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Russia)圣彼得堡(St. Petersburg)游记(一)

SL

<h3>十天波罗的海游轮行程的第二站就是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圣彼得堡是俄罗斯在波罗的海的重要港口,也是俄罗斯文化,经济, 科学中心和交通枢纽之一,人口500多万,是俄罗斯人口第二大城,也是世界上居民超过100万人的最北端的城市。圣彼得堡是彼得大帝于1703年5月建立,1712年到1918年为俄罗斯帝国的首都,并且是俄国第一次俄国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十三月革命的中心。旅游业是圣彼得堡的核心产业之一。</h3> <h3>俄罗斯是旅游行程中唯一对游轮游客严格执行护照和签证检查入关手续的国家,其他北欧国家根本不用签证,也不查护照。我们事先在网上预定了俄罗斯当地旅行社,所以凭着旅行社的行程证明顺利入关。这是游轮码头上的俄罗斯海关大楼。</h3> <h3>这是我们乘坐的当地旅游社的中型客车</h3> <h3>离开港口往城里开,路上经过俄国人的住宅,有点类似国内的老公房。过去苏联时期,住宅都是无偿分配的,与过去国内类似。</h3> <h3>经过的新建的住宅区。现在俄国人的住宅都要自己花钱买。</h3> <h3>彼得堡的第一站是彼得保罗要塞和彼得保罗大教堂 (Sts.Peter and Pail's Fortress and Cathedral)。要塞是彼得大帝下令创建于18世纪初,位于涅瓦河的兔子岛上,以防备可能来自瑞典的攻击。彼得保罗东正教大教堂建在要塞之中,奉献给要塞的保护人圣徒彼得和保罗。大教堂的金色尖顶高达123米,顶部是手持十字架的天使,成为圣彼得堡的重要象征。大教堂于1919年关闭,并于1924年转变成博物馆。大教堂今天仍然是正式的博物馆,但是宗教服务恢复于2000年。</h3> <h3>在1997年清理尖顶上的天使时,装修工在天使长袍的一个褶皱中发现了留下的一个瓶子里的纸条,在纸条中,1953年的翻新者为他们匆忙而伪劣的工作而道歉(当时苏联总理赫鲁晓夫要求在当年圣彼得堡250周年纪念日完成翻新)。据说1997年的修整工为后代留下了另一条信息,但是该信息的内容尚未透露。</h3> <h3>教堂的对面是建于1818年的俄罗斯国家货币制造厂。造币厂是根据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命令而成立的。它不仅为俄罗斯制造发行现在市面上流通的硬币,还为其他国家印制钞票。据说中国第一套人民币就是在这里制作的,造币厂里还珍藏着第二套人民币中三元面值纸币的模具。</h3> <h3>教堂旁边的这建筑现在是博物馆的售票亭。</h3> <h3>我们去的早,导游带领我们是第一批进入教堂参观的。教堂里金碧辉煌,富丽堂皇。</h3> <h3>近看教堂里的祭坛正面。</h3> <h3>教堂里祭坛正面的右侧。</h3> <h3>教堂里祭坛正面的左侧。</h3> <h3>大教堂里保存了从彼得大帝到尼古拉二世的几乎所有的俄罗斯沙皇和皇后的遗骸,只有彼得二世和伊凡六世没有埋葬在这里。</h3> <h3>抬头看教堂上方的穹顶。</h3> <h3>教堂里的水晶枝形灯架。</h3> <h3>教堂穹顶上富丽堂皇的装饰。</h3> <h3>教堂里右侧的历代沙皇的大理石棺。</h3> <h3>亚历山大三世的皇后,末代沙皇尼古拉斯二世的母亲,玛丽亚.费奥多萝芙娜在去世78年以后,于2006年9月28日从丹麦罗斯基勒大教堂迁葬到这里。</h3> <h3>1998年7月17日,被布尔什维克杀害的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及其全家的遗骸也安葬在这里。这是安放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遗骸的大理石棺。</h3> <h3>这是参观教堂后的出口。</h3> <h3>教堂参观完毕坐车来到一个居民街区。导游说让大家上厕所,休息一下。(一般欧洲国家上厕所都要付费的,而这里是免费的。)</h3> <h3>导游把我们领到这个礼品店。这是礼品店的大门,外表就像一般的居民住宅区。外面天气很冷,我们基本上都是穿着滑雪衫,到屋里确实暖和。</h3> <h3>礼品店里陈列着的各种镶金漆器。</h3> <h3>陈列的各种俄罗斯传统的彩蛋。</h3> <h3>店里的皮毛,围巾等各种御寒用品,今天(6月30日)实在很冷,所以还有不少游客买的。</h3> <h3>店里不仅免费上厕所,还免费供应红酒和俄罗斯伏特加。稍微喝了点,确实感到暖和。</h3> <h3>从礼品店出来坐车到彼得大帝夏宫喷泉花园(Peterhof Fountain Park)。花园分为上花园和下花园,我们是从上花园进入的。</h3> <h3>上花园(Verhnyy Sad)包含许多喷泉,分布在七个广阔的水池中。整个上花园的布局是根据彼得大帝的草图而定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略有变化。。</h3> <h3>上花园里有不少雕塑喷泉,这是其中的一个。</h3> <h3>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雕塑喷泉。</h3> <h3>上花园的独特几何布局特点是修整过的林地直线小巷,绿色植物缠绕而成的走廊,绿色草坪,以及球形和椎形修剪的树木。远处就是大宫殿。</h3> <h3>贴张图片说明上花园的特征。</h3> <h3>另一个雕塑喷泉。</h3> <h3>镜头拉近了看喷泉。</h3> <h3>走过上花园,来到大宫殿(Bolshoi Dvorets)。</h3> <h3>从大宫殿旁侧的进口进入北面的下花园(Nizhny Sad)。</h3> <h3>抬头看大宫殿旁侧的镀金穹顶。</h3> <h3>这是大宫殿另一侧的正面。</h3> <h3>从大宫殿前看下面被称为大瀑布(Bolshoi Kaskad)的喷泉群。</h3> <h3>喷泉群有37座金色雕像。</h3> <h3>从大宫殿前面位于喷泉群的正中往下看。正中是海峡航道(Morskoi Kanal),这是巴洛克时期最广泛的水厂之一,将下花园一分为二。</h3> <h3>大宫殿前面化了妆的工作人员。</h3> <h3>走到阶梯下面草坪上往上看大宫殿。据说大瀑布喷泉群除了37座金雕像以外,还有29座潜水浮雕,150个小雕像,64个喷泉及两座梯形瀑布。</h3> <h3>喷泉群由上至下分别多级台阶,在蓝天白云下,闪耀着鎏金的光辉和水流的银影,黄金色的雕塑林浴在水幕中,玉珠飞溅,光彩夺目。</h3> <h3>在瀑布的中心是一个两层楼的里外都是棕色石头的人造石窟。大瀑布的喷泉位于石窟下方及其两侧,有64个喷泉。</h3> <h3>在喷泉群一个大半圆形水池的中央,耸立着大力士参孙和狮子搏斗的雕像,雕像高三米,重五吨,这就是著名的隆姆松喷泉(Samson Fountain)。水柱从狮子口中冲天而出高达22米。这一雕塑象征着俄罗斯战胜瑞典。</h3> <h3>走到大铺喷泉下面的建筑,建筑前面左侧的狮雕像</h3> <h3>建筑前面右侧的狮雕像</h3> <h3>在下花园的一个喷泉旁远望前上方的大宫殿。也许夏宫最大的技术成就是所有喷泉都在不使用泵的情况下运行,由天然泉水供应,收集在上花园的水库中,通过一条长度超过四公里的特殊渡槽供水。海拔高低的差异造成了驱动下花园喷泉的压力,包括大瀑布。</h3> <h3>镜头拉近了看金碧辉煌的大宫殿。</h3> <h3>这是下花园里的又一个大力士参孙撕裂狮子下颚雕塑的喷泉。</h3> <h3>下花园里的两个喷泉。夏宫有&quot;喷泉之都&quot;的美称,花园里有百余座雕像,150座喷泉,2000多个喷柱</h3> <h3>这是著名的&quot;象棋山&quot;喷泉。喷泉是一个宽阔的滑道,其表面是黑色和白色,像棋盘一样,据说直通波罗的海。</h3> <h3>下花园里的宽阔走道。彼得大帝对下花园的设计采用了17世纪法国花园的正式风格。</h3> <h3>下花园里的三个树形喷泉。</h3> <h3>这是个奇异的树形喷泉。如果你从边上踩着特定的石头走过,喷泉不会喷出,如果你踩错了一块石头,喷泉就会把你淋得湿透。</h3> <h3>公园里的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的铜像。</h3> <h3>这个下边有座椅的喷泉,据说是彼得大帝用来嘲弄他的大臣的。在炎热的夏天中,大臣来朝见彼得大帝时,看见这里有座椅就坐一会儿乘凉。当他们坐下后,喷泉就喷水而下。大臣要走出来,必定要淋得衣服湿透,这样见彼得大帝就狼狈不堪。</h3> <h3>前面路两边是间歇喷泉。边上的指示牌说明每天下午1点,2点和3点会突然喷水而出。如果游客不注意,正好这时候走过这段路,那就要被淋得很尴尬</h3> <h3>等到1点,果然喷泉喷水而出。</h3> <h3>下花园里未知名的建筑。</h3> <h3>远望夏宫大宫殿。</h3> <h3>贴张夏宫的俯视图,上面是上花园,下面是下花园,中间是大宫殿。</h3> <h3>夏宫外面的马路。由于夏宫附近不准停车,游客必须走出一段路上车。</h3> <h3>夏宫出来后,坐车到了一个旅馆。</h3> <h3>旅馆旁边就是我们吃午餐的餐馆。</h3> <h3>餐馆内景,看来很整洁。</h3> <h3>餐桌都已经摆好了。</h3> <h3>导游说这是正宗的俄国餐。俄国面包加上每人一大碗加了一大勺酸奶油的罗宋汤,当然还有每人一杯伏特加。</h3> <h3>正餐是酸黄瓜,土豆加粉肠。</h3> <h3>甜点是两勺冰激凌。感觉整体上比中餐差多了,就是尝试一下俄罗斯的午餐。</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