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瑶印象(人物篇)

叶子

<h3>6000多花瑶人生活在雪峰东麓100多平方公里的瑶山之中。<br></h3><h3>瑶族分为盘瑶、山子瑶、平地瑶、过山瑶等多种。花瑶属于过山瑶的一支,过山瑶即是指为逃离汉族的压迫翻越崇山峻岭生活在山林间的瑶族。花瑶有将近10000名瑶族同胞,其中2000人左右分布在湖南怀化溆浦县,其余都集中在邵阳隆回县虎形山乡。虎形山瑶族乡共有大托、万贯冲、水栗凼、虎形山等15个瑶族村,其中以崇木凼和虎形山的瑶族聚集最为多。<br></h3> <h3>“讨僚皈”纪念活动是花瑶人每年最盛大、最隆重的传统佳节之一,沿袭至今有上千年历史。<br></h3> <h3>上万名游客聚集在被誉为“中国花瑶第一村”的崇木凼村千年古树林下隆重纪念民族节日“讨僚昄”<br></h3> <h3>花瑶是个择木而栖的民族。有花瑶寨子,就会有高大树木,少则百多年,几百年的参天大树也不少见<br></h3> <h3>花瑶妇女回忆花瑶族的叫法出现于90年代末,是根据花瑶女性服饰的特点而取名<br></h3> <h3>曾经羞于走出深山的瑶族人,现在自信地穿着民族服饰。花瑶挑花服饰不但讲求实用,而且更追求色调装饰美观。"远看色彩近看花",她们喜欢用强烈的刺激色彩,鲜红色的头饰笠(瑶语称"派特典")和头巾(瑶语称"笑童"),深蓝色的上衣(夏装为雪白色),五彩缤纷的腰带(瑶语称"特档"),灰白色的统花裙(瑶语称"顿")前沿以两叶红艳艳的裙边(瑶语称" 补")接连映衬,墨色的的绑腿(瑶语称"扣烘"),使整个服饰形成黑白相间、冷暖协调、鲜艳夺目,令人感觉到花瑶女子把所有的色彩匀称地打扮在自己身上。</h3> <h3>礼节很特别啊----漂亮妹妹坐你怀里摇几摇。。。<br></h3> <h3>花瑶也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一堆篝火就可以唱出深情、跳出热度。<br></h3> <h3>八十八岁的奶奶,因为过节,来女儿家串串门。她女婿自豪地说,奶奶在家是自己做饭吃呢。。好棒!</h3> <h3>女儿为来家作客的妈妈盛妆打扮</h3> <h3>母女合影</h3><h3>新式头盘与老式头盘对比(母亲带的是老式头盘。女儿带的是新式头盘)<br></h3> <h3>隆回花瑶挑花2007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花瑶没有文字,挑花就是女性表达美好愿望的文字<br></h3> <h3>挑花是花瑶人的传统刺绣艺术,是花瑶人为自己的生活所绣的“图腾”。<br></h3><h3>挑花就成为所有花瑶女子一生的必修之课(男人不挑花),并以挑花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一个女子的才智,不会挑花的女子很难找到男人。因此,花瑶姑娘从七、八岁起就在长辈的口传身授下学习挑花,需几年功夫才能掌握基本的挑花技艺。花瑶女子个个学挑花、爱挑花、穿挑花,一代传一代,挑花技艺就这样不断延续和发展至今。传承过程中,都是大家在一起互学互教,不要拜师,更没有具体的师徒关系,师承谱系。<br></h3> <h3>弟弟成了姐的自拍杆😂😂😂</h3> <h3>花瑶挑花服饰<br></h3> <h3>熟悉的花瑶妹妹形象。。。生活中已婚的才戴这种帽子<br></h3> <h3>绿色的帽子是未婚少女的装束<br></h3> <h3>慈详的爸爸在倾听女儿的悄悄话</h3> <h3>摄影:葉子</h3><h3>文字:摘自网络</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