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大公堂是全村从外观上看是最华丽、最醒目,也是诸葛村历史最悠久的建筑,它始建于元朝,已有600多年的历史,门上方的“圣旨”和“敕旌尚义之门”,这两块匾的来历:是由诸葛亮第三十二代孙诸葛彦详捐助1120担粮食救济灾民,明朝的英宗黄帝为了奖励他,御赐了这二块匾,在当时来说,享有很高的荣誉,大公堂是诸葛家族用来开会的议事厅。
它的格局为五进三开间,面积有700多平方米。在第二进展示着诸葛氏族的直系表。
第三进展示的是诸葛村的家训《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临终的时候写给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主要告诫儿子:淡薄明志、宁静致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成为诸葛家族家训以后,八卦村四、五岁的小朋友都会背诵。
第四进格局非常独特,三面为天井,样子似屋非屋,似亭非亭的建筑,建筑学上称为“四梁八柱亭”,只能丞相以上官员才能建造。
第五进,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诸葛亮的画像。非常遗憾的是,原画在文革时遗失,这幅是第51世孙女在1992年所画的。以前这里是家族族长的议事厅,大家有兴趣可以去大公堂看一看。<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