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连池地质公园

韧心云游

<p>  7月28日早离开美丽的北疆重镇黑河,向南折返。目标是黑龙江省会哈尔滨。</p><p><br></p> <p>  之前我们在一起商议,经过五大连池,一定要去看看这个著名的景区。</p><p><br></p> <p>  目标明确,黑河到五大连池260KM,在吉黑高速上的一个服务区加满油直奔主题。</p><p><br></p> <p>  在导航的指引下,我们很快到了五大连池风景区服务中心。一打听,这里景区分散,如果全看,一天根本不够,只能挑有代表性的景点看一个,然后继续赶路。</p><p><br></p> <p>  五大连池风景区还是黑河市的管辖范围,距五大连池市区18公里,地处小兴安岭山地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总面积为106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32.1万亩、草原5.73万亩,湿地15万亩。1719年-1721年间,火山喷发,熔岩阻塞白河河道,形成五个相互连接的湖泊,因而得名五大连池。</p><p><br></p> <p>  一看招牌:国家5A级景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国际绿色名录、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自然遗产、中国矿泉水之乡、中国著名火山之乡。我滴妈呀,名头真多,赶紧跟明星景区拍照留影。</p><p><br></p> <p>  大家一商量,就去黑龙山吧,有山有水,有代表性,78元的门票价格也是所有景点中最贵的,而景区小交通才25元/人,那么远的距离,真是良心价格。</p><p><br></p> <p>  五大连池的火山在地质学上非常年轻,最近一次喷发距今不到三百年。我们乘车经过火山熔岩台地,尽管地表贫瘠,但植被已经非常茂密,火山杨、白桦等乔木已经成林。令人慨叹生命的顽强。</p><p><br></p> <p>  这人工堆塑的标牌上赫然用汉语和英语写着:五大连池世界地质公园。见到这块牌子就进入登山步道了。</p><p><br></p> <p>  登山过程是大家都有过的体验,气喘吁吁,拾级而上,略去不表。我属于一行中体力较好的,率先登顶。</p><p><br></p> <p>  上来放眼望去,辽阔的大地就在脚下,感觉良好,疲惫顿消,一个字:值!</p><p><br></p> <p>  从这个最低台阶起,沿老黑山火山口边缘,修建了环形步道。</p><p><br></p> <p>  游客自己决定,从任何方向登山游览均可。</p><p><br></p> <p>  环道起点有这样一块石碑:老黑山火山口。</p><p><br></p> <p>  我选择了逆时针行走,这一圈走下来估计有一千多米。</p><p><br></p> <p>  毛泽东主席的诗词里有一句脍炙人口:无限风光在险峰。你只有上到高处,视野开阔,才能看到大地的斑斓多彩。</p><p><br></p> <p>  移步换景,在环道上,有各种角度遥看远方,到此的游人不时驻足瞭望。</p><p><br></p> <p>  黑黢黢的火山口安静地如同其他山峦沟壑一样,虽然都是碎石,可已有小草点缀其间。不免让游人脑补300年前,其张开大口,狂吐着炽热的岩浆和着浓烟直冲九霄的暴烈形象。</p><p><br></p> <p>  火烧山,与黑龙山同期喷发,整个火山锥体都由黑色、褐色、紫色浮石和玄武岩堆积而成。海拔392.6米,相对高度73米。更远处是格拉球山,是一座古老的火山,爆发于203万年前。</p><p><br></p> <p>  走到最高点,异常兴奋,在主动帮别人拍摄合影后,也请对方帮忙拍照。</p><p><br></p> <p>  平坦道路无遮无拦,便于游客观赏景色,上下台阶及狭窄之处都有铁链围栏,保证游客安全。</p><p><br></p> <p> 远眺八卦湖,下山后将前往游览。</p><p><br></p> <p>  老黑山是我国典型火山之一,是五大连池14座火山中最高的一座。山势高耸,地貌多由黑色浮石组成,故称“老黑山”。</p><p><br></p> <p> 老黑山也叫黑龙山,俗称仙人山,史料记载至今已喷发过6次,由于地貌典型,状如黑龙,夏天的绿色植被和冬天的皑皑白雪都掩不住它黑色的光泽,所以称为黑龙山。</p><p><br></p> <p>  黑龙山海拔515.9米,高出地面165.9米,从规模上论,是五大连池第二大火山。这里火山地貌完整、景观奇特,被地质学家誉为不可多得的火山地质陈列馆。</p><p><br></p> <p>  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估计来这里的游客鲜有学习研究地质学或相关学科的,尽管这里地貌典型,颇具研究价值,但熙熙攘攘的人流大多与我一样只在乎景色,不屑于学研😊</p><p><br></p> <p>  在最高处顾盼四周,突然看到我们同行的朋友也上来了,正在拍照。让我用长焦记录下他们的状况吧,自然姿态,绝无摆拍。</p><p><br></p> <p> 这么高的视角难得,再来一张就准备下去了。</p><p><br></p> <p>  我们一行只有我一个走完了火山口环道,小小得意一下。</p><p><br></p> <p>  赶到集合地点与大部队汇合一起下山前,让我再看你一眼。</p><p><br></p> <p>  下面的行程轻松了,乘交通车前往八卦湖。敞篷车在火山岩台地中曲折迂回,真心感到交通车费用实惠。否则,若自己行动,慢说走,就是让你把车开进来也因地形复杂而难于驾驶。</p><p><br></p> <p>  这种岩浆喷发形成的石头布满地表形成石海。石海堪称五大连池风景区中的一绝,它的波澜壮阔、气势磅礴不仅国内独有,在世界上也属罕见。科学家把五大连池比喻成一本“打开的火山教科书”,那么石海就是最精彩的一页。有人说在中国“南有石林,北有石海”,只有亲临石海的人才能体会什么叫“石的海洋”。</p><p><br></p> <p>  八卦湖是火山爆发填塞古老湖泊时留下的湖湾,一片清澈的水泊,一道靓丽的风景,莽莽石海中一颗璀璨的明珠。</p><p><br></p> <p>  蓝天、碧水、绿草、红花,在一片浩瀚石海中组成美丽画面。</p><p><br></p> <p>  中国目前已建立12个火山地貌景观类型的国家公园,但只有五大连池被选进世界地质公园之列,足见其的确典型。</p><p><br></p> <p>  山高粱条子一丛丛生长,为地表增色。</p><p><br></p> <p>  山美水美,绿草茵茵,这里成为女士们摆pose的不二之选。</p><p><br></p> <p>  八卦湖有个游船码头,可供游人登船游湖。我们因为要赶时间就没有去掺和。</p><p><br></p> <p>  这长有一串串小红果的植物顽强地生长在火山岩石缝中,竟然也郁郁葱葱,果实累累。</p><p><br></p> <p>  湖水倒映着蓝天,因为折射产生的光线衰耗现象,致使水中的天空蓝的耀眼。</p><p><br></p> <p>  到齐了,我给大家拍个合影,记住这秀丽的八卦湖。</p><p><br></p> <p>  这水影憧憧,又让我想起看过的关于这里矿泉水的资料。</p><p><br></p> <p>  五大连池矿泉水声震八方,其与法国维希矿泉、俄罗斯北高加索矿泉并称为“世界三大冷泉”。五大连池人均拥有淡水资源超过4000立方米,是中国宜居城市标准的4倍。偏硅酸矿泉水已引入市区作为居民生活饮用水,使五大连池成为继法国维希之后世界第二、亚洲第一个矿泉城。这儿的百姓真够幸福的。</p><p><br></p> <p>  这一片长的是伞形科植物重齿毛当归。其根部可以入药,就是大名鼎鼎的独活。</p><p><br></p> <p>  由于火山喷发,五大连池地区形成了储量丰富的天然冷矿泉水。一般来讲,世界各地的矿泉温泉多冷泉少,有毒泉多无毒泉少,能浴泉多能饮泉少。</p><p><br></p> <p>  而五大连池矿泉水能饮能浴,低温无毒,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病治病、无病健身,对多种常见疾病具有显著疗效,民间应用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享有“神泉圣水”的美誉。</p><p><br></p> <p>  带有气泡的火山熔岩成了最好的过滤器,使这里的水质上佳。</p><p><br></p> <p>  面对美景,相机不停。我的工作状态,被同行的朋友拍了下来。怎么样,非常认真吧?</p><p><br></p> <p>  刘禹锡的《望洞庭》写到: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如果到了月夜,这首诗放在此处也非常应景。</p><p><br></p> <p>  不可恋战,要与美景告别折返景区入口了。我们一起上了景区交通车,在后视镜里拍到了一张有趣的合影。</p><p><br></p> <p>  回去的路上继续观赏奇特地貌。有些岩浆石造型天成,比如画面中偏左上这一块,活脱脱像一头背向我们的大熊。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石头像极了各种动物,只要你用心观察,发挥想象力,会有不少惊艳的新发现。</p><p><br></p> <p>  道路两旁随处可见火山杨,别看它只有二米多高,可是树龄一般都在几十年上百年以上,奇特的生存条件造就了它顽强的生命力。为了适应在岩石上生长,尽量缩小自己的体态,减少水分蒸发,而根部异常发达。可以想象在火山喷发之后,寂寞和空旷笼罩在这片沉静的大地,不知是鸟儿衔来了种子,还是风儿吹来了果实,“火山杨”就这样安家了,没有土壤,水分奇缺,但不妨碍他们的存活,多姿多彩的造型中孕含 着顽强不屈的品格。</p><p><br></p> <p>  火山爆发即是灾难,也是新生,这颗蓝色的星球,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演绎着各种悲欢离合,生死大剧。一批生物消亡,一干生命崛起,绵绵不断,把地球的历史写成厚重而又精彩的故事。游历过火山地质公园,每个有心人都会重新思考人生。</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