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图文均为石润居原创) </h3><h3><br></h3><h3> 在时光里感怀友情!</h3><h3><br></h3><h3>问世间情为何物?情是人世间永恒话题、不老主题;情,是我们人与人互相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时光里感悟亲情、感怀友情!</h3><h3><br></h3><h3>对亲情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应该有千万种。常回家看看、常陪家人吃饭,也许是游子最好的亲和爱、孝与敬。</h3> <h3>这次从外地回到老家,探望老母,再次品尝妈妈做得饭菜味道,看得出来老母亲不知有多高兴,满脸皱纹里写满了笑容。当看到母亲身体硬朗,气色不错,并得知老人家四十多年的偏头痛毛病消失了(不知是媳妇寄来的一种保健品功效,还是今年以来定期做中医推拿理疗之效),我的心也是最宽慰、最开心了!<br></h3><h3><br></h3><h3>战友情、同学情应该是友情中最铁的。正如我们经常讲扛过枪的、同过窗的,绝对在友情中数一数二。这次返乡探母,还有一件最大的收获和感动,就是我人生中三个不同阶段的三个最铁之人第一次聚到了一起。</h3><h3><br></h3><h3>八月二十一日下午三点多钟,受邻县友人之邀,我乘发小一一方同学的车,从老家驱车赶往五十余公里以东的临海市,车行至半,"男同学"突然从杭州方向打来电话,说刚看望完正在上大学的儿子,准备返回温州,顺道当晚住在我老家5A景区附近,一听说我马上要到临海,在我的一再建议和邀请下,他们夫妇俩也就改了行程,随即改变方向和目的地,直奔临海而来。正所谓无巧不成书,就这样四个友人、三路"神仙"在临海不期而遇!</h3><h3><br></h3><h3>陈兄年长我们仨(同龄)一二岁,路上一通报情况,他早已给我们几个安排好住宿酒店,并在当地订了一家据说最高档饭店,备好酒菜,一直等到晚上七点半左右,待从杭赶过来的"男同学"夫妇下高速进市区才边开席、边等候,待全部友人就位,介绍完情况,晚宴算正式开始。</h3><h3><br></h3><h3>表达久别重逢的战友、同学、兄弟之情,酒也许是最好的催化剂和催情曲,感情好、满杯也好,感情深、一口闷也罢;感情厚、喝不够也好,感情铁、喝出血也罢,反正上来就是一个高潮,有种不醉不归、不吐不快之感,互相把酒言欢(聚餐狂欢后,确真让我上下冒泡三天,直至今天才恢复元气)。酒过三巡,各自在浓烈的酒气和纯厚的友情中,谈家庭、论工作、叙生活,但总归还是忆过去难忘岁月成了相聚的主题曲,感怀时光里的友情成了主旋律。</h3><h3><br></h3><h3>随车送我的方姓同学,是我中学时代最好最铁的,没有之一的那种。想当年无论谁到谁家玩,到饭点就拿碗筷盛饭即吃,不是亲兄弟胜似兄弟,能完全融入彼此大家庭。方家和我家一样,虽然兄弟姐妹也多,但父母是"吃国家饭(居民户口)"的,相对条件较好。父亲是工厂里的工人,母亲是光荣的人民教师。俩人一起逃过学、私自下河里游过泳,上完晚自习偷摘过农民伯伯的菜和水果。中学年代,他个子瘦高,性格开朗活泼,热情善言,席间有一小朋友称其“甘蔗"到是蛮形象;我个子中等稍瘦,性格内向、沉默寡言,彼此高中毕业后,他招工进了县邮电局,我第二年当了兵。俩人可以长期不联系,也可以彼此彻夜长谈,属于心有灵犀的那种同学情。俩人第一次"远行",是高中毕业后结伴到邻县的天台国清寺游玩,这也是我人生第一次跨出县域,多年来在寺庙前的俩人合影照是我最珍贵的黑白照,一直在我老房子的玻璃台板上放着,见证了彼此不老的同学情!</h3><h3><br></h3><h3>他后来从邮政系统停薪留职,到他哥创办的木制工艺品公司一道创业,近年来,该厂是县里最大的工艺品厂,纳税大户,兄弟俩发了财,"杀甲猛"(当地方言为很厉害之意)但一直保持低调创业、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方同学今年更像是吃甘蔗,从头吃到尾,越吃越甜,心爱的宝贝女儿考上了一所中医药大学,对他来说是最大的喜事!</h3><h3><br></h3><h3>第二位"铁友",姓南,故称其"男同学"。我们俩是战友加同学,他是我在读军校时,睡我上铺的很要好同学,我当班长,他是副班长。他来自南方沿海发达城市,体格健硕,坚持长期健身锻炼,人称"奥特曼",我们经常开他玩笑,属于男女老少通杀的猛男。想当年在军校的日子里,我主抓班里的训练、学习,他分管班里卫生、内务和种莱。</h3><h3><br></h3><h3>艰苦的陆军步兵初级指挥专业学习,仿佛就在昨天:一块拼命冲锋陷阵"攻山头"夺红旗,一起天天五公里武装越野,一道在烈日或暴雨下跨障碍、练军体,一同在"一亩三分地"里做饭、养猪和掏粪种菜,一行在陌生荒野野营拉练求生存。同举一杆旗、同睡一张床、同吃一锅饭、同学习、同劳动,二十四小时全天候生活学习在一起,超过夫妻、胜过兄弟,所谓生死与共、情同手足。与男同学的这段难忘经历,虽然毕业后各奔东西,但彼此这份心、这种情永远珍藏!</h3><h3><br></h3><h3>"男同学"属于见好就收之人,早早就脱下军装,转业到他自己老家,过上朝九晚五的生活,</h3><h3><br></h3><h3>陈兄弟,是这次几人不期而至碰面聚餐地的东道主。我俩彼此称谓都是去掉姓,直呼其名。他长得一表人才,仪表堂堂,英俊帅气,温文尔雅,文笔出众,也是当年(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基层调机关工作后,一块共事的革命同志,俩人同在机关一个处里工作,同乡加老乡。那时候,八小时以外、节假日大部分成家立业干部一般回家属院家属楼,作为单身干部的我俩,就这样自然而然混在一起,无论是打牌打球,还是外出购物游玩喝酒等基本都患难与共,从此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虽然他后来高升调到外省,干到团级再转业到地方,我们平时联系不一定多,但双方都非常认同,有事可以直接开口,无需经过大脑思考该怎么说该怎么提等复杂过程,彼此建立的是纯真而直白、简单却深厚的战友之情!陈兄现在还干着一官半职,也是生活无忧,女儿在国外读研究生,家庭也算幸福美满,每天除了工作,就是锻炼身体!</h3><h3><br></h3> <h3>亲情是上天的恩赐,友情是随缘自牧。</h3><h3>
如果把亲情比作是阳光,因为那是人之所需,那么友情就是一杯香纯浓烈的陈年老酒,它让人心醉,使人热血沸腾,促人豪情万丈!
如果把亲情比作是水,因为那是人之所需,那么友情就是一杯茶,它或清香,或绵柔,或甘甜,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如果把亲情比作是空气,因为那是人之所需,那么友情就是一首经典老歌,它唱出我们心中的喜怒哀乐,它弹奏出我们心中的美妙乐章,它时刻在我们每个人脑中回放回味,成为永恒的人生旋律,成为永久的人生圆舞曲!<br></h3><h3><br></h3><h3>(2018年8月23日随笔于浙江)</h3> <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i7ec3go?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那桥!那路!</a><br></h3><h3><a href="https://www.meipian.cn/1j10abs8?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 class="link"><span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span>七夕话说有福之州</a><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