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果树风情 郭致顺

顺天致性

<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黄果树风情 </div></h3><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郭致顺</div><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准备自驾浏览黄果树大瀑布的朋友,可要听听我的故事,我在黄果树遇到的人、见到的景,你也一定会遇见。 </div><div style="text-align: right;"> ——题记</div> 8月14日早上六点从贵阳出发,自驾去黄果树瀑布。 景区十公里外,已经车辆塞途。路旁不时有人推销雨披雨鞋,更有一拨接一拨申请为你带路的人,他们说自驾车到不了景区大门,由他们带路却可以直到景区。初时不信,但越走车越多,马路两边也停满了车,还真担心再往前走停不了车,如果堵在中间前不能进,后不能退,那就大大的麻烦。</h3><h3> 终于被一位老太太拦住,说要给我们带路,别人收100,她只要80。在我们犹豫之间,她又说:“不去景区大门也行,可以把车停在我家门前,只收50元,从我家门前步行十分钟左右就能乘坐景区大巴车了。”我们本就网购了景区大巴车的票,一想,这样也好。将信将疑之中点头称是,她已经挤上我们的车,为我们带路。在车上,她又说:“现在是旅游旺季,乘观光车往往排队就要一两个小时,我带你们直接到景区门口,就可以不用排队了。”本来已经快到她家门口,听她这么说,我们又改变了主意,由她指引,往景区开去。 绕开通往景区的正道(貌似已经交通管制),从一条只有当地人知道的县道,来到了黄果树瀑布前的一个小村子。村民开辟了简易的停车场,停车费50元。之后乘坐当地人的电动三轮车前往景区。半路上也有交警管制。司机说:“你们下车步行走过哪道路卡,我在前面等你们,给个面子 。”同行熊大说:“好,也给交警一个面子 。”我们发现,来来往往的三轮车都是这样做的。我们走过交警身边,走过交警设置的路卡,大家不由得感慨: “设它有什么用?形式主义。”</h3><h3> “交警若认真执法,便断了村民的财路,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这就是中国国情!” 过了路卡,往前20米,我们又上了电动三轮车,穿过村子,到了黄果树景区正门口,果然人山人海。 排队取票的同时,我们再次感慨: “我们的决定是对的,如果不让那位奶奶带路,我们怕还在十公里外排队等大巴车呢!” “贵州人民还是很友好的!” “云南可不是这样的。” …… 进了景区大门,穿过盆景园,终于听到了大瀑布的轰鸣声,即而看到了雄奇壮阔的身影。有些兴奋,有点激动,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黄果树大瀑布!这就是传说中的“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努力向前,终于挤到了瀑布对面的观瀑亭,只见汹涌澎湃的白浪从百丈悬崖上飞奔而下,一路拍打棱角分明的岩石,舞出朵朵飞花,在豪壮的金鼓声中,扎进犀牛潭的最深处,激起无尽的迷雾微雨,又慢慢地在峡谷中旋转升腾——这是水帘洞前的雨雾,自然有些仙气,它借着太阳的法力,筑成人间天上的七彩虹桥。我很愿意让这样的微雨迷雾打湿我的衣服和头发,不仅仅是因着它带来的凉气,更有说不出的惬意。看来买雨披是白买了,不是用不着,而是不愿意用。想在犀牛潭边多呆一会儿,想光脚踩踩满是绿意的水,但这只是一个妄想——后面的游人不断涌来,再看一眼,走吧。 出了黄果树瀑布景区大门,我们又作难了。还有两个景区没有去呢(套票绑定的),自己开车是没办法到跟前的,乘坐景区大巴又得排队等待,况且自家的车停在了大瀑布景区,回头再取又是麻烦。 “好像那个奶奶说,车停在她家门前,不远处就是第二个景区。” “咱们开车去她家门前,试试,不行就直接回。” “那每人50元的观光车票就白买了。” “另两个景区的门票也白买了。” “只能这样了,去试试吧。” 在导航的指引下,到了老奶奶说的农贸市场,这次遇见交警指挥,把车停到了临时停车场。交警告诉我们:“前行500米有观光大巴,到景区只能坐大巴。” 天很热,真不想再走,但为了不浪费,还是努力前行,排队,乘观光大巴,逛了陡坡塘景区。如果再乘坐大巴,又到大瀑布,再到天星桥,最后返回到出发点……忽然明白,我们被忽悠了,我们根本不需要人领路,说什么不排队等待就到景区门口,那是愚蠢的,那样只方便游一个景区——最合理的浏览路线还是景区管理处规划的路线:开车直接到景区停车场,再乘坐景区观光车。 我们在不知不觉间,就被带入歧途了,多花了钱,还浪费了时间。 </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