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队50周年纪念活动----回草原之那仁宝力格

家俊

<h3>1968年8月7日,为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的号召。我们这群北京的中学生,义无反顾地奔赴内蒙古草原,来到阿巴嘎旗查干淖尔公社那仁宝力格生产队落户。</h3><h3>那时我们多数人都不满20岁,从未长期离开过父母和学校。草原人民以宽广、博大的胸怀接纳了我们。让我们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h3><h3>转眼间50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带着感恩的心。又回到了这魂牵梦绕的草原,回到了可爱、淳朴的牧民中间。</h3> <h3>今天我们回到那仁宝力格嘎查召开座谈会,纪念到内蒙古牧区插队50周年。嘎查办公室,宽敞、明亮,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h3> <h3>一进办公室,我们就注意到,嘎查的办公设施有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嘎查的宣传栏,蒙古文、汉文两种文字宣传草原上的新气象,弘扬正能量。</h3> <h3>嘎查的基本情况。</h3> <h3>思勤巴图是那仁宝力格嘎查的书记,他的妈妈(已故)是庄起宏(左)的同学。他妈妈走后这孩子自然就把我们看作亲人。这次相见大家都很激动,思勤首先和大爷庄起宏,大姨夫介家驹相聚留影。</h3> <h3>嘎查设宴以蒙古人传统美食手把肉、奶茶招待我们。</h3> <h3>查干淖尔镇党委书记代钦、嘎查党支部书记思勤巴图,欢迎我们的到来。</h3> <h3>参加座谈的老知青们,王修韬(左)、王文田、庄起宏、介家俊、张莉、李宝东。</h3> <h3>介家驹(左)、刘奇、刘玉琴。</h3> <h3>李宝东(左)、张莉。</h3> <h3>白音宝力格老知青赵炳杰(左)。</h3> <h3>奶茶醇厚。</h3> <h3>手把肉飘香。</h3> <h3>查干淖尔镇党委书记代钦祝贺纪念活动开始,嘎查党支部书记思勤致欢迎词。</h3> <h3>当年在那仁宝力格嘎查插队的老知青庄起宏代表大家感谢嘎查和牧民。</h3> <h3>庄起宏、介家驹向嘎查赠送锦旗。</h3> <h3>嘎查向知青赠送纪念品。</h3> <h3>知青接受嘎查的馈赠。</h3> <h3>老知青和牧民在会上发言。</h3> <h3>座谈会上,大家即兴表演节目。</h3> <h3>牧民表演二重唱。</h3> <h3>欢迎老知青朋友表演节目。</h3> <h3>王文田独唱草原歌曲。</h3> <h3>参加座谈会的那仁宝力格牧民们。</h3> <h3>牧民和她们的孩子们。</h3> <h3>嘎查的老领导(左)。</h3> <h3>座谈会后,热情地牧民们和回来的北京老知青们互相合影留念。</h3> <h3>在嘎查办公地的活动结束后,思勤带着我们大家到旅游景点游玩。</h3> <h3>熬论毛登,是嘎查东部的一片沙丘草场,长满了奇形怪状的天然老榆树。</h3> <h3>毛登套海是嘎查北部的一处湿地草原,长满了芦苇、蒲棒等水生植物。</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结 束 语</font></b></h1><h3><b><font color="#167efb">一天的纪念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对嘎查领导和广大牧民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的感谢。五十年过去了,对草原的感恩之情无法用语言和文字表达。我们热爱我们的第二故乡,爰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更爱这片土地上的亲人,每一位慈祥善良的老人。每一个成长起来的中青年,每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再见了,第二故乡,再见了,草原上的亲人,我们永远心连心!</font></b></h3><h3><b><font color="#167efb"><br></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