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河

金星

<h3>  我的家乡在山东临清市,那里有一条河它就是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它穿城而过一年四季都很美丽。   <br></h3> <h3>临清这段京杭大运河,是一条古老的河,它的古老让我无法忘怀……</h3> <h3>临清段的运河属会通河,全长250余里,是大运河的关键性河段,它的开通实现了杭州直达北京的内河航运历史性变革,这些见证历史的河道因年代久远大部分消逝在历史烟云中。<br></h3><h3><br></h3> <h3>会通河最北端的临清段,共有两部分水道,北道称为元运河,南道称为小运河,两部分遗产河道总长8公里,散落着钞关、鳌头矶、隘船闸、会通闸、临清闸、月径桥等元明时期的珍贵遗存,特别是元运河作为大运河上现存最完整的元代河道,保留着原始的运河风貌和元明清及民国各个时期历史文化信息。<br></h3> <h3>大运河清波荡漾,这许多船儿是南去杭州,还是北去扬州?遥想1000多年前,当隋炀帝开发这条南北大运河的时候,龙船凤舟倒映流水,何等绚丽、何等豪华!历史的长河有如大运河,光阴消逝,时间推移,现在在大运河两岸,连一棵隋柳也没有了.到了今天 ,在两岸的大堤上,只有新植的杨柳在迎着春风吐翠,显示着中华民族进入了新兴时期.<br></h3> <h3>临清,因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源远流长的大运河哺育了临清这座城市,积淀了深厚的运河文化。<br></h3> <h3>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委派的国际专家莉玛·胡贾女士(Mrs.Rima.Hooja)对大运河临清段申遗项目进行现场考察评估。同样是站在运河大堤上,微风徐徐、河水汩汩,两岸开满了缤纷的花朵,莉玛·胡贾女士被大运河的壮观及灿烂的运河文化所吸引,她感叹说:“这就是我梦中的大运河!”<br></h3> <h3> 大运河申遗成功后,会通河临清段8公里河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中洲古城整体被划入世界遗产缓冲区。古城区现在的城市格局和风貌大约形成于明清,城区内有钞关、县治遗址,有清真寺、大宁寺,有原汁原味的元代河道、闸桥,还有曲径通幽、传说丰富的古老街巷等。这些古建筑、古河道、古桥闸是活着的临清历史。<br></h3> <h3> 城市的面孔是城市精神的象征,可以苍老,却不可再生。申遗成功,在临清市副市长周志雯看来,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她说,“运河文化博大精深,它养育了临清的一方水土,我们应该很好地珍惜它、利用它、发扬它,让它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源泉、成为临清永不凋谢的名片。<br></h3> <h3>江南北国脉相牵,隋代千年水潆涟。 寄语飞南归北雁,大河头尾是家川<br></h3> <h3>本美篇部分文字摘录于【运河情】临清周志雯副市长谈大运河申遗——敢于破釜沉舟,只因爱得深沉。<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