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数学老师的文学情怀<br> <br>今年小朱书店“旧(救)书节”系列活动之一是陈志雄先生主讲的《数学老师的文学情怀》,并推介他的新著《木铎金声拾落花一一三个数学人的诗与文》。<br>陈志雄先生是小朱书店的资深书友。<br>陈志雄先生是格致中学校友,196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在葫芦岛渤海造船厂一中终身从教。诗文是他的喜好。上世纪九十年代,他出了杂文《谔谔集》、教育随笔《绛帐集》、诗歌《印屐集》,合称《三叶集》。1996年,在人民日报副刊《大地》举办的“文学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研讨会”上,他的杂文《谔谔集》被评为一等奖。他在中国船舶报发表的《母亲的脚与父亲的腰》获1997年全国报纸副刊金奖。他是2001年北京教育杂志《中小学管理》的封面人物。近两年,他又辑编了综合诗文《南北集》、诗联《沉吟集》。<br><br></h3> <h3>陈志雄先生与他的北京师大两位大学同学(均为大学数学老师)“三人行”,合著了《木铎金声拾落花——三个数学人的诗文情怀》,堪称当今的文学奇葩。<br> <br> 木铎金声拾落花 <br>——三个数学人的诗与文 <br>陈志雄 孟繁铎 强文久 <br>内容介绍 <br>霜天银发追流水,木铎金声拾落花。 <br>我们三个数学人合作诗文绝非偶然,盖因缘巧合,源于“五同”: <br>三人在1962年同入北师大数学系; <br>三人在同一个班级学习; <br>三人在同一个宿舍生活。 <br>三人更在挚爱的数学专业之外,都喜好诗文。但开始两年因数学系课业压力甚大,后来四年由于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理解的原因,三人虽偶有诗文交流,并未深入。1968年9月毕业(学制5年,又因文革滞留1年)离校,三人留下了对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也带走了同好诗文的未尽之缘。 <br>花开花落,春去春来,想不到的是,五十年后第“五同”欣然而至。2017年9月大学毕业五十周年年级聚会,场景感人。孟繁铎笔酣墨饱的一首七律赠诗,展读于会场,令人动情。而随后陈志雄、强文久亦有诗作呼应,分享聚会同学情谊。会间,三人追怀忆旧,交流倾谈,惊喜地发现,大家在本职工作做得有声有色之外,对诗文的热爱也不改初衷,且五十年来创作颇丰。鱼雁往还,倾情酬唱,交互激赏,不吝推敲,实“五同”归一之盛也。深感虽芳华难再,而仍落花可拾,合三人诗文成一书的念头油然而生。乃有志雄提议,繁铎定名,决意先建立“弘锥堂”微信群运筹其事。“弘锥”者,盖强文久、孟繁铎、陈志雄三人名字各取半字合成也。其后,各人自选诗文,群内交流,反复研讨,确定书名,编订目次,遂有此《木铎金声拾落花——三个数学人的诗与文》问世矣。 <br>全书分为每人一卷,每卷选诗(含对联)百首左右,文二十篇上下。各卷内容相对独立,保持个人风格,体例大致相近,文责自负。具体情况为: <br>陈志雄卷:诗50首;联50副;文25篇。 陈志雄1967年起尝试诗文写作。其作品多发表于报纸副刊、教育杂志、楹联杂志,1999年出版《三叶集》:杂文《谔谔集》、教育随笔《绛帐集》、诗《印屐集》。其中《谔谔集》在《人民日报》《大地》月刊主办“文学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研讨会”上获一等奖。《母亲的脚和父亲的腰》获1997年全国报纸副刊金奖。《校长的学者角色》、《校长的文化指令》、《学校不宜实行量化管理》等文章被多家教育杂志刊登,并被收入中央教科所主编的专辑。上海楹联学会会员。2017年结辑旧作,出版综合文集《南北集》,诗集《沉吟集》。 <br>孟繁铎卷:诗112首;联58副 ;文12篇。孟繁铎自幼爱好诗文,或有感而发,或因酬而作,耕耘不息,勤恳不辍,而诗文鲜见于报章。自娱自乐之外,偶发于所供职的院校报刊《哈尔滨金融学院院刊》或《东北农业大学校报》上。这次发表作品,可认为是蓄之既久,初次面世。 <br>强文久卷:诗100首;文20篇。 强文久1966-1970年尝试诗词写作。之后四十余年因工作等原因基本搁笔。退休后重拾旧好。2015年8月起试发诗作,陆续为《诗词家》、《诗词世界》、《中华诗词》、《诗刊》、《新华文学》、《燕京诗刊》等刊物采用,或入编各种诗歌合集。2016年6月,《诗词十二家》(卷五)出版,以诗词60首入选。2017年3月个人诗集《朝吟夕咏二百首》入选“中国诗文金点”诗歌丛书,此次自选的100首皆为山水诗词。所选文20篇系为此次入编专门撰写,包含多年来学习诗词的心得积累,以及对诗坛现状、诗词改革的看法。 <br>数学人而弄文,让严谨的数学思维与浪漫的诗文情怀结缘,虽不罕见,但确属一种奇妙的现象。这段话的意思,大致来于发表在1998年9月15日《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数学老师的文学情怀》,是评价陈志雄获奖文章《母亲的脚和父亲的腰》的,作者张柏林。我们希望这些话也同样适用于我们三人的诗文合集。 <br></h3> <h3>木铎金声世所崇,学师行范启智弘。我们深深感谢母校北师大的教化培育之恩,这本书可以看作我们献给母校的小小礼物,也是我们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校训的人生答卷。 <br>弘锥堂 <br> <br>北师大校歌:“木铎金声世所崇,学为人师,教化从容;行为世范,砥砺无穷。国运昌,民智弘,育人兴邦肩任重。”<br></h3> <h3>初读《木铎金声拾落花》有感,谨制辘轳体七律,呈孟、陈、强三公教正:<br>木铎金声拾落花,燕都海上共飞霞。<br>风流久仰三夫子,文理兼优数学家。<br>笔力沉雄吹剑气,歌吟慷慨骋天涯。<br>倏然展卷窥诗境,浩渺银河万里槎。<br><br>其二<br>三公唱彻彩云涯,木铎金声拾落花。<br>数学桂冠香益远,诗情画意兴尤赊。<br>弦方勾股等闲事,雅颂风骚俱大家。<br>一卷煌煌炫今古,超强灵脑世争夸。<br><br>其三<br>数学人吟诗赋奢,思维逻辑耀文华。<br>联珠唱玉裁新句,木铎金声拾落花。<br>孟子雄豪齐鲁韵,陈师俊逸浦江霞。<br>强公自是强中手,羨煞观天井底蛙。<br>(在下别号“井天居士”)<br><br>其四<br>同窗胜日聚京华,踪迹天涯与海涯。<br>世纪重逢情似火,稀龄常忆梦如纱。<br>红颜白首邀明月,木铎金声拾落花。<br>浩卷梓成囊橐富,书香携去万千家。<br><br>其五<br>北国江南天一涯,弘锥堂上共弹琶。<br>冰城诗杰尊夫子,歇浦文雄誉大家。<br>强手如林君立鹤,佳篇似锦玉无瑕。<br>三人行处风雷动,木铎金声拾落花。<br> <br>井天居士王庆农于江苏泰州<br></h3> <h3>木铎金声拾落花辘轳体七律四人酬唱20首
陈志雄、孟繁铎、强文久合著之《木铎金声拾落花》出版后,同为数学人的诗词联名家王庆农先生以辘轳体诗五首赠作者。三人感其盛意,慕其雅制,乃各以同体诗五首回赠。此唱彼和,辘轳同轴,堪称雅事。酬唱总规模凡二十首,谨录于后。 (这里所说的“辘轳体”七律,是将律句“木铎金声拾落花”作为公用,分别置于七律全诗的第1,2,4,6,8句,各自成诗,五首为全。)
王庆农诗 初读《木铎金声拾落花》有感,谨制辘轳体七律,呈孟、陈、强三公教正:
木铎金声拾落花,燕都海上共飞霞。风流久仰三夫子,文理兼优数学家。笔力沉雄吹剑气,歌吟慷慨骋天涯。倏然展卷窥诗境,浩渺银河万里槎。
其二三公唱彻彩云涯,木铎金声拾落花。数学桂冠香益远,诗情画意兴尤赊。弦方勾股等闲事,雅颂风骚俱大家。一卷煌煌炫今古,超强灵脑世争夸。
其三数学人吟诗赋奢,思维逻辑耀文华。联珠唱玉裁新句,木铎金声拾落花。孟子雄豪齐鲁韵,陈师俊逸浦江霞。强公自是强中手,羨煞观天井底蛙。(在下别号“井天居士”) 其四同窗胜日聚京华,踪迹天涯与海涯。世纪重逢情似火,稀龄常忆梦如纱。红颜白首邀明月,木铎金声拾落花。浩卷梓成囊橐富,书香携去万千家。 其五北国江南天一涯,弘锥堂上共弹琶。冰城诗杰尊夫子,歇浦文雄誉大家。强手如林君立鹤,佳篇似锦玉无瑕。三人行处风雷动,木铎金声拾落花。 井天居士王庆农于江苏泰州
强文久诗 喜得喜得王庆农先生大作《初读〈木铎金声拾落花〉》,仿其辘轳体,步和原韵,感赋五章。 木铎金声拾落花,苍颜皓首愧秋霞。此生无悔从专数,晚岁有心效杂家。只把诗文呈挚友,敢将肝胆照天涯。行吟江畔三渔父,犹羡冲波向海槎。 其二携书仗笔走天涯,木铎金声拾落花。桃李牵衣情未了,田园负约岁长赊。算符图式时来梦,陋室弘锥又是家。一卷初成珍敝帚,人前岂敢自矜夸。 其三灯下弄文总恨奢,一身难觅两年华。黄鸡白发悲流水,木铎金声拾落花。半世重圆西苑月,三人共织夕红霞。衰翁难做惊雷吼,谔谔犹期胜夏蛙。 其四青春热血荐中华,学海茫茫信有涯。世路艰行多障雾,庐山难识隔重纱。陈文旧稿追残梦,木铎金声拾落花。莫向莫向潮人弹此调,真情只许谢方家。 其五情思无涯才有涯,竹琴终逊伴琵琶。不为铗怨豪门客,甘作燕飞百姓家。欲得周郎频顾盼,愿寻伯乐辨瑜瑕。东篱把酒悠然处,木铎金声拾落花。 作于9月3日,改于9月9日
陈志雄诗 木铎金声拾落花,谁人异地饮诗茶。谋生筹算盲颜色,执教文庠孝爸妈。已识之乎勤走笔,且分平仄试涂鸦。良师高手承清益,莫笑飏声井底蛙。 其二红枫黄菊映寒葭,木铎金声拾落花。开设弘锥谋大构,穿梭南北去微瑕。诗文联赋摅心臆,点线方圆付岁华。大象无形传远道,良师有范育新芽。 其三嘱和无能岂敢奢,偶因得句喜韶华。 文存诗稿追流水,木铎金声拾落花。最忆西斋床对语,偏怜北海桨轻划。春风绛帐秋霜已,桃李三千映晚霞。 其四衰翁弄笔卖蒲瓜,幸遇方家赐玉夸。三水天人真善美,溱潼联句雅清佳。风光荆楚夺标冠,木铎金声拾落花。前路莫愁知己少,天涯何处不诗家。 (江淮海三水汇流,古泰县地域称为“三水”。溱潼,泰州姜堰区古镇,乃王庆农故乡。1994年,庆农兄应对《今古奇观》征联擂台赛,在七万多应征作品中,独占鳌头,成为唯一的获奖者。) 其五尘海朦朦似雾纱,从心所欲寸眸加。孤灯斗室吟诗笔,明镜清流梦月槎。一册舒胸同地角,三人健步共天涯。高山流水留遐梦,木铎金声拾落花。 2018年9月6日于三叶书屋
孟繁铎诗 木铎木铎金声拾落花,古稀秉笔似涂鸦。弘锥一箭穿秋水,赋电三星照晚霞。锐志雄飞燃旧梦,奇文久待发新芽。秋中展诵传贞韵,更庆农桑吐艳葩。 其二漫云隽永与清嘉,木铎金声拾落花。万紫千红随笑傲,七情六欲敢擒拿。沉浮喜怒由喧嚣,辗转张弛任伏爬。最是斯文深邃处,琴音缈缈月如纱。 其三饭桶脓包大面瓜,佯装豪迈掠芳华。旧瓶新酒充甘釀,木铎金声拾落花。学不成才人已老,艺无建树境难佳。何如一梦春风至,流水高山羡伯牙。 其四如蜂如蚁碌无加,一瞬桑榆日已斜。置腹推敲常夺饭,扪心架构不思茶。书山学海愁攻玉,木铎金声拾落花。数理风骚焉两界,文韬武略不分家。 其五命理锤成你我他,躬耕教海乐无涯。不矜名节驰空阔,敢竭精诚辨正斜。寿域同登凭卓力,清时再造赖云霞。情真意笃长吟处,
木铎金声拾落花!20181001第三稿 附注:诗中所云“弘锥”者,系《木铎金声拾落花》一书初议之际,为便于联络,由陈、孟、强三人建立之微信群名称。盖由孟、陈名字中各取半字组成“锥”,再由“强”字取半边加三角成“弘”,而得“弘锥堂”之名号也。
2018年10月弘锥堂制 <br></h3> <h3>辘 轳 诗(木铎金声拾落花)
木铎金声拾落花
谁人异域饮诗茶
谋生筹算盲颜色
执教文庠孝爸妈
已识之乎勤走笔
且分平仄试涂鸦
良师高手承清益
莫笑飏声井底蛙
其 二
菊黄时节会京华
木铎金声拾落花
开设弘锥谋大构
穿梭南北去微瑕
诗文联赋摅心臆
点线方圆付岁华
大象无形传远道
良师有范育新芽
其 三
嘱和无能岂敢奢
偶因得句喜韶华
文存诗稿追流水
木铎金声拾落花
最忆西斋床对语
偏怜北海桨轻划
春风绛帐秋霜已
桃李三千映晚霞
其 四
衰翁弄笔卖蒲瓜
幸遇方家赐玉夸
三水天人真善美
溱潼联句雅清佳
风光荆楚争标冠
木铎金声拾落花
前路莫愁知己少
天涯何处不诗家
(1994年,庆农兄应对《今古奇观》征联擂台赛,在七万多应征作品中,独占鳌头,成为唯一的获奖者。奖金一万元。所悬上联为:“今古传奇,传奇今古,古往今来,传不尽、中华儿女,奇闻、奇事、奇情、奇志”。庆农兄应对的下联是:“江汉毓秀,秀毓江汉,江流汉汇,毓无边、荆楚风光,秀水、秀山、秀士、秀文”。)
其 五
尘海朦朦似雾纱
从心所欲寸眸加
孤灯斗室吟诗笔
明镜清流梦月槎
一册舒胸同地角
三人健步共天涯
高山流水留遐梦
木铎金声拾落花
2018年9月6日于三叶书屋
<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