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昨天一早,父亲就打电话给我,问我是否休息,能不能帮他个忙。我以为发生了什么事,就仔细询问,父亲说: 上次我不是告诉你了吗,九月份校庆,我要回北京参加,这阵子,他们班上的群里非常活跃,大家都把当年的照片发到群里,一天好几百条信息未读,他看都看不过来,他也有些照片,想发上去和大家分享,但是不知道该怎么发,那个年代,照片又少,而且小得可怜。我告诉他,上午没有时间,只有下午才能过去,他说没问题,就挂了电话。
下午,我跑过去老人家那。那本旧相册早就放在桌子上,他早上就从相册中将学校的照片挑出来,放在一个盒子里。我就拿着他的手机,一张一张的拍照,然后发到他们班的群里面。
父亲在南雄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告诉我,那一年高考,他依稀记得,两个班,考上大学的一共有十九个人。他看到有的同学陆陆续续地拿到录取通知书,而他的却迟迟没有一点消息,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没有呗录取。父亲说几乎要感到绝望的时候,才收到北京化工学院的通知书,一直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下来。
报到的学费大部分是借来的,他记得去学校报到的途中,经过武汉,刚好发大水,交通受阻,他说那一幕这辈子都不会忘记。火车站附近的饥民非常多,而且都如狼似虎盯着南来北往的乘客,后来他才发现,原来这些人都盯着那些吃饭的人,一旦有人吃完,放下碗筷,有些饥民就会冲上前去,将碗里还剩下的饭菜吃得干干净净,现在回想起来,父亲言语里还留着几分怜悯,几分后怕。
等到了学校,最令他惊喜的就是,原来在南雄,每人每个月的口粮只有18斤,而在学校,他的口粮一个月是35斤,父亲想这下子总算可以填饱肚子了。
第一天去食堂打饭的时候,因为父亲身材瘦小,大师傅就惊讶地问他:小伙子,你多大年纪? 父亲回答道:十七岁。大师傅摇摇头,用着半开玩笑的语气说: 我看你最多十五岁,瘦得跟麻杆似的。这一番无意的话,还让父亲难过了好一阵子。
父亲总是夸口当时化工学院的伙食,在当时北京的高校中,算是数一数二的,因为顿顿饭都有肉吃,不单单可以吃饱,还能捞点油水,夜里不用担心肚子咕咕叫。
说到那张"光头"集体照,父亲的眼神里闪耀出快乐的神采。我猜到其中一定有段故事,就让她说说为什么大家要一起剃光头。他说照片左下角的那位,就是袁汉民,身高一米八几,在班上算是长得帅的,那时候条件有限,几个人就鼓动说干脆剃个光头,人也显得精神,清爽,可是到底谁开这个头呢,他们把矛头指向袁汉民,意思是他只要剪,他们几个人就跟着剪。因为大家都断定,他一定不会自毁形象。谁知道第二天,他果然剃了光头来上课,没法子,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剩下的几个"哥们"就都老老实实的去剃头了。而且还专门为此去照相馆合影留念。谁没在年轻的时候干上点荒唐事,谁就算不上真正的年轻过。
父亲给我讲述过去故事的时候,不止一次提起袁汉民这位同学,他人长得高大帅气,而且人缘也非常好,不过提到他的爱人,父亲摇摇头说,他的爱人前几年已经去世了。
我问父亲他们班上男生多,还是女生多? 他告诉我女生多,他们班上29个人,女生有十六个,男生只有十三个。我本想问问他有没有喜欢的,但是觉得有点唐突,就把这句话咽了下去。随后,他指给我看,这是谁谁谁,那是谁谁谁,我只记得他提到的以为情侣,康大方和李秀云,他们相互爱慕,毕业后工作分配在一起。
在校的时候,父亲说他还算不上家庭条件最困哪的, 有的学生吃不饱,偷偷的用番薯和萝卜刻章,去饭堂"骗"多几两饭,这种情况也有,父亲对此表示同情和理解。
闲暇之余,同学们会组织四处走走,天安门、纪念碑、大会堂、西山、北海、九龙壁、颐和园,照些相,留下青春的印记和美好的回忆。
我翻阅了父亲班级群的照片,发现有些集体照里面并没有他。父亲说起"四清"时期,班上分了两个组,分别去了不同的地方,他去河北承德一带农村,和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因为身体底子差,没多久出现腹泻症状,呗提前送回学校,所以,后来有些集体照就找不到他的身影。说到这里,父亲停顿了一会,那时农民的生活真是异常艰苦,有些学生发现,农民解手的时候没有纸擦屁股,直接用土往屁股上一抹就算完事。父亲不愿多谈,我也就知趣的放下了好奇心。
父亲用纸打好草稿,让我在微信里告诉北京的同学,他到达和离开北京的时间。父亲交代给我的工作完成了。
我翻阅着这本旧相册,随口说,这里的相片很多我好像都没看过,父亲憨憨地笑着,眼睛眯成一条缝,由于牙齿的原因,两片嘴唇也抿在一块,慢慢地说: 这是我的私人照片,肯定不能随便给人看的,然后就将刚才的照片一张张的放回去,装在盒子里,拿回房间去了。
"忙"帮完了,父亲问凌凌和俊仪,我说他们在外面,父亲看着天色已晚,也不留我,说今天是旧历七月十五,你也早点回吧。
我正准备起身告辞,父亲一拍脑袋说: 哦,我差点忘了,上次读者推荐的,买了几瓶眼药水,我也滴了几次,效果不错,你们经常看手机、电脑,也拿上几瓶试试。我用怀疑的语气问: 那些东西行不行的? 父亲拍拍我的肩膀说: 相信我,不错的。
好吧,这算是我帮他这个小"忙"的报酬,走下楼梯,向着家的方向,乐颠乐颠的回去了。
</h3> <h3>高中毕业照</h3> <h3>北京化工学院</h3> <h3>光头集体照</h3> <h3>青春的脚步</h3> <h3>青涩单人照</h3> <h3>守望者</h3> <h3>同学情</h3> <h3>同学情</h3> <h3>同学情</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