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刚到泰国,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符妈妈。还在去培华的路上,接机的李老师就告诉我们,你们的校主席没有结婚,已经七十五岁了,但依然非常活跃,对学校教育非常关心。孩子们都喊她妈妈,我们晚辈也喊她妈妈,她很开心大家这样称呼她。</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一早,符妈妈就到头天晚上我们住的何伯伯家接我们。她开着越野车,一幅舍我其谁的架势。我们疑惑妈妈您亲自开车吗?她自信的点点头说是。接下来妈妈就带我们去各个要去的政府部门报到。一会儿这里,一会那里,我们晕头转向,却也见识了妈妈老当益壮不减当年的风采。</p><p class="ql-block"> 很快,我们就进入角色各自上课了。说实话,开始很不适应这里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度很大。因为语言的障碍,课堂很难按自己的预设完成,心中很是焦急。妈妈和校董们都知道,却并没有指责,而是鼓励我们尽快适应这里的语言环境。因为当时学校的中文老师请产假,我们想要的教学资料,教学设备却不知到哪里找,跟其他老师交流不畅,也说不清。于是趁妈妈请我们吃饭的时候就跟她说了这件事。她一听是教学方面的事,立即说明天我去学校,我告诉你。第二天一早,她就来了。牵着我的手,告诉我这是中文教室,这是中文资料,东西在哪里哪里。我说我要上多媒体,需要配置数据线。她瞪大眼睛看了我一下,很快就又高兴的帮我去协调。七十五岁的人,上上下下的奔忙,气喘吁吁,汗流浃背。</p><p class="ql-block"> 自从用上多媒体,教学方便了很多。妈妈听了很高兴。</p><p class="ql-block"> 华语学校重视YCT中文等级考试,相当于国内英语的考级。我们两个新来的老师不知道怎么进行YCT考试辅导,非常着急。八月二十五就要考,妈妈心中也很着急。于是自己两次三番的来到学校礼堂给学生进行示范教学。四月份刚回去不久的林老师,暑假要来这里玩。妈妈非常高兴,就急切的盼望她早点来。不仅仅是因为她跟林老师关系密切形同母女,更希望她能到这里给我们进行指点,做好YCT教学辅导工作。林老师头天坐飞机到曼谷,半夜才赶到素可泰喜三廊。第二天一早,妈妈就拉着林老师来到了培华学校。不仅自己现场示范教学,还叫林老师给我们做示范,现场气氛非常热烈。看得出来,林老师在这里很受欢迎。看着妈妈如此重视,而且身体力行,压力倍增。</p><p class="ql-block"> 符妈妈是个有魄力的女人。她原来在曼谷当校长,学校规模很大,有五千多人。初中高中都有。退休后就离开曼谷来到喜三廊当起了培华学校的主席。培华学校是一所免费的华语学校,并不能赚钱。全部的费用包过教师工资,办公经费,学生中餐,校服等等都来自于国家按学生人数给的补贴。所以学校经费往往捉襟见肘。妈妈就不时的要费时费力筹措。如果四方筹措不够,她就自己补贴。尽管如此她依然乐此不疲。据说,十多年前,华语学校办学非常艰难,只招到十几个人。当说到这个学校有可能消亡时,妈妈都难过得流泪了。不过现在情况好多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在世界影响力的逐步扩大,在泰国学华语的人也越来越多。如今学校有四百多人。前几年还新建了两栋教学楼,建楼资金也来自于原先毕业于这所学校的华侨后裔。前一阵子,她还告诉我们,自己年纪大了,这个学校后面的接班人还不知道是谁。说着说着神色有些黯淡。</p><p class="ql-block"> 符妈妈精力充沛,总是忙个不婷。她信佛,院子里家里都供了很多佛,每天都要一个个敬过去。她说她的财富,福气都是佛送的。妈妈的院子很大,种了很多芒果,菠萝蜜之类的果树。她就用敬过佛的水浇树,还别说,妈妈家里的水果从来不打药,不施化肥,却也不生虫,还特别的甜,很好吃。她说这都是佛保佑的。她经常请我们去吃饭,吃完饭之后,还要带一些芒果和菠萝蜜之类的回来。我们很贪婪,百吃不厌。</p><p class="ql-block"> 她对无关自己的事,只要认为是好事,大到办学教育,婚丧嫁娶,小到帮忙他人赚点小钱,补贴家用,都充满了热情。有一天我们去妈妈那里,看到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在她家做事。我以为是她新请的一个小工。一问才知道,这是她在警察局领回来的一个“小偷”。妈妈说,他本来要判刑的,她不忍心这么一个该读书的孩子去做牢,于是就把它领了回来,给他点事做,然后给他工钱,让他通过劳动有所收入,并希望他能改邪归正。那天周末她要带我们参加活动,这之前要先把他送回家。一路上妈妈用中文给我们聊这个男孩。说他家很穷,一个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没有爸爸,家境艰苦,母亲又没有工作收入。看着这个孩子面善,不像坏人,符妈妈很可怜他,就帮他。他家住在离县城很远的地方,比较偏僻,车子一路七拐八弯,在小男孩的指引下,朝他家驶去。路上看到的房子都比较破旧。这是我们来到泰国以后,看到的最贫穷的地方。来到目的地,果真他家非常破败,我们三个华人老师都心生怜悯一人捐了一百。妈妈一面把男孩交到他妈妈的手里,一面不断的语重心长的嘱咐他。还问她想不想读书,如果想,可以在培华学校免费学习。他家的那个小弟弟也出来了,妈妈看到以后连忙问,你读书了吗?小弟弟说,他没有读书,但是在家里自己学习。妈妈听了很感慨,叫他把作业拿来看看。一面翻看,一面说,如果愿意可以来培华学校读书……不知不觉时间过去了很久,我们要走了。村里的一个村民目睹一切深受感动,主动的说这里路比较偏,我领你们出去吧。</p><p class="ql-block"> 符妈妈很有钱,他在曼谷有很多房产。在素可泰喜三廊这里也有很多房产和土地。她却很节约。每次吃饭她都必须把盘子吃得干干净净。如果有多余,她也要打包放在冰箱里,或者送人。甚至是稀饭头天多了,她也要放在冰箱里,第二天早上再吃。就是做饭菜多余下来不要的叶片,菜头在我看来,那一点点丢了也没什么可惜的,符妈妈却不肯浪费,她要拿到她的鱼塘里去喂鱼。鱼塘里的鱼却从来不捕捞食用。她有五辆车,最老的车是一辆四十多年前买的红色的老奔驰。有一次居然还用它载着我们上路,一路感觉很拉风。她最常用的一个手提篮子,是一个一看就很有年头的,用我们的打包带编的。她到学校来,常拿着这个篮子。当然,她也有很多好包包,都是在重要场合配衣服拎的。平时不大看她用。</p><p class="ql-block"> 符妈妈虽然年已75,但依然很活泼,很可爱,保持着一颗童心。在车上,她经常会叫我们唱歌,而且她自己也唱,用泰语,唱一些祝福的歌,也唱一些华语老歌。有时边唱还边拍手。她还特别好学,听说我会打太极,连忙叫我教她,兴致勃勃学得有模有样。学汉语的劲头也很足,一有机会就逮着我们问这个中文怎么说,那个中文怎么说。这段时间以来,她的中文大有进步。回头看看自己,非常惭愧。</p><p class="ql-block"> 符妈妈给我的感觉总是忙忙碌碌的。林老师说是的,但她没有一件事是为自己忙的。我细细回头一想,是呀,她好像真的没有为自己忙的事。</p><p class="ql-block"> 这个忙碌的妈妈!</p> <h3>刚到培华时妈妈请我们吃饭。</h3> <h3>好吃又漂亮的饭菜。</h3> <h3>吃饭时和以前在这里的支教老师聊天。他们回忆着她的种种的美好。感叹她现在越变越美丽了。</h3> <h3>带我们去彭世洛有名的饭店吃饭。可惜我叫不来名字。</h3> <h3>妈妈和何伯伯点菜,很认真。</h3> <h3>就是这个饭店,自己认名字哈。菜很好吃,有机会可以去品一品。</h3> <h3>中国农历立秋的那一天,符妈妈带我们去素可泰省府大法院参加活动。这是庄严的法院大楼。</h3> <h3>活动一角,王老师身段婀娜。</h3> <h3>香喷喷的烤全猪。</h3> <h3>带我们参加朋友儿子出家活动。</h3> <h3>一路歌舞送行,既送祝福,也给自己积福。</h3> <h3>带我们参加关武帝庙会活动。</h3> <h3>关武帝庙大殿前合影,我的旗袍是不是很应景啊,呵呵。</h3> <h3>带我们去素可泰机场</h3> <h3>带我们看望前任校董,她们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让我们有空常跟她们聊聊。</h3> <h3>符妈妈把他收留的孩子送到家,背后的房子就是他住的地方。</h3> <h3>妈妈在苦口婆心的嘱咐孩子和他的妈妈。</h3> <h3>这个背影里,有多少沉重的叹息</h3> <h3>小男孩的家很破旧,他妈妈也很无奈。</h3> <h3>妈妈在看男孩弟弟的作业本。</h3> <h3>一面看一面点头赞许说,还不错。并邀请他到培华学校免费学习。</h3> <h3>主动要求带路送我们出来的村民。一脸的感动和感激。这事其实与她无关。</h3> <h3>开车的妈妈酷酷的。</h3> <h3>还可以边开车边聊天</h3> <h3>妈妈在上华文课</h3> <h3>妈妈上课时,热情亲切,平易近人。</h3> <h3>沙文的中文很好,有点害羞。</h3> <h3>沙丽的忸怩作态很可爱哟。妈妈手上提的就是那个很有年头用打包带编织的提篮</h3> <h3>妈妈上中文示范课。</h3> <h3>林老师上中文示范课</h3> <h3>这是新做的教学楼。一楼是食堂,二楼三楼是教室。</h3> <h3>这也是前几年做一座新楼房。用途多样,有活动室,微机室,会议室。我们暂时栖息三楼。</h3> <h3>这个石碑上刻着建楼捐款人的姓名</h3> <h3>在车上唱歌,祝福大家。</h3> <h3>妈妈跟我学太极。</h3>