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中)

平凡

<h3> 在 路 上</h3><h3> ---2018年暑假自由行(中)</h3> <h3>  Day4</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好期待啊!</span><br></h3><h3> 早晨从竹海下来,在宏村旁的一个早餐店,既品尝了当地特色的炸酱面、笋丝面,又打听到了游徽派古村的最佳的路线。</h3><h3> 逛碧山书局——游南屏影视村——赏卢村全貌—住宏村客栈——看宏村表演,这下子,一天的行程安排得井井有条,丰富多彩。</h3><h3> 沿途风光也不错哟!</h3> <h3>世上几百年旧家,无非积德,</h3><h3>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h3><h3><br></h3><h3>繁华都市读书,寻片刻宁静,</h3><h3>江南水乡读书,觅慵懒时光,</h3><h3>古树森林读书,听虫鸣鸟叫,</h3><h3>读书之地不同,读书的心境亦有所变化,</h3><h3>古村祠堂读书,又该是怎样的光景呢?</h3><h3><br></h3><h3>碧山书局,</h3><h3>“散落在徽州的中国最美的乡村书店”,</h3><h3>名副其实。</h3> <h3>  近来,诗和远方被搭配成最时尚的口头禅。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h3><h3> 走进古老的碧山村,<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一个文艺范十足的村子,</span>仿佛每个人都成了文艺青年,不,我们是文艺中年。</h3><h3> 此“工销社”非彼“供销社”。</h3> <h3>  我们几个好说话的人凑到一块儿,就有说不完的话,讲不完的笑话。</h3><h3> 潘老师指着一块牌子,一本正经地说:“这儿有个傻姑娘客栈!”我们几个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凑近一看,明明写的是“徽姑娘”。你什么眼神呀,潘老师?于是,这个傻姑娘被我们叫了一路。😀傻姑娘真有点“傻”,给我们带路,把我们一群人带向了羊圈。</h3><h3> 这个傻姑娘不亏是英语老师呀,还用英语跟一外国人搭讪。结果你猜怎么着,人家是一法国人,也不会英语,只会“hello”“thank you”,笑死人了!</h3><h3> 但是说真的,如果去碧山村游玩住宿,这个客栈倒不错,价格也不贵,两百多,值得推荐一下。</h3> <h3>  这个村子处处带给我们惊喜,“牛圈咖啡馆”,你听过吗?</h3><h3> 2014年的8月,就在碧山书局旁边,这里还仅仅是一个荒废多年的农家牛圈,杂草和青苔覆盖着它,历经一年的辛勤劳作,如今摇身一变, 成为耀眼的明星。</h3> <h3>  现在想来,这个村子受欢迎,除了不收门票,商业气息不浓之外,更主要的是它既保留了徽派建筑的古朴,粉墙黛瓦马头墙,又有着自己的文艺特色。走进村子,感觉特别有文化底蕴。对于我们这些自认为读了点书,有点墨水的人来说,这里是装门面最好的地方。你说呢?</h3> <h3>  我们不慌不忙地在村子里四处溜达,一路的美景,一路的欢笑。</h3><h3> 搞怪二人组又开始了。看老杨的造型,有点辣眼睛啊!“猴哥”扛着个自拍杆,就像扛着个九齿钉耙,“猴哥”成功变身成“八戒”啦!“八戒,快唱一个!”“你挑着担,我牵着马……”歌声、笑声在村子里回荡。</h3><h3> </h3> <h3>  今天天气真好,太阳火辣辣的,即使这样也阻止不了我们前进的脚步。买了个套票,还买大送小,感觉不知道捡了多大个便宜。大人小孩,一个个兴高采烈,午饭都不用吃,半个哈密瓜就解决问题。</h3><h3> 南屏影视村,大山脚下的一个古村落。走过一片稻田,跨过一座几百年历史的石桥,就进入了村子。村子口,古木参天,树下的石凳石桌是村民们话家常的好去处。</h3><h3> 村子里到处让我们觉得新奇。连中三元井、石敢当、门当户对、钟声瓶镜(终生平静)、石镜石鼓石狮子,慎思堂、积善堂,还有大大小小的祠堂。导游小姐姐讲解得很详细,我们听得也很认真。老杨懂得最多,问题也最多,他跟导游的一问一答,解开了他心中很多的疑惑,也让我们受益匪浅。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啊!</h3><h3> 既然是影视村,在这里拍的最著名的肯定要属张艺谋的《菊豆》。回家看了一下电影,结局很悲惨。</h3> 宏村,一个像牛的村子,我们终于来了。宏村是徽派古建筑中保存最完好的一个村子,村子的人工水系最发达,直通家家户户。据说设计者是村子里的一个女人,真是“巾帼不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啊!其实,宏村也是因为奥斯卡获奖电影《卧虎藏龙》而闻名中外,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名气这么大,自然而然,人气也是最旺的。<div><h3>  我们到达的宏村时间是下午两点,天气炎热,但景区内却是人山人海。</h3><div><h3> 说到像牛,那就得好好说说。村旁的雷岗山像“牛头”。两棵有500年历史的古树,红杨树和白果树像是“牛角”。九曲十弯的水圳是“牛肠”,傍泉眼挖掘的“月沼”是“牛胃”,“<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南湖”是“牛肚”</span>,“牛肠”两旁民居为“牛身”,四座通往村外的桥是“牛腿”。</h3><h3> 夏天,南湖上荷花盛开,清香四溢。站在画桥上,放眼望去,眼前的风景真是美不胜收。记得电影一开场,李慕白牵着一匹马,就是从这画桥上走过。</h3><h3><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 这么美的村子,当然是写生的好去处。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坐在村子的各个角落,</span><span style="-webkit-tap-highlight-color: rgba(0, 0, 0, 0);">无论往哪个角度看,都是一幅精美的画面。</span></h3><h3> “天下汪氏一家亲”,圈子里姓“汪”的朋友,一定要到宏村去看看,去认祖归宗,你们的祖先在那里呢!</h3></div></div> <h3>  傍晚时分,我们来到最美卢村的观景台。晚霞、大山、村落、田野,一幅卢村夕照图映入眼帘。我想: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在金色的花海映衬下的卢村一定更迷人。</h3> 到卢村一定要看一看木雕艺术,听一听卢百万和他的五个姨太太的故事。<div><h3>  看到被文化大革命毁掉的木雕人脸,忆起那些陈年往事,想到家庭间的纠纷,卢家的后人——一位八十岁高龄的老人家,激动不已,老泪纵横。见到我们,如觅知音,不停地向我们倾诉……</h3><h3> </h3></div> <h3>  晚上的表演——宏村《阿菊》,场景恢宏大气,色彩绚丽夺目。但是感觉因为缺少了人文性和故事性,变成了高难度的杂技表演,这样的表演总归显得过于空洞。也难怪,导演是外国人,他怎么能表现出徽州女人悲惨的命运,换作老谋子导演,也许就不一样了吧!</h3> <h3>我们住的云栖客栈还不错!</h3> <h3><br></h3><h3> 何由偏爱到徽州, 心往数度梦里游。 青砖黛瓦马头墙, 守拙明志一身修。 <br></h3> <h3>  精彩继续!</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