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古老南阳点点遗迹〔6〕南阳“老玄妙观”

孙惠英

<h3><b>玄妙观</b></h3><h3>今南阳市建设中路北侧,与市人民公园北门隔路相望,现为宛城区人民政府办公驻地后边<br></h3> <h3><i><b>这是南阳古老的玄妙观 原址现存的为数不多的几间老古房子,从外观上看,还能显示它过去的辉煌。</b></i><br></h3><h3><b>有部分居民一直居住在玄妙观的原来这些老房子里。</b><br></h3> <h1><b>道教四大名观指:</b></h1><h1>北京白云观、</h1><h1>山西永乐宫、</h1><h1>南阳玄妙观、</h1><h1>陕西楼台观。</h1> <h3>玄妙观名声远播,成为可与北京白云观、山东长青观、西安八仙庵相媲美的中国道教四大丛林之一。<br></h3> <h3>玄妙观的前部分</h3><h3>现为宛城区人民政府办公驻地</h3><h3>后边玄妙观老房住着居民</h3><h3><br></h3><h3>该观前身为东汉时期的南阳老君堂</h3><h3>元代至元年间,在老君堂的基础上建设玄妙观。《道德经》云:“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以“玄妙”命名,寓意道教教义之深奥。明代洪武四年增建,正统二年扩建,嘉庆、万历年间增修。清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年间屡有修葺,经数百年的发展,玄妙观规模日益宏大,在鼎盛时期神像达75尊,殿宇房舍310余间,占地面积150余亩,田产70余顷,僧道往住,常逾百人,成为中原地区著名的道教活动场所。《清康熙通志》记载“;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慈禧的父亲任南阳通判,年仅8岁的慈禧曾跟随父亲在南阳住过两年,其间,她时常去玄妙观游玩,在她成为“老佛爷”之后,还不忘昔日的情分,为玄妙观亲笔题写<b>“惠浃中州”、“全真广学”</b>两块匾额,一块挂在牌楼上,一块悬于藏经阁内。《清康熙通志》上的一句话概括了玄妙观当年的盛况:<b>“园亭之盛,甲于一郡,黄冠行住,动辄数百人,为京师西南道观之最。”</b></h3> <h3><b>南阳新的玄妙观</b></h3><h3> 现在迁址到南阳城北独山风景区<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