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夏将上,秋未满,茶意浓。</h3> <h3>七月流火,八月未央
处暑【chǔ shǔ】
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br></h3> <h3>
从今天开始,暑去秋来,气温进入了显著变化阶段,人更容易感到燥热疲乏。想喝点茶降降火,提提神,拿起一款茶,却被告知“这是刚焙好的新茶,会上火,得退火才能喝!”<br></h3> <h3>
干燥是六大茶类初制过程中最后一道工序,有着去除水分,形成茶特有的香气、滋味的作用<br></h3> <h3>
绿茶的干燥有3种方式:炒干、晒干和烘干
一般分烘干和炒干两步进行。
在利用电力、使用机器制茶之前,这两种干燥方式都需要用到火<br></h3> <h3>
但在乌龙茶,特别是武夷岩茶的制作中,依然用“火”来指代干燥。初制阶段的干燥,无论用传统焙笼焙还是用烘干机焙干,都叫毛火,此后精制阶段中的烘干则叫复火、炖火。“火”也用来表示茶叶的烘焙程度,如轻火、中火、足火等。
</h3><h3><br></h3> <h3>
今日处暑,天气开始逐渐转凉,喝一壶岩茶,暖心又暖身。
但是经历了焙火的岩茶很上火吗?
在所有茶里面,最重视火的,莫过于武夷岩茶。但片面的觉得“岩茶焙火”=“岩茶上火”,则是万万不对的!
<br></h3> <h3>
武夷岩茶,属于中性茶,不温不火,兼有红茶和绿茶的优点,且性温健胃,具"岩骨花香"之特征。<br></h3> <h3>
刚炒制出来的绿茶、红茶和刚焙完火的岩茶,自身会带有火燥。所以,如果喝太多刚做出来的新茶,上火的概率那会大大增加。
</h3><h3><br></h3> <h3>
喝岩茶,只要掌握了正确喝岩茶的时间,少喝新茶,就能避免上火,同时了解不同火功岩茶的品质特点是喝懂岩茶的第一步。
</h3><h3><br></h3> <h3>
近期我们会在“你问我答”栏目的推文中,教您轻松区别不同火功的岩茶,敬请关注
</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