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8年8月29日上午,有幸聆听了重庆市江津区教科所所长,也是重庆名师刘小红老师的讲座。刘老师的讲座叫:《名师成长案列及启示》-----回顾我从教的28年。刘老师从学习、实践、反思、修炼四方方面了讲述了自己的成长过程。真的很感谢刘小红老师的无私分享,使我受益匪浅。<br></h3><h3>刘老师的讲座很成功,很精彩,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在整个过程中,对我个人而已,她分享的“学习”和“反思”两个方面让我感受最深。</h3><h3> 首先,学习方面。刘老师告诉我们,应该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导师,而且,需要在不同的阶段,拜不同的老师。刘老师讲到她是如何听老师上课,这一点使我反思了自己平时的听课。刘老师去听课有三个步骤:</h3><h3>一、听课,批注。刘老师说她每次听课,会准备两支笔,一支黑色,一支红色,直到现在为止,她依然这样坚持着。黑色笔记录老师上课的过程,红笔用来做批注。哪个地方语言用得好,哪个地方她有自己的见解,哪个地方处理得当等她都会做好批注。</h3><h3>二、重温,摘抄。回来后重温这节课,做好摘抄。把值得借鉴的,讲得精彩的摘抄下来。还得像学生复习功课一样,时常拿出来重温自己的笔记。</h3><h3> 三、讲给别人听或实践应用。学就是为了用,所以听完课以后,就要把学到的好的东西用在自己的课堂上,这样才不会忘记,也才能从中提升自己。</h3><h3> 听了老师的讲座,我感到羞愧。回想自己也经常在听课,但是我和刘老师做的完全不一样。每次听完课,回来后就把听课记录本放进抽屉了,再也不去管了,就算偶尔翻一翻,也是刚刚听完那几天,过一阵子就完全忘记了,更没有好好去写批注,去深刻地思考,导致我听了那么多精彩的课之后,还处于现在这个水平,所以我真的为自己的懒惰而感到羞愧。我想,这也是我一直不会评课的重要原因,每次听课都没有好好做批注,没有思考。</h3><h3>其次,反思方面。刘老师告诉我们,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让思考形成常态,只有思考了,才能够成长。那么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就要习惯写教学反思。上课后,要写自己这节课的得失;听课后,写自己所获得的收获;学习后,写下自己的感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认真思考。</h3><h3> 其实,以前我也喜欢用只言片语零星地记录学习工作生活中的一些感受,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我就被懒惰俘虏了,完全变成了它的奴隶,总是给自己找各种借口,心安理得的放纵自己。</h3><h3> 听了刘老师的讲座,我也开始反思自己。我还这么年轻,还有那么长的日子,我不可以继续这样浑浑噩噩的工作生活,这样不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自己以后的学生的不负责任,希望从今天开始,我能时刻反思,改掉自己的坏习惯。</h3><h3> </h3><h3><br></h3><h3>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