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孩子的问题一般都是大人的问题,跟孩子没什么关系,要反思的是家长,家长是一切之因。现在,很多孩子都喜欢玩手机,有些老人更是把手机当成了带娃神器,导致孩子的户外活动明显减少,身体素质显著下降,“小胖墩儿”逐渐增加,孩子们的视力情况也急剧恶化。<br></h3> <h3>孩子爱玩手机,沉迷游戏怎么办呢? 简单禁止不是好办法,有的孩子会想方设法钻空子,表面不玩了,偷着玩,毕竟百堵不如一疏。</h3><h3> 1. 约定规则,限制时间。 跟孩子一起制定规则,包括违规处罚(玩手机时间),比如,每天可以玩20分钟,如果超时1分钟,明天减少2分钟,以此类推(可借助番茄钟或闹钟)。约定好了,就严格执行。 只要规则制定得合理,就可以帮助孩子培养自控能力,学会时间管理和自我管理。 </h3><h3> 2.告诉孩子玩手机/游戏的危害 找一些新闻报道给孩子看,提前告诉孩子有哪些严重的后果。</h3><h3> 3.培养孩子更多的兴趣爱好 孩子有更多有意思的事情要做,要画画,要弹琴,要打球…… 那么多有趣的事要做,自然不会沉迷于手机游戏,这也是很有效的一个方法。</h3><h3> 4.家长做出榜样 放下你的手机,高质量地陪伴孩子 当你指责孩子沉迷游戏的时候,别忘了看看自己在家里是怎样的状态。<br></h3> <h3>家长是不是也整天抱着手机刷微信、追剧、刷淘宝?另外, 亲子关系不佳,也是孩子沉迷游戏的重要因素。家庭亲子互动的频率越高、亲子活动种类越丰富,孩子沉迷于游戏的比例就越低。<br></h3> <h3> 对于孩子玩手机,很多家长会训斥,甚至体罚孩子,其实这样往往会起反作用。那么,<font color="#ed2308"><b><i>既然大家知道老一套不管用,那就应该改变。比如,看到孩子在玩手机,我们可以走过去,蹲下,温情地看着孩子,说:</i></b></font>哎,这个游戏叫什么啊?是要过关的吗?怎么玩啊?......嗯,是挺好玩的,不过玩游戏时间太长会引起多种疾病,并且会近视,近视也是残疾,我可不想让我的宝贝儿成残疾人。咱们去......吧。这样孩子一般会照做的。慢慢的,这个沟通过程可以简化,但还是要以先接纳、理解孩子为切入点。<br></h3> <h3> 如果家长能变发火、训斥的那一套为上面说的沟通流程,孩子就很少会叛逆,亲子关系也必将更融洽,孩子也会更好的成长<br></h3> <h3>其实,当孩子沉迷手机/游戏,家长最需要做的,是反省自己。 问题的关键还是在家庭。这个家庭能不能给到孩子足够的心理营养和情感支持。 沉迷于游戏的孩子,很多都能从家庭环境中找到根源,比如: 父母控制过多,过于严厉,打骂孩子是常事; 父母和孩子缺少交流,只关注学习,忽视了孩子情感上的需要; 父母关系不好,情绪不稳定,家庭气氛比较压抑……<font color="#ed2308"><b> 生活在这些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当他不玩游戏的时候,就被迫回到现实中来,就会感到空虚、孤独、压抑和挫败感。</b></font>你的家庭环境是怎样的呢? 这些负面的感受连大人有时都承受不了,何况孩子。他们不知道怎样处理<br></h3> <h3>这些负面感受,只是下意识地想逃避。 逃到哪里去呢?只能逃到游戏里去。 游戏可以让他放松,让他宣泄,让他开心,让他体会到成就感、全能的控制感。 在游戏中,他不惧怕失败。失败了,没有指责,可以一次次重来。 过关了,会有各种奖励,会有同伴的祝贺。 在游戏中,他会收获友谊,感到和同伴之间的连接,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孤独的一个人。 <font color="#ed2308"><b>所以,当孩子沉迷于游戏,作为家长,我们需要问问自己:孩子需要的这些心理营养,我们给够了没有? 一味地禁止、打骂、围追堵截,只会把孩子推向游戏的怀抱</b></font>。 游戏不是带娃神器,也不是洪水猛兽。 孩子玩游戏,不能不管,也不能全管。 在管和不管之间,如何拿捏这个尺度,需要父母们的智慧。 而最大的智慧,就是反省自身,作为家长,给孩子创造了怎样的家庭环境,是否给予孩子充足的爱和接纳? 这才是根本。<br></h3> <h3>今天跟大家聊了下关于孩子玩手机的话题,希望对您有启发。<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