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蓝盔

非洲大鳄

<h3>阔别遥远的撒哈拉沙漠已四年之久,那个当年三毛曾留下浪漫的地方,也曾记录着一段刻有蓝盔印迹的维和往事。<br></h3> <h3>这是我生命中一段特殊的记忆,激情与豪迈、坚韧与执着,焦虑与迷茫、无奈与感慨,真情与感动、欢乐与温馨,都曾在马里这片火热的沙漠中交织叠荡。时至今日,虽然这些往事已渐渐远去,但心潮却始终像那壶炉膛上的水,随时会被点燃而沸腾。</h3> <h3>不知当年的断壁残垣是否得到修葺,那因战火而离散的孩子是否重回课堂,也不知当地种族间彼此仇视的怒火是否不再燃起,还有那痛失儿女的母亲是否得到慰藉……</h3> <h3>记忆中延绵的尼日尔河水,始终静静流淌在干枯的荒漠之中,千百年来,有如母亲般安详,用自己坚韧的身躯,扛负着贫瘠与荒芜,承载着战乱与详和。<br></h3><h3><br></h3> <h3>对于从未走出过国门的自己,能以军人身份远赴非洲,亲身体验撒哈拉沙漠风情,内心的兴奋与期待不言而喻。然而蓝盔与战靴的结合,注定这将是一次特殊的旅程。</h3> <h3>当肆无忌惮的恐怖袭击吹散所有美好憧憬的时候,那颗激情澎湃的心,瞬间又多了一份期盼与牵挂。面对满目疮痍,早已失去异域风情的神秘向往和心中最后一丝浪漫情怀,唯有耳畔庄严的维和号角,和头顶那旗帜般的蓝盔,在清醒地告诉自己,使命、责任、荣誉的背后,注定将是艰苦、孤寂、疾病乃至牺牲和死亡。</h3> <h3>记得那是刚驻扎营地不久的一个中午,炙热的阳光下,一切都显得慵懒、低迷和无精打采。然而就在这看似毫无生机的大地上,却突然传来两声巨大的爆炸。尽管不知这两枚炮弹的目标是否指向我们,但炸响就在耳畔,而且这是当兵以来第一次听到不是指向靶标的炸响。爆炸震颤着大地,也震憾着所有人的心。</h3> <h3>无需晦言,当一支从未经历战火的队伍,在第一次听到爆炸声响,第一次走过弹坑累累的公路,第一次经历暴乱的冲击,第一次面对惨烈伤情的时候,紧张、惊恐、慌乱一定充斥着每一个人内心,这的确是一种残酷的砺练。虽然在这所有的第一次面前,无需羞于自己“狼狈”的表情神态,更无需嘲笑“失真”的战斗素养。<br></h3> <h3>但是作为军人,我们更清楚军人的尊严,蓝盔的使命和臂章上的国旗,必将使我们愈发清醒而坚定。当枪炮声已然在睡梦中响起的时候,我知道恐惧已不再属于自己,钢铁般的意志足以撑起使命的荣耀!</h3> <h3>驻足宽阔的尼日尔河岸,微风吹拂的晨光在水面荡起阵阵涟漪,水鸟伴着渔民翩然起舞,那嵌在水中如画般的剪影,为这片古老大地勾画出不尽的生命色彩。我想,或许正是因为有了我们背后的一次次“恐惧”,才使这里显得如此安详吧。<br></h3><h3><br></h3> <h3>撒哈拉,这个阿拉伯语称之为荒漠的地方,曾令无数人为之向往。他悠远而神秘,荒芜而浪漫,浩瀚而激情,有如梦中的伊甸园,不知有多少情愫在这里凝结,又有多少记忆在这里回味。</h3> <h3>然而,当你真正置身这片荒漠时就会知道,其实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美好都可以走进生活,也并非所有的憧憬都可以承载生命的需要。我们可以在书本中追忆浪漫的故事,也可以在画卷中感受美妙的光影,但在这里,所有这些却无法给予真实的生命依托。</h3> <h3>灼热的大地会让你感到躯体在蒸腾、枯萎,荒凉悠寂的沙丘会让你心生迷茫与孤独,肆虐的疾病会让你看到生命的脆弱,无情的沙尘暴会让你内心充满无助与绝望。</h3> <h3>即便可以用这些来赞颂生命的顽强,那战乱的恶魔却无情地摧毁了生命的最后一丝希望。走私、贩毒、绑架、种族仇杀,乃至目的混杂的部族武装冲突和恐怖袭击,一时间这里竟成为罪犯的乐园和极端组织的温床。</h3> <h3>面对弹痕累累的村庄屋舍,触目惊心的伤亡数字,还有血肉模糊的爆炸现场,不由得为这片土地的和平而忧虑、无奈乃至迷茫。</h3> <h3>然而,每当我们全副武装的战车驶过街头,荷枪实弹的士兵穿行路上,便总会看到路旁一双双或是惊恐、迷惑,或是热切、期待的目光,这些目光伴随着孩子们天真的欢呼雀跃,又会让人倍感自豪,同时也会掠过一丝悲凉与感慨。<br></h3> <h3>当和平成为一种奢望的时候,任何生命都显得如此弱不禁风。此时的内心深处,对这头上的蓝盔更多了一份理解,也更多了一份敬意。如果说我们曾为使命而自豪,那一定是因为我们为这历尽沧桑的大地撑起了生命的尊严,为和平与安宁坚守着最后一道防线和最后一丝希望。<br></h3> <h3>比之拯救无辜生命的职责,比之与和平赛跑的使命,比之战乱中人们的痛苦与期待,忽然觉得那曾历经的种种危险,就如同狂暴的沙尘,来得猛烈而去得干净;所有承受的艰辛与疲惫,也如风中浮云,瞬间散得无影无踪。此时又有谁会说“狂风踏歌沙伴舞,战火谱曲催入眠”的生活,不是另一种激情与浪漫呢。<br></h3><h3><br></h3> <h3>作为一名军人,我曾为自己能在有限的军旅生涯中,身赴维和战场而深感自豪。虽然时隔多年,但那豪迈的出征誓言依然回荡在耳畔。</h3> <h3>忘不了那些与危险相伴的日子。每一次紧急疏散和待命出击,都考验着紧绷的神经;每一处哨位上炯炯的目光,都是为生命构筑着安全的屏障;每一刻危机关头的主动请缨,都是甘愿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h3> <h3>也忘不了那艰苦中欢乐与豪情。五十度高温下的工作场景,无需渲染也是热火朝天;十几人挤在一起在大通铺,无需刻意就瞬间拉进了彼此的距离;风沙迷漫中推车挖壕的身影,无需描绘便是一幅精美的沙画;还有过期的方便面和矿泉水瓶改造的饭碗,也无需调剂竟成了一道美味珍馐,凭添了多少生活乐趣。</h3> <h3>更忘不了那生死与共的战友之情。来自二十多个不同单位的七十人组合,无疑是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在残酷环境中,我们携手并肩,岗位不同却唱响着共同的心声,年龄差异却编织着关爱的柔情,性别之分却展现着相同的英姿,经历各异却挥洒着同样的汗水。关键时总有勇敢的担当,困难处总有真诚的帮助;迷茫时总有温情的私语,欢乐处总有分享的歌声。七十颗跳动的心共同凝聚在蓝盔之下,七十个年轻的生命共同谱写着和平的诗行。</h3> <h3>我始终觉得,没经历战场洗礼的军旅生涯,注定是一种缺憾。同样,军人的每一次选择与付出,也注定是一份荣耀,但这荣耀并不需要鲜花与掌声,而是献给内心的一份庄严承诺。六十年前,父亲曾经“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而六十年后的我,同样激情豪迈跨跃万水千山。不同时代肩负着相同责任,不同使命伴随着同样豪情,我从不觉得这是一种巧合,而更愿相信这是军人使命的延续。</h3> <h3>当激情的岁月悄悄远去,当战乱与荒凉已成为遥远的回忆,当所有荣耀都已回归平淡之时,唯有那象征和平的蓝盔,依然伫立心间,成为永恒。</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