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中国饮食文化起源与发展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作为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国饮食的历史几乎与中国的文明史一样长。在充饥果腹之外,人们赋予了饮食更多的文化意味,即所谓的“食文化”。
传说中的中国烹饪始祖
关于饮食文化的起源,目前说法不一。有人依据黄帝制造釜甑、教民建灶蒸谷的传说,认为他是烹饪的始祖;有人认为燧人氏“钻木取火,以化腥臊”,是他揭开了烹饪史的第一页;还有人认为伏羲氏“结网罟,以教佃渔”,应为中国烹饪的始祖。<br></h3> <h3> 有巢氏
当时人们不懂人工取火和熟食。饮食状况是茹毛饮血,不属于饮食文化。
燧人氏
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
主要烹调方法:1、炮,即钻火使果肉而燔之;2、煲:用泥裹后烧;3、用石臼盛水、食,用烧红的石子烫熟食物;4、焙炒:把石片烧热,再把植物种子放在上面炒。<br></h3> <h3> 伏羲氏
在饮食上,结网罟以教佃渔,养牺牲以充庖厨。<br></h3> <h3> 神农氏
“耕而陶”,是中国农业的开创者,神农尝百草,开创古医药学,发明耒耜,教民稼穑。陶具使人们第一次拥有了炊具和容器,为制作发酵性食品提供了可能,如酒、醢、醯(醋)、酪、酢、醴等。鼎是最早的炊具之一,有爪儿因为当时没灶,还有鬲,其爪是空心的,鬶用来煮酒的。<br></h3> <h3>有历史记载的厨师“始祖”
被公认的、又有历史记载的中国“厨神”是:彭祖、伊尹、易牙。他们或有烹饪理论流传后世,或有高超烹饪技艺载入史册,在中国烹饪开创时期占有重要地位,成为厨师的始祖。<br></h3> <h3>“烹饪鼻祖”彭祖
彭祖,姓钱名铿,是黄帝的第八代孙。彭祖为长寿之神,相传他曾隐居武夷山幔亭峰下,茹芝饮瀑,遁迹养生,寿至百年。其有二子,一名彭武,二名彭夷,来此山定居,故此山便命名为武夷山。他们给武夷山留下许多宝贵的保健餐饮与美食养生的财富。<br></h3> <h3> 彭祖因善调制味道鲜美雉羹,治好尧帝厌食症,而受封于大彭(今江苏省徐州市)。屈原在《楚辞·天问》中写道:“彭铿斟雉,帝何飨?受寿永多,夫何久长?”汉代楚辞专家王逸注曰:“彭铿,彭祖也。好和滋味,善斟雉羹,能事帝尧,帝尧美而飨食之也。”宋代洪兴祖补注曰:“彭祖姓钱名铿,帝颛顼玄孙,善养气,能调鼎,进雉羹于尧,封于彭城”。
彭铿是彭部族的始祖,以后子孙繁衍,主要是他的“雉羹之道”可祖,便尊称他为彭祖,他的后裔就叫彭祖氏。彭祖由“雉羹之道”逐步发展成为“烹饪之道”,雉羹是我国典籍中记载最早的名馔,被誉为“天下第一羹”。中国烹饪史略中称彭祖“是我国第一位著名的职业厨师”,而且是“寿命最长的厨师”,至今被尊为厨行的祖师爷。<br></h3> <h3>雉羹,就是野鸡汤,即用野鸡加稷米(后来改为薏米)同炖而成,有鲜香醇厚、易消化等特色。传说,乾隆皇帝南巡路过徐州,品尝野鸡汤,感觉味道鲜美无比,因而赐名“天下第一羹”。
除了雉羹之外,“糜角鸡”也属彭祖食疗菜之一,这是采用糜鹿头上的角,与母鸡同炖而成,风味独特。彭祖的另一食疗养生菜是“云母羹”。云母是云母族矿物的总称,工业用途极广,但彭祖选用云母作为食养原料,可谓别具一格,这说明彭祖对食物的食性有一定的经验。
</h3><h3><br></h3> <h3>“烹调之圣”“烹饪始祖”伊尹
伊尹(公元前1649年—公元前1549年),伊姓,名挚,小名阿衡,“尹”不是名字,而是“右相”的意思。夏朝末年生于空桑(一说今河南杞县,一说今河南伊川县,一说山东曹县,一说陕西合阳),因其母居伊水之上,故以伊为氏。伊尹为中国商朝初年著名贤相丞相、政治家、思想家,已知最早的道家人物之一。他也是中华厨祖,中原菜系创始人。<br></h3> <h3>“御用厨师”易牙
易牙,春秋时代一位著名的厨师,又名狄牙。他是齐桓公宠幸的近臣,用为雍人。雍,古文作饔,是早餐、晚餐的意思。易牙作为雍人,就是专管料理齐桓公饮食的厨师。他擅长于调味,精于煎、熬、燔、炙,是齐桓公的御用厨师。<br></h3> <h3>摄影:正瑜。花草</h3><h3>制作:正瑜。花草*私人摄影定制</h3><h3>文字:网络</h3><h3>微信:15897773450</h3><h3>机型:佳能5d4 原厂头子</h3><h3>以拍摄外景为主,擅长:自然唯美,环境人像,意境人文,情绪,街拍,私房,旅拍,成人,儿童,图文书写记录,拍摄引导专业瑜伽老师……</h3><h3>新浪微博,poco摄影,美篇等同名同步</h3><h3><br></h3><h3><br></h3><h3>花草 挖掘你</h3><h3>与生俱来,独特的美!</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