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不经意间我发现,之前所到之处基本上都是山川峡谷,而接下来的景观多是高山湖泊。</h3><h3> 在海西州大柴旦境内,分布有众多大小不一的咸水湖泊,之前我们不太了解。当汽车行至德小高速与柳格高速交汇处,一汪湛蓝清澈的湖水映入我们的眼帘,小董师傅说她叫“小柴旦湖”。也许是几日来受到烈日的炙烤,也许是因为印象中西北印象被颠覆,我们叫停了车,全体人员跨越护栏,风一般的奔向湖边,尽情的簇拥着带有咸味、内含硫酸镁(临床应用为泻药)的湖(海)水,那种感觉就一个字“爽”!</h3> <h3> “ 翡翠盐湖” 是一粒藏在大柴旦深闺里的璀璨明珠。虽然过去也被当作盐矿开釆过,但她仍然保有盐湖的原生态。因为尚未旅游开发,不收门票,当地人叫她“野湖”。远山和着傍晚柔和的光影、盐滩、湖水倒映出的蓝天白云,此时此刻,我们陶醉在这梦幻般的世界,摆出各自心中最美的造型,表达最美的心境。</h3> <h3> </h3> <h3> 在去往茶卡盐湖的路上,我们邂逅了西北地区少有的淡水湖-朶湖。在网上有关朶湖的介绍不多,听小董师傅说,这条湖延绵百余公里,对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而言,这个湖该是个多么了不起的存在!</h3><h3> 我们在交付了每人五元的看守费后,被允许来到湖边,欣赏着美丽的湖光山色。</h3> <h3> “天空之镜, 茶卡盐湖”,这个耳熟能详的广告语我烂熟于心。一路上小董师傅反复告诫“人多票贵”使我略感不安。在我看来,茶卡盐湖就是个废弃的盐矿,因颇具旅游开发价值而被打造的景区。因此,商业气息浓厚,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停车场、游客中心、游客广场和景区内各交通乘坐线路广告让人的内心少了些许猎奇。排队上小火车,等得太阳要落山了。五十元单程车票的火车把我们拉到中心湖区,盐滩上密密麻麻铺满了游客,排队坐返程火车的人结结实实地挡住了去路。我们只好兵分两路,哥哥带上小宝排队座返程的火车;剩下的人沿盐粒铺就的小路途步往回走,这样可以避开人潮。天色渐暗,乌云密布,我们草草拍照后气喘吁吁的跑步赶上了最后一班开回景区大门的电瓶车。虽然大家玩得不是很尽兴,但我们还是捕捉到了一些盐湖的美丽瞬间。</h3> <h3> 青海湖经历了200万年的发展演变,如今成为我国境内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十几年前我曾在这里“走马观花”,这次我们先后沿着环湖公路行进了百余公里,可谓“大饱眼福”。</h3><h3> 这是个神奇的地方。湖水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湖水平均矿化物12.32,含盐量1.25%,水中曾经生长着大量由黃河鲤鱼进化而来的湟鱼。2003年来青海湖曾品尝过湟鱼的美味,近十年来因气候条件的变化和人为的大量捕捞,湟鱼已经作为国家二级保护保护动物禁捕</h3><h3> 青海湖边存有大面积湿地和草场,丰沛的溪水常年经草场流入湖中,成群的牛羊悠闲地在蓝天白云下觅食,它们的主人们在帐篷里喝着奶茶谈天说地……。</h3><h3> 曾几何时,不知是拓展旅游商机还是农作物耕种的需要,沿湖的良田都种上油菜花(听说每年能种两季),六、七、八三个月,青海湖菜花怒放,香气袭人,黄灿灿铺满大地,把青海湖妆扮得分外妖娆。</h3> <h3> 结束了青海甘肃大环线旅游行程,回到集结地西宁。西宁的美食满足了我们挑剔的味蕾,细心的外甥女没有忘记我六十三岁生日。此时此刻我的内心充满感激!感谢亲人们伴我一路前行、感谢向导小董师傅细心周到的服务、感谢亲朋好友们与我分享美景、感谢大美青海甘肃让我们领略了大自然的神奇、感谢因此而收获的穿越千年历史的人生感悟。再见了西宁!再见了西北!我们后会有期!(完)</h3><h3><br></h3><h3> </h3> <h3> </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