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大北湖,可有这朵花?

北湖月光

<h3>长春大北湖,可有这朵花? 文/北湖月光 《家在北湖》89期 仙女化身她,人间一朵花。 厅堂靓主妇,厨房美食家。 柔情写佳作,苦干种庄稼。 争当新人类,热词随手抓。 关爱老朋友,地产频派发。 大锅炖酸菜,香味满天涯。 上边这几行字,是我在“花花上酸菜”微信公众号的“主人”花花所写《一切都是自找的》这篇文章后的留言,因为她把这篇文章的链接发在她创建的“梨粉儿”微信群里,@我让我点评。为什么要@我呢?因为那功夫劲儿我加入这个群只有半天,是群中新人。 我是昨天下午加入这个微信群的,当群主@我的时候,我已进入梦乡,因为那时已经是晚上十点半了——因工作关系,我的生物钟已由“夜猫子”转变为经常比太阳更早起床(这一点,可以称为是“自找”的)。而勤奋的花花,晚睡早起。 今早醒来后,我看了她的文章并写了上面的几行留言。如果从全面性的角度说,还应该再写几行。但我还有其他事要做,就算“点到为止”吧。花花很快就做出了回应,让我微信“留言通知”这一项中,众多的“精品留言”又增加了一条。 花花在文章中对她的生活做了一些介绍,比如去过很多城市,做过很多工作,有独自一人连续工作14小时的经历,甚至在28层的高楼外边擦过窗子。在走南闯北和紧张的工作之余,她还要经常随时随地打开手提电脑,处理文友们为她微信公众号的投稿。 但是有一个情况她在文章中没介绍,而是拉我进入她“梨粉儿”群的朋友说的:花花正在创作一部与“梨”有关的小说。虽然这是她第一次搞创作,据说作品很有可读性。在这里我得遗憾地表达一下,除因工作需要,我已多年不看小说了。 在花花的微信公众号上,“写关东风情,唱东北大地”是她给自己和文友们的定位。做过小学老师,开过幼儿园,干过小时工,当过养老机构护理员的花花,本名叫葛喜花,今年55岁了。她说自己是“坐家里写写文字做做微商……伪农民养花种菜带着种点儿粮”。 搞写作的人,我微信好友中很多;做微商的人,我微信好友中更多。如果从“美女”这个角度说,我微信好友将近两千人中,可谓美女如云。为什么我要单独写一下这位目前甚至还不是很了解的花花呢?我最为欣赏的一点是,写作对于她而言,总有激情,总有动力。 我是个乐于写北湖的人,但是只有数量没有质量,可读性不强。有时我会在微信朋友圈发一些随手拍的图片,并加上简短的说明。每当这时,总会有众多微信好友前来点赞或留言,有时热闹得不要不要的。而我写北湖的文章,则没有那个热度。两相对比,让我认识到,这是我的写作能力有问题,文章缺少吸引力,不招人待见。 像花花这样的作者,我相信藏龙卧虎的北湖一定不乏其人。但是他们都在哪儿藏着在哪儿卧着,我不得而知。从去年年末创办公众号到近来改用美篇,我都不希望《家在北湖》是我在这里唱“独角戏”。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热爱北湖又喜欢写作的朋友,请您“该出手时就出手”,利用我们的平台也好,独创新的平台也好,让我们形成互动,写新区风貎,赞北湖美色;给时代代言,为今天放歌! (图片经花花本人同意使用)<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