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与崇义

春晓

<p class="ql-block"><b>文/黄晓春</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一、中华民国以前崇义的税务机构</b></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国之前,崇义税务机构的沿革,因无税务志记载,无法详考。</p><p class="ql-block"> 崇义自明、洪武三年(1370年)设崇义课税局以来,税务机构经历了设置、撤销、恢复、改组、分设、合并等过程。</p><p class="ql-block"> 明、嘉靖卅一年,县衙设置收局,收取贡赋;</p><p class="ql-block"> 清代由知县直接管理财税,县衙设钱谷兑柜,聘请钱谷师爷协助办理钱粮纳税事务;</p><p class="ql-block"> 宣统三年废钱谷师爷,由县民政署主计课办理钱粮;</p><p class="ql-block"> 民国元年沿清制;</p><p class="ql-block"> 民国十三——十四年由县财政管理课税;</p><p class="ql-block"> 民国元年至民国廿三年,中央对地方实行包税。</p><p class="ql-block"> 民国廿四年设江西省营业税第九区大余、崇义分征所,办公室设在大余;</p><p class="ql-block"> 民国卅一年设财政部江西区税务局赣县分局崇义办事处;</p><p class="ql-block"> 民国卅二年设财政部江西税务管理局大余税务征收局崇义查征所;</p><p class="ql-block"> 民国卅四年崇义经征处改名为崇义县政府经征处;</p><p class="ql-block"> 民国卅七年三月改名为崇义县税捐稽征处,同年四月,分别在扬眉、过埠、文英设分处,十月增设荡坪税捐稽征分处。</p><p class="ql-block"> 明、洪武三年(1370年)设崇义课税局,隶属南安府管辖。</p><p class="ql-block"> 明、正德十二年(1517年)崇义建县后,对土贡、茶、土纸课税。</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年,对盐、酒、牙税课征。</p><p class="ql-block"> 清、光绪年在县城、扬眉寺开征当税。</p> <p class="ql-block"><b>二、新中国成立后崇义的税务机构</b></p><p class="ql-block"> 1949年8月20日崇义解放。翌日,成立崇义县税务局。</p><p class="ql-block"> 1950年5月1日,崇义县税务局更名为崇义县人民政府税务局;</p><p class="ql-block"> 1952年11月14日恢复崇义县税务局名称;</p><p class="ql-block"> 1958年9月1日财税合并,成立崇义县财政税务局;</p><p class="ql-block"> 1960年6月财税分设,恢复崇义县税务局;</p><p class="ql-block"> 1967年4月成立崇义县财税系统文革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1967年5月成立崇义县税务局抓革命促生产委员会;</p><p class="ql-block"> 1967年7月成立崇义县财税卫东红色造反兵团,县局党、政组织瘫痪;</p><p class="ql-block"> 1968年1月财税合并,成立崇义县财税局临时领导小组;</p><p class="ql-block"> 1969年财政、税务、银行合并,成立崇义县金融税务服务处;</p><p class="ql-block"> 1970年7月成立崇义县财政金融局(含税务);</p><p class="ql-block"> 1972年11月9日财政、税务、银行分设,成立崇义县税务局;</p><p class="ql-block"> 1994年9月崇义县税务局一分为二,分别成立崇义县国家税务局,崇义县地方税务局;</p><p class="ql-block"> 2018年7月20日崇义县国家税务局、崇义县地方税务局合并,成立国家税务总局崇义县税务局。同时,在县城章源大道(原地税大楼)设国家税务总局崇义县税务局章源大道办公区。</p> <h3><b>三、建国初期新成立的崇义县税务局内设机构及人员编制</b></h3><h3> 1949年8月21日,成立崇义县税务局,孟广亮同志任首任局长。旧政府税捐稽征处的财产和全部渉税工作由孟局长率从接管。<br></h3><h3> 新成立的崇义县税务局设正、副局长室,下设税务股、总务股、会计员、票照员、管理员、文书等,县局下设四个税务所:横水税务所、过埠税务所、扬眉税务所、文英税务所。在油山(水路上)设立税务检查所,长潭设立分所以控制全县竹、木水运通道的税收。</h3><h3> 1949年12月,全县税务共有编制名额33名。其中:局长一人,股长一人,会计员、票照员、管理员、文书各一人;四个税务所各设主任一人,科员十人,办事员十人,公务员、炊事员、通讯员各一人。共有干部三十人,勤杂人员三人。</h3> <h3><font color="#010101"><b>四、弱化税收就是弱化财政</b></font></h3><h3> 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由于对国有、集体两种所有制的界限混淆不清,农村即取消税收,城市则试行“利税合一”,税收工作受到空前弱化。直至1972年11月恢复税务机构时,全局人员编制才三十一人。比建国初期少了二人。</h3><h3> 经过多年努力,税收工作虽然有了较大发展,但从财政的需要与征税的可能相比,财税仍然是捉襟见肘。在此情况下,急需对财税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重要目标是提高财政收入的“两个比重”,即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只有提高“两个比重”,才有利于增强财政的再分配能力和中央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h3><h3> 1994年,国家实行“分灶吃饭、划分事权”的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其主要内容是在税制改革的基础上,改变过去将财政收入承包的做法,将所有税收按税种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中央和地方共享税。</h3> <h3><font color="#010101"><b>五、分设国税、地税两套税务机构</b></font></h3><h3> 1994年9月,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为了实现中央财政收入“两个比重”的提高,省以下税务机构分设为国家税务局和地方税务局。设置两套税务机构的目的,旨在保证中央政府税收收入的足额入库,同时加强地方税收的征收管理。实行分税制之前,由于省以下税务局的实际掌控权在地方,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要求税务机关对企业少收税款,截留收入,通过少收税的方式将本应属于税款的资金截留在企业,从而导致上缴中央的税收减少,同时,地方政府通过其他方式,要求企业向财政上交利润,上交的利润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外收入,为地方政府和企业“合谋”挖中央的墙脚找到了合适的理由,导致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收入的比重,从1984年的40.5%一路下滑到1993年的22%,造成中央宏观调控能力严重弱化。</h3> <h3><b style=""><font color="#010101">六、国税、地税两套机构完成使命</font></b></h3><h3> 两套税务机构分设之初,由于国、地税各自都要完成上级下达的税收计划任务,以及为了部门利益的最大化,在一些两套税务机构都具有交叉管理权的税款征收上,国税凭借“国军”的优势,地税凭借地方政府作“靠山”,一度出现“抢”税现象,造成基层税收管理员之间就“此税该由我收”而发生口角,而且还因工作上的矛盾影响了个人之间的感情,成为社会和纳税人的笑谈。</h3><h3>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其实,税务干部个人之间没有根本的利害冲突,仅仅是各为其主而已。</h3><h3> “营改增”后地税的主体税种营业税没了,新增企业的所得税也归国税征收,增值税、消费税、所得税三大税种均归国税征收,导致地税部门的工作量急剧下降。而且在互联网大数据的支持下,信息系统能自动根据共享的中央、地方财政收入按比例进行分割。</h3><h3> 2013年推出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加强了国、地税合作。“联合办税”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纳税人的成本,但“合作不合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联合办税相当于合伙做生意,谁主导、谁从属不好解决。至此,为了提高征管效率,减少纳税人成本,国、地税合并已呼之欲出,水到渠成。</h3><h3> 笔者认为,与其说是国、地税合并,不如说是将地税机构收归中央直管,与国税同框。为什么要这样做?一是中央要集中力量办更多的事,如非税收入等;二是中央要避免重蹈“地方合谋分割中央收入”的覆辙。单从合并后的税务局全称,均冠上“国家税务总局”的头銜即可见一斑。</h3><h3><br></h3><h3><br></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