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在 路 上 ——2018年暑假自由行(下)</h3> <h3> Day5 黄山,此次自由行的重头戏,即将上演。 十年前爬黄山的辛苦,至今还记忆犹新。几十里山路下来,那两条腿还是我的吗?还能叫腿吗?那就是两根棍子,上下车都得搬着才能动。那次黄山之行,老杨同志,不,那时应该称小杨,他可是一步一步地把一位老同事从山上扶下来,让老同事感激不已。每当提及此事,老杨还是满脸自豪。不得不说年轻真好! 十年后的今天,再次游览黄山,不知是否还有当年全程走下山的勇气! </h3> <h3> 上山前,做好一切准备。 路过一家餐馆,点了两只土鸡,一只红烧,一只煲汤,大人小孩饱餐一顿。减肥这事,这时候已经抛到九霄云外,我们只想着吃饱才有力气爬山。 所有能不带的都不带,大家轻装上阵。但有三样东西,必须要带——拐杖、雨衣、水。瞧,拐杖族来了。</h3> <h3> 我时时刻刻关注着黄山的天气预报,可一直显示有大雨,看来山顶看晩霞和日出的计划是泡汤了。 换个角度看问题。雨中登黄山,也是不一样的体验,也许还会看到更美的风景! 既然这样,我们还担心什么呢?那就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h3> <h3> 出门在外,凡事都要留个心眼。为了不耽误下午游览西海大峡谷,我们果断决定花440元坐出租车到北门山顶的缆车入口处。细心的潘老师提醒记下车牌号码,万一是黑车,宰客呢!</h3> <h3> 号称亚洲最长的太平索道,能坐一百多人,真坐上去,还是让人胆战心惊。缆车翻过一座又一座山头,大山在我们的脚下变得越来越渺小。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佩服人类征服大自然的本领。渐渐地,周围云雾缭绕,啥都看不见了,我们仿佛来到了仙境。</h3> <h3> 排云楼宾馆就在索道不远,步行5分钟。 有时希望越大,失望也就越大,此时,正好相反。想像中,山上的合住床位一定是又脏又乱,被子又潮又湿,结果出乎意料。房间里干净整洁,除了没有个人生活用品,其余生活设施齐全,连观日出的羽绒服都每人一件。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房间不错呀!” 放下行李,人一下子感觉轻松了许多。 看来这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几百元的车费没白花。 </h3> <h3> </h3> <h3> 第一站——西海大峡谷 资料介绍, 西海大峡谷1983年由黄山园林部组织探险队开发,2000年才对游人开放。但由于对体力挑战太大,前往游玩的人不足20%,在2013年开通了返回山顶的地轨后,游玩的人才多了起来。 这天气变脸变得真快,上午艳阳高照,中午晴转多云,到了山顶,天又变得阴沉沉的,感觉快要下雨了。我们放下行李,休息片刻,立刻向大峡谷出发。 这么壮观,这么神秘的地方,那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h3> <h3>排云亭</h3> <h3> </h3> <h3> 一过排云亭,险峻苍劲的群山便铺展在眼前。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岩石裸露在外,绝处逢生的黄山松点缀着山体,好不壮观。<br></h3> <h3>一线天</h3> <h3>骆驼峰</h3> <h3>云海</h3> <h3> 西海大峡谷是被称为黄山的“魔鬼世界”,一路上怪石嶙峋,惹人惊叹。陡峭的石路傍着绝壁,吓得许多人迈不开脚步。<br> 将惊险进行到底,我们贴着绝壁的步道台阶,谁都不服只扶墙ϞϞ😱</h3> <h3>谷底风光无限</h3> <h3> 终于看到谷底的观光小火车了,但最终大家的决定是——走回宾馆。 下山容易上山难,一上路我们两个女人就开始后悔了。世上没有后悔药啊,既然决定了,那就咬紧牙关,硬着头皮往前走,否则太怂了。一路上,我们互相鼓励,加油打气。走了一段,我俩感觉自己已经拼尽全力,累得不行了,可看看标牌才走了一点,啥时候是个头啊? 好在沿途风景不错。瞧,猴大王带着夫人来巡山了。〈😍ノ哇,好恩爱哟!</h3> <h3> 走了将近一半的路程了。此时,我已经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实在是走不动了。飞飞看见了,退下台阶,返回到我的面前,拉着我的手往上爬。此刻,感觉儿子的手好有力量。我欣喜地看到儿子长大了,懂事了,变成男子汉了。一想到这,我浑身一下子来了劲,像打了鸡血一样,跟在儿子后面飞奔。 关键时刻显真情。刘冯硬是推着潘海燕的屁股一路推上山来了,也真不容易啊!小雨蹦蹦跳跳,一路爬山的表现跟她文文弱弱的外表大相径庭,让人瓜目相看,原来她的心里藏着一个“女汉子”。老杨一路上不慌不忙地走着,步伐也不再轻盈,更加飞奔不起来了,跟十年前不好比啊!唉,真是岁月不饶人,不得不服老。 我们走的一环、二环不同的路,却几乎在相同的时间到达了一线天。到了一线天,就快到大峡谷一环下山的铁门处了,我们也就看到了希望。潘老师再也不用担心睡在荒郊野外,深山老林里了。看一下时间,此时3点半,离关门还有半小时呢! 😎ว我们胜利了!有的时候,不去尝试一下,真的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多大能耐。</h3> <h3> 来张合影留念</h3> <h3> 返回宾馆休息,补充能量,继续出发,目标——始信峰。 山上的温度变化太大,让人措手不及。没走多远,就发现四周雾气腾腾。一来到西海宾馆门前的空地上,就感到阵阵凉意袭来,那不是凉快,是寒冷,恨不得立刻穿上宾馆的羽绒服。 这天气,到哪里去看梦笔生花,笔架峰,猴子观海、清凉台呀,那就随便走走看看吧!</h3> <h3> 路旁一个挑山工的担子,老杨和老刘挑起来试试,看那表情,什么感觉,可想而知。 时不时有挑山工从身旁擦肩而过,可以想像他们肩上的老茧有多厚。为了家人,为了生活,他们咬牙坚持着。重担压弯了他们的脊梁,却没有压垮他们那颗坚强的心。此时此刻,我对他们充满了敬意。</h3> <h3> </h3> <h3> 回宾馆的途中,看到了很多刚刚搭好的帐篷。其中有一顶白色的大帐篷特别吸引人,一打听,叫星空帐篷,才八百一夜。脑补一下,一个晴朗的夏夜,一对小情侣躺在透明的帐篷里数星星,到外面呼吸山上的新鲜空气,吃吃自助餐,看看露天电影,多浪漫呀!(盗图一张)</h3> <h3> 再次返回宾馆,洗完澡,外面已是大雨倾盆。 哈哈哈,今晚,我们6人伴着雨声“同居”了。 听着雨声,老杨有感而发: 期许险峰风光臻,<br> 奈何山头听雨声。<br> 既有风雨又有晴,<br> 黄山之行方显金。 回来以后推敲推敲,改为: 《排云楼听雨而感》<br> 期许险峰风光臻,<br> 奈何山头听雨声。<br> 既有风雨又有晴,<br> 从来坦途非人生!<br> 感觉境界更高了,你们觉得呢? </h3> <h3> Day6 黄山行的第二天 一早醒来听到的依然是“哗啦啦”的雨声。一时半会儿,雨也停不下来,那就整理好东西,穿上雨衣出发吧! 五颜六色的雨衣,打湿的脸庞,凌乱的头发,镜头前的我们已没有形象可言。这狼狈不堪的样子记录了一段难忘的旅程,再丑也要拍两张。 </h3> <h3> 昨天还在奇怪,黄山怎么不见水,一下雨,泉水就从山上“哗哗哗”地往下流个不停。有山有水显得更美!来,赶紧拍个照。</h3> <h3>雨中的黄山有一种朦胧美,像一位蒙着面纱的少女。</h3> <h3>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曾赞美黄山玉屏景区道:“黄山绝胜处” ,而迎客松即近在咫尺。到了黄山,一定要看一看迎客松。它展开双臂,欢迎着八方游客。 不远处的天都峰,连影子也没瞧见。老杨想爬天都峰的愿望再次落空了。</h3> <h3> 到了这里,黄山之行即将结束。下山还有十几公里的路,只能坐缆车了,再也走不动了。 雨水泡白了我们的双手,淋湿了我们的身体,更洗涤了我们的心灵。 风雨中的黄山,不一样的黄山。 不虚此行!</h3> <h3> 返程的途中,我吃了两粒晕车药,结果昏昏沉沉睡了一下午。醒来以后,我想这么一段美好的行走在路上的时光,我一定要记录下来。于是花了三四天的时间,就有了《在路上》上中下。 往后余生,不管有多远,我相信每当打开这一篇,回想2018年暑假中的这6天,这6人,脑海中都是满满的回忆,心里总是甜甜的滋味。 在路上,这不是结束,而是刚刚开始……</h3> <h3>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