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i> 泰安皮影<br></i><i> 小建<br></i><i> 早就听说泰安有皮影戏班子,但啥个腔、啥个调、咋舞的,俺却不知道。这次去泰安非搞个明白,感受一下这辉煌的东岳文化。在近岱庙南门处的东岳大街上有一家“泰山皮影非遗剧场”,泰安市只此一家、别无他店可寻。<br></i><i> 泰山皮影戏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展示着泰山文化的深厚、古朴意韵。民间素有“登泰山不看泰山皮影戏不成游也,不看影戏不知礼义”的谚语。<br></i><i> 中国皮影戏发源于黄河流域,表演方式繁多,一般都要多人进行合作演出,而泰山皮影的表演方式较为独特,一台戏最多需要两个人,必要时一个人演出一台戏,这就是皮影界的古老绝活:“十不闲”。所谓“十不闲”指在皮影戏表演时,“脑中想着词,口中唱着曲,手里舞着人,脚下踩着槌”,把全身都动作起来,一个人身兼数职独自完成一整台戏,表演者要具备相当深厚的表演功底。这一绝活在中国就只有泰山皮影的第6代传承人范正安先生一人完整的继承和保留下来。<br></i><i> 山东泰安皮影为什么能形成一人顶十人的独特风格呢?悠久的农耕社会,为了生存和养家糊口,所产生的各种玩意儿不过是讨饭的手段,在人手物力上当然是越省越好。他们在皮影这个行当中,渐渐熟能生巧,智慧创造,为了取悦观众,就形成了它独特、富有魅力的艺术特色。</i><br></h1><h1><i><br></i></h1><h1><i></i><i></i><i> 2018.8</i><i></i></h1><div><br></div> <h1><i> 上演的有《武松打虎》,皮影神怪故事《泰山石敢当》等等十多个剧目。从前台看,酷似一场动漫演出,但在影帘背后,表演者却大汗淋漓地掌杆耍着皮影片子,其动作激烈,令人赞叹。这些剧目无剧本,完全靠演员记忆。</i></h1> <h1><i> 皮影戏演出结束,观众可以去体验区进行参于活动,各显身手,舞弄一番。</i></h1> <h1><i> 泰山皮影历史悠久,早在明代古籍中就有其记载,距今已有600年的历史。它在制作上,选用纯驴皮,刀法简练明快,着色对比强烈,蕴含着山东人豪爽的民风情感。泰山皮影在表演时戏中影人的打斗场面很多,所以影人需结实耐用,在雕刻上尽量大略概括,其用刀拙朴。粗况豪爽的写意风格,体现了泰山人憨厚、豁达的性格。泰山皮影的制作严格遵循古法,分为10大步21道工序,每个皮影都接近3000余刀手工雕刻而成。</i></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