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嫚眼中的米国

大嫚

<p class="ql-block">指尖岁月,倏忽即逝,一转眼的功夫,在米国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的儿子就要毕业了!怀揣着来自这所世界知名学府的邀请函,我踏上了去米国参加孩子毕业典礼的旅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透过飞机的舷窗,俯瞰着白云下面那浩瀚无垠的太平洋。此刻的太平洋水波不兴,澄明如镜,可我的思绪却翩跹起舞:即将去往的这个国度虽然科技与经济高度发达,但因它对华政策的一贯“美中不足”,加之校园枪击案、种族歧视、恐怖袭击等负面事件的频发,总觉得这并不是令人心向往之的“远方”。但“纸上得来终觉浅”,这次赴美之旅能以最真实的直观感受,揭开这个让我们抱有复杂情感的国家的神秘面纱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飞机终于在加州的旧金山国际机场缓缓降落,又熬过了漫长的让人心急如焚的入境安检后,终于见到了正翘首以盼的儿子,自是喜不自禁地寒暄一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直到步出机场,发现映入眼帘的差不多全是清一色的洋面孔,以及机场上空迎风飘扬的x条旗后,我才切实感觉到双脚已踏在了异国的土地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机场到学校所在地帕罗奥图仅有半小时的车程,驶离机场不久便是通往目的地的高速公路。令我大跌眼镜的是,高速公路的路况实在是让人不敢恭维,时有坑洼之地不说,路边的围栏也破旧不堪,一副年久失修的模样。面对我一脸的疑惑,儿子却是一脸的轻描淡写:“听说有修路计划了,但实施得三五年之后吧。” 嚯,这米国速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稍事休息后,顾不得旅途劳顿和时差带来的困扰,我急不可待地走上帕罗奥图的街头,想对这个因硅谷而闻名于世的城市一探究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帕罗奥图位于旧金山湾区南部,是惠普、苹果、谷歌、脸书、雅虎等高科技公司的总部所在地,科创产业的兴盛,吸引着全球的科技人才纷至沓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距离硅谷中心地带仅有10分钟的车程,所以帕罗奥图被称为硅谷的“后花园”,是众多科创巨子如乔布斯、扎克伯格等的居住地。而居全美之首的职位薪金,也带动了房地产业的发展,动辄几百万美元的房价令人咋舌,是常人难以企及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虽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科创中心,却远离都市的喧嚣,是环境优美的宜居之地,满眼里只见绿意葱茏,花草相间,湛蓝的天空一碧如洗,空气洁净得让人有眩晕的感觉。虽说房价高企,但既看不到林立的高层建筑,也看不到鳞次栉比的商铺,多见的是一座座风格各异的别墅式住房,或大或小的庭院里绿草如茵,时见小松鼠在树上旁若无人地上窜下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可以说是成立于1891的百年名校——斯坦福大学,成功地推动了帕罗奥图这座城市于1895年的建立。而被全球视为科技尖端、人才高地的“硅谷”,正是从斯坦福大学校园起家,二者相互依托,一脉同气。孩子很早便被硅谷的一家知名物联网公司录用,也是得益于这种唇齿相依的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抵达两天后即是毕业典礼的日子。驱车来到了一条郁郁葱葱的棕榈树大道上,问孩子是不是快到学校了?孩子回答说已经在校园里面了。这可让看惯了高墙深院的我着实吃惊不小:这里可是诞生了81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雄居全球学术排名第二位的地方啊,不但没有围墙和大门,连个标志性的大学校牌都没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一天,弥漫在校园里的是节日的气息,不同肤色的莘莘学子们身着宽大的学位袍,一张张青春洋溢的笑脸上,写满了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与憧憬!在孩子所在的工程学院毕业典礼上,院长的演讲既热情奔放又诙谐幽默,一次次点燃了会场的热烈气氛,本该庄重而严肃的场合,倒让他“撩拨”得轻松又愉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众所周知,米国自然风光旖旎,在毕业典礼后为期两周的旅行中,我主要游览了优胜美地和太浩湖两处景点,不仅领略了湖光山色的美不胜收,也从旅途的所见所闻中,对这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有了“另眼相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是加州最著名的旅游景点,高山流水,古木参天,气势磅礴的瀑布与波光粼粼的湖面,使人恍如置身于世外桃源;而太浩湖则是北美最大的高山湖,如一颗璀璨的蓝宝石镶嵌在北美的大地上,作为滑雪胜地,这里曾举办过1960年冬奥会,此时山下鸟语花香,暑气蒸人,山上却是银装素裹,寒气袭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都说米国人崇尚自然,酷爱旅游,事实确实如此,每个景区都是一大早便人群熙攘。虽然游人如织,但秩序井然,并不见沸反盈天的喧哗场面。在景区内从未见过一个清理垃圾的人的身影,甚至连垃圾桶也鲜有见到,边吃零食边游玩的人更是凤毛麟角。开放、前卫甚至放荡不羁是米国人留给我们的印象,可在每一处沙滩上,所有男士的短裤都长及膝盖,穿我们常见的紧身泳裤竟被他们视为不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初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若有陌生人主动向你打招呼,下意识里会有防备的心理,可在米国,这种顾虑是多余的,陌生人之间只要有目光的交集,多数人会面带微笑地彼此点头问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很高兴能帮到你”应该是最常挂在米国人嘴边的口头语了。有一次我手持地图在路边等孩子取车,一位男士驱车过来,彬彬有礼地问我是否迷路了?我跟他说正在等人,不需要帮助,他竟绅士般地向我道了声谢!那种发自内心的善意,让你切身感受到素养已根植于他的骨子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米国人同样喜欢在景区拍照留念,请人帮忙照相也是常有的事,但他们往往在道谢后再诚挚地问上一句“需要我帮忙给你们拍照吗?”;在快餐店里就餐完毕后,人们习惯将用过的一次性餐具收拾好,放入门口的回收桶里,桌子上从来不会杯盘狼藉;在没有红绿灯、只有“stop”(停)标示的十字路口,即便没有任何车辆,人们驱车走近时也会自觉地停下。我曾见过暖心的一幕是,有三辆车从不同的方向同时驶近,而三位驾驶员不约而同地举手示意让对方先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还有一事让我颇有感触:当我们开车驶入一小型加油站时,排在前面的一位黑人正在给他的房车加油,我们一停车,他便笑意盈盈地朝我们走来,一脸歉意地说:“对不起,我的车需要加油的时间长一些,你们要多等一会儿了。”这份客套真的让人心生暖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米国的旅游淡季,即便是奢华酒店,价格也低廉得让你心里偷着乐!开放式厨房里,锅碗瓢盆、冰箱、炉灶、……一应俱全,完全可以自己动手以饱口腹之欲!而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儿住酒店无需交押金,退房时只要将钥匙锁在房间里即可一走了之,没有查房一说。对于已习惯了退房时等在吧台被人查缺、查损的我来说,禁不住在心里直呼:被人信任和尊重的感觉真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米国人对残疾人的关爱可谓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娱乐场所有残疾人专用看台;超市门口有专供残疾人使用的电动购物车;在饭店即便排队等候,残疾人专用餐桌也“无人问津”;在停车场常看到车位紧张时,一辆辆车在绕圈找车位,但却没人侵占闲置的残疾人车位;米国公交车车身高度可升降,遇有残疾人上车时,司机将车身下降放平,残疾人可坐轮椅上车……整个社会都为残疾人提供了完善的设施和服务,可以说这是一个残疾人无障碍出行的社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早就耳闻米国人的穿着以随意舒适为主,这次眼见为实:他们不讲究名牌,一套行头顶多价值二十美元,不管在什么场合,男士身着T恤、短裤的居多,基本上见不到西装革履的身影,也很难看到女士穿高跟鞋,大多脚蹬休闲鞋,而且穿短裤的多过穿裙子的,倒是老年女士装扮精致一些,不乏涂着鲜艳口红的耄耋老人。米国人不以貌取人,从衣着上很难辨出他们的穷富状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米国食品等同于垃圾食品,这是我们多数人固有的成见。确实,米国是一个没有自己饮食文化的国家。他们的家庭食品以蛋白质居多,从超市购回肉类或披萨类的半成品,用烤箱加热即可。蔬菜主要是做成沙拉生吃,面包也需要夹上各种果酱才能食用。都说米国人“穷胖富瘦”,高热量饮食造就了一大批超级胖子,但其中富人屈指可数,同样的饮食习惯,富人有钱去健身,去上价格高昂的减肥训练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我的中国胃却接受不了洋快餐,刚吃了两天便口舌生疮,脸上起疱,心里火烧火燎得难受。本来一直纳闷,米国人为什么一年四季离不开冰水?答案揭晓:食物产生的热量太高,没有冰水不足以压住热量所产生的火气!说也奇怪,本来视冰水为洪水猛兽的我,一喝冰水竟甘之如饴,肠胃不仅没有抗议,反而还舒坦了很多。不禁感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然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米国人的住房多为别墅式,两层居多,且都附有一定面积的草坪。购房也是米国人一生中最大的一笔支出,但和我们不同的是,米国人一经将房产拥为己有,数额不菲的房产税也就如影随形。好在米国的租房制度极其完善,所以很多人宁愿选择租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房子是自己的私有财产了,为什么还要再上税?米国人的解释是:这项税收法律对调整贫富差距,防止个人对资源和财产的无限占有,稳定米国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很多巨富的豪宅被他们的后代捐给了国家,因为他们无力支付高达50%的巨额遗产税,无奈只能舍弃。据说遗产税是米国为减轻不劳而获、平均财富、鼓励创业、财富还民而制定的法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米国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遍布大小城市,是陆路运输的主要途径。米国是“车轮上的国家”,常见高速路上车流如潮,但火车、公交车的身影少见,出租车也是需要预约才能出行。对米国人来说,汽车不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开什么车完全是个人的喜好,经济耐用的日本车、皮卡车和房车大行其道。米国人的自觉性从高速公路上也可见一斑,没人会随意变道,路上再拥堵,只有一个人的车也不会借道到有“◇”形标志的两人以上的快车道上去。而且在米国开车上路要时刻切记:行人永远有优先的路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米国是z教社会,95%的人都信教,以jd教、tz教为主。这次我借宿的房东恩雅就是虔诚的jd教t。我曾跟随恩雅去参加过几次召会活动,j徒们对新人的到来表示由衷的欢迎和友爱,让你感到非常得温暖和轻松。“上帝保佑米国”是米国人的口头禅,他们认为人的灵魂需要神的拯救,人的行为需要不断鞭策和监管,否则就会失去做人的底线危害社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到周日,米国人都会携家带口地去教堂做礼拜,接受教义的洗礼,净化自己的心灵。z教的教义教化人们去博爱、宽容与友善,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米国人会乐于助人奉献爱心、领养异族儿童、不追求奢华生活、善待宠物如家人、热衷于社会福利活动和慈善事业了。z教信仰在规范人们的行为、维护社会稳定、亲善人际关系方面确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直以为米国是个社会治安混乱的国家,也曾一度对孩子的安全牵肠挂肚,可来到后才发现,米国人虽然大多独门独户,甚至有些住在树林深处,却大都没有院墙,也没有防盗门窗。有一次和恩雅一起上街,我提醒她没锁门,她不以为然地说:“放心吧,这儿很安全的。” 一时让我无语,国内惯有的防范意识在这儿没了用武之地。在米国拥有q支是公民的合法权益,虽然发生过校园枪击案,但大多数米国人依然认为这只是偶发事件,只有人人有枪,人人有了自卫和反抗的手段,邪恶势力才不会猖獗,人们才能夠安居乐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米国人的环保意识确实让人称道,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僻静的乡村,树木与草坪都被精心养护,谁家的草坪也不能有裸露的地方,以防止扬尘,否则会被邻居起诉。我这次本想一展厨艺,可竟被告知厨房不得见油烟,一有烟尘就会报警,招致消防车呼啸而来。米国是野生动物的乐土,马路上常见野鸭大摇大摆地踱来踱去;林间小道上,小鹿怡然自得地东张西望;草坪与广场上,随处可见各种不知名的鸟儿悠哉悠哉地啄食。因为人们从不随意伤害动物,所以动物对人没有惧怕心理,能与人亲密无间地和谐相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美两国相距遥远,地域文化与价值观念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比如说在米国没有养儿防老的意识,老人都是独立生活,与儿女少有来往,享受不到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也对中国人对下一代的付出与投入难以理解;米国重视和鼓励有创新思想的学生,不以成绩论英雄,望子成龙的想法也是让米国人觉得不可思议的;米国人的消费理念是今天花明天的钱,这种超前消费让善于精打细算的我们疑惑不解;米国人多自由散漫,办事效率低下,公用设施损毁后往往得不到及时的修缮,无法与我们的中国速度相提并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十几天的所见所闻,让我对米国社会有了粗浅的认识,深感自己对米国的原有认识与真实情况相差甚远。但认识米国、了解米国是非常大的课题,非我的拙笔所能穷尽,只想将我在米国的亲身经历与感受分享给大家,让大家认识一个真实的米国。虽然中美之间在众多领域存在分歧,常常“唇枪舌剑”,但两国人民对真善美的认知、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愿望是一致的,也希望米国人像熟知我们的生活用品一样,对我们有更多的了解,双方共同努力,缓和“美中不足”的关系,加强两国间的友好往来与合作,实现共赢的理想局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说米国是天堂,有人说米国是地狱,依我说,米国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p><p class="ql-block"><br></p> <h3> 写于2018年8月20日</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