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智慧芬芳,享数学之美

多多

<h3>8月27日到29日,烟台市小学数学上册教材培训会在龙口市龙矿学校正式拉开序幕。会议伊始,烟台市小学数学教研员徐国钊老师对数学教材的编排特点予以说明,主要体现在板块一致、人物使用统一、编排思路一致等方面。</h3> <h3>青岛胶州教研室孙凤武老师对一年级上册教材进行培训。培训按整册教学内容解读——单元教学内容分析——课时教学内容及编排特点——提出教学建议——单元思想方法、核心素养、德育纲要的说明这一主线进行。</h3> <h3>首先进行的是第一单元《10以内数的认识》,孙老师通过微课强调数字书写的重要性。并明确指出为了学生更好的掌握书写,教师可以将微课发给家长,让家长了解正确的书写方法并能及时指导孩子的书写。</h3> <h3>第二单元《分类与比较》的教学,教师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创造条件,放手让学生去观察、操作、尝试,让学生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的乐趣。</h3> <h3>第三单元《10以内的加减法》,本单元学生第一次接触加减法因此加减法的意义一定要讲到位即: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从总体中去掉一部分求还剩多少用减法。</h3> <h3>第四单元《认识位置》以游戏激发学生对上下前后左右的判断热情,进而通过提出问题:哪边是左哪边是右?引发对左右方位的讨论和辨认。</h3> <h3>第五单元《11——20各数的认识》本单元重点建立10个一是1个十的表象,关注学生认数的方法过程为后续学习百以内数的认识、千以内数的认识、万以内数的认识及万以上数的认识做好充分的准备。孙老师指出加法计算应按照:创设情境→梳理信息→提出问题→列出算式的步骤进行,并再次强调数学语言要简练。</h3> <h3>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以真实的照片呈现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积木、纸盒、饮料筒、塑料球等实物进行拼搭的情景,借助问题“我用了哪几种形状的物体?”引入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四种形状的物体的认识,进而让学生经历“物—形—物”的认知过程,本单元切勿随意提高教学要求。</h3> <h3>第七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在进位加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建立“凑十”的意识,并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进位加、退位减的计算。这一单元的教学可以按照以下五环节进行:(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2)列式解决问题(3)借助学具自主探所(4)全班交流算理算法(5)巩固练习总结提升。</h3> <h3>两个智慧广场都是以画图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找出问题的答案,本单元更加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h3> <h3>在本册的最后孙老师对练习课中存在的问题、改进的建议和处理练习中要注意的地方进行了说明。</h3>

单元

学生

认识

以内

加减法

数学

教学内容

书写

老师

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