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环疆游~南疆(二)

爱旅行爱臭美的纤纤

<h3>开城仪式结束,大家可以自由活动。如今的喀什老城仅剩很小的一部分,并且变成了收入门票的旅游景点,,但是建筑不过是一个面而已,或许它曾经经历过一些磨难,让人们对于这个遥远的小城有过偏见,但是只要亲眼看过,感受过,便会明白,一切都是以讹传讹</h3><h3>🙃真正定格在脑海里的却是维吾尔族人不变的明朗的笑脸与风情,这才是生活与现实的天堂</h3> <h3>古城民居以土红或土黄色为基调,搭配鲜亮的蓝或绿,大大小小的巷子纵横交错。<br></h3> <h3>老城里家家都有晾台,位于平面屋顶或侧面,用于养花或置放盆景。盆景、鲜花与建筑物廊柱、木雕上的各色花饰交相辉映,幽静清新,充满西域风情<br></h3> <h3>若说快乐是维吾尔族人天生的基因,那舞蹈就是表达快乐最直接的方式了。<br></h3> <h3>连我们帅气的小导游都被感染,信手学起了手鼓。在喀什,音乐和舞蹈是生活的必需品,少了这两样,生活就好像少了许多色彩。</h3> <h3>拍不完的美景!透过镜头,我们看不到青年人?留心观察发现留下的基本都是老年人还孩子们,或许外面的世界有很多精彩,留不住躁动的心</h3> <h3>虽然辛苦,但是可以养家糊口,很踏实,也很满足。没有孤独寂寞,他们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老城区相对于外面,就是另一个世界,置身其中,仿佛忘记世间的分扰,只要生活的开心快乐就好!知足常乐,就是这么简单<br></h3> <h3>可爱的小姑娘睁大👀看着远方的客人,友好的和你📸留念,参观维吾尔民居家,在喀什,人们最不吝啬就是微笑😊</h3> <h3>小小年纪就这么酷酷哒,长大了,不知道会迷死多少少女呢</h3><h3>😛</h3> <h3>尝一尝当地地道的老酸奶,是否酸到倒牙</h3><h3>☺️还有架子肉,当然还有人们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馕。它是维吾尔人最常见的食物,制作馕的过程也有许多讲究,每天晨曦下,大街上弥满着烤馕和烤包子的香味,就如我们每天吃的大饼油条和豆浆一样,这一天才真正开始。</h3> <h3>太多人在这里留下自己的身影,留下的还有童童的诗句,珊珊的有感而发的作文,为她们的开朗活泼,及文采点赞</h3> <h3>收获快乐 潘子姗 今天我们终于来到了我国的西陲重镇喀什,这里也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一早,我们来到喀什噶尔古城,听导游姐姐说,原来这里与高台民居是连在一起的,几百年来,随着战争,发洪水等原因,中间相连的部分被毁坏,近几年政府投资维修翻建形成了现在的古城,也成了著名景点。 远远的已经望见很多人围在城门口,原来大家都在等待庄重的开城仪式。我好不容易挤到前面仰头一瞧,只见城楼上整整齐齐的站着一排身着古装手拿刀枪的士兵,两侧站着身着雪白布衣腰缠红袋的鼓手,主持人宣布开城仪式开始,“咚咚”的擂鼓声震耳欲聋地传来,随着音乐从城门里出来一群身着鲜艳民族服装的维族姑娘,她们跳着欢快的舞蹈,转圈时犹如一朵朵盛开的鲜花,我不由自主地哼起来翘起兰花指跟着她们跳动起来,融入这欢乐的海洋。 跟着阿凡提的舞步不知不觉进了古城,这里楼与楼之间,形成了四通八达、纵横交错、曲曲弯弯、忽上忽下的50多条小巷,就像八卦阵,我真担心会迷路。我正呆呆地望着古城墙的时候从门里出来一位小姑娘,瞧这小姑娘,蘑菇头,水汪汪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樱桃小嘴,笑起来还有一对酒窝,真可爱!她还热情地邀请我们去她家做客呢!继续往前走,还有好多的“迪丽热巴”“古力娜扎”,妈妈用相机给我拍下了这些快乐的瞬间。路上又遇到一位维族阿姨提着一袋桃子,看见我们就把桃子往我们手里塞,他们的热情真是无法阻挡啊! 习主席说“各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祝愿少数民族的小朋友和我们汉族小朋友一起快乐成长!<br></h3> <h3>喀什,维语的意思是“玉石般的地方”它是中国最西段的一座城市,种族最多的少数民族聚集地,它是塔里木和源头开始的地方,是日落最后一抹余辉降落的地方,也是是连接东西方文化贸易的开始的地方。短短的几个小时不能诠释喀什古城的内涵,有关它的话题仿佛几天也说不完,想赶一次喀什人大巴扎,想有老艺人会拿起卡龙琴热情的弹上一曲,阳光洒在房檐上,伴着琴声歌唱的每一个人,在我眼里都是歌唱家,哪怕听不懂。想逛累了到茶馆歇歇脚,有太多的想,喀什下次再见吧</h3> <h3>7月28日南疆游第9天,告别了喀什,整装出发,由茫茫戈壁进入壮美的帕米尔高原。经盖孜边防检查站,前往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说起这个帕米尔高原更多的人记住的是这样一路台词:“阿米尔……冲”。电影《冰山上的来客》,让我们看到悲情浪漫的两个维吾尔青年男女的爱情,也见证了军民的渔水情</h3> <br><h3>前往塔县走的是中巴公路,全长1032公里,因为喀喇昆仑公路连接中巴两个城市,期间要穿过很多山脉、高原,地质条件非常复杂,地质灾害也经常发生。特别是在喀喇昆仑山脉,这里平均海拔6000米,想要在这里建造一条公路出来,可以想象这里的难度有多大。</h3> <h3>事实也证明,这条公路是近现代工程中最昂贵的工程。1960年中巴曾动员1.5万人经过了19年的时间才建成,上世纪修此公路,中巴双方共约700人献出生命。它是世界上最难的工程,但同时也是世界上最美的公路,在这一路你会经历葱郁的草原,你也会看到赤贫的土地,你也会横穿峡谷翻越高原。喀喇昆仑山公路1/3在中国,2/3在巴基斯坦,被誉为人类第八大奇迹,世界十大险峻公路之一,《中国国家地理》将它喻为“群山间的绸带”。<br></h3> <h3>这位同学也不知道在昆仑山脚下寻啥宝贝</h3> <h3>在过去的岁月里,这条用修路人生命铺就的公路连接起了中巴两国的友谊,如今依托中巴经济走廊,这条公路还为两国贸易旅游输送能量!这是一条值得铭记的公路,但是有个老人更值得我们为他点赞,那就是连续37年自愿守护吉尔吉特中国烈士陵园的守灵人艾哈迈德老人</h3> <h3>海拔一路上升,车子停在了白沙山与帕米尔高原海拔3000米的喀拉库勒尔湖,近观昆仑三雄</h3> <h3>下午抵达塔县,休息片刻乘车去石头城</h3> <h3>7月29日南疆游第10天,塔县出发,前往红旗拉普哨卡,体会边防战士守边戍边的奉献精神,向最可爱的人以崇高的敬礼,没有他们的付出就没有我们幸福的生活</h3> <h3>沿途风景美不胜收</h3> <h3>美得醉人的高山湖泊,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尽情摆酷</h3> <h3>7月30日,南疆游第十一天,因为温宿大峡谷发生泥石流,喀什休整之后接着下个景点去阿克苏克孜尔千佛洞,它和敦煌莫高窟同称为中国“四大石窟”,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绵延数千公里</h3> <h3>库车大峡谷,有魔鬼城之称的雅丹地貌</h3> <h3>车上唯一的地理老师焦老师给我们普及了有关于丹霞地貌,雅丹地貌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茅塞顿开,以前的地理知识难道都是体育老师教的吗</h3><h3>😛</h3> <h3>这对父女是在峡谷里抓贼还是望风?要不然现场采访一下吧</h3> <h3>一天奔波劳累,慰问自己一下吧</h3> <h3>看多了魏巍昆仑,满眼的沙漠高山,好在离北疆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明天将换乘小车穿越独库公路前往巴音布鲁克,这里借用可爱豆豆的文字作为南疆游的结束语</h3><h3>艰苦的南疆之行快要结束了,虽然每天近十小时的长途拔涉非常艰苦,但是收获的是震憾。新疆之大已不是书本上的国土面积的六分之一,而是用车轮丈量出的几天的行程。戈壁滩之浩瀚已不是一望无际,而是行车几天看到的仍是寸草不生的戈壁。坎儿井让我们敬佩古人的聪明才智;火焰山让我们感受唐僧取经不易;胡杨林让我们感慨生命不屈不挠;沙漠公路让我们感谢为此作出贡献的人;天山深处的景观让我们感到如入梦幻;昆仑山连绵不断的雪山让我们看到人类的緲小,同时也为人类能认识自然征服自然而骄傲!让我们期待更美丽的北疆之行吧!<br></h3> <h3>南疆行的已经全部完成,有的照片和时间地点有点对不上号,请大家指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