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2018年8月22日下午三点,东街小学257中队第二小组同学们走进长治堆锦博物馆。参观精美展品,听取了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闫向辉先生细致的讲解。让同学们近距离感受到堆锦文化的独特魅力。</h3> <h3> 堆锦,也称“堆花”,起始于明中晚期,是长治地区独特的手工艺,是长治地区民间传统工艺美术的精品,同时它也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1915年由著名堆锦艺人李模、李时忠父子制作的《春、夏、秋、冬》四条屏,曾获得太平洋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银质奖。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h3> <h3> 堆锦是在中国传统绘画、刺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丝绸为主要面料,以硬纸板、棉花为骨架,经过十几道纯手工工艺加工而成,制成的堆锦精细巧妙、栩栩如生、立体感强,具有高度的观赏价值。它融汇了长治地区悠久的文化、朴素的民风和长治地区几代、几十代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努力,是长治地区人们智慧和民风民俗的结晶。</h3> <h3>堆锦制作的工艺流程</h3> 堆锦产生于明代中晚期<h3><br></h3> <h3>清中期堆锦</h3> <h3>中兴堆锦一世家</h3> <h3>建国以后,工艺美术厂的作品</h3> <h3>非物质遗产代表性继承人闫德明前辈。</h3> 继往开来——新一代的非物质文化山西省工艺美术大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闫向军先生,闫向辉先生。<h3><br></h3> 《金母元君朝元图》,巧妙融合了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在第十四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获得了“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金奖”。从创作到制作完成,历时两年半之久。<h3><br></h3> 一朵小小的牡丹就需要一百多片,孔雀的尾巴制作采用的是抽金丝留尾丝工艺。<h3><br></h3> 昂首腾飞的中国🇨🇳<br><h3><br></h3> 年画<h3><br></h3> 我们将会学到的新疆吐鲁番葡萄沟的葡萄熟了。<h3><br></h3> <h3> 满满的荣誉,体现啦新一代堆锦人对文化的热爱,不断追求进步,同时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堆锦文化要积极探索非遗传承发展新模式,依靠当代科技的高效与智能,改造工艺流程,创新传承手段。</h3> 我们来到工作室亲自动手制作,老师给我们讲解制作的过程,<span style="font-size: 17px;">长治堆锦以丝绸织物为主要面料,草板纸、棉花为骨架,经剪裁、贴飞边、压纸捻、续棉花、拨硬折、捏软褶、渲染描绘等十余道工序制成。</span> <h3>刮边</h3> 我们共同完成的作品--土家族<h3><br></h3> 堆锦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政治、经济、风俗文化。让我们不要忘记民族的传统工艺。让<span style="font-size: 17px;">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