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世界上海拔最高、国内海拔跨度最大、自然条件最为复杂、堪称中国电网建设史上,最艰难的500千伏藏中输电输电联网工程,就要在9月末全线竣工投运。<br></h3> <h3> 现在,当工程建设者们,已顺利完成工程建设,正陆续离开雪域高原各施工沿线的日子里,他们对昔日顶风冒雪,不辱使命地建设着这条云端上的电力天路。依旧宛然在目,记忆犹新。<br></h3> <h3> 吉林送变电公司张云良:我们的施工地点是,西藏林芝波密县玉普乡地域,这里有个叫米堆冰川的地方,在它的对面有座大山,这山陡的可以用 “仰头就掉帽”来形容。
在这陡峭山脊,我们都是攀岩绳索,前往施工地点,虽然落差只有400来米,但山峰实在是太陡了,上去一次要攀爬4个多小时。
为了节省体力,我们采取分班制,轮流在山上居住,用餐和饮用水全靠索道运上来。<br></h3> <h3> 四川送变电公司廖勇:在左贡怒江峡谷海拔3700多米的150号塔位施工现场。是块风口处,风速惊人。师傅们在这里作业施工,危险重重,可以说是在刀尖上跳舞,稍有不慎,就会有坠入山下,掉入水流湍急的怒江。
为了施工的安全,送变电公司专门拨出专款,建设了这条有钢管搭建的2.8公里的天梯栈道。
尽管有了这些防范措施,但无论在塔材运输和铁塔安装,这里的施工作业依然多么艰难。我们可以骄傲地讲,我们用坚强意志,完成了这个艰险的施工任务。
<br></h3> <h3> 甘肃送变电公司郝应文:我们的工作地最高海拔在5295的东达山一带。施工期间,秃鹫、乌鸦常见到它们在我们上方盘旋鸣叫,好像是我们占了地盘,它们在驱赶我们,且还常常看到失足或生病死的的牦牛,被它们围攻吃掉。
因缺氧呼吸困难,让我们的睡眠,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保障,可我们还是挺过来了。<br></h3> <h3> 物资运输公司蒋斌:国道318(西藏)沿途的风景,的确风景如画,可对我们承担运输设备塔材的员工是,无暇观赏美景风光,为什么要这样讲,因为现在道路虽然平坦多了,但是弯多坡陡,就是在较为平坦的路面上,还常常遇到成群的牲畜,堵住道路,让我们的驾驶员干着急,
游客自驾318是高兴的事儿,他们一晃而过,对于我们这些驾驶人员,却是终生难以忘却,我们司机对这条路线太熟悉了。<br></h3> <h3> 内蒙古送变电公司刘志勇:我们不属于国网管辖,可我们很自豪,能参加藏中输电工程。在海拔4700多米色季拉山施工段,不仅风大, 雪深,但没有击垮我们这些来自内蒙草原上的雄鹰。工程已完,我们要把国网的管理理念带回,日后,在有这样的艰巨工程建设,义不容辞的加入。<br></h3> <h3> 四川电力医院彭天国:做为后勤医疗保障部门,哪里有施工人员,哪里就有我们白衣战士的出现,上坡下坎儿,行走线路,淌河过桥,照样与他们一样,不畏艰辛,患病的员工,经过诊断,没过几天,又生龙活虎地登塔架线。
就要离开工地、离开藏区了,可我们沿线40个医疗站和百名医护人员,同样与工程建设者们,感到欣慰, 白衣使者也是见证了工程的艰辛完工,而且还有我们一份功劳哈。<br></h3> <h3>座谈上,来自西藏电建公司的员工,在述说着骡马运输的功劳。为了保障牲畜们的体力,许多师傅还自购红景天、葡萄糖、玉米等营养品,甚至在晚上,还要增添草料喂它们,确保了运输最后一公里的塔材的到位。
他们说骡马运输塔材期间,大家乐观开心地工作,小憩时大家围坐一起,唱唱藏歌,也是消除疲劳的一种方式。<br></h3> <h3>在施工建设一年多的时间里,工程建设者们没有美美地欣赏藏区的风光美景,留下诸多的的遗憾,许多建设者都表示,有机会要带着家人,沿途观光赏景,在真心地介绍一下昔日施工的艰苦历程。<br></h3> <h3> 这项伟大的工程,就要投入运行供电了。工程建设者们,用艰苦奉献的精神,远离家乡,来到藏中地域,了全线的设备铁塔线路施工,他们在云端上施工的足迹,也将永远地镌刻在他们施工生活的地方。<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