出,回程中有一处加红防火公路的标志牌,要求下来拍个照。一路过来,只有这个标志牌,能准确证明,这就是我们当年修筑的加红防火公路!</h1></h3> <h1>  我们原计划在二连旧址附近,农家乐吃中饭,经打听,此饭店已经不营业了,老肖当即给我们预订了加区特色农家院。环境确实不错,菜是自己种的,家禽是自己养的。我们品尝了纯正的东北菜,大馒头、黄米油煎饭,还点了兴安岭的狍子肉。席间大家格外兴奋,频频举杯,今日重回当年共同修筑的加红公路,见到这里的山山水水,都是倍感亲切、感慨无限,也终于了却多年夙愿,寻回青春记忆,实在是心满意足。</h1><h3><br></h3> <h3><h1>  餐后与导游商量,改变计划行程,下午去知青农场,再寻制米厂、粮库旧址。</h1><h1> 知青广场座落于加格达奇区西小河畔,是纪念知识青年赴大兴安岭上山下乡40周年而建,(我连赵致美战友曾参加了纪念活动)。知青广场于2009年8月建成,占地面积为62700平方米,是集休闲,娱乐,纪念于一体的开放式知青文化主题广场。</h1></h3> <h3></h3><h1> 广场自东向西为知青林、景观墙、中心广场、景观步道、主题雕塑等。广场中央《兴安儿女》主题雕塑,由原上海知青、现任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滕亚林设计并制作,长8.8米、宽2.4米、高4.16米,重17吨,采用铸铜结构,由14个真人比例的知青雕塑组成,刻画了当年知青们荷锄耕种、戍边卫疆、生活劳作的情景,展现了知青们战天斗地、艰苦创业、百折不挠的坚强意志,印刻着整整一代知识青年的青春岁月。</h1><h1> 广场东侧的知青林带,载植了大量的樟子松,为沪、浙、京、津等地知青所认领。在知青林西侧的景观墙上,有四幅壁画,每幅长7.1米、高2.4米,分别展现了当年知青工作生活的场景,墙背面记录着知青上山下乡大事记、知青认领树木名单,(有我营四连颜阿龙战友的大名)。表达了知青对兴安岭无限眷恋的情感,浓缩了"一代知青"与大兴安岭同甘苦、共命运的历史,成为引导和教育、传承大兴安岭精神的一块重要文化阵地。</h1> <h1>  战友们一进入知青广场,都很感慨,这里凝聚着我们的青春年华,智慧和汗水,黑土地没有忘记我们啊!战友们高呼:我——们——回——来——啦——!</h1> <h1>  离开知青广场,我们在老肖和世明战友引领下,徒步去找制米厂和粮库旧址。粮库旧址已改为酒厂,当年的建筑已荡然无存,也无法辨认制米厂的方位,正在迷茫中,回头看到铁路线尚在。记得铁路线是横穿过粮库和制米厂的(铁路线一般不会拆),它就像一位花甲老人,静静地卧着,传承着,见证着兴安岭的巨大变化,也记载着我们这批绍兴支青在此半年的工作、生活------。</h1><h1> 继续往前走就是农贸市场,大家购买东北土特产,自由活动。激动、兴奋、追忆、寻梦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h1><h3><br></h3><h1>图片说明一下,汽车上方就是铁路线。</h1> <h3></h3><h1><b>8月12日 第八天</b></h1><h1> 今日是加格达奇一日游,第一站:库图尔其广场,鄂伦春语为“有福气的地方”,吉祥宝地之意。广场建有5座鄂伦春民族的“山柱”式浮雕,及9个雕有蛇神、风神、鹰神等图案的图腾柱。</h1> <h1>  华英与百健在广场翩翩起舞,很是应景。</h1> <h1>  第二站,参观我国古代闻名海外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全称:拓跋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我们乘电瓶车进入景区。</h1><h1> 嘎仙洞是一个天然石洞,地处高阜、背风向阳、依山傍水、规模宏大,给人以幽秘的仙境之感。下山后,我们到溪边喝泉水,合影拍照。</h1><h3><br></h3> <h1>  第三站,参观(布苏里军事要塞)。我们先去仿制精美的蒙古包餐厅用中餐。“布苏里”是鄂伦春语森林茂密的意思,它位于蒙古大兴安岭中,占地面积23.4平方公里。1969年爆发了珍宝岛事件,前苏联陈兵百万于我国边境,从此,“深挖洞”“广积粮”“备战备荒”的口号响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同年,一支神秘的军队开进了我国北方小镇布苏里。</h1><h1> ……30年后人们才知道,当时动用了两个工程团、一个汽车团、一个守备团和若干个民兵团进行会战,构建军事基地,叶剑英元帅曾在此视察住宿。</h1><h3><br></h3> <h1>  1999年部队撤出,并交由地方政府开发为旅游景点,2013年被正式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山庄内环境幽雅。</h1><h1> 我们先后参观了地下油料库(洞里结冰)、窖洞指挥所、陈列馆、北国第一哨等景点。</h1><h3><br></h3> <h1>  在回程路上,龙儿战友为大家歌唱《梨花颂》《青藏高原》,优美的歌声,战友们报以热烈的掌声,真是欢歌笑语快乐的一日游。</h1><h3><br></h3> <h3></h3><h1><b>8月13日 第九天</b></h1><h1> 早上5:58,K7150次列车去讷河(五大连池),宾馆将早餐打包,我们带到车站候车室用。</h1><h1> 人,就该学会适应各种环境,会讲究,也能将就😁。上午9:42列车正点到达五大连池,换乘豪华大巴,约2小时后到达景区。</h1> <h3></h3><h1> 五大连池距市区18公里,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为1060平方公里。1719—1721年间,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因而得名。它是国家AAAA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上研究物种适应和生物群落演化的最佳地区。</h1><h1> 先中餐,导游调整了一下行程,|1将重要景点放到下午。乘坐电瓶车。观光沿线的火山熔岩奇观,像煤海、又像被犁起的农田黑土,卷着波浪,千奇百怪,足见大自然鬼斧神工之魅力。</h1><h1> 电瓶车到达终点站,步行过熔岩高架木地板走廊,近距离观察奇特的熔岩状,还看到了可爱的小松鼠在穿行。导游将矿泉水浇在溶岩上,不一会儿,熔岩表面呈现碧绿色,是植物青苔,据说雨后望去一片翠绿,煞是好看。</h1> <h1>  登上游船,在五大连池中最大的二、三池里遨游,湖光山色,蔚为壮观。游船在白色花岗岩龙雕码头靠岸。</h1> <h1>  稍事休息,原路游船返回。继续坐电瓶车到始发站。接下来去登老黑山,它是中国典型火山这一,是14座火山中最高的一座,山势高耸,海拔515.9米,山林多由黑色浮石组成,故称老黑山,上下总共有千余个台阶。</h1><h1> 在去老黑山的山路上,我们路过“石海”,它也是五大连池最奇绝的景观之一,是举世罕见的火山熔岩奇观。合影是必须哒。</h1><h3><br></h3> <h1>  战友们一路攀登,兴致很高,都不觉得疲倦,很快就来到老黑山火山喷出口,一个超大的坑。</h1><h3><br></h3> <h1>  再往上不远,就来到了顶峰,登高远眺,整个景区尽收眼底。五大连池,自右向左,像五颗大小不一的珍珠,镶嵌在顶峰周围。</h1><h1> 下山了,6点不到我们全部返回,何忠兴居然是第一个到达,体力不错嘛。我们在五大连池大型标志牌前合影。</h1><h3><br></h3><h3><br></h3><h3><br></h3> <h1>  晚餐,我们在王毛驴豆腐餐馆,自己点菜,虽然菜价较高,但环境不错。晚入住禹辰青年酒店。</h1> <h3><h1><b>8月14日 第十天</b></h1><h1> 上午的游程比较宽松,先去(白龙洞)熔岩隧道景区,内有灯光冰雕,和炎夏形成鲜明对比。</h1><br></h3> <h1>  然后我们步行到(北饮泉),喝两囗铁质含量较高的泉水,又去(益身亭)游览,进(五大联池世界地质公园博物馆),观看五大连池历史生成录像片,在标志墙前合影。</h1> <h3><h1>  上午10点多,导游领我们在一家离景点稍远的餐馆用团餐。菜肴比昨日可口新鲜多了。餐后,司机送我们到北安站,乘2126次列车,下午2点离开五大连池,去东北之行的最后一站——哈尔滨。</h1><h1> 这一趟车,可算是真正的慢车,逢站必停,上下客频繁,且售很多无座票。</h1><h1> 战友们自己找乐子,看照片,发微信,看上海游客打牌。夕阳西下,余晖绚丽多彩,我赶紧抢拍。</h1></h3><h1> 晚7:19,列车正点到达哈尔滨,仍住春天连锁宾馆。因已过团餐时间,导游告诉,晚餐自理。</h1><h3><br></h3> <h3></h3><h1><b>8月15日 第十一天</b></h1><h1> 今天是东北之行的最后一天,因下午润生等六名战友要去秦皇岛看望严仲珍、金建扬老同学、老战友,所以压缩了游程。</h1><h1> 在圣·索菲亚教堂广场前留影,( 教堂主体遮盖着篷布正在维修),大巴车停在哈尔滨母亲河——松花江新老桥附近,自由活动。</h1><h3></h3><h1> 我们走上老桥散步观光。漫步江边看到不少钓鱼爱好者在垂钓。</h1><h1> 游程结束,进一家购物店购物。不少战友买了哈尔滨秋林里道斯正宗红肠。此时瑜荣夫妇发来与老谢战友小酌的照片。他们俩是乘次日卧铺回沪。</h1><h1> 中餐后,大巴车径去哈尔滨西高铁站,送润生等6位战友,大家挥手告别。我们10位战友去机场乘坐BK2814航班于晚8:50到达杭州萧山国际机场。</h1> <h1>  在内燃机列车头前留影。</h1> <h1>  在松花江老桥上留影。</h1> <h1>  在防洪纪念塔下留影,它是哈尔滨人民战胜汹涌肆虐的洪水标志。</h1> <h1>  瑜荣战友发来与老谢战友小酌的照片。</h1><h3><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他</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们夫妇</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俩</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乘</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次日</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卧铺回沪。</span><br></h3> <h1>  后记:曹润生、金建伟、骆华英、阮思<span style="font-size: 20px;">琪、陶忠兴</span><span style="font-size: 20px;">、何忠兴六位战友,15日离开哈尔滨,会同从绍兴赶去的陈凤仙、寿定芬俩夫妇,共十人,专程去秦皇岛看望二中同学严仲珍和西郭战友金建扬,续写战友情深篇章。现根据“东北之行”微信群上发来的照片,撷取几幅与大家共享。</span></h1> <h3></h3><h1> 快乐难忘的11天,辗转五地:哈尔滨——大庆——漠河——加格达奇——五大连池,最后又回到哈尔滨,完成了东北之行的预定目标:会友——寻梦——观光——避暑。</h1><h1> 这次旅程行程丰富,寓意深远,是友谊之旅,是圆梦之旅,是感动之旅。让我们不忘当年的青葱岁月,不忘战友情深,珍惜当下,快乐幸福每一天!</h1><h1> 在此衷心感谢,四连老肖战友的倾力向导。 </h1><h1> 衷心感谢二连娄光华战友的真挚问候。</h1><h1> 衷心感谢大庆王百方、薛继明等战友的热情招待,加格达奇金世明战友的贴心陪伴。</h1><h1> 衷心感谢此行十八团队(五大连池导游取名)中后勤、生活、财务等战友的辛勤付出。</h1><h1> 衷心感谢绍兴市新世纪旅游有限公司的精心安排协调。</h1><h1> 衷心感谢各位战友对我的信任和支持,谢谢大家!</h1>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